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被杀,徐阶感到茫然,虽说严嵩、赵文华的暗箱操作他不了解,但大捷之后斩大将,对剿倭大局绝对不是好事。杨继盛的被杀,徐阶感到的是愤怒。一天,在西苑值班室,他两手握紧了拳头,脸上露出异样的笑容。正在此时,严嵩来了,那高高的个子,显得有些佝偻了。来得正好,徐阶起身迎接,然后便问:“首辅知否,那杨继盛与张经同案处斩,是何道理?”严嵩一愣,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一时难以回答,两只眼睛死死凝视徐阶,心想,这徐阶凡事都不动声色,此次触到痛处,露出本来面目——与老夫作对的面目——来了。但严嵩看到的是徐阶的笑容,好像是随便问问,只不过徐阶的左眉微微闪跳。其实,严嵩也没好气。杨继盛处死,朝中没有人为他收尸,后来冒出两个人,不但敢于收尸,而且还为杨继盛办了葬礼,其中一个就是中书舍人杨豫孙。诸位莫以为两人同是姓杨,有什么亲戚关系,其实两个人风马牛不相及。杨继盛是河北人,杨豫孙是华亭人,可有一点是明确的,杨继盛是徐阶的学生,杨豫孙是徐阶的同乡,两人都与徐阶有扯不完的关系,没有徐阶的支持,杨豫孙有几个胆子?严嵩轻轻吹了吹髭须说:“老夫也不甚明白。”“莫非是武英殿大学士李大人的票拟?”徐阶明知故问。“那倒不是,是老夫秉承旨意后的票拟。”严嵩抬出了嘉靖,同时又拖出一句:少湖如果不信,少时圣上来了,不妨问个明白。”这话软“中带硬,你去问皇帝吧。徐阶的左眉闪跳得更频繁了依然笑着,说:
“既是皇上圣裁,何必多此一问下官明白了。”这话也有玄机,“下官明白了”,明白什么?严老儿你自个儿去思考吧。话说那为杨继盛收尸并办了丧事的杨豫孙,是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进士,眼下居官中书舍人。此人是华亭县广富林人士,为人正派,有权变,且对权势熏天的严嵩父子没有什么好感。杨继盛之死让他彻底看穿了严嵩。他也是一个伺机想扳倒严嵩的人,他与徐阶这两个松江人,为除国贼,终于走到了一起。不过此番为杨继盛收尸办丧事,徐阶并无任何暗示,完全是杨豫孙出于义愤。西苑值班室的对话,没有一点儿剑拔弩张的气氛,倒好像是两个高手在玩推手,使的都是绵里藏针的功夫。严嵩对徐阶自然是更警惕。而徐阶呢,也弄明白了,自己正是严嵩下一个目标,深思熟虑之后,徐阶施出了一套连环计。
穿上盔甲,保护自己,徐阶开始布局。
徐阶的布局是:取信嘉靖,迷惑严嵩,筹边谋兵。
为保己身,最大的保险就是取得皇帝的信任,为此徐阶更热衷于为嘉靖撰写青词。徐阶公务繁忙,分不开身,撰写青词就请杨豫孙代劳。青词撰写得越精,嘉靖越欢心;与此同时,徐阶显示才智,努力破解嘉靖的手谕哑谜。嘉靖常会出些难题,用手谕的形式让身边的大臣解答,以掂量大臣的智商。严嵩有个智囊就是儿子严世蕃,揣摩嘉靖心思十拿九稳。徐阶穷起直追,全力破解,希望取得嘉靖信任,但有两次也差点儿砸锅。
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