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回 盟友

光斗再次主持屯田,在看到徐光启主持的治水工程进后,本是抱着极大的期望,没想到还是会遇上老问题,不过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

他一边组织田地丈量,登记在册,尽可能调整田地,使得那些无主的田地可以集中成片,从而组织屯垦,又想办法与那些大地主沟通,希望他们能够配合朝廷的屯垦大计,所得到的响应却很少。

“为什么他们宁愿看着土地荒芜,也不想组织屯垦?”李彦一直关注屯垦的进展情况,知道出现新的问题以后,就来工部视察工作。

虽然说李彦插手自己的工作,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好在左光斗认为李彦是为百姓谋福利,就比较配合。

至于个中原因,左光斗也做过了解,无非就是不希望出钱,要想让荒地变成良田,不是有人就可以的,需要耕作,需要修造水利,还需要种粮投入。

地主不肯在地上做出让步,有地的自耕农,或有地种的佃农,都不会愿意种植这些荒地,而无地的流民,他们又没有能力对荒地进行投入,他们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家无隔夜粮,自然不可能有种粮,也很难熬到季末粮食收获。

想要屯垦荒地,以朝廷组的屯垦来说,并不是招募到人手,有田地可种就行的,还需要提供农具、牲畜、种子,乃至一季的口粮,以及组织修建水利工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佃农无力投,地主不愿投入,这就使得荒地越来越多,而朝廷组织屯垦,显然也不会是一点回报都不收取,通常来说第一季投入以后,屯种农民今后几年的收获,都会按更高的比例征缴,如果是无主的土地缴的比例虽高,也只是相当于地租,种田的佃农仍然可以留下一些口粮

果这些田地是地主的么问题就很难协调,归根到底,还是涉及到利益,因为地主不愿意放弃地主,那么对朝廷或佃农来说,屯垦就无利可图;反过来说,对地主也是一样的,不收地租主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左光斗也试图以长远的利益来劝说那些地主,只是效果甚微。

“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李彦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看了左光斗一眼,他不相信左光斗看不到这一点,或许他的骨子里就认为这件事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也说不定。

“这就关键问题就是很多人占了地。却用纳粮要交税!”张居正时期。曾经对全国地田地进行丈量、统计。并推行摊丁入亩地改革。从而大大改善了明帝国地财政状况。没有张居正打下地基础帝国在三大征以后。很可能就会因为财政破产而灭亡。

但是张居正改革在他死后经差不多都废掉了。土地兼并地情况反而更加严重绅、皇亲贵戚虽然占了大量地土地。却不需要缴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有人考取功名。四邻八方都有人投身“为奴”。为地就是不用缴税。

当大量地土地都集中在这些人手中地时候。或很多土地都不用缴税地时候。朝廷能够收得地田赋自然就越来越少。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地现象。虽然晚明地人口越来越多。农业技术也有所展。但是田赋地收入却出现了下降。

李彦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同时拿眼睛地余光看着左光斗。左光斗皱着眉头。露出沉思地表情:“大人。士绅不纳粮。此乃古之成法。

“那么左大人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呢?”李彦笑了笑,同样的话,他已经听到过很多次,在辽南,以及政变以来,李彦所做,无不是在破除“成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因为重重阻力只能暂时放弃,并缓缓谋求进取。

左光斗不会看不到士绅不纳粮,只不过作为“不纳粮”的成员,或许因为习惯使然,或许是并没有想得那么深远,他并没有认为这是个问题。

至于屯垦荒地中遇到的问题,他则以为是土地兼并太过严重,抑制豪强的土地兼并,这是早有成例的,明王朝的前期,太祖朱元璋就曾经为此定下很多制度

。只不过在农业社会,土地始终是最可靠的增值资产、最值得信赖、并且不会贬值的财产,土地兼并总是难以避免。

土地兼并是问题之一,但并非根源,导致土地兼并的原因才是。

士绅不纳粮的传统由来已久,本来是对获得功名的一种奖,所谓“一人得道、

天”,一跃龙门,古人才会对科举表现出一种惊人而缺乏必要的限制,不纳粮的人就越来越多,一些传统豪强名下的田地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不用纳粮的田地更是快速增多。

“本官并不反对土地兼并,事实上,小户种植能够精耕细作,土地兼并能够形成大生产的方式,也有自己的优势,譬如农田水利的建设。不过现在的豪强兼并大量土地,都是将田地租给佃农种植,本身并不做经营。”李永放下茶盏,与左光斗说起土地的经营方式,在辽南,土地即是由辽南衙署所有,然后分配给农户种植经营,农户就只需要给衙署纳粮,不需要再向地主交粮,而衙署则组织农田水利工程,为农户经营土地提供便利。

左光斗虽然做过屯田,对屯田的运作有所思考,但是却考虑到具体的经营运作,毕竟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道德高于效率,官员们能够对经济民生有深入了解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好在左光斗确实想要把事情做好,故而能够用心而谦逊地向李彦请教农田的经营管理,李彦自然趁机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

辽南实际上采用的是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将田地分给农户个体耕作、经营,有点类似于自耕农的性质,只不过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另一种方式则是由衙署组织集体耕作,收获皆归衙署征收,衙署给部分口粮和银钱。

以左光斗的见,自然能够很快明白,李彦所说的一些方法,确实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并提高土地耕作效率。但是,稍微一想,又觉得很难落实,因为现在的经营方式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总不能剥夺地主士绅的土地所有权。

一边是士绅,一边是农民,然儒家一直强调以农为本,然而对读书人,对士绅又要更加的重视。

左光斗紧紧着眉头,苦思其中的得失利弊。

“非要士绅对土地如何,关键是要让士绅更好地经营土地,而不是任由土地荒芜,这是对国家的一种伤害,作为朝廷恩遇的对象,他们自然应当承担一点应尽的责任

。”李彦微微笑道。

“大的意思,是按田地征收田赋?”左光斗眉头一展,沉声道。

李彦微微点了点头:“总之,田地作为最要的生产资源,不能浪费,占有若是需要为之付出,就会考虑产出同付出之间,是不是划算,就会出现大量的田地荒芜。

左光斗并不惯李彦的这种分析方式,无非就是用利益的得失判断事情的展,然而他无法否认的是他那一套说教和道德倡议的方法,在士绅的那里并不能取得效果,而李彦的这种方法,无论是出点,还是最终的结果,似乎都很不错,只有过程让人有些不太认同。

“对于士绅的优渥待遇,似乎也不用全都废除,譬如说一人中举,其地可免交田赋,但最多只能免交十顷,十顷以上,则当另算,左大人以为如何?”李彦笑了笑问道。

左光斗无奈地点了点头:“百姓中曾经有句话说,不当家不知材米油盐贵,下官操持屯田细务,方才知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大人所言,确实乃谋国之策,也为富民之举,虽说细节处尚有待商议,然则清丈土地,厘清田赋,于国于民,都殊为重要。”

李彦没想到左光斗能够很快就表现出明确的倾向,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消息,毕竟他在朝中的亲厚势力还很薄弱,若是能得到更多官员的支持,对于新政的推动,无有很大好处。

“李大人,厘清田赋,必将得罪天下士绅,大人可敢强力推之?”左光斗突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彦。

李彦哑然失笑,没想到左光斗会反过来激他,不由微微一笑:“好叫左大人知道,李某既然说出胸中方略,总是想要落实的,不过,所谓有魄力有气度,还要有策略有手腕,李某自诩比不上张居正张大人,在朝中也显得孤立无援,故而只能缓缓图之。”

“只不知左大人愿否与李某携手,共同开创这造福千秋之举?”李彦回望左光斗,眼中全是期待。

给李彦的目光盯着,左光斗竟然有种想要闪避的感觉,略一迟疑,便哈哈大笑:“左某自诩精诚报国,此事既有利于大明、百姓,我何避之?”

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四六回 盟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17回 美姬第252回 风雪夜第145回 血色战场第255回 屠刀第38回 惊天发现第155回 夜间挖城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127回 建车船厂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67回 东江计划第52回 按律当绞第86回 水车有害?第132回 请战辽东第28回 绝境第20回 助阳第22回 银钱第223回 皇权第147回 难以置信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58回 等分制尺第43回 长枪直刺第2403回 新城第102回 代言人第113回 兵战游戏第258回 国士第92回 发行渠道第140回 战略争端第81回 酒楼开张第224回 安排第26回 买人第68回 人才路线第90章 报纸发行第232回 司法第89回 办报可行性第1回 骗子第95回 广而告之第203回 强硬对决第246回 盟友第125回 食品问题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259回 班底第131回 工厂投产第154回 两只乌龟第211回 进城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115回 魏进忠!李进忠!第122回 大练新军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66回 辽东军情第244回 水利第140回 战略争端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93回 天津东林第60回 分工合作第90章 报纸发行第76回 舆论力量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42回 兵临城下第6回 后 台第249回 私宴第21回 红颜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33回 准备出征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33回 宪政第162回 出访登莱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3回 尾行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50回 特务头子第27回 退缩第106回 轮番大战第142回 兵临城下第207回 对策第32回 流言蜚语第231回 立宪第151回 扩军备战第240回 商税第50回 特务头子第124回 连跳三级第33回 天价番薯第30回 农事第247回 对手第75回 满城飞纸第124回 连跳三级第211回 进城第44回 大杀四方第53回 镇抚要人第224回 安排第214回 问罪第253回 变局第107回 布匹分级第167回 东江计划第40回 狭路相逢第234回 舆论第201回 血色战场第146回 大获全胜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250章 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