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回 节后

雷霆手段一出,京城内外的形势便如同下雪的天气。

一下子变得晴朗无比,不管原来抱着何等目的,这会儿也都夹起尾巴,消停下去,毕竟,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给镇抚司抓起来,家财都给抄没的豪强,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启七年的春节便显得欢乐祥和,大年初一那天,辽东那边还送来捷报,说是建奴想要趁着冰雪的天气,偷袭盖州城,却让盖州的守军杀伤一百多,狼狈逃走。

李彦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就有些不屑一顾,建奴始终都是老眼光,以为明军在这样的天气下面,会没有什么战斗力。殊不知复辽军中大部分兵员都是出身辽民,并不惧怕东北的严寒天气。更重要的是辽东的复辽军装备水平远超历史上的明军。都有棉衣棉被,营房里还有炉子甚至是火炕。

复辽的军事训练虽然辛苦,不过生活的条件却也不低,当然,要是谁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军事素质跟不上,那就只能等着给开掉了,至少到目前为止,复辽军中的士气和纪律水平,还是有保证的。

杀伤一百多,在如今的背景下面,已经算不上什么胜绩,这同历史上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斩首人数也就是这么多,而且还存疑,这固然同明军计算军功首级的做法有关,不过当时明帝国在军事上的弱势,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建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辽西防线的唯一作用,可能就只是不让建奴轻松越过山海关。进入京畿一带。

不过,这一作用也在一年之后即不复存在,建奴饶过辽西走廊,从蓟镇破关而入,这样的战略迂回,对当时的明帝国来说,打击可谓是巨大的。如今看来,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再度发生,随着复辽军收复广宁、盖州,尽复辽西之地,已经切断建奴和蒙古人之间的联系,就像一把利刃,同时未必东边的建奴和西边的蒙古人。

当然,李彦也没放弃对关口的警惕,在京畿驻军完成整编以后,就将重点在北线布防,包括蓟镇、大同等边镇,可谓京城内外的第一道防线。

虽然说盖州取得的这次胜绩算不上大胜,骆养『性』主持辽东的军事,甚至都没有在军报上面加上“报捷”之类的意思,不过因为是春节送到的,这小子未必没有别的意思。李彦正好在兵部值班,看到以后就笑了笑,这会儿也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抄写,他就让下面的亲兵,骑着马,或者扛上军旗,随便到人多的地方叫两声去,兵部衙门门口。还放了一串鞭炮,显得很热闹。

中午赐宴的时候,群臣和皇帝朱由校都因为这个消息而喜笑颜开,朱由校金口一开,就是一通封赏,不过给李彦笑眯眯驳回去一大半,现在内库的开支都要通过节慎库,朱由校贵为皇帝,其实也没啥钱,他这随便封赏,早就超出他所能支配的限额。

当然,封赏还是要给的,主要是荣誉,既顾全了朱由校的面子,也给了前方将士以实惠。

春节一过,朝廷上下就开始忙活起来,因为这一天有许多部法律开始正式颁行,大明几百年以来,也就是开国那会儿,弄了部大明律出来,以后就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下子颁行十几部不同的法律条文出来。

新法要落实推行,官员与百姓都要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特别还会涉及一些官员和衙署的调整,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会比以前更多,因为要求变得更加具体了,特别是吏部、六科,开始花大力气对官员的业绩进行考核。

这可能是一系列新法中,对官员影响最大的,有人戏称其为“新的考成法”。而事实上,吏部和六科执行的考核标准,距离李彦所想要的,还有很大距离。吏部、六科,甚至内阁大员,在这一事情上,都比较强调道德教化,这可能是华夏几千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的传统。

李彦在反复考虑过以后,也觉得自己那种过于强调“实绩”的做法,未必就是最好的,而且很多指标细化之后,其实也是重复了后世那种唯经济路线,唯gdp的粗暴做法,虽然说传统中对于道德教化的强调,『操』作起来太过人治,不过这种思想,却有其可取之处。

最终,李彦还是做出了妥协,可以说,现在这种考绩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两种思路的优点,虽然还会存在很多问题,远远谈不上完善,思路无疑是很好的。

一系列调整的效果,还需要有待时间的考验,而皇家博览会却实实在在让正月里的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皇家博览会还没有真正开始,此时只能说是之前的造势、热身,之所以会这样安排,就是想在正月里,让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各地的商家对于这样一次机会也都挺珍惜,虽然说这个时代的商人还不像以后那样,对广告情有独钟,不过成功的商人,多少都会意识到,产品的宣传展示。有时候总会带来很大的好处,而这次博览会无疑就是最好的展示场合与机会。

来自大江南北的商人,带着自己商号最好的产品,有的甚至连师傅都带来了,这样要是碰上事情,有什么需要的话,也可以让师傅出手,要比那些做好的样品更有说服力。

他们的出现,让京城变得更加热闹。刚刚落成的博览会馆,也提前开放,提供给各商家使用。

博览会馆也位于京城东南,同新建的书院靠在一起,属于李彦构想中的新城的一部分。而所谓的博览会馆,是一座三层的宽大建筑,要是有谁见了这座建筑的内部结构,可能也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看上去这座博览会馆,更像后世的超级市场,里面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店铺,似乎同什么博览会没有什么联系。

这里其实就是新城规划中的商业区,博览会馆在博览会结束以后,也将会继续存在下去,将铺位出售,或者出租给商家。

商家的到来,为冷冷清清的“新城”带来大量人气,春节过后,天气放晴,加上从京城到新城,可以通过京通路,然后转过来,全程都是整齐宽阔的路面。不管是坐车,还是走路、骑马,都会觉得相当的舒服、便捷。

另外,在新城和通州、京城之间,李彦还让人弄了几条公共马车的路线,如今的四轮马车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昂贵。虽然说价格还是不低,不过由华夏车辆厂自己来运营,那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李彦让华夏车辆厂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递运社,暂时只负责开通运营新城到通州,新城到京城,京城到通州这三条公共马车的客运路线,以后再考虑继续扩张,发展货运、公共交通,甚至邮递业务。

在华夏社下面,这些年为了完善报刊发行、递送的网络,在有些地方,华夏社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递送网络,不过在大多数地方和时候,还是会借助地方上的驿站网络,毕竟,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递送网络,会需要很多资源,投入也会很大。

对此,李彦也不是太担心,之前华夏社报刊的发行,已经促成有的地方出现了地方『性』的递送网络,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原本就有民营『性』质的民信局,从事这方面的业务,虽然说发展得还不充分,不过,只要给他们时间和环境,那是肯定会发展起来的。

公共马车的出现,在这个时代显得非常新鲜,能够拥有四轮马车的都是顶级的富豪,甚至能骑马的人也不是很多,寻常人家,要去别的地方,多数就只能用走的,或者是坐船。

华夏递运社的大马车,虽然比不上富豪家的四轮马车,不过在车辆『性』能上,并不逊『色』,车上的设施虽然简陋,倒也干净舒适。

公共马车价格便宜,从京城到通州,虽然要比坐船贵一点,但是短距离的交通,马车又要比行船上不少。此外,公共马车总是走固定的路线,要坐车也很方便,只需要在路边招手,付钱以后,就能上车,然后到了目的地再下车。

公共马车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好奇,花几分银子图个新鲜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京城到通州这条路线上人本来就比较多,加上博览会在新城拉开帷幕,这三条公共交通路线,倒是挺热闹。

天启七年是会试年份,春节刚过不久,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开始向京城。这些举子来到天津、通州之后,就会发现当地的巨大变化,并且街道上会有一种公共马车,不过是谁都可以乘坐,来往京城,显得非常方便。

对于那些三年前曾经赴京考过一次的举子们来说,三年之后,京城似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其实多数是政变发生以后几个月内的事情。

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2回 种菜第22回 银钱第240回 商税第127回 建车船厂第159回 东江攻略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20回 助阳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96回 招商大会第50回 特务头子第234回 舆论第247回 对手第59回 宝锁问世第35回 黄金菜大卖第235回 言论第40回 狭路相逢第1回 骗子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178回 长枪如林第58回 等分制尺第47回 拜访徐光启第184回 发行纸钞第246回 盟友第260回 新内阁第82回 谁更霸道第253回 变局第125回 食品问题第167回 东江计划第156回 攻取复州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31回 立宪第53回 镇抚要人第7回 寡 妇第29回 施恩第141回 战争准备第42回 闻香教民第115回 魏进忠!李进忠!第55回 锁匠徒刑第250章 政党第163回 登莱练兵第82回 谁更霸道第61回 女设计师第105回 兵战游戏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2回 种菜第205回 回京第10回 问 罪第92回 发行渠道第92回 发行渠道第131回 工厂投产第232回 司法第204回 一战功成第204回 一战功成第233回 宪政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2回 种菜第91回 名动天下第41回 献策酿酒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74回 决战辽南第71回 皇孙来访第29回 施恩第54回 三日制锁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24回 连跳三级第204回 一战功成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2401回 内监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176回 铜墙铁壁第207回 对策第89回 办报可行性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194回 三剑齐发第196回 营造舆论第9回 炒 蛋第249回 私宴第181回 辽南铁壁第201回 血色战场第92回 发行渠道第172回 战情发展第157回 战后调整第45回 负天下人第210回 针对第157回 战后调整第16回 才子第23回 尾行第40回 狭路相逢第255回 屠刀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81回 辽南铁壁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230回 内阁第23回 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