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回 祭铜柱刘方划汉界,开运河恶官吃人肉

隋军进入交趾城,招榜安民,城中百姓无论汉民、土人纷纷归顺朝廷,大得人心,夹道欢迎。唯一数千僧人绑缚成队,押解游行。

被押解的僧人不言而喻,正是十八庙主麾下的僧人,一个个垂头丧气,无言以对。交趾的百姓完没想到,原本被梵志拿来凑数的僧兵,几乎全部生擒被俘。交趾一战,除了大罗寺的武僧以外,其他僧人都不是习武之人,驱赶上阵连刀都不会用,一战击溃,全部束手就擒。

宁长才率兵俘获交趾城的十八庙主和数千弟子,因为僧人助纣为虐,不能安分守己,宁长才正准备斩首十八个庙主,只见刘方走到近前,劝道:“交趾百姓既然信佛,这些僧人斩尽杀绝,只恐引起民乱。”

宁长才道:“这些僧人拿起武器就是兵,不可久留。”

刘方道:“僧人作乱,全因阮丹挑事,自古法不责众,只拿阮丹一党足矣。”

“嗯。”宁长才立刻传令释放十八庙主,唯有阮丹及麾下武僧,全部斩首示众。西南行军总管刘方,释放了其他无辜僧侣,并扫庙拜佛,安顿人心,刻石纪功。

汉代古城交趾收复,刘方在城中犒劳三军,两日之后,大军开拔,继续南征,交趾的汉人百姓争相出城恭送隋军,人马列队南去,刘方、慕容三藏、宁长才刚出城门洞,一个校尉来报:“启禀总管,交趾城的百姓,要为各位将军赠酒壮行。”

刘方一听,百姓如此厚待官军,理当拜谢,几个人便下了马去见百姓。几位城中的长辈老者,端着成坛的好酒,过来敬酒,一位老者说道:“想当年,汉人先辈在广平立铜柱,史称极南界。将军若要到极南界,大隋功德必能胜过大汉王朝,谨此薄酒,恭送将军。”

刘方、慕容三藏、宁长才各端一碗酒水,一饮而尽,刘方言道:“老人家放心,我也曾闻交趾之南有‘马援铜柱’,此行必收广平,拜谒铜柱。”众将一起拜别交趾百姓,随大军南去。后有清代诗词《交趾怀古》称赞为证: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隋军将士一路向南,追逃穷寇,沿途城池纷纷献城投降,归顺大隋。大军将至,南越最后一地广平府(今越南广平)。忽见前行向导官快马而来,向导官道:“启禀刘总管,前方便是‘马援铜柱’。”

刘方问道:“此事听闻已久,马援铜柱缘何而来?”

宁长才颇为熟悉当地环境,答道:“东汉建武十六年二月,交趾的越人、俚人叛乱,击败汉朝驻军,取得六十五座城池。东汉朝廷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乱。得胜回朝之日,马援曾在交趾立铜柱,定为汉朝极南界,柱上刻有铭文:‘铜柱折,交趾灭’。”

“哦?竟有此典故,我等顺天意南征,理当参拜此柱。”

刘方、慕容三藏、宁长才率兵前行,直奔马援铜柱。走了不远,就看到一根立柱,硕大参天,高约九丈有余,粗有七个人才能合抱,紫铜打造。铜柱之上,字迹雕刻历经几百载,依旧清晰醒目,铭文竖刻成列,写的是:“铜柱折,交趾灭”。

这六个大字历经风雨,依稀可见,左下角标准“汉建武十六年,伏波将军马援收复南越六十五城,大汉极南界,此柱以纪之。”

看了此柱,刘方叹道:“不远万里,收复交趾,方知道华夏九州极南界竟是广平。”

刘方、慕容三藏、宁长才等众将官,纷纷下马,跪地叩首,随行的隋军将士,也屈膝跪倒。刘方点燃三柱高香,率领众人一番祭拜,这才下令边界至此,就此收兵。而林邑国的国王梵志,一路向南走海路而逃,不知踪影。

大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四月,隋军不远万里,征讨西南,收复交趾(今越南河内),划界广平(今越南广平),自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之后,大隋王朝在五百六十多年后再次征服南越诸蛮,扩疆至极南界,彪炳青史。正是:

自古交趾属汉邦,万里之遥远他乡。

巍巍王朝立铜柱,而今克复三柱香。

汉帝平乱有马武,隋君扬威出刘方。

遥想汉骑雄风在,应知隋军曾扩疆。

隋军大胜,万里报捷,此时隋炀帝杨广一直在平阳宫陪伴宣华夫人,多日不见皇后萧珺,心里难免有些惭愧,正好得了西南捷报,找个由头,讨好萧皇后。

来到宁安殿,夫妻多日不见,彼此心知肚明,隋炀帝言道:“西南奏捷,交趾、广平皆以收复,大军班师。若非皇后极力主张,哪有今日凯旋?”

萧皇后知道杨广是在极力讨好,便说道:“南越奏捷,全赖皇上天威所在,哪有臣妾功劳。”

隋炀帝摆了摆手,说道:“西南军情交替,朕难有分身之术,皇后贤明,使得军国政事从未耽搁。”

隋炀帝正乐得合不拢嘴,萧皇后问道:“臣妾听说宣华夫人病情日复一日,已成沉疾,不见好转,可是实情?”

隋炀帝一听萧皇后提及此事,脸色顿时转喜为忧,坐在椅子上说道:“是啊,依朕看来,即便天下神医,也难有良策。朕只求让宣华重游故地,以解心中的疙瘩。”

萧皇后说:“可运河修了半年了,也不见通水呀。”

“杨素营造东都、开挖运河进展虽然极快,但是通汴渠至今还未打通,若是早日能通水,宣华夫人就可由水陆乘船回江南了。”

听隋炀帝这么一说,萧珺脸上泛起一丝笑意,不禁叹道:“满朝文武都说陛下雄才大略,要收复琉求,原来还真是个幌子,还是一心为宣华夫人呀。”

“唉,皇后又生醋意了?”

“臣妾倒不是争风吃醋,营建洛阳,每日征发劳工二十万人,开挖运河,已经征服劳夫两百万人,劳民伤财,无益朝廷。”

“如今四海统一,天下太平,国力殷富,朕征发百姓修条河流又有何妨?朕不但要做超过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更要做足与尧、舜、禹比肩的千古圣君。相比而言,朕只不过才挖了一条运河。”

夫妻二人正在闲聊,一个小太监来奏:“启禀皇上、娘娘,工部尚书卫文升已回京,正在宫外候旨求见。”

隋炀帝与萧皇后互看一眼,都想到了童谣一案,隋炀帝说:“宣卫文升觐见。”

工部尚书卫文升由宁陵县而来,手拿奏折,匆匆来到宁安殿,拜见了皇上、皇后。隋炀帝问道:“卫爱卿返京,那童谣之案,可有眉目了么?”

卫文升大胆奏道:“臣历时两个月,沿着通济渠明察暗访,现已察明,今有一本参劾越国公杨素,开河都护麻叔谋,相互勾结,草菅人命,残害百姓。”

隋炀帝着实心中一惊,只听萧皇后言道:“越国公又做了什么事,让卫大人如此不满?”

卫文升一看萧皇后眼神,十分关注,遂言道:“营建东都,杨素强征百姓,急赶工期,造成劳工死伤过万,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萧珺最看不惯杨素做派,给隋炀帝使了个眼神,隋炀帝问道:“那麻叔谋又怎样?”

卫文升道:“有百姓举报,麻叔谋好吃人肉,专食男童,豫东百姓皆有传闻。”

隋炀帝、萧皇后闻之大惊,杨广道:“难道说有人吃人的事?”

萧皇后道:“修建仁寿宫之时,杨素就重用麻叔谋,如今行善积德没学会,吃人喝血到是变本加厉,天理何在?”

卫文升心里清楚,萧皇后这话是说给隋炀帝听的,卫文升低头不语,杨广历来重用杨素,经萧皇后这么一说,如今也是脸上有些难堪。无奈之下,杨广言道:“看来朕也难保越国公了。”

萧珺问道:“陛下的意思,此案是查还是不查?”

隋炀帝道:“传朕旨意,命司隶大夫裴蕴兼任刑部侍郎,来护儿为讨捕大使,率领一千禁军,跟随卫文升前往宁陵,严查麻叔谋吃人之案。”隋炀帝降旨,上传下达,司隶大夫裴蕴奉旨去往宁陵。这才是:

女人最狠枕边风,好事坏事都可能。

幸有萧后惜百姓,煽风点火缉恶惩。

再说开河总督麻叔谋,为人凶狠,征用百姓,严厉无比。开河沿途,但凡百姓民房耕地,麻叔谋都能强拆强迁,百姓畏惧。

从洛阳到镇江的通济渠,最难开凿的便是豫东之地,民众密集,民房难迁。话说豫东宁陵县有个豪强,命叫陶榔儿,年纪四十岁,家里是房多地多,为开运河,老陶家的房产地产多要被朝廷征用,还要动及祖坟。陶榔儿就掂量着巴结一下麻叔谋,让官府修改河道。

偏巧这日,县令传出告示,开河总督麻叔谋得病,欲征用羊羔肉做药引子,这百姓一听,都怕自己房屋拆迁吃亏,争相奉献羊羔,巴结麻叔谋。陶榔儿闻听此事,心中大喜,准备送羊羔肉,便和儿子陶万商量此事。

陶万道:“全县百姓争相杀羊羔送肉,麻总管凭什么就吃咱家的羊肉?”

“对呀,吾儿真是想得周到,替为父想到此事,你有什么法子,快快说来。”

“都说人肉味道鲜美,不如用人肉代替羊肉。”陶万道。

陶榔儿一听,浑身一哆嗦,结巴问道:“你…你…你说什么?让麻叔谋吃人肉?”

“还需用小孩肉,这样才能味道鲜美,与众不同。”

陶榔儿就在这犹豫,琢磨半天,想到自己的万贯家业,房产地产,家大业大,顿时歹念心头起,恶毒胆边生,越想越深陷,最后采纳陶万之策,决定偷个小孩,做道人肉羊羔。

偷孩子的事交予陶万去办,头一晚陶万偷了个县里流浪的孩子,不过六七岁,害了这个小孩之后,陶榔儿与陶万把人肉切成数块,蒸熟之后,次日一早,送到都护府。

此时麻叔谋连吃了数天羊肉,已想改口味,偏巧下人来报,陶榔儿献上美味羊肉,麻叔谋把手一挥,并不接纳。下人又说:“陶榔儿说他家的羊肉,全县无人能比,即使皇宫大内也吃不到。”

“哦?”麻叔谋一听,十分好奇,便口水上涌,言道:“那就命他呈上。”

陶榔儿父子哆里哆嗦,呈上木盒,里面盛着蒸好的人肉。二人拜见了麻叔谋,将木盒送上,盒盖打开,只觉得一阵浓香扑鼻,已让麻叔谋口水倒流。

陶榔儿道:“小民家的羊肉,味美无比,天下罕有,回味无穷。”

麻叔谋大喜,下手抓起一块人肉就吃,果然味道与众不同,非羊肉能比。麻叔谋对陶榔儿大为赞赏,旁边有人端上美酒,麻叔谋连吃带喝,好不自在。

陶榔儿心想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天长地久不犯愁,拜会了麻叔谋之后,陶榔儿对儿子陶万说道:“看来这人肉真是美味,今晚再偷一个孩子,人肉胜千金啊。”

由此之后,陶榔儿父子三天两头,蒸制人肉,麻叔谋如获珍馐,便给了陶家方便,让开挖的河道绕过陶家。这才是:

易牙烹子献齐桓,陶榔蒸童唬恶官。

人肉相食罪恶极,谋害性命罪难翻。

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92回 宣文殿请旨斩杨谅,斟茗楼品茶邀尚书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40回 樊子盖驳论江枫馆,七王爷献计孤月夜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115回 避台风退兵反大陆,扩宫室拒谏贬忠臣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184回 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172回 齐善行巧计助佳缘,萧美娘三封皇贵妃第93回 御书房赋诗励杨广,平阳宫狐锦赠宣华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献地图,误军机杨勇失兵权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18回 烧妖将烈焰烧湟水,擒秃鹫隋军破丁零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40回 樊子盖驳论江枫馆,七王爷献计孤月夜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72回 齐善行巧计助佳缘,萧美娘三封皇贵妃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27回 高宝宁三将袭隋营,赵修罗糊涂被放生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134回 劫凤辇张须陀平乱,献密计李玄邃策反第184回 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38回 话统一孝明帝归天,动刀兵梁后主登基第48回 送金器萧珺唬宦官,递密信裴蕴传家书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30回 起哗变赵修罗降隋,荐贤能司天监举才第172回 齐善行巧计助佳缘,萧美娘三封皇贵妃第16回 献棉袄杨广话亲情,枕御足萧珺忆苦命第100回 祭铜柱刘方划汉界,开运河恶官吃人肉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167回 讨叛军王薄走聊城,哄贼子家仆探萧后第167回 讨叛军王薄走聊城,哄贼子家仆探萧后第164回 托忠良搭救遗腹子,战童山两家折兵将第135回 二征高丽隋主催粮,叛军起兵谋反黎阳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34回 御书房平息兄弟争,晋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21回 宇文述献言征西域,萧贵嫔道别赠陈婤第173回 枕边风挑唆窦建德,鸩毒酒冤杀王伏宝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41回 调虎离山萧瓛夺权,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135回 二征高丽隋主催粮,叛军起兵谋反黎阳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102回 萧皇后赠笛逼馋臣,越国公求死做遗诗第48回 送金器萧珺唬宦官,递密信裴蕴传家书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164回 托忠良搭救遗腹子,战童山两家折兵将第91回 汉王献城叛军覆灭,萧后祈福华山遇袭第10回 观江景易袍结兄弟,乘夜色巧设脱身计第11回 苦肉计诈取晋王心,特色礼谋划宛城游第77回 做草房巫术咒杨广,抄东宫问罪废太子第173回 枕边风挑唆窦建德,鸩毒酒冤杀王伏宝第98回 大黄山纵火驱毒蛇,阇黎江深坑陷战象第112回 虞世基参劾斩忠臣,小县令衙门斗陈棱第156回 成象殿进谏述志赋 琼花池吟诗献岁宴第4回 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145回 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32回 逸香阁色贼戏荡妇,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47回 散流言雁门解重围,说谶语刑房诱口供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172回 齐善行巧计助佳缘,萧美娘三封皇贵妃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160回 诛皇室另立傀儡君,拥贼子自封大丞相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73回 宇文述赌博行贿赂,两兄弟猜字拥晋王第48回 送金器萧珺唬宦官,递密信裴蕴传家书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87回 皇甫诞孤身谏汉王,越国公点将御叛军第134回 劫凤辇张须陀平乱,献密计李玄邃策反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51回 韩擒虎俘敌收南豫,来护儿斩将震丹阳第41回 调虎离山萧瓛夺权,金蝉脱壳隋使搬兵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132回 乙支文德诈降隋营,慕容三藏殉师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