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朝野请圣人禅位,杨玉环的决定

“已天宝十六载,吾而立之年,当自立也。”

年后第一场春雪,李瑄处理完关于关于河西最后一波事宜后,踱步在中书省外,看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

今年过年十分平静。

不论是元正,还是元夕,都没有大小宴会庆祝。

人们沉寂在不一样的新年中,感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只是在元夕节的时候,长安由商民自发举办灯火,李瑄吩咐铁花队于两市和城外诸乡表演,为百姓带来新年伊始的烟火。

压制反对的声音,集中权势,吐蕃败落;回纥低头;南诏止步;东北诸胡在李瑄的指示下将功折罪,将于今年春向室韦、靺鞨发动进攻。

室韦、靺鞨曾向大唐求和,但李瑄开出的价码他们承受不起。

犯错就要付出代价,李瑄不可能像其他大唐皇帝一样,对东北诸胡轻拿轻放。

如此,除了暂未有动静的西域,大唐的外部因素,基本稳定。

外部稳定,自然要革新内部。

群臣的争论,当为在李瑄为天子的那一刻休止。

现如今,大唐已经开始在初步建设,蜀地的俘虏,在扩修蜀郡到云南郡的要道。

加强大唐对云南地区的掌控。

这对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柏海之战的俘虏,配合河陇的工人,修建从敦煌到关中的驰道,繁华丝绸之路。

安禄山叛军俘虏修建河阳桥和直通岭南南海郡的驰道,分十段同时修建,计划十年内完成。

其余要素,会在李瑄登基的时候一点一点布局。

一月二十五日,李瑄将刘单召至政事堂。

“圣人近日可好?”

李瑄直接开口询问道。

“回殿下,圣人认为新年无欢,略有不满。”

刘单向李瑄回答道。

李隆基还想着过年的时候有一场大宴,但新年在兴庆宫的寂静中,悄然而过。

以往,哪怕是去年安禄山叛乱的时候,新年都没有这么平静过。

“国家仓库虽有金玉,然国家百废待兴,又有生民葬身于叛乱之中,不适合庆祝。”

李瑄缓缓回答道:“儿孙在圣人身边,应知足常乐。”

一次宴会,只要不奢华,对于国库来说九牛一毛。

但李瑄刚下令以身作则,禁止职事官、散官、勋爵行奢糜之风。又有安禄山叛乱在前,所以不打算举行年终宴会。

“启禀殿下,皇子皇孙们的怨气也很重。”

刘单又将这件事告诉李瑄。

被李瑄窃取太子之位,他们又被监禁,怎能不怨呢?

只是他们无能无力。

但他们暗地里的埋怨,已经被刘单打听到。

“皇子皇孙不通事理,知道就行了,没必要多问。”

李瑄有时间会教育皇子皇孙们,他知道只要看好李亨父子,其余翻不起风浪。

只要除贱为良运动完成,就没必要再去囚禁李隆基的子孙。

“遵旨!”

刘单点头,听候李瑄的指示。

“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再进一步。刘卿向高翁知会一声,请高翁做一做圣人的思想工作,让圣人放下重担,安心养老。”

李瑄不再多问,让刘单去操办此事。

刘单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去做。

“臣必不辱使命!”

刘单向李瑄行一大礼,神色激动。

他也认为太子殿下的继位宜早不宜迟。

只是他身为臣子,不能去明说。

只要能将此事办得漂亮,他今后功不可没。

作为李瑄麾下的元老,怎么会没有封侯拜相的心思呢?

拜礼过后,刘单离开政事堂。

李瑄继续处理关于西域方面的文书。

柘枝都督府传来消息,大食帝国还未有动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韬光养晦,以处理国内派系为主。

也有一种可能,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刚得到大唐内乱的消息不久,在进行调兵遣将的准备。

李瑄不信这个后世被称为“曼苏尔”的雄主会甘愿认输。

即便李瑄登上皇位,他也会伺机攻击波斯。

另外,从安西都护府颜真卿那里,李瑄又得到一条消息。

后世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现在被唐人称为“拂菻”的罗马帝国,派遣大使,绕了很大一圈路,来到安西,指名道姓地拜见“天将军”。

他们消息落后,现在李瑄不是他们心中的西域元帅,而是大唐太子。

李瑄亲书颜真卿,让他为罗马大使颁发通关文牒,使他们来长安。

罗马帝国为大食帝国的死敌。李瑄看重这一矛盾。

罗马帝国与大唐远隔重洋,但从贞观十七年到天宝元年,罗马帝国先后七次遣使来唐。

虽然不是很频繁,但两国之间彼此有一些了解。

以前大唐没有机会与罗马帝国联合起来对付大食,现在大唐的附属波斯已经在里海以南建立据点,他们按照大唐的方法训练士卒,可以与罗马帝国,对大食形成夹击之势。

在李瑄看来,罗马帝国是可以利用的。

……

兴庆宫。

刘单回到宫中,找到能与李隆基说上话的高力士。

“高翁且慢。”

看到风烛残年的高力士在龙池前漫步,开口叫住他。

“刘卿有何指教?”

高力士对刘单无好无恶,扭身说道。

他们各为其主。

已经不是当年了,为在宫中过好日子,不能得罪刘单。

随着李瑄当权,宦官已经彻底失势,沦为打杂的。

内侍省被改制的秘书监取代。

出入太子府的,只有秘书监成员。

“刚在我回宫的时候,看人们议论高祖皇帝禅位太宗皇帝的故事,正是因为高祖皇帝深明大义,才有贞观的盛世出现。是以人心所向,成为美谈。”

刘单开门见山地向高力士说出来意。

他知道高力士是不想绕弯的人,而且高力士为圣人的安危,一定会劝说李隆基提早放手。

“太子监理国事,国家稳定的很,没必要急于这一时。等圣人寿终正寝,太子也得忠孝两全。”

高力士心中咯噔一跳,但他还是想争取一下。

李隆基虽然知道自己迟早会失去皇位,但晚失去一天,心里会好受一天。

“当今之势,如武德年间,百废待兴。只有尽快废除武德,才能迎来贞观。当年太宗皇帝为太子的时候,一些地方官吏阳奉阴违;现殿下面临的情况也是一样。高翁还应劝说圣人为大局考虑,如此不失为尧舜之名。”

刘单知道李隆基看他不顺眼,他去见李隆基,多半会被轰出去。

必须由高力士去劝说。

他的话也绵里藏针,让高力士认为势不可逆。

因为高力士对李隆基的忠心耿耿,一切都为李隆基的利益出发。当高力士觉得没有机会去挽回的时候,才会趋利避害。

“罢了!我会向圣人劝说此事。”

看刘单强硬的姿态,高力士摇头叹息道。

这天空终究失去颜色,梨园之内,不会再唱三郎了。

高力士拖着沉重的步伐回跃龙殿的时候,看到李隆基正在听着乐器声,痛饮美酒。

高力士没有让舞姬乐师停下,在一旁看着这场歌舞唱罢。

丝竹声中是大唐繁华的旋律,舞曲中一如既往,盛世华章。

那锦绣的彩衣,随着舞姬的转动翻飞;兰花指轻轻划动,无比优美。

只是这些舞女的眼中,已经没有一年前的神色。

而李隆基则闭着眼睛,他提着酒壶,只听声音,不去观看。

一舞作罢,高力士来到李隆基的榻前。

“力士啊!一起喝酒。”

缓缓睁开眼睛的李隆基向高力士招了招手。

但高力士却向殿中挥手,让宫女宦官乐师尽数退下。

“圣人,你可以像高祖皇帝和睿宗皇帝那样,不问政事,颐养天年。”

宫女宦官退下后,高力士凑上前,哽咽着向李隆基说道。

当初他看着李旦禅位李隆基,没想到历史再一次重演。

“铛!”

李隆基手中的酒壶落在地上,迟迟未能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才开口说道:“没有任何余地吗?”

封太子大典的时候,李瑄在祭坛上扬言今年改元,他就知道自己将失去皇位。

但他不舍得啊。

将神器交到李瑄手中,就像割肉一样痛苦。

“听刘单的意思,李七郎一定要现在继位。”

高力士回答道。

李瑄成为太子后,高力士反而更害怕了。

不论圣人病死还是暴毙,李瑄都可以堂而皇之的继承皇位。

他希望李隆基能看开些,别惹怒李七郎。

鱼朝恩的事情没过去多久,圣人也再未踏入南熏殿一步。

“让朕考虑一番!”

李隆基没有准备答复,想死咬着不松口,拖延时间。

高力士没有强逼,他要让李隆基平复一下心情。

毕竟这是守候大半辈子的事情。

这一等,就是三天时间……

刘单见没有动静,就再去拜访高力士。

但高力士却说圣人在考虑,让刘单再等几天。

于是,刘单以准备歌舞的名义,把李隆基接到勤政务本楼。

“圣人,圣人……”

李隆基刚准备听歌舞,但勤政务本楼下方的街道上,立刻传来一阵阵喊声。

久违的声音,他迫不及待地来到勤政务本楼的窗前,掀开帘子,向春明门街上望去。

数百名百姓跪拜在街道上,密密麻麻,不断地呼喊着“圣人”。

心跳加快的李隆基忍不住向下方的百姓招手,原来他还有如此威望,这么多百姓心向着他。

“圣人来了……”

“圣人年事已高,太子年富力强,请圣人效仿高祖皇帝,禅位于太子。使天下改元,再入盛世……”

“请圣人禅位!”

楼下一遭乱哄哄的说辞后,又齐声喊道。

这不是思念李隆基,是希望李隆基尽快养老。

这些百姓被刘单一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真心希望李隆基退位。

毕竟大唐有“禅位”的传统,太子一直执政也不合适,百姓们心中更认可皇帝。

突如其来的转变,把李隆基气得面红耳赤,他放下窗帘,怒道:“这是逼我退位啊!”

遂没有心思再看歌舞,起驾回跃龙殿中。

翌日,万民劝李隆基退位的消息,就成了长安的头版头条。

百姓认为李隆基老了,害怕李隆基再揭棺而起,听信谗言,祸害天下,皆认为李隆基该退位养老。

恨李瑄的王公贵族,自然纷纷出言辱骂李瑄。

现在都清楚,李瑄不怕这种辱骂。即便把信件送到政事堂,李瑄也能泰然若处。

反而民间都传言李瑄的气量能容纳三山五岳。

用杜甫的诗来形容就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亦或者孔子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文武百官则肃然起敬,随时准备迎接继位大典。

特别是李瑄的死忠亲信,只有李瑄登上皇位,他们才能倾尽全力,毫无顾忌去辅佐。

他们比李瑄更急。

又一日,刘单请示李瑄后,拜访诸大臣。

使文武大臣入兴庆宫,劝说李隆基禅位。

跃龙殿。

以宰相李岘为首,裴遵庆、路嗣恭、封常清、韦见素等大臣向李隆基拜见。

“圣人圣德昭彰,治世之功斐然,开元盛世,自古未及。然太子贤明,德才兼备,且年富力强,文治武功。吐蕃、回纥、大食、契丹、奚,皆因太子而征服;又为国家开拓万里疆域,找寻黄河源头。今四海虽平,但危机四伏,隐患丛生。而圣人年老力衰,恐力不能及,正宜顺天应人,传大位与太子,使圣人可享悠游之福,太子能展宏图之志,大唐江山社稷亦可得永固之基,此诚千秋之善举,万代之佳话也……”

作为宰相的李岘最先上书。

李瑄在继位太子的那一刻,就代表不顾后世的争论,木已成舟,李岘认为圣人现在退位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一直等着圣人寿终正寝,必然会给地方郡守、一些顽固大臣期待与机会,不利于国家。

“信安王是忠臣,怎么能有你这种后代?”

李隆基瞪着李岘。

他何尝不知已受不住皇位,但想放下太困难了。

“圣人明鉴,当此之时,禅位之举,于国于家,皆为至善。古之圣君不乏禅让之举,如尧禅舜,舜禅禹,皆成美谈。圣人比肩尧舜,当顾全大局。”

裴遵庆也出列向李隆基说道。

大势所趋,他也认为大唐必然要做出一个了结,进入新纪元。

李隆基的时代,将要过去。

天宝后期的民不聊生,安禄山的叛乱,放弃长安逃跑,让李隆基晚节不保。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不是李瑄,大唐神器真有可能被安禄山那杂胡窃取。

裴遵庆言后,其他大臣也纷纷劝谏,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

“好了!好了!退下去吧,一天之内,朕会答复!”

气急败坏的李隆基不想听文武大臣唠叨。

朝野全部让他退位,而且还要面对李瑄的咄咄逼人,使李隆基没有选择的余地。

“臣等告退!”

李岘、裴遵庆等大臣面面相觑后,只能退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圣人不要把李七郎逼急了。”

殿中清静后,高力士忧心忡忡的劝说。

“嘭!”

“告诉刘单,禅位可以,把玉环娘子还给我!”

李隆基拍了拍玉案,似用皇位换取美人的回归。

殊不知此时的皇位,也变得无足轻重。

高力士无奈,只能将消息传给刘单。

刘单更不敢擅自做主,到政事堂将此告诉李瑄。

“杨氏罪孽滔天,千夫所指,我让贵妃成为真正的女冠,也是为救贵妃一命。”

“现贵妃成为太真观主,是长安人尽皆知的事情。如果贵妃再次还俗侍奉圣人,于礼法,于天下何处?”

李瑄眉头一皱。

开元二十八载,杨玉环已经当过一次女道士。

现在他执政下,再这么玩一次。

对他的威望有巨大打击。

杨氏十几年了,对国家的危害太大。

“五杨”土木之工,昼夜不止;倩妆盈巷,蜡炬如昼。

杨国忠两征南诏,卖官鬻爵,祸害天下。

才过几年?

百姓怎么可能忘记呢?

后世民间都在传扬杨贵妃与李隆基的浪漫故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但此时此刻,百姓对杨玉环并没有好感。

即便杨玉环没有弄权干政。

但她对五杨太纵容。

一个权贵的亲属犯罪,不论如何,都不能把责任推卸掉。

百姓是无法理解的。

“高翁说圣人失去皇位,只有贵妃可以依靠了。”

刘单向李瑄回答。

高力士想向李瑄表达对是,请给李隆基最后一丝安慰。

“贵妃现在何如?”

李瑄也想到杨玉环那绝美的容颜,自她入长安后,李瑄就没有再见。

只是听说虢国夫人、韩国夫人被斩首的时候,杨玉环伤心欲绝,晕倒在蒲团前。

以前他一度惊艳杨玉环的摇曳的舞姿,憧憬那只有天子能观看的霓裳羽衣舞。

现在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尽量不去想象。

他也不敢再面对杨玉环。因为他杀光了杨玉环的所有亲人。

“回殿下,臣也未入太真观。只听说贵妃很安静,太真观中。最多只是传来琵琶和古琴声。”

刘单回答道。

借他一个胆,他也不敢逾越那里。

“看来圣人不会那么容易低头,刘卿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李瑄向刘单问道。

“如果贵妃再出太真观,您在朝野的威望,必然受到打击。圣人想见贵妃,但如果被贵妃拒之门外呢?”

刘单向李瑄回答道,把他想到的方法告诉李瑄。

“你是说劝说贵妃,不与圣人相见?”

李瑄眼睛微亮,他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事到如今,杨玉环不可能不知道其间的影响。

“臣愿意去向贵妃陈述利害,劝她拒绝与圣人相见。”

刘单心里已有说辞。

“好!圣人一定会先见贵妃,然后下退位诏书。”

李瑄点头,继续让刘单去做这件事情。

果然,当刘单向高力士传话后,李隆基激动地说道:“我要先见玉环,再下达退位诏书。”

他害怕李瑄出尔反尔。

“刘单说明日一早,就会撤去到达太真观的禁军,届时圣人亲自迎接娘子。”

看李隆基露出笑容,高力士由衷地高兴。

“今夜太长!”

李隆基拍了一下大腿。

但他还是忍住,生怕因太急出现意外。

当天黄昏,刘单带人到达太真观。

他向太上老君上一炷香后,请观中的女道士,安排他见杨玉环。

女道士不敢怠慢,向杨玉环禀告。

听说是刘单,杨玉环只能让其进入堂中。

杨玉环一身素色道袍,头上只有简单的玉簪。

她的眼眸仿若幽潭,似失了往日的灵动。但气质上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出尘与清雅。

虽然依旧美艳,已不再是昔日的杨贵妃。

“见过太真娘子……”

刘单向杨玉环一礼。

“我现只是一寻常女道,需要行礼的是我。”

杨玉环向刘单回礼,并请他入座,吩咐女道士为刘单准备茶水。

“圣人对娘子念念不忘,明日一早就会接娘子回兴庆宫。”

刘单先试探地说出这么一句话。

但杨玉环神色只是微动,眼中并未有太大波澜。

“圣人欲禅位给太子殿下,这本是尧舜的美德。但杨国忠祸乱天下,拖累娘子使百姓误会您。如果您此刻回兴庆宫,圣人必会被朝野非议。”

见此神情,刘单又开始晓之以理。

他以为李隆基在杨玉环心中份量最重,希望杨玉环能挽救李隆基的声名。

一旦杨玉环再回到李隆基的身边,自己归道的名声,也会骤然崩塌。

“我心已属道,不会再留恋凡尘俗世。会拒绝与圣人再见。”

杨玉环似乎直接看透刘单的意思,缓缓说道。

但她贝齿轻咬红唇,双眸微微一闭,又缓缓睁开,一滴泪水如珍珠一样,从眼睫毛上带下。

她虽不出太真观,但观中的女道士可以随意进出。

太子李瑄,她早就知道。

李瑄将达到他的目的,成为新的天子。

已慕道的她心如刀绞,又异常酸楚。

是她害死自己的亲姐姐。

她此生只能在太真观中赎罪。

刘单根本不了解她。

她不可能回到兴庆宫中,即便她知道李隆基对她很好。

她是一个慕荣华富贵,不知羞耻的女人。

她更不想再去坏李隆基的名声。

以及,坏那个男子的威望。

刘单也很懵逼,他本来准备一番长篇大论,准备好好劝劝杨玉环。

没想到杨玉环这么轻易就答应不见李隆基。

再看杨玉环强装淡定的模样,他不解,也很担心杨玉环明日突然变卦,跟李隆基回兴庆宫。

那时想要制止就已晚了。

刘单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我是红颜祸水,国家如此,我责任重大,明晓利害。”

杨玉环强忍着情绪,从头上将玉簪取下,并当着刘单的面磕在桌角。

“啪!”

随着清脆的声音,玉簪应声变成两截。

“明日圣人来,我将一半送出门。”

杨玉环看出刘单的顾虑。

“娘子大义,在下告退!”

刘单见此,躬身退出太真观。

这一瞬间,杨玉环的眼泪无声无息流下脸颊……

她将放在桌上玉簪合一起,但那裂痕清晰可见。

第50章 获得宝马第318章 碎叶之战第146章 和亲,与韦坚决裂第356章 安禄山的哭泣,鼓角声前奏,天宝十四载第21章 为高力士“献宝”第228章 送将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226章 大非川之战开启,焚烧草原,日夜不息第406章 吐蕃中计,大溃败第395章 安禄山披甲,骑兵大战第79章 回到长安第80章 满城沸腾第155章 杖杀罗希奭,驱逐王鉷,裴宽拜相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计韦坚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280章 别出心裁的礼物第229章 赞普的决定,将军难免阵前亡第180章 树敦城破,谋划九曲第220章 上不疑我,勋章制度第85章 美人爱英雄第56章 唐军阵形第260章 与裴灵溪游东市,定情信物第91章 问擒拿海贼之策第123章 穷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44章 杀人灭口第35章 斩将第50章 获得宝马第100章 大诛朝廷命官第132章 天寒地冻,就是苍天助我第196章 大将军无所不能,来此只为杀人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计韦坚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第74章 大雪满弓刀第115章 招募游侠,组建“神策”第1章 军功入相第40章 罗兴失踪第341章 占领呼罗珊地区,萨珊波斯复国第330章 换将,改城第295章 岳父献鱼肠剑第265章 携千牛卫巡查河东,廖峥嵘的疑问第106章 积石军第270章 变革派领袖李瑄,保守派领袖李林甫第189章 吐蕃赞普请求为大唐附属国第371章 我要节制天下兵马第111章 李适之拜太子太师,封宋国公第78章 陌刀将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对战大食的计策第108章 麦田中的伏击,陌刀之战第271章 谁是首席宰相?杨玉环的助攻第2章 灵翠楼第281章 豪掷黄金两千两第309章 算计高仙芝,西域之路第241章 河源勒石,丰厚的战利品第57章 甲骑冲阵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斩元帅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树第365章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安第23章 名将的落幕第278章 结婚前的幻境第12章 大案第81章 左千牛卫将军,封爵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国的态度第149章 杨玉环封贵妃第323章 无路可逃,时隔多年的冲锋陷阵第151章 野兽袭击李隆基第42章 把柄第110章 李适之罢相第39章 王忠嗣第386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第107章 与吐蕃第一次交锋第41章 丰安令第12章 大案第239章 生擒吐蕃赞普,三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第254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第329章 大将战死,怛罗斯之战胜利第397章 万岁,范阳城破,安史之乱结束第96章 五百金 两美女的贿赂第409章 朝野请圣人禅位,杨玉环的决定第364章 李隆基怒骂李贼,威望第357章 最后的准备,布置兵马第241章 河源勒石,丰厚的战利品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第195章 诸葛亮剑,李林甫的把柄第164章 巡视诸军,不斩来使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第305章 李相的威严,逮捕五杨之一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耻辱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96章 安禄山之死第16章 皇帝召见第46章 再遇薛错第393章 安禄山出逃洛阳,叛军哗变第96章 五百金 两美女的贿赂第168章 率临洮军 赤水军突袭回纥“阅兵”第198章 找到凶手,包围与反包围第307章 李瑄的危机,高仙芝回京献俘第297章 与“五杨”的矛盾,利益的冲突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头第370章 马嵬驿政变,李瑄遇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