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预见能力

第30章 预见能力

一个漏洞?一个必然会出现的恶果?

朱元璋表情凝重起来:“给咱说说,漏洞在哪里,又是什么恶果?”

陈景恪道:“先说漏洞,天下各地有穷有富,有的文教昌盛,有的文教不兴。”

“若依现在的科举制度,用不了多久,朝堂就会被富裕文教昌盛之地的士子占据。”

“最怕的还是这些人结党营私,打压贫穷之地出身的人。”

“比如若朝堂皆是南人,必然会出现一科皆为南人,而北人无一中举的情况。”

朱元璋表情更加的凝重,不过他想到的不是南北矛盾,而是淮西派和江浙系。

科举很可能会变成他们发展势力的工具……不,是一定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到那个时候,他打压淮西派和江浙系的计划就更难实施了。

他开科举一是官员不够用了,二是选拔更多的人才稀释淮西和江浙系官员,从而达到打压两派的目的。

现在很可能会为他人做嫁衣。

想到这里,他一度想要放弃重启科举。

但他马上就想到,陈景恪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或许会有解决的办法。

“你可有解决之法?”

“有一法。”

“快说,何法?”

陈景恪道出了最终之法:“按照地域分配录取名额。”

说完之后他心中很是得意,等着老朱的赞美之声。

然而朱元璋只是上上下下的来回打量他,一直看的他毛骨悚然才开口:

“后生,你给咱说说,你还会些什么?”

陈景恪松了口气,还以为他忌惮自己才华,想要弄死自己呢。

“其实吧……小子好读书不求甚解,也不喜埋首故纸堆研究学问写文章。”

“没事儿就喜欢瞎捉摸,想的多了总会有所收获。”

朱元璋说道:“伱是不是瞎捉摸咱不知道,但咱知道你的收获很惊人。”

“今天这两策,任何一个拿出来,都能将朝中群臣比下去。”

陈景恪谦虚的道:“陛下过奖了,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前世洪武三十年,爆发了‘南北榜’案。

一科中举者皆是南方人,北方士子无一中举。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经济差异和地域矛盾罢了。

南方处在大后方,没有战争,经济发达文教昌盛。

北方处在和蒙古人的一线,战乱不断,文教自然兴不起来。

自洪武十五年科举重启,录取的大部分都是南方士子,到了洪武末年朝堂上几乎全是南人。

一开始大家都没重视这种情况,南方文教兴盛,录取的士子多很正常。

可是洪武三十年,南方出身的官吏做了一件大事。

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要说这其中没猫腻傻子都不信。

朱元璋下令重新阅卷,然而礼部毫不客气的回了一句,考试是公平的,北方人就是不行。

明眼人都知道,是那帮子南人欺负朱元璋年迈,朱允炆又太年幼,想要抢权。

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老朱虽然老了,可照样提的动刀。 主持科举的官吏全部处死,涉案人员皆受严惩,复审官员更是被凌迟处死。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在之后的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的录取比例基本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杨士奇提出南北榜制度,再加上京都转移到顺天府(北平)。

政治中心也随之北异,这种南北差异才得到缓解。

到了清康熙年间,废除南北榜施行按省分配名额制度,才算解决了地域差异问题。

这项制度被执行了数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纪的高考,都还在使用。

前世很多人喷名额分配制度,他们不知道的是,真取消了分配名额,偏远地区的人更没机会读重点大学。

可以说,名额分配是用来保护偏远地区学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除非有一天人类能做到消除贫困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平均。

否则分配名额就无法取消,也不能取消。

当朱元璋提出要重启科举,陈景恪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件事情。

朱元璋确实被震惊到了,内阁制他只是觉得陈景恪有才能,但也仅此而已。

灵光一现的时候谁都有,且内阁制怎么看都像是在四辅官制度上完善得来。

科举制不一样。

陈景恪先将古今选官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剖析,这说明他懂史,还是非常懂的那种。

然后根据已有的制度,预见到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从历史上总结经验教训谁都会,可举一反三预见问题,就是很罕见的能力了。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核心。

陈景恪能不能有大成就还不好说,但至少他有这方面的潜力。

这样的人才竟然出现在自己身边,还是太孙的伴读,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他并未忘记正事,又问道:“你说科举会造成一个恶果,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说,方才他还觉得陈景恪太过夸张,现在则只有重视。

陈景恪并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问道:“陛下,若您是读书人,考中进士做了官,会如何对待家中亲人?”

朱元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自然是帮他们购置土地田产,让他们安居乐业。”

陈景恪继续问道:“天下的土地是有数的,尤其是良田更少,谁肯卖?”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回道:“总会有遇到困难活不下去的人卖……”

越说他的声音就越小,到最后更是闭口不言,脸色却变得阴沉起来。

他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巧取豪夺。

陈景恪也不再拐弯抹角,直言道:“讲究一点的,问活不下去的人买。可反过来说,为何会有人活不下去?”

“不讲究的,直接巧取豪夺,受害者更多。”

朱元璋寒声道:“那就杀,咱组建锦衣卫就是为了对付他们,发现一个咱就杀一个。”

“咱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咱的刀利。”

陈景恪摇摇头,叹道:“最可怕的不是他们贪腐,而是会形成一个笼罩全国的士绅集团啊。”

(本章完)

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21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103.第103章 我搞定无酸纸第394章 一国两分治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59章 南洋清除计划100.第100章 廷议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65章 组建海军第448章 太子的强硬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第34章 新篇章第248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第338章 设立新衙门第458章 上钩第246章 是的,我们灭了一个国家第259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第315章 赶鸭子上架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为之。第428章 归来第354章 无题请假一天第21章 从调教太孙开始第441章 他配吗135.第135章 太孙天命在身第402章 朱桢不如一头猪第11章 鸵鸟朱标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第47章 货币第381章 屠鱿令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151.第150章 内部提纯231.第230章 无题232.第231章 扣你一个月俸禄第241章 汉四郡第398章 南洋乱局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第265章 直捣黄龙97.第97章 继续说啊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第409章 尊王攘夷第306章 师徒谈心第29章 惊叹的朱重八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第448章 太子的强硬第494章 无题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42章 惬意的朱标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46章 回家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85.第184章 什么重要?第449章 举世震惊第335章 永恒的变第279章 海盗代表自由?第3章 夺嫡旋涡第482章 人权的二象性219.第218章 改土归流第84章 徐达还朝第19章 当然听皇帝的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54章 目标,倭国第243章 吕宋195.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第461章 无心之过第346章 血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第401章 这个锅必须要有人背第437章 世界是联系的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98.第98章 掀起医学革命第376章 老朱亲自斟茶第489章 王者之师第404章 朱标的帝王课第251章 新的课题173.第172章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201.第200章 税第468章 族诛第494章 无题第442章 这孩子一定大富大贵第341章 挖坑杀人217.第216章 生产力改变生活第432章 殷178.第177章 独眼石人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第383章 传统技能发动第419章 再补一块短板第241章 汉四郡第46章 回家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98.第98章 掀起医学革命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第463章 杀驸马以正法令第311章 用工荒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42章 惬意的朱标第410章 造体系第82章 心眼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