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打狗港

方苞本是进士出身,对县官任命的情形甚为明了,一听胤桢问起新任上海知县查嗣庭的情形,便知康熙任命上海知县并未征询胤桢的意见,他心中亦是甚为疑惑,胤桢坐镇上海,而且又深受康熙宠信,在上海知县的任命上康熙却为何不事先征询一声?

见胤祯沉吟不语,方苞便试探着问道:“王爷在上海已近三年,前任知县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胤祯微微摇头,徐世桢三年任满,考绩亦是卓异,理应不会有何疏漏之处?康熙此举,颇耐人寻思?牵制是不可能,添个监视耳目的可能性倒是比较大,毕竟很多事都绕不过知县。

方苞这几年一直居住于江宁,对上海的情况多少有些耳闻,略微默想,他便道:“知县乃是天子命官,掌一县管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贪,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

上海地处江南腹地,又乃新开埠之港,商贾云集,王爷又大兴各类作坊,其繁华富庶已不在江宁之下,然上海情形比之江宁则更为繁杂,来自西洋、南洋各地之化外之民广为聚集,又有西洋传教士驻地传教。

查嗣庭出自浙江名门望族,自小饱受诗书、礼教熏陶,虽无处理地方政务经验,然于礼、教方面,却是耳熟能详,兼之其族于江南颇有人望,其兄弟数人于江南士林亦是名声不薄。

在下妄自揣测,皇上任命查嗣庭接任上海知县,乃是欲在上海广兴教化,感化四夷之民,以恩德泽被四海,播大清威名于四方。”

闻听此言,胤祯不由豁然开朗,方苞的揣测很有道理,以康熙的心性,不会去玩弄那些小伎俩,感化四夷,倒是未必,借一众南洋商贾之口感化南洋的汉人,才是康熙的主要目的。

自征服台湾之后,聚集在南洋的汉民则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历史上,康熙晚年的禁海主要便是针对这点,害怕南洋成为反清的第二个基地。南洋聚居的汉人总数该在数十万上下,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康熙有此担心,亦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胤祯不由微微疑惑,当年康熙允准筹建远洋舰队是不是就存了征南洋的意图?相较于征日本,康熙怕是更倾心于征南洋。不是没这个可能,康熙一生南征北战,对土地的渴望以及征服的欲望,可能仅仅只比成吉思汗差点,更何况,南洋还对大清有着潜在的威胁。

既是如此,倒不如以此为借口试探一下康熙的心意,康熙若是真有此心,那征南洋,倒就不必遮掩了,有了康熙的支持,取南洋则轻而易举。

对于南洋的情形,胤祯在上海三年,通过张元隆等跑南洋贸易的商贾之口大致有所了解,现在英国人的触角才刚刚伸到南洋,对南洋还缺乏控制力,南洋主要的对手仍是荷兰与西班牙。

西班牙在南洋的势力并不大,主要是菲律宾,但却是最为可恶,曾在马尼拉联合菲律宾土著对华人进行数次大规模的屠杀。荷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噶罗吧——今雅加达,对华人也是大加盘剥。

想到马尼拉,胤祯便不知不觉的想到了台湾的凤山,那里的打狗港可是通往马尼拉的跳板,军港的建设有施世驃在,倒不用太担心,但凤山的开发一时间却难见成效,徐世桢接任凤山知县的任命也该接到了,不知道动身了没有。

台湾,凤山县,打狗港。

台南的冬天并不冷,一出太阳,便暖洋洋的,凤山知县宋永清甚是惬意的带着几个长随在码头上转悠,虽然才是初五,可码头上已是人头攒动,修筑港口码头的福建饥民干劲十足的忙碌着。

这批饥民都是去年十月才从福建渡海而来的,宋永清在每户人家中挑选了一个青壮劳力到码头做工,十四阿哥慈悲,出手也大方,仅一个青壮一月所分得的粮食、工钱便足保一家人生活无忧。这些青壮家里人则乘着冬季开垦荒地,以便开春耕种,过了夏天,这些饥民便可自给自足了。

去年迁移到凤山的饥民多达三万户,足有十六万余人,整个港口现在是一片繁忙,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几乎每月都要亲来视察港口建设进度,打狗港也因此额外增驻了一营水师,福建那些大员们对这些迁移的饥民也甚是照顾,各种物质都仿佛不要钱似的,一船船送来。

这些物质,十四阿哥留有亲卫专事监督调拨的情况,县衙的一众师爷、书吏、衙役虽颇有微辞,却无人敢中饱私囊,这让宋永清省了不少心,倒也乐得自在,他三年任满,考绩亦是卓异,升直隶延庆知州的任命早已经下来,现在就等着新任知县来交割,便可走马上任。

自打接到升迁调令后,宋永清隔三岔五便带着长随到打狗港转悠,打狗港眼下是凤山县人口最为密集,也是最为繁忙的地方,工程进度紧,施世驃又重视,他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他是超迁,自然不希望临走前出什么纰漏,有始有终自然是最好,他也才好光鲜体面的赴新任。按正常的情况,新任知县上任,多半会在二月初,想到新任知县,他心里就有点嫉妒,同样是卓异,这徐世桢就授了正五品的同知,比他足足高了一级。

虽说徐世桢实职仍然是知县,可眼下的凤山县已非一般的大县可比,宋永清心里很清楚,凤山县的繁华,已是转眼可期,看看正在修筑的这个港口的规模就知道了,如果由他挑选,他倒是宁愿呆在凤山县,更何况,现在赴台任职的官员还可以携带家眷。

果然是朝里有人好做官,这徐世桢不是靠上了十四阿哥,岂能有这份好运?宋永清颇有些恋恋不舍的望着一片繁忙景象的码头。一个长随眼尖,远远便看到海面上现出三个黑点,忙汇报道:“老爷,有船来了。”

宋永清用手遮住阳光,张眼望了望,果然是有三个小黑点,他也没有在意,自打凤山迁移了十多万饥民之后,往来的船只便多了起来,大多都是贩卖一应生活用品的商船,今日才是初五,这些个商船便渡海而来,看来赚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码头上又转悠了一圈,见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宋永清便欲动身回县衙,一个长随张眼望了望,有些意外的说道:“老爷,来的三艘都是水师的战船。”

战船?宋永清微微一楞,福建水师的战船怎会这个时候来凤山?这个可才是初五,他疑惑的搭眼张望了一下,确实是水师的战船,看体形还是最大的那种,难道水师提督施世驃又来了?他赶紧的吩咐到,“走,去码头上迎接。”

三艘来船确实是福建水师提督的座船,施世驃此时就站立在船头,在他旁边的则是新任凤山知县的徐世桢。

康熙虽然已经有旨意,全面开放台湾,沿海百姓可自由迁移入台,但沿海一带仍未传遍,徐世桢于腊月二十九日乘船到厦门后,船老大便借口船有毛病需要修理,死活不肯渡海,徐世桢无奈之下只得找到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求助。

施世驃留他在厦门过了年,初二方才动身亲自送他赴凤山就任,一来施世驃每月要给胤祯汇报打狗港修筑的进展,二来,徐世桢新就任凤山县令,他也须给驻扎在打狗港的那营水师官兵招呼一声,带兵的都司可是正四品,不亲自打招呼,有事的时候,徐世桢这个知县根本就无法支使得动他。

船在码头靠岸,早就恭候在码头的知县宋永清与水师营都司王志军等人便迎了上来,一番见礼之后,施世驃便拉过徐世桢,朗声道:“这位便是新任凤山知县徐世桢,徐大人,乃是十四爷,恂亲王亲自点名出任凤山县令的,尔等以后须全力协助徐大人,都听清楚了?”

施世驃身为福建水师提督,乃是从一品大员,竟然亲自送徐世桢这个小小的知县赴任,而且还如此隆重的介绍,提点众人,这位徐大人是十四阿哥的心腹,宋永清是又嫉又妒,都司王志军等一应武官皆是心中凛然,忙上前见礼。

徐世桢见施世驃如此抬举他,一张脸胀的通红,忙一一回礼,又对施世驃躬身一揖,起身才道:“施军门抬爱,下官不胜惶恐,定当与诸位大人齐心协力,将打狗港早日建成。”

见礼毕,都司王志军便道:“军门,天色不早,是否先进城就餐歇息,明日再察看码头进展?”

施世驃道:“你先进城安排,本督先察看工程进展,今日是为徐大人接风,丰盛些。”

“卑职领命。”王志军躬身回道。

“王大人且慢。”宋永清一见机会难得,忙对施世驃二人一揖道:“今日施军门与徐大人同来,下官一日未交割,一日便是地主,理应由下官略尽地主之谊。”

施世驃来过几次,与他打过交道,想到徐世桢也要与其交割,便笑道:“既是宋大人盛情相邀,咱们就叨扰宋大人一席。”

第353章 师出有名第407章 宗室反应第164章 方苞第212章 不甘心第347章 长篇大论-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第607章 想不通第490章 以礼立国第176章 劝谏康熙第19 忽悠康熙第629章 战与不战第380章 利益交换第183章 门庭若市第522章 游说第648章 又起波澜第299章 追杀老八第127章 不卖帐第259章 丁银革新后记七第706章 割辫子第564章 发作第252章 不杀俘虏第498章 征日(七)第722章 解惑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685章 狗咬狗第459章 千叟宴第561章 入营第345章 十四贼狠第437章 补给问题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盘第271章 海军部第696章 顾虑第632章 搅局第292章 大变第427章 胤禛私访第79章 食色性也第503章 征日(十二)第264章 京师轰动第575章 裁弯取直第628章 困境第21 圈钱第259章 丁银革新第356章 清官之论第716章 管理第616章 江南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场了第495章 征日(四)第37章 满汉之争?第696章 顾虑第685章 狗咬狗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702章 密谋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处第292章 大变第364章 欧洲搅局?第585章 新版银票第553章 收买人心第393章 大动干戈第396章 插手第713章 倭奴第732章 天意难测第731章 贞武元宝第696章 顾虑第486章 沙俄贸易第418章 初会邬思道后记6第101章 奖罚分明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41章 胤祥请战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696章 顾虑第300章 胤礽的手笔第65章 戴梓第651章 选秀女第118章 上尊号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100章 公开审判第355章 陛辞第477章 升级第520章 太子无私帐第535章 海军威武第678章 敲打第472章 十四的手笔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44章 畅春园第21 圈钱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33章 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346章 二废太子第437章 补给问题后记九第194章 老四反应第489章 出征第72章 君心难测第590章 彻查第575章 裁弯取直第441章 启用年羹尧后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