上个月, 江若宇组织了有五条商船的小商队去往琉球国。
担心不能顺利抵达琉球国,江若宇就想到了拥有丰富出海经验的未来妹夫---李连安。
以前两人本就是知己好友,定亲后, 更是好上加好, 面对大舅哥的盛情邀请, 李连安自然不好推却。
这事儿被江若依知道后, 她吵嚷着也要跟着去。
江若依的性子很固执, 不达目的不罢休,两人被缠的没法,只好同意了。
前段时间, 清歌收到了从琉球国回到大陈国的商人带回的家书。
信中说他们顺利的到达了琉球国,所带去的丝绸和陶瓷颇受那边民众的青睐, 全部都卖完了, 现在在那边正在采购一些大陈朝奇缺的香料和宝石回来, 大概五月初会动身,路上不出意外的话, 五月中旬就可以到家了。
对于江若依能够跟着自己的哥哥和未来的老公出去见见世面,清歌表示十分羡慕。
她真的很想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脑海间忽然闪现出一抹清瘦优雅的身影,好久都没有他的消息了,只知道他的上司明王在忙着张阁老被刺一案。
突然腿上阵阵凉意传来, 清歌低头一看, 竟是轩哥儿撒尿了。
她刚才想的太入神了, 竟忘了给小家伙把尿, 她再一摸轩哥儿的小裤子, 也湿了。
她朝屋里喊了一声,柳氏很快就从屋里出来, 抱起轩哥儿进屋去换衣服。
正当清歌起身准备也往屋里去换衣服时,只见月牙儿提着菜篮向她这边匆忙而来。
“大奶奶,好消息!”
听到“好消息”三个字后,清歌又重新坐了回去。
“前段时间刺杀张阁老的凶徒抓捕归案了!”
这个确实是好消息,再前面加上天大两个字也不为过,虽不知具体是怎么回事,但是光看表面,清歌就知道,能成功刺杀朝廷堂堂一品大员的人绝非等闲之辈,眼下明王府的危机可以化解了,那么他也可以跟着松口气了。
“确实是好消息,今天中午多烧两个菜。”清歌笑着道,起身往屋里去了。
“清风苑已经好久没有加菜了!”月牙儿喃喃自语道。
自从李家老爷回来后,清歌连去账房两次都碰了一鼻子灰,管家说老爷那边吩咐下来各房的开支各房自己负责,这话的意思是再清楚不过了,李记药铺毕竟是二爷一直打理着,也不总好朝二爷伸手去要,现在清风苑的日常开支比往日节俭了许多。
----------------------------------------------------------------------------------
金銮殿上,安文对刺杀张阁老一案全盘否定,说是明王故意栽赃陷害他,案件陷入了僵局之中。
明王把安文画押后的供状呈递给欧阳正浩时,安文说全都是明王凭空捏造的,最后的结果是先把安文收监,关押在天牢中待遇条件最差的天子号中,等六月中旬,让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进行会审。
未等到六月中旬的三司会审,天牢中的天字号中就出了大事。
六月初,狱卒像往常一样对各个牢房进行巡查,当巡视到天字号牢房时,发现平日都打坐在床上的人儿今日却是披头散发的躺在床上,狱卒马上打开牢房进去查看,床上的人哪里还有半点气息,关键是这人并不是重犯,天牢立马炸开了锅。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当今圣上欧阳正浩的耳中,他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就把牢头砍了,若不是明王的苦苦哀求,负责看管天牢的数百狱卒全部是砍头的下场,故他们都对明王感恩戴德。
明王从他们口中得知,宣王经常来牢中探望安文,且每次探望之时,都会把其他人支开。
得到这条重要信息后,明王立马禀报给了他的父皇,欧阳正浩立即下旨缉拿宣王,可当明王等人带着圣旨来到宣王府时,宣王府早已人去楼空。
而安家,江柏云和安绍祖等人虽受牵连也被关在了天牢中,可江柏云毕竟是当今皇后的亲姑姑,不看僧面看佛面,只关押了七八天,他们就被无罪释放回到安家了。
当明王带人赶到安家时,安家已是一片狼藉。
安家上下三十余口都倒在血泊中,只有躺在花厅中的江柏云还有一丝气息,其余人等全部被灭口了。
宣王举家外逃、安家被灭门,朝野上下相当震惊,外面也传的沸沸扬扬,说宣王有谋逆之心,一时间,闹的京城人心惶惶。
这日吃过晚饭后,清歌跟往日一样在院中溜达着,消消食,只见管虎急匆匆的从外面而来,他连虚礼都没有行,开口就道:“大奶奶,得月楼中的杨氏带着她的一儿一女不见了。”
清歌面儿上闪过丝讶色。
不久前,杨氏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让念斋堂中的乌姨娘小产了,而李老爷虽说心里知道是杨氏干的,可是苦于拿不出证据,也奈何不了她,只可怜了乌姨娘整日的悲伤不已,听说那孩子已经成型了,是个男孩儿。
“前两天,小的不放心百红他们母子俩,就回去了一趟,可巧回去的时候渊哥儿正在发高烧,小的就在家中歇了一宿,来后就一次没有见到杨氏身边的何婆子出来,今日觉着不对劲儿,才进得月楼看了一番,里面空荡荡的了。”
“杨氏走了也罢,管护卫,既然渊哥儿身体不舒服,这段日子你就在家多陪陪他们母子俩吧!”说着清歌去了里间,拿了二两银子出来,交到管虎的手中,道:“这些银子你且收着,给渊哥儿抓药或者给她娘买些好吃的。”
在清歌身边已久,管虎已明白了她的为人,除了满脸的感激之情外,也并没过多的推辞,道了声“谢谢”后,离去了。
最近京城中发生的宣王府和安家的事,清歌也或多或少的从每日早晨出去买菜的月牙儿口中得知了一二,具体的详情她还是从出海归来后来李家做客的江若依口中得知的。
当知道林乐儿成了宣王的侍妾时,她表示不敢相信,后来细细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另外让她吃惊的就是总是一副凶巴巴模样的江氏现在变得疯疯癫癫的了,江柏寒念兄妹之情,把家破人亡的江氏接到了江家,或许这就是报应吧。
而杨氏的突然离去,或许跟林乐儿有关……
------------------------------------------------------------------------------------------------
七月的晌午,天气异常炎热,柳树上的金蝉发出“吱吱….”的叫声。
清歌抱着轩哥儿坐在贵妃榻上,一下一下的给他扇着扇子,或许是阵阵的凉意袭来,小家伙的眼皮一闭一合的,一会儿竟睡着了。
再过半个月,轩哥儿就要过一周岁了,清歌在想着如何给轩哥儿过好这个生日。
五月中旬,江若宇的商队从琉球国带回来的香料和宝石到了京城后,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全部被抢购一空,江若宇大赚一笔,他初次尝到了海外贸易带来的甜头。
六月底,回到大陈国一个多月后,江若宇有组织了一只拥有十只商船的规模稍大些的商队,去往琉球国。
李连安仍是这次商队的向导,不过这次江若宇跟他是五五分成。
李连安本想过完轩哥儿的周岁生日后再出发,可是怕到了七月份海上有大台风,再加上江若宇一遍遍的催促,他动摇了。
前日出发去琉球国之前,他已把给轩哥儿准备好的礼物亲自送到了清风苑。
生日礼物是一个如意金锁、两千两银票和一套冬装,这套冬装是江若依亲自动手给轩哥儿做的。
自从从琉球国回来后,李连安和江若依的感情日益加深,清歌打心眼里替他们开心。
还未想出好的注意,只见月牙儿手中提着习惯满面惊慌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大奶奶,不好了,宣王造反了,叛军已兵临城下,城中大乱!”
吃午饭时,看到轩哥儿和云姐儿进食不香,想必是天气太热的缘故,清歌就让月牙儿去集市上买个西瓜回来,等到下午两个小家伙午睡醒来后再吃。
清歌惊的一下从贵妃榻上弹了起来。
宣王携带家眷而逃,显然是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只是清歌没有想到,宣王的行动会如此迅速,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会举兵起事了,二爷如今去了琉球国,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在破城之前,这李记三家药铺的药材一定要找个地方妥善的保管起来。
去年腊八,阿茜回乡下给他爹娘上坟,本以为坟墓周边早已长满了野草,可谁知四周不仅没有杂草,两座土坟也被修葺一新。
后来她跟邻村的人打听,才知道这些年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和她父母的忌日,都会有一个少年来上坟。
而这个少年就是她多年未曾见过的姑母家的表哥---王顺,这个人阿茜只有一丁点儿印象,很小的时候和姐姐去姑母家做客,见过,彼时,都还是孩子。
听说王顺这些年一直未娶亲,王家以往很贫寒,王顺长大后就搞起了养殖业,养的麻鸭体大肥硕,颇受商户欢迎,王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王顺听说阿茜回来了,当天就从邻村的隔壁村赶了过来,当面向阿茜说了自己的心意。
阿茜瞧王顺人踏实能干,他母亲又是自己的姑母,虽说大奶奶待她很好,可也想有自己的生活,当时就同意了。
第二天两人便从乡下赶到了李家,说明来意以后,王顺当场就把给阿茜赎身的银子恭敬的递到了清歌手中。
瞧着阿茜觅的如意郎君,清歌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回收王顺的银子,回屋里把林氏交给她的阿茜的卖身锲取出来后,亲手交给了阿茜,另外又给了阿茜二十两银子作为贺礼。
二人感激涕零,清歌亲自把二人送出了城,临别时,特意叮嘱阿茜以后遇到什么难处随时可以回李家找她。
自从阿茜走后,清风苑就剩下月牙儿和柳氏两个帮忙了,人手很紧。
“你让柳嫂子把三个孩子看好,你去把家中的细软收拾一下,一人带两身换洗的衣物即可,我现在就去药铺,天黑的时候我会赶回来和你们在清风苑汇合。”说着就要准备往外而去。
这时却见一身戎装、头发只有半尺长的男子行色匆匆的从外面而来,等近了,清歌才看清,来人正是她一直得不到消息而又放心不下的素心。
“清歌,宣王合同杨炫炎带着三十万大军来势汹汹,皇上已带着皇后等人于昨日在敏王殿下的护送下去往巴蜀,京城估计是保不住了,马车我已安排好了,等把你平安护送跟上了敏王的部队,我还要回来帮助明王对抗叛军。”
这么长时间两人第一次见面,素心先开了口,他话语声很淡脸色却露出丝丝兴奋。
清歌已记不起有多久没有见到他了,每次想他都想的痛到骨子里,却只能在梦中与他相见。
今日他一身戎装在身,更是显得英姿勃勃、气宇轩昂,光光的头上已开始蓄了头发,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有魅力。
在这危机时刻,他终于想起了她。
“可李家三家药铺我不能让它毁于战火之中,走之前我必须要把药铺中的药材找个稳妥的地方藏起来。”
清歌的话刚说完,只见牛栏街上的那家李记药铺的李掌柜匆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行过礼后,李掌柜就道:“大奶奶,小的于昨日已联合其他两家药铺的掌柜把店铺中的药材全部都藏在了各家药铺的地窖中了,现在各家店铺中的柜台上摆放的都是数量少之又少的寻常药材。”说着又把一大叠银票交到了清歌手中,“这是三家柜台上的账面收入,小的已于今日上午把银子全部折成了银票,请大奶奶清点一下,店中的合计们听说小的过来了,也嚷着要过来,现在在垂花门处候着的,还说如果大奶奶让他们继续留在店铺中,他们会继续坚守。”
清歌已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了,吩咐掌柜把合计们都叫了进来。
一进清风苑大门,个个都向清歌问好。
清歌把当前形势跟他们分析了一番后,又让月牙儿进房中取了一百两碎银子出来,来的差不多有五十个伙计。
清歌每人给了二两,又把七月份的工资提前结给了他们,并承诺战事结束后,倘若他们还愿意回李记药铺的话,尽管来。
伙计们个个感恩戴德,拿着银子,离去了。
等李掌柜要离去时,清歌又特意从那一叠银票中抽取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在了他手中,让他把三家店铺锁好门后,立即回老家避难去。
这次三家药铺能又快又顺利的把数千斤药材运到地窖中藏起来,也都是这位大奶奶平日里宅心仁厚,把伙计当成家人看待,那些伙计才愿意豁出命去的大干,这才能在破城之前保住了药材,他已决定战事结束后还回来,晚几年再告老还乡。
李掌柜自是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后,离去了。
“可以走了吧!”素心笑着道。
好久没有见到他了,更别说看到他这抹如浴春风的笑容,不知怎么的,清歌竟不知觉的走上前,双手环住了他的腰身。
“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清歌本以为一定会被他狠狠的推开,却没料到,她抱着之人也从后面紧紧的抱住了她,然后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轻的落下了一个吻,虽然这个吻可能只有短短的两秒时间,她却也能感受的到它的深情和炙热。
“我答应你,一定会活着去巴蜀见你。”
两人拥抱了许久,还是舍不得分开,直到月牙儿喊了一声“大奶奶”,两人才依依不舍的松开了彼此。
柳氏手中抱着还在熟睡的轩哥儿,她的小女儿放在背后的背篓中的,云姐儿站在她的前面。
月牙儿左手一个大包袱,右手一个大包袱,显得十分的吃力。
素心见此,大跨步上去,从月牙儿手中接过那两个包袱,十分轻松的拎在了手中。
清歌自知这一幕肯定让月牙儿和柳氏还有云姐儿三人撞见个正着,脸不觉的燥热了起来,这时云姐儿走上前,拽着她的衣角,小声的道:“大奶奶,这位叔叔长的真好看,是云姐儿见过的最漂亮的叔叔。”
云姐儿的声音虽然很小,却依然被一旁的素心听个清清楚楚,他用宠溺的眼神看着清歌,嘴角处浮现出一丝浅浅的笑颜,然后又看了一眼一直盯着他看的月牙儿和柳氏二人,十分郑重的道:“等战事结束后,我就会娶邵清歌。”说着就拎着两包行礼往门外而去。
柳氏像是瞬间明白了什么,用艳羡的眼神望着清歌,而月牙儿十分雀跃的从柳氏手中抱过轩哥儿,只有清歌愣怔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在月牙儿的催促下,向院外而去。
李家大门口外边,停了两辆外表看起来十分宽大却很普通的藏青色马车,素心把几人引到了后面一辆马车旁。
他上车先把两个大包袱放好后,就跳下了马车。
等月牙儿和柳氏还有几个孩子上去以后,清歌也准备踩着马凳子上去,却被素心从后面轻轻的横抱了起来。
这时,前面马车的后半部的车帘被掀开了一角,这一幕恰巧被掀开车帘的女子看到,她嘴中嘟囔了几句后,车中的另一女子也起身来到了车窗旁,瞧到那两人眼中快要溢出的浓浓爱意,她眸中闪过丝恨意。
把清歌稳妥的送到车里后,素心放下了车帘,然后坐在了车夫的位置上,这时前面那辆马车的车夫跑过来在他的耳中小声嘀咕了几句,他脸上闪过丝不悦,嘴角处扯出一丝冷笑,高声道:“明王一直在属下面前说,王妃向来识大体,临出发前,王爷也特意交代过王妃吧,从京城直到追上皇上他们,沿路都是属下说的算,莫非王妃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