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轻工业

随着时间推进,日俄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与之伴随的则是东非一五计划下东非国内众多工业项目完成并且投产。

一五计划是推动东非工业化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重要性国策,这也使得东非工业品产量从1903年开始进入进一步快速增加阶段。

“从1901年开始到现在,东非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工业产品实现国产化,而这些产品只要生产出来,他们就必然要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这些产品卖给谁?”

“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家就已经开始营造国家大市场,但是单靠国内市场来保证东非工业化生产虽然可行,却也有着很大的负面效应,从而产生分配矛盾,这种矛盾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弭的。”

“所以我国必须依靠国外市场来疏解这种国内供需关系的不稳定性,即便是工业化初期,大量工业产品迅速生产,也会导致供大于求的形式,而通过对外商品输出,能在一定程度上来缓解国内分配问题上的不统一性。”

苏联头两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能蓬勃发展,除了当时世界各国经济危机的极佳形势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重新分配手段,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市场,从而使得苏联工业体系建立后,本国工业发展能够实现正向循环。

东非则和美国类似,都是通过殖民手段从而创造了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原本移民群体是真正意义的无产人群,不仅没有物质上的财产,同时没有工作和收入,但是移民后通过掠夺的形式,从而获得原住民的土地,在此基础上经营创造价值。

所以思维特所说的国内大市场也是目前东非工业建设的基础保证,东非正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阶段,农业依旧是东非经济的主体,而东非农民的消费能力水平在世界平均线以上。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纺织业为首的东非轻工业,过去大部分轻工业产品几乎都被本国农业人口消费掉,只有少量作为基础工业品出口德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新的工业生产原材料再进行进一步加工。

思维特提到:“随着西部纺织业的建设,和原来各地区纺织业的扩产,以及技术进步,机械效率提升等等因素,我国纺织业生产迎来巨大进步。”

“东非并不缺乏纺织业生产所需的棉,麻,丝,毛等基础材料,过去东非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在不断扩大,从北部到南部,从东部到西部,大量棉花田建设投产,品种类型多样,其中长绒棉产量已经仅次于埃及。”

“同时东非又是世界少有的麻类种植大国,苎麻,黄麻,剑麻等麻类在东非广泛种植,并且形成可观规模,其中剑麻产量世界第一。”

“生丝生产规模较小,但是东非的气候环境和过去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下,使得目前我国生丝生产仅次于亚洲国家。”

“毛纺织业,主要原材料也就是羊毛,我国南部正在迅速形成规模,未来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而我国在人口层面,这些年来生育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各类工业所需劳动力较为充足。”

“配合一五计划期间,对轻工业的扶持和建设,我国纺织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这也对市场提出了更高需求,而东非在纺织业国内市场方面的优势是不及其他大国的。”

这十分好理解,其他世界大国主要位于温带,而温带的特点是四季分明,这样对衣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比东非要多,几乎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着装,而且冬季为了保暖需求,衣物所需要的纺织原材料也更多。

这一点从欧洲皇室的宫殿建设上也可以看出来,很多国家宫殿分为冬宫和夏宫,俄国,奥匈帝国,以及原来的法兰西帝国时期都是如此,而东非宫殿就不可能按照雨季和旱季建设两座。

东非作为一个热带国家,季节变化小,而且主要集中在降水上的变化,而非温度差异,这种情况下,东非人只需要简单衣物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这反映在东非纺织业领域显然是比较不利的消息,一方面东非原材料充足,另一方面需求少,这样东非纺织业领域扩张,必然要解决市场问题。

思维特说道:“所以,我国纺织业已经度过了过去仅满足国内市场的阶段,未来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更多走向国际市场。”

“但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一直是以纺织业为代表,东非轻工业的短板,我国轻工业近些年来得到大力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体系,但也失去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宝贵时间。”

东非轻工业发展可以说是东非工业发展领域的薄弱环节,甚至直到一五计划期间,东非很多轻工业产品才得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轻工业简单概括就是食品、纺织、家具、造纸、印刷、日用化工、文具、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工业等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最基本的锅碗瓢盆等产品,东非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

早期东非轻工业产品基本依靠进口和手工业形式勉强实现,就比如砖头这种最常见的产物,东非前期生产基本是通过继承桑给巴尔苏丹国的砖窑起步。

即便到现在,东非对轻工业产品的缺口也比较大,一方面生产力依旧以传统手工业形式而存在,技术薄弱,产量也不高,另一方面东非快速增加的人口,使得东非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量一直处在攀升阶段。

而且这种传统手工业,在东非依旧有些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东非依旧不能算工业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说东非前三十年轻工业相当薄弱,除了纺织业等重要领域以外,很多轻工业基本不存在,而是以进口和传统手工业形式来满足本国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

而等到东非重工业体系建立后,才开始带动轻工业的发展,实现大部分轻工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但是依旧面临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差等严重问题,所以在一五计划期间,东非重点针对轻工业发展薄弱这一问题,投资新建了一批现代化轻工业工厂。

其中棉纺织业就占据了大头,尤其是西部的安哥拉地区,已经形成了新的棉纺织业生产基地。

而东非的食品工业则属于轻工业中的优势产业,依托东非丰富的物产以及庞大市场需求,发展较早,尤其是东北和北部已经比较发达,能够和欧美国家形成竞争力。

但是在东非重点投资重工业的整体国情下,轻工业严重失衡或者缺失问题严重,这并不是可以短时间里迅速抹平的。

而且现在东非轻工业整体不足,但是局部又面临市场缺失问题,这种矛盾现象在东非越发凸显。

所以为东非轻工业寻找市场的同时,继续对东非轻工业领域进行升级改造必须同时进行。

而东非政府的任务就在于疏导整合国内手工业向着轻工业转变,同时寻求很多的国际市场,为东非部分已经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注入发展动力。

第181章 武装使团第802章 争论第376章 作战会议第377章 意大利的进展第1056章 以德国为首第1018章 磋商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531章 兵城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46章 农业研究所第1255章 林业资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434章 遥遥领先第938章 换血第810章 海岸线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150章 罗德斯公司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38章 开垦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1012章 萌芽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1012章 萌芽第292章 先进的包税制第525章 血清第1302章 巴库第1143章 比利时难民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280章 巴加莫约造船厂和文化战争第1005章 人造纤维第6章 战争临近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21章 姆万扎船厂第3章 在柏林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1143章 比利时难民第631章 准备第858章 蔫坏的英国佬第681章 金沙萨第56章 平衡第1089章 最终图谋波斯湾第1137章 领土交易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453章 借款第711章 归国第210章 小丑第1019章 选择路线第930章 汉萨省第1346章 城市转型第214章 自己人,别开枪?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1282章 学习营第1004章 铁路并网第1326章 野望第839章 强大的东非电力第431章 居所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143章 奴隶制经济第524章 幸福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1265章 新世界第847章 畜牧业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1368章 鲁道夫的人口计划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1184章 通吃第27章 地图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875章 海军售后第1077章 汽车订单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31章 人口长城第821章 裁军第1332章 军事半岛第469章 鲸湾港第880章 安哥拉农业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1038章 资源城市问题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1128章 开端第124章 水井第271章 新海军基地选址第1085章 两国交易第166章 招聘广告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24章 筹措资金第96章 西北悲歌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157章 风车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