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荣耀背后

第838章 荣耀背后

这是一场来自各个阶层群众的校阅,大明西征诸军,人数到得后来,也有十数万人之巨,自然不可能所有军士都回京受赐。但是仅仅是这登陆燕子矶的数千明军,却足以使大明官民们看到国家的军威之盛。见到这煌煌军威,不知是谁先呼喝了一句,之后便是接连不断的山呼海啸。于是走在队伍前列的朱肃与朱棣耳中,便听到了“大明万胜”的声音久久不绝于耳。

此情此景,饶是朱肃如今已称得上阅历丰富,心中也难免随之激荡。他骑在马上,看见本已日趋沉稳的朱棣今日里也是霞飞双颊,一副激动的模样,遂笑道:“破敌归国,遗泽万民,今日方知何为荣耀……四哥立志西征,所为的便是今日么?”

“哈哈哈哈,大丈夫不该如是么?”朱棣大笑道。“不过要说就是为了今日,却也还早了些。”

“待异日为兄将西方万国,尽数纳入我华夏之属,到那时再做此叹不迟!”

换做常人,此时怕不是已是心醉神迷,自此安心躺在功劳簿上混下半辈子了。但他是朱棣,是勇武刚毅的燕王朱棣,立志要做属于华夏的世界征服者的他,此时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建立更大的功勋。

太子朱标站立在文武百官的最前列,代表洪武皇帝朱元璋,接见了凯旋归来的将士们。礼部诸官早已将礼仪流程晓喻三军,接迎仪式一毕,众将士便由太子朱标接领,前往宫中往朝天子。一路招摇过市,殊为荣耀。

奉天门前,洪武皇帝朱元璋亲自校阅了凯旋三军,西征诸军对皇帝山呼万岁,皇帝犒赏三军,这一番仪式便暂时完毕了。具体的封赏诸事,还要等各部议定、朝会宣旨之后才能兑现,并不是马上就能决定的事。

这段长达月余的时间里,三军将士尽可休沐,或载誉归家,尽享天伦之乐,亦或者也可暂居城中,尽情享受金陵帝京的繁华。

朱棣与朱肃兄弟二人自然是要进入宫中,前往遏见父母双亲的。朱标带着两人,于谨身殿见到了老朱。原以为仪式方毕,方才接见了凯旋三军的老朱定然也是喜气洋洋,却不料褪下一身天子牟服、一身燕居常服坐在御案之后的老朱,面色竟是远不似方才在奉天门前那般愉悦。

“爹?”朱棣有些惊讶。“您这是……怎么了?”

大军凯旋,大明蒸蒸日上,身为皇帝,在这样的大日子里,又有什么可揪心的?

朱肃也是讶异非常,只以为又是有不开眼的官员,在这样大好的日子里惹了老朱不快。忽听身旁朱标也叹了口气,对朱棣、朱肃道:“四弟,五弟,你们方才至京,有所不知。”

“……数日之前,诚意伯刘基刘大人,已于府中驾鹤西归了。”

“什么?”朱肃愣了一愣。

刘基刘伯温,与李善长、宋濂等,并为开国文臣魁首,若论对天下大势之掌握,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大明立国最凶险的一仗:陈友谅来袭一仗中,老朱手下的文武诸将官皆因陈友谅兵威之盛,而心生怯意,多有人建议老朱投降或逃走,老朱自己也犹豫不决。正是因为刘伯温洞彻了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的弱点,说服了老朱决意顽抗,之后才有了大明如今的万里江山。 在大明建立后的一系列国策之中,刘伯温亦是尽数参与其中,为大明王朝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石。在开国诸文臣之中,李善长多有私念,宋濂精于学而稍短于政,唯有刘基刘伯温,对老朱忠心耿耿,少有私念,是老朱治国施政的肱骨臂膀之臣。

二人亦君臣、亦师友,刘基仙逝,老朱如何能不黯然神伤?

遑论老朱,便是朱肃此时,也觉心中的那一点喜意尽去,一股悲戚溢上心来。刘伯温对他,亦是亦长亦师一般的存在,早在自己还在碧峰皇庄之中胡来的时候,刘伯温便曾托辞隐居,任教皇庄之中,指点自己莫入歧途。等到新学既立,他又与宋濂一同呕心沥血,帮着朱肃管理国子监、完善新学体系。自己这个文抄公享受着开宗立派的虚名,全赖真正有才学的刘伯温与宋濂二人对新学不断充实完善,又多方出谋划策,如今的新学才能这般腾勃向上,大明学界才能一派生机勃勃。

而今惊闻故人逝去,朱肃情不自禁之间,竟是泪满双颊。

看到朱肃真情流露,桌案后头,老朱也是面色动容。“你这孩子,倒还称得上有良心……不枉费那老倌儿后半生里,都帮着你在国子监里当牛做马。”

“你既知道了,便寻个时间诚意伯府里,给他敬一柱香吧……你虽是王爵之身,但他可称得上你的老师,所谓天地君亲师,晚辈远游归家,也理当为师长送行。”

“唉……刘基,刘基……终究还是走了。咱的这些老弟兄,一个个也都要老了啊。”

洪武皇帝原本伟岸的身躯,此时在这私室之内,竟也难得的显出几分佝偻。原本满布如钢针一般乌黑发丝的鬓角,不知何时,已添了几缕霜发……

朱肃只略一见过老朱和马皇后,不及用膳,旋即纵马飞驰出宫,往诚意伯府而去。因为大明军队开疆拓土,满城军民都沉浸在荣耀与喜悦的海洋之中,朱肃一路驰去,尽是一张张激动昂扬的笑脸,似乎那位为大明如今之辉煌,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者,并没有离大明而去。

直到到了诚意伯府的门口,看到府上挂着的白蟠、披着麻的门子以及写着“奠”字的灯笼,朱肃才复又真正确认到,那位智慧慈和的老者真的已经逝去了。

“殿下?”披着麻衣跪在上首的,除了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刘琏、刘璟之外,竟还有杨士奇、解缙等昔日出自国子监刘伯温门下的官吏们。刘伯温下半生里桃李满天下,为大明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新学门人,此时他们亦是自发披麻戴孝,在这诚意伯府中送别昔日恩师,拜别他最后一程。

第517章 成王败寇第633章 哈密王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269章 得不偿失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561章 元都告破!第829章 黄雀在后第793章 将门虎子李景隆第946章 鬼力赤第778章 时代变了第936章 文武一体第70章 遇袭第474章 济南城神铁铉!第299章 大将军无敌炮?第923章 计划失算第744章 一炮打出,糜烂十里第1119章 康居城第45章 离宫第22章 犁庭扫穴!第330章 兵将离心第884章 再入贵州第86章 而诚纯孝好太孙第652章 老朱开盲盒第895章 单骑入寨第598章 祸乱朝纲第919章 浑水摸鱼第771章 愚昧后人第73章 朱肃昏迷第612章 东洲凤鸣第215章 神医戴思恭第6章 战报送达,老朱由喜转惊!第224章 尔等是要试试本王宝剑是否锋利吗第310章 畜生!唯恨不能尽数杀之!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10章 马皇后的忧虑第183章 颠倒黑白第431章 重组国子监第828章 天兵第287章 天下第一猛将,张定边!第169章 军演定胜负第839章 刘伯温遗奏第921章 朱肃回城第1章 一本论语,愣是被你解释成抡语了?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明之第70章 遇袭第911章 朝会对峙第266章 铁骑突出!第831章 大难临头第251章 审问(上)第106章 劝解蓝玉第329章 定辽卫指挥使叶旺第238章 夺城计第337章 朱棣请战第42章 倭国有黄金,东陆有神种!第57章 小公爷的敌意第798章 大出血第699章 新种姓:须弥第997章 算计使节第584章 毛骧的发落第845章 接驾第656章 争相出海第459章 勋贵膺服第105章 院遇蓝玉第330章 兵将离心第15章 老四啊,时代变了第700章 分化之计第1040章 驱狗咬狗第1114章 决议第579章 大婚第967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419章 干脆搞个大新闻第288章 张定边劫牢第385章 说服山阳万户第433章 朱棡归来第851章 后发制人第162章 闻说殿下师从轩辕黄帝?第345章 华夏子民才有饭吃第759章 司马伦第243章 竟然还有伏兵?第864章 顺势而为第580章 铁铉请命第727章 小胜一场第725章 帝国黑纛第707章 兄弟相争第1090章 实业兴邦第1110章 教廷使者第808章 援军驰至第757章 中亚后事第25章 天道轮回第1084章 洪武离京第729章 反攻之时第329章 定辽卫指挥使叶旺第645章 内应第61章 休养生息,亦或是开拓进取?第942章 鱼饵战术第602章 顺藤摸瓜第629章 乌格齐哈什哈之死第381章 狼子野心的瓦剌第491章 马皇后劝夫第706章 破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