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初,在扬州、建康一带集结已久的上百艘战船,列队长江口,每艘战船都插满旌旗,鼓号喧天,一万五千水军将士纷纷登船,浩大的船队塞满长江口。

河间王杨弘、海师何蛮、大将朱宽,来到堤岸,岸边已经摆好桌案,两个酒坛,数只大碗摆在桌面。杨弘走到案前,拿起酒坛,斟满两只大碗,将两碗酒分别交给何蛮、朱宽,杨弘说道:“孤王作日已经为精卫娘娘焚香,期盼此次东征,顺风顺水,旗开得胜。这是皇上恩赐的御酒,请二位满饮,以壮威胆!”

“谢千岁!”

朱宽、何蛮一饮而尽,河间王杨弘道:“此次东征,二位将军务必尽心战事,这可是朝廷耗竭民力,才挤出四百万两银子打造的战船。”

朱宽道:“请千岁放心,民之所愿,天意所驱,我与何蛮将军定当尽心竭力,报效皇恩。”

河间王杨弘欣慰的点了点头,“二位将军请!”

朱宽、何蛮作揖拜别河间王杨弘,登上战船,岸边的木塔,有旗手挥舞旗帜,所有战船依次吹响号角,纷纷呢驶离长江口。

二次出海,前往琉求国,上百艘五牙战船一字排开,驶入大海,随代罗盘并为用于航海,战船按照岛屿特征标志,依次航行,直奔高华岛。

高华岛周边打渔的琉求土民,一见船队挺进,纷纷逃回夷州岛,前往两山口陀螺洞,报知洞主那牙。

距离大业三年的那次隋主诏安,时光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琉求国的大小首领,没有什么政治远见,以为隋军诏安不成,就不敢在来夷州诸岛。所以身居陀螺洞的洞主那牙早已把隋军忘到九霄云外。

这次岛民,大呼小叫的来报军情,让人出乎意料。得知隋军出动百艘大战船,毫无防备的洞主那牙是血灌瞳仁,惊恐万分,召集洞中牙将,商议对策。

陀螺洞的这群牙将,谁也不懂如何应对如此庞大的船队,谁也没这般见识,一个个抓耳挠腮,呆若木鸡。牙将之中到有一个汉人,名叫谷延绍,本是个看病的郎中,因犯了官司,偷渡到琉求国,凭借着一点医术,成了那牙的军师。

谷延绍听说这次隋军是兴师动众,觉得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已经到来,看着众将束手无策,对那牙建言道:“洞主,在下有一妙计,定能击溃隋军。”

“谷先生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两山口草木繁茂,易于火攻,洞主不如把隋军放入山涧,从山坡上纵火夹攻!”

“火攻?”

“正是。”

那牙犹豫着,左顾右盼,谷延绍一看那牙踌躇不决,作揖问道:“洞主,隋军有五牙战船上百条,一条船运一百多人,百条船就有一万人,若不用火攻,洞主的几千兵士如何抵挡?”

那牙从小生长在岛上的山林中,谷延绍献计一把火烧掉,让那牙着实有些于心不忍,其他的牙将也不情愿。这时一个山兵跑进山洞,气喘吁吁,慌忙跪倒:“启禀洞主,隋军在夷州岛北岸登陆了。”

那牙双眼一瞪,心如刀绞,扭头对谷延绍说道:“没想到隋兵如同天降,就按谷先生之计,布下火种,我要火烧两山口!”

洞主那牙率领一队兵士,在两山口栅门外列阵,引诱隋军。谷延绍等众牙将,带领山兵,埋伏山坡两侧,布下硫硝火种,等待隋军。

一番准备,已经半日过去,远远望见一队人马结队而来,为首两人,身形似曾相识,正是隋朝水军大将朱宽、海师何蛮。

隋军驻足列阵,陀螺洞主那牙,早已披挂牛皮铠甲,矗立阵前,那牙目露凶光,对着朱宽、何蛮高声叫道:“二位将军别来无恙,今日率大军远道而来,意欲何为?”

朱宽道:“奉我主旨意,特来招安土王,收复夷州诸岛!”

“哼!”那牙道:“谈什么招安、收复,若想过这两山口,需胜我手中三股托天叉!”

“手下败将还敢狂言,待我取他狗头!”朱宽不容分说,催马杀出。

那牙挥舞三股叉,拦住朱宽,二人厮杀一团,那牙本来便不是朱宽的对手,交战五六的回合,那牙诈败而逃,退回栅门。朱宽高声喝道:“众人随我杀来!”

何蛮等隋军众将士一齐杀出,山兵的栅门哪里经得住众人猛攻,瞬间踏平,隋军冲进两山口。

两山口山林茂密,那牙和山兵少时便藏的无影无踪,而前面的山路被枝叶繁茂,阴暗无光,密林挤压的山路越走越窄,何蛮言道:“前面看似人迹罕至,若是设伏,又用火攻,只恐首尾不能救应。”

朱宽看了看前面,有扭头往后望望,果然隋兵被山路拖拽成一条长龙。

“也好,先令收队,待探明山路时,再做打算。”

何蛮点点头,喝道:“传令后队改前队,立刻退出两山口。”

埋伏在山坡上的谷延绍,原本想等隋军全部进入山间再下令火攻,一看隋军刚进山一半,便掉头往回撤,顿时着急,立刻下令纵火。

“哄!”的一声,顿时山坡燃起熊熊烈火,几条火龙顺着洒下硫硝的地方,顺势冲下山坡,扑向隋兵。

霎那间,隋军大惊,“中计,中计!”朱宽疾呼,走在前队的兵士仓惶后退,撤出山口。藏在林中的那牙一看隋军中计,欣喜万分,带着山兵,从林中杀出,追剿隋兵,两山口在火光中杀成一片。真可谓:

火光熊熊烧林间,乱战岛北两山边。

满布硝磺遮谷道,喊杀血雨震黄天。

劈波未见战船挡,登陆方知进退艰。

未料孤岛有火计,二征琉求更蹒跚。

两山口隋军一场激战,被陀螺洞山兵杀的大败,战死不少兵勇。朱宽、何蛮退出山道,离开火场,见山兵也渐渐退去,这才长舒一口气。

何蛮道:“朱将军速速清点兵马,先退后三里安营扎寨吧。”

“眼下也只得如此。”朱宽清点了退出来的兵士,只得退后三里安营扎寨,

一轮弯月,映缀在海岛的夜空,阵阵的波涛怕打着岸边的礁石,隋军大营中军帐依旧灯火不息,朱宽、何蛮出战不利,对坐犯愁。

朱宽身上甲胄一直未曾脱去,对两山口的那把火,依旧耿耿于怀,对何蛮说道:“初战不利,折去了不少兵马,若不杀回一阵,回去羞难去见河间王老千岁。”

“嗯。”何蛮道:“将军所言极是,可是蛮荒之地,土民竟会使用火攻,我料必有能人相助。”

“哦,海师不妨说说,愿闻其详。”

何蛮端着碗咽了口水,说道:“夷州诸岛的土民,祖先都是自东吴年间,迁移上岛的渔民,那时闽南尚未开化,一些荒蛮的遗风还在土民身上存在。带兵打仗更别提什么兵法计谋。”

朱宽听得十分专注:“海师接着说。”

“两山口地势险要,山林密布,若是火攻,在劫难逃,但这种战法,绝非那牙之辈所擅长,恐怕陀螺洞有个高人,在洞中出谋划策。”

朱宽点了点头:“海师所言极是,不知可有良策赐教?”

何蛮揪着胡须,思量道:“下官以为那牙乃是有勇无谋之辈,明日可在此叫战,装作诈败,诱其出山口,设计生擒。”

“好!”朱宽道:“就依海师之计,我定要生擒那牙。”

“不可,将军曾两度与那牙交手,那牙知道将军厉害,你若诈败,那牙定然不信。还是末将诱他。”

朱宽听了,深以为然,遂与何蛮定计,决定诱擒陀螺洞主那牙。

次日天明,艳阳高照,两山口的山兵还未睁开眼,就听闻木鼓吹响,号角鸣起。洞主那牙,紧急传令兵马集合,出了栅门,迎战隋军。

军前为首一将,腿短臂粗,脸大肩宽,年纪四十有余,头顶飞凤盔,身着雁翎连环金甲,手中一柄秋水雁翎刀,正是海师何蛮。

那牙初战得胜,心气十足,骑着马在阵前炫耀了两圈,挥叉指着何蛮叫道:“手下败将,又来挑战,快快下马受死!”

“无耻之徒,拿狗命来!”

二人骂声未止,便各自催马,杀入两军阵中,那牙虽然知道自己不是朱宽对手,但从未把何蛮放在眼中,走马交手几个回合,何蛮假装抵挡不住,调转马头,诈败而去。那牙不知有诈,高声喊道:“何蛮休走!”

二人一前一后,跑往一侧的密林之中。朱宽早已在林中埋伏多时,见何蛮把那牙引入林中,一条绊马索拽起,正好拦住那牙的战马。一声嘶鸣,泥土飞溅,那牙人仰马翻栽倒地上,七八个隋兵一扑而上,把那牙死死压住,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等到许久,不见二人回来,两边只得各自退兵。回到大营,朱宽大喜,一声令下,只见两个校尉推搡着那牙,进了中军大帐。

“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无需多言。”

那牙气宇轩刚,目空一切,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朱宽站起身来,上下打量一番,脸上泛起微微笑意:“洞主受苦了,多有得罪。”

“啊呸!快快来个痛快。”

朱宽笑道:“来人呐,快给洞主松绑。”

那牙猛得抖身,挣开两个侍卫,大吼道:“装什么仁慈,杀我便是!”

何蛮走了过来,浅笑着劝慰:“那牙洞主,休要动怒,我等知道洞主在琉求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我大隋英雄相惜,欲请洞主归附大隋。”

“休想!你家皇帝算老几,我宁死不降!”

朱宽、何蛮一看那牙脾气倔犟,何蛮说道:“先给洞主松绑,请到偏帐歇息。”

“少来这套!”那牙理也不理,噘着嘴瞪着眼出了中军大帐。

望着那牙满心不服的样子,朱宽道:“这个那牙自幼生长在山林,未经教化,恐怕难以说服。”

何蛮捻着胡子,心里掂量着说:“依末将之见,不如把他带回大隋,受受教化?”

“带回建康?”

“嗯。”何蛮道:“当地人久未开化,不知礼仪之邦的好处,若是能有所教诲,使其醒悟。到时让他画出岛屿图纸,反到能助大隋,收复琉求。”

活捉了主将,两人正在商议如何猛攻两山口,这时,风向官急匆匆来到中军大帐。

“禀告二位将军,东面出现马尾云,只恐是大海风要来。”

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95回 封尚书新官查东都,探民情杨素添耳目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169回 接内应王薄引夏兵,归长安苏威哭旧主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25回 访汉儒火烧花草阵,吞琉求收复夷州岛第119回 隋炀帝湟水结金兰,吐谷浑突骑夜袭营第18回 遇败绩退守双羊山,集残兵空守并州城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67回 战丹阳棒杀许飞雄,访高僧二进光宅寺第31回 攀林涧太子邀神算,宁安殿萧妃二进宫第55回 张丽华妖媚惑晋王,萧美娘出使见吴主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计,谗言惑主蜀王幽禁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96回 卫文升易服返宁陵,隋炀帝赏梅游东园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86回 屈突通递送假遗诏,慕容遐急传真檄文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93回 御书房赋诗励杨广,平阳宫狐锦赠宣华第113回 河间王义释张镇周,隋炀帝开挖永济渠第114回 江东水师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计烧隋军第8回 重团圆太子寻草窟,谋奸计叔侄会王府第35回 游访关中萧玚报忧,王府家宴公主传情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166回 起兵变逼宫乾阳殿,夺中原激战北邙山第141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萧皇后重逢杨伯丑第134回 劫凤辇张须陀平乱,献密计李玄邃策反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25回 送宝甲杨坚斥太子,呈奏折皇后赞晋王第59回 封帅位杨广再复职,赴家宴陈主重团圆第159回 午朝门缚杀来护儿,成象殿缢死隋炀帝第30回 起哗变赵修罗降隋,荐贤能司天监举才第159回 午朝门缚杀来护儿,成象殿缢死隋炀帝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第139回 萧皇后巧谏乾阳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129回 党争重起张衡入狱,百万征兵举国从役第176回 聚汉民萧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晋阳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49回 寄兵诗孔范再遣书,战延州五牙破水寨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134回 劫凤辇张须陀平乱,献密计李玄邃策反第3回 东平王临终送孤女,西梁国降旨平凶宅第165回 金蝉脱壳老臣脱身,化贼为兵献计招安第14回 冷元宫悍妇训王妃,晋王府太监传密信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151回 贾闰甫探亲定反计,张须陀追击丧敌阵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营,收雁门险计降奇兵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117回 斗猛牛隗不群扬威,遣御马诸葛颖献计第60回 陈叔宣惊艳入隋宫,水上蛟摆阵战鄱阳第39回 凭江雾轻舟躲艨艟,选贤能二次遣使臣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15回 宋嬷嬷戒尺兴家法,宇文述献策请北伐第88回 裴文安急谏渡黄河,麦铁杖恶战蒲津关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53回 德教殿淫词戏臣妻,白土岗放烟阻顽敌第186回 康苏密急报求援兵,李世勣迂回白道城第184回 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风陵渡单骑战唐军第181回 连环计牛羊烧雁门,折勇将突厥围马邑第3回 东平王临终送孤女,西梁国降旨平凶宅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150回 宴江都萧皇后动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29回 屈突盖阵前刺先锋,卢昌期献计弃黄龙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96回 卫文升易服返宁陵,隋炀帝赏梅游东园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说版图,驸马府公主寻短见第98回 大黄山纵火驱毒蛇,阇黎江深坑陷战象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45回 伐陈国三军进淮南,谋换帅密奏入关中第6回 江陵城误撞太子驾,望江楼密谈兴亡策第59回 封帅位杨广再复职,赴家宴陈主重团圆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5回 孝明帝拒收亲骨肉,郭老太粥济苦命女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33回 百官朝会恩怨难分,东宫议政奸臣奏本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4回 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38回 话统一孝明帝归天,动刀兵梁后主登基第145回 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169回 接内应王薄引夏兵,归长安苏威哭旧主第191回 编隋书魏征访杨府,写颂歌萧氏游河东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归长安御驾迎萧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