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将士归国

第837章 将士归国

陈祖义一亡,南洋东海再无贼寇为患,海晏河清。又呆了几个月,直到处理完了陈祖义余孽及三佛齐租界的设立之事后,朱肃便向汤和、常茂先行告辞一步,与李景隆一同往应天复命。

另一边,与朱肃兵分两路,往北方追查延安侯、吉安候聚奴造反案,负责肃清给二候大开方便之门的边关诸将的朱棣,业已过了长江。他这次回来,不止锁拿回了不少大明边军之中枉法贪赃的军中败类,同时,还会同了平凉侯费聚、姚广孝等西征帖木儿帝国的明军本队。西域路远,费聚与姚广孝等人一路沿陆路领兵回师,倒正好和朱棣撞了个正着。

直至此时,昔日西征帖木儿帝国、光复西域的大明之功臣良将,才算得上尽数凯旋了。

朱棣这一支明军出征,可称得上是战功赫赫,先是以一偏师出塞,周旋草原诸部之间,襄助魏公徐达、魏世子徐允恭保全北疆榷场。期间以战养战,越打越强,为大明收服了两支成建制的蒙古铁骑。

而后又转战哈密,击破瓦剌大汗也速迭儿,收服亦力把里,光复西域汉唐故土。之后又顺势进军中亚,遏住了正在强势发展,或可能成为大明威胁的帖木儿帝国之咽喉。

朱肃这一路兵马,所为亦是可圈可点。其剑走偏锋,行海路奇袭中亚,一路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洋设立了许多租界、商港,又击破不尊奉大明天朝的德里苏丹国,使华夏之兵威第一次到达身毒之地,使得天朝教化传至昔日之佛国,“感召”了无数位于身毒蛮夷小国赴往大明称臣纳贡,尊奉大明为宗主。

且,因为大明之影响力遍及腹背,地处高原、兵锋难及的吐蕃、乌斯藏诸部,也纷纷遣使入应天府,表达愿意向大明称臣之意。

之后朱棣、朱肃两志兵马合并一处,其利断金,力敌有志恢复成吉思汗故土、野心勃勃的瘸子苏丹帖木儿,将对大明心存觊觎,且正在崛起的帖木儿帝国扼杀于崛起之时,使大明的影响力到达了欧洲大陆,奥斯曼、拜占庭、佛郎机等诸国,皆闻大明之名。

这样的大功,可说是震古烁今,也不为过。之后搂草打兔子,顺便解决了吉安候、延安候两位侯爷的叛乱,以及南边的白莲教和海寇,以及北面的边将贪腐问题等功劳……倒是显得没那么耀眼了。

这数场战役的胜利,给大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横亘在南北商道上的帖木儿帝国与陈祖义集团覆灭了,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尽都畅通无阻。光是这一点,就能在日后给大明带来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商税。更别提将大明的影响力遍布于欧亚诸国,万国特产的香料、矿藏等物,亦为大明所尽有。大明的租界星罗棋布,遍布于整个亚洲。

这些正在建设中的租界和商路、贡道,将会变成一条条为大明帝国输送血液的血脉,使得华夏帝国的底蕴越发强大。一个前所未有的华夏正在冉冉崛起。

同时,也打了那些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迂夫子们一个耳光:谁说开疆拓土之策,就是穷兵黩武?妄自尊大,畏首畏尾,才是败落之道!

华夏这只巨龙,那原本沉睡在故纸堆里的进取之心,开始全面醒转…… 朱肃与朱棣先前是以一偏师轻舟归国,朝野猝不及防,连个像样的接迎仪式也无。后来又出了唐胜宗和陆仲亨那档子事,朝野上下更是没有闲暇去筹备什么仪式。然而这次连大军也归朝了,要是再没有一个像样的接迎仪式,莫说老朱,就连天下万民也不乐意。

礼部在数日前就派人将朱肃朱棣拦在了江左,并和两位皇子和诸将士们核对了迎接凯旋大军的全套礼仪。老朱特意教钦天监选定了黄道吉日,受颇有工作狂潜质的老朱、朱标两父子影响,素来绝难有休息之时的大明朝廷破天荒的休朝一日,由朱标带着满朝文武齐至应天城外的燕子矶,恭迎凯旋将士过江。

这日到燕子矶迎接凯旋将士的不止有在朝的文武百官,还有致仕官员、士林名宿、勋臣功卿、皇亲国戚。甚至连京中各大寺院道观的僧尼道士、驻留鸿胪寺的各国使节、各大商会的会首豪绅,乃至凑热闹的黔首百姓、想要一睹大明天兵之威的士人童子,各色人等,皆汇聚于此,燕子矶已是挤得满满当当。

所幸近几年大明亦是大事频频,负责此事的礼部也不是头一回组织这般大的盛事了。且经过老朱的数次铁腕清洗,如今大明选拔上来的官员早已不复昔日那般,多有从故元朝廷所遗留下来的滥竽充数者。当今礼部尚书任昂虽是元朝至正年间的进士,然其精习六艺,绝非食古不化之腐儒。

其人勇于任事,对新学亦颇有研究,对朱肃与宋濂等新学领头人提出的“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准则亦是十分推崇。他曾奏请摧毁天下淫祠,以刹天下邪门外教作乱之风,使得民间风气一清,又曾主持各地外邦入贡诸事,制定冕服之制、大成乐器,厘定诸军平云南之功等等,无不井井有条,是为大明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十分受到老朱器重的能吏。

在任昂的主持下,礼部事先在燕子矶划分好了不同的区域,前来迎接的各色人等按照身份分别等候在不同的区域中,虽是拥挤,却也井井有条。

码头上,礼部搭设的彩棚足足有三丈六尺,其上红绫高挂,旌旗飞扬,歌舞声乐俱都齐备,因担忧迎接队伍之中或有年老体衰孱弱者,道路两侧甚至还扎了许多的棚子,棚中有茶水伺候,供难以久站者暂坐稍歇。

渡江的战船自不可能用远航的宝船,但长江水师所用的三层楼船,亦是足壮大明上国威势。船上,大明远征将士个个都将身上本来伤痕累累的铠甲擦的锃光瓦亮,他们高挺着胸膛,代表着所有远征的袍泽,准备接受来自故国父老们的礼敬与恭贺。

第220章 商人重利轻大义第981章 内斗第221章 负荆请罪第1153章 败家将军第304章 原来我真是华夏苗裔?第26章 小冰河第804章 缓兵之计第815章 番人诡异第106章 劝解蓝玉第970章 兵变第409章 宋濂问罪第331章 一触即发第271章 深夜夺权第701章 朱棣动向第168章 为非作歹的勋贵子弟第810章 海贼王陈祖义第1109章 扫黑除恶,势在必行第623章 化夷为夏第553章 昏国昏君第376章 元庭地雷:瓦剌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606章 奇货可居第823章 出井猛虎第6章 战报送达,老朱由喜转惊!第11章 朱肃复学第590章 吕本的谋算第960章 新军制功成第452章 大孝子李祺第448章 户部安敢如此欺朕!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明之第898章 陈明利害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97章 论如何东吞倭国第976章第982章 火星第249章 朱棡炼钢第1108章 迁都顺天第1081章 元日小憩第1098章 定音一锤第752章 立一个不如立三个第443章 为国立言第670章 增俸第1146章 议谴援军第61章 休养生息,亦或是开拓进取?第113章 炼体之法第977章 武器优势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882章 西南反迹第795章 黄雀在后第781章 顺藤摸瓜第797章 火力优势第901章 礼部小官黄子澄第315章 此间乐,不思倭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1119章 康居城第1027章 赴宴第839章 刘伯温遗奏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148章 开业大吉第650章 亲王相迎第579章 大婚第47章 筹建水师第445章 殿下可知未来诸事否?第573章 平衡之道第663章 鸿胪寺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47章 筹建水师第482章 真正的锦衣卫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232章 黄巢故事第129章 和尚,你听说过羊吃人吗第1093章 科举异动第455章 老朱大摆鸿门宴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854章 合浦南珠第646章 马哈木的决断第385章 说服山阳万户第1067章 杀敌!立功!第102章 酒会论道第587章 论征西之策第134章 金大腿第280章 火烧盘门第256章 商议备倭第862章 众叛亲离第305章 我就想驻个军,你送我个宣称?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907章 朱标之志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1113章 决意西征第335章 谁说伏兵就要亲自下场?第310章 畜生!唯恨不能尽数杀之!第193章 兄弟相谈第532章 时代变了,将军阁下第1066章 先断你一臂第597章 种痘成功第479章 李善长受命第970章 兵变第360章 朵颜三卫第345章 华夏子民才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