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

密云县的土改已经结束了,老百姓也分到了大量的土地,耕种土地的数目全部是根据每家每户的能力进行分配。

家里有几个男丁,有几个女人,有没有耕牛,总共能耕多少地。

大部分老百姓都分到了二十亩以上的土地,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想象的,就算是租种官僚乡绅家的土地也最多不会超过十亩。

官僚乡绅可不管老百姓家里有几口人,分给多少地都是看心情,反正没地的老百姓很多,有的是人给他们当佃户。

老百姓手里有了土地,心里高兴的就像过年一样,但随着眼看征收课税的时间差不多到了,老百姓又开始发愁了。

老百姓已经被官僚乡绅压榨怕了,也按照正赋、耗米、私费的方式缴纳了不止多少辈子的课税。

现在种的是千金杂交水稻和土豆,产量高到都感觉是众神仙吃的粮食,高了一种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老百姓这段日子以来,每天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站在田垄地头看着自己的庄稼。 Wωω●тт kān●C O

生怕自己一不留神,这种可以产出一千多斤水稻的杂交水稻就没了,这一切只不过是做了一场梦罢了。

烟袋老汉和同村的老百姓闲着没事干,又和往常一样站在规整的地头,看着自家已经出穗的庄稼。

为了便于田间的管理,实行高产水稻模式,水渠和田垄全部都是修整的规规矩矩。

以前地头的那些老树大部分都砍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些老树挡着水渠的规整了。

不过,烟袋老汉家的地头上还留着一棵老榆钱树,现在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就聚在这棵老榆树下闲聊。

烟袋老汉因为被评为了先进个人,孙儿又是边军里的一名把总,在本县老百姓里面还是比较有威望的。

能够和他一起蹲在一起的老百姓,基本上也都是宗祠的族长,地位也不低。

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这几名宗祠族长还拿了一壶好酒,摆了几样小菜,就在这个榆钱树下喝酒。

其中一名宗祠族长叹了一气说道:“马上就要征收课税了,不知道咱们这次的起课是多少。”

烟袋老汉已经老成人精了,知道这名宗祠族长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更明白他们今天为什么带了一壶好酒和几样小菜。

这几名宗祠族长明显是想从他的嘴里套出一些话来,想询问今年的起课到底是多少,要缴纳多少粮食。

毕竟他们种的粮食再多,只要这个征收的正赋、耗米、私费增加的话,他们手里也落不了多少粮食。

按照官僚乡绅们以前的习惯,每逢到了丰年征收的粮食肯定会增加,他们剩的粮食反而是更少了。

到头来粮食歉收的年份,因为征收的课税少了,老百姓手里的余粮却是多了。

烟袋老汉知道这些宗祠族长的意思,今天这顿酒也只能白喝了,他也不知道这一次的课税到底是多少。

老汉和其他的老百姓一样,也不求这个课税可能降低了,只要还是像往年一样就可以了。

如果按照往年一样进行征收,他们手里大概还能剩下三成的粮食,放在以前肯定是养活一家老小都困难。

放在今年就不一样了,过去一亩地最多才能产二百斤粮食,还剩下三成就是六十斤粮食。

现在一亩地的粮食出产多达一千多斤就按一千斤来算,剩下三成粮食的话就是三百斤粮食。

这可是三百斤啊!

烟袋老汉想到这个数目,心里就忍不住激动起来,一亩地剩的粮食比过去一亩地全部出产的粮食还要多。

烟袋老汉虽然是先进个人,孙子更是边军的一名把总,实打实的称正七品武官。

但他也没有任何的特权,土改目的就是一视同仁,以他的能力再加上家里还有一头孙儿送来的耕牛。

这次一共分了五亩地,每亩地剩三百斤的话,他光是这一季就能剩下一千五百斤粮食。

烟袋老汉每天吃个二斤粮食就够了,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十斤粮食,一年到头也不过七百多斤粮食。

扣除一年的口粮,光是夏天这一季,烟袋老汉的五亩地就能剩下八百斤左右的粮食。

这在以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一季的粮食别说还能剩下这么多了,能够四、五个月吃的撑到下一季的收成就已经不错了。

更多的情况是,老百姓在收了粮食以后,明明收了很多的粮食,把各种苛捐杂税缴纳了以后,粮食也所剩无几,只能去挖些野菜树根来吃。

到了灾年就更悲惨了,由于没有粮食来背荒只能去吃观音土。

这玩意哪里是人吃的东西,很多人都是吃了观音土以后,肚子发胀没有几天就死掉了。

为了活下去,更多的老百姓只能易子相食,你是我的孩子我吃你的孩子。

老汉也想知道今年的课税是多少,喝了几杯酒以后都好,醉醺醺的拍了拍胸脯:“哥几个放心,等会我就去县衙问问那几位官老爷。”

几位宗祠族长听到烟袋老汉这么说,不免松了一口气,烟袋老汉可是和几名官老爷关系的非常亲近。

只要他能帮着去说项,今年的课税说不定就能按照往年进行征收,这样就可以了。

老百姓们想要的也不多,就算不按照往年那样来征收,能落下个两成也行,再不济能落下一成也可以。

就算是一成的话,每亩地也能剩下一百斤粮食,比以前的六十斤粮食还多了四十斤哩。

太子朱慈烺要是知道老百姓的想法是这样的,低到这种地步,低到了令人都不可想象的地步。

又不知道做何感想了,这群单纯的老百姓,就这么点粮食就能把他们满足了。

结果,就这么点儿要求,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得不到。

全部被官僚乡绅压榨的水深火热,最后逼得官逼民反,只能背井离乡的去造反。

但凡是有一点活路,谁愿意离开家乡和祖坟,当个随时有可能被杀死的流寇,过着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

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纸厂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学驴叫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决旋转运动的办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十八章 王恭厂的火药地窖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群众举报六百一十三章 东林党坑工业派?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儿子惨死第三章 家里的骄傲第五十三章 女真来袭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业化红利和延续国祚第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范家买走造纸作坊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军事力量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变蛟的新战术第五百五十八章 晋商又来找死了第四十八章 王恭厂的火药地窖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第五百一十八章 灭亡满清的战略大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第一百章 飞梭织布机的彻底完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获第六百一十五章 学位的价值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报传到工人会馆第二百一十章 总结大会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运输系统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战炮的齐射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轰击和兰舰队第三百七十章 实业家的气节第三十六章 唱卖份额第二十三章 标准化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机第十三章 纺纱机的造价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蛮不讲理的陆军讲武堂学员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里实业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制造玻璃的前置条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爷眼里压力水井第七十五章 要结束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业革命的号角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实验室出事故了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验收六百零九章 工业学院等级第四百九十四章 压在成本线的硫酸纸第三百五十章 万无一失曹掌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报传到朝堂第四百六十七章 陆军讲武堂的行动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业化的变废为宝能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协会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柜的结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锤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厂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岗位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厂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来尝铁丝网的威力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陆军讲武堂的行动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场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第五百一十三章 乡绅们的罪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八十八章 舆论危机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扎根松江府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来尝铁丝网的威力了第四十八章 王恭厂的火药地窖第三十五章 宋氏织布作坊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够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组织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业侯又来搅局了?第三百七十章 实业家的气节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旧社会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够了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个好先生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们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争密云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赋、耗米、私费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学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