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长须飘飘,精神矍铄,颇有道骨,行了礼,道:“听说陛下立志复国,草民前来献礼助威。”
“老丈献什么礼?”
老者捧上一柄宝剑,道:“草民之子是名铸剑师,自燕国亡后,听说陛下迅速求和,又甘愿入齐为奴为国求一线生机,认为陛下是能够忍人所不能忍的中兴之君,故而日夜为陛下铸剑,三年终炼成一剑,献与陛下,望陛下此去旗开得胜,光复河山。”
昭华一听,庄颜起身回礼,双手接过宝剑。
缓缓拔出宝剑,一道寒光映过,电烨光凝,彻骨寒凉。浓浓的肃杀之气逼人而来。
“此剑名为不光剑,之所以取此名,是因此剑过于凌厉,故取此名以警持剑者不可恃强,锋芒毕露。”老者又问:“陛下可知如何使用?”
用剑不是劈、刺、砍、削这些吗?昭华知道老者必有深意,没有立即回答,愈发恭敬:“请老丈赐教。”
老者轻抚古朴庄重的剑柄,道:“此剑是为圣君所用的仁德之剑。以智勇为剑端,以忠义为剑刃,以礼仪为剑柄,以诚信为剑背。以五行来运作,以阴阳为开合,上可决浮云,下可断地维,一旦使用,匡正社稷,四海听命。”
昭华听了,若有所思。
“陛下蒙囚系之耻,受无道之辱,心中必怀冲天怨愤,急盼上阵杀敌雪耻,可是这把剑,却不是为泄愤逞勇之用。请陛下忍个人愤怒,举仁德之剑,率仁义之师,顺四时、睦民意、安四乡,替天行道,勿杀戳过重。”
“昭华受教了。多谢老丈忠言。”昭华再次恭敬行礼,命人摆下宴席,亲自为老者捧觞献寿,表示尊崇。
清晨,金色的朝阳从天边升起,洒落千万缕淡金,照得将士铠甲闪闪发光,如林般的剑戟闪烁寒光。
三万兵马集结完毕,在赤龙江畔严阵以待。昭华看着好不容易积下来的军队,心里沉甸甸,想起当年在这个地方率十几万王师力拒强敌,鲜血染红了江水,却不幸战败,如今只剩下这点军队,虽然齐国实力已经大为削弱,可是仍是百足之虫,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若能取胜,先前被灭亡的陈国魏国等国家,必然会不安份起来,齐国的实力会更削弱。若败则失去良机,复国无望。
此次前去,决无退路。
看着面前一个个年轻忠诚的面孔,昭华即感慨又恐惧,这些人的性命,还有他们的家庭幸福就捏在他手里了,不能有一分不慎,一定要尽全力把他们带回国。
大将军南敬亭向前禀报:“报陛下,兵马已齐备,粮草以先行,只等陛下出征号令。”
昭华头戴双龙捧珠金冠,身穿明光铠甲战袍,一身戎装衬得他英姿非凡,威重无双。站在点将台上,缓缓扫视眼前全副武装的将士,问:“诸位将士可知我们此行是去做什么?”
几个将领代表全军上前回道:“陛下此去,是复我社稷,还我山河,安我子民,讨伐无道。”
昭华点头,一脸沉重肃穆,慷慨激昂地阵前陈词:
“没错,我们此去,是要用鲜血洗刷耻辱,还我国之尊严。”
“当年,就在这个地方,我们用生命抵抗齐国二十万精锐,鲜血染红江水,勇士的英灵至今还在江畔飘荡。从那时起,我们燕国人被齐国人踏在脚下,视为草芥粪土。齐人烧杀抢掠,夺走我们的财物粮食甚至妻女,用掠夺燕国来做他们称霸的基石。”
“当年,我们是败了,可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厥不振,跌倒再也爬不起来。”
“几年来忍辱负重,受尽苦难,一个念头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心头,那就是复国雪耻。”
“虽然,齐国有排山倒海的战车,有坚甲利兵,有高大的战船,强劲的□□。可是,我们燕国有众志成城,有一颗不屈服的心,有宁死不当亡国奴的信念。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夫拼命,万夫莫当,就不怕任何强兵威胁。”
“朕曾在宗庙立下誓言,若不复国,就黄沙遮面,尸骨不全。如果这次败了,我们燕国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必胜。”
“此次出征,不打败齐军,誓不生还。”
全军将士被他这番话激励得群情鼎沸,振臂高呼:“恢复河山,天佑吾国。”
昭华拔出宝剑,割向手臂,看着剑上的鲜血落进酒碗,深邃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天地之间,声音低沉有力:“天佑吾国,不复国雪耻,不是烈丈夫。”
“出发。”大将军南敬亭大声下令。
战车隆隆,旗帜飘扬,三万大军整齐又迅速地向三关进发。
锐利的矛戟林立,闪烁着复仇的光芒,一股久蓄未发的力量,正在汹涌而出。
岳青槐又传令:“各军听从号令,齐迸齐退。进则有赏,退则有罪。”
训练有素的兵士们默默前进,尽量悄然快速地推进。脚下的大地被脚步和马蹄声震动得如席卷地面的巨雷。
“陛下,三关就在前面。”容乾遥指着山那边的城关说道。
昭华远远望去,只见城关矗立,城堞雄伟,城堡巍峨,烽火台高接青天,无比壮观。深吸一口气,只觉胸中一股豪情燃烧万丈,只恨不得飞过去血战一场。
容乾看昭华脸色越来越苍白,心里担心:“陛下,连着行军五天,累了吧?”
说着准备扶昭华坐下歇息。
昭华推开他,继续前行,连着数日身着铠甲鞍马劳顿,身体无处不酸痛,再加上天热难耐,实在是辛苦万分,却不能露出疲倦之色,只能苦苦硬撑。
“容乾,你记得当初我们是怎么从这条路到齐国的吗?”
“记得。”容乾神色哀痛,“是披枷戴锁,被齐军鞭打着,当囚犯押着来的。”
“比起当年,这点苦又算什么。”昭华很坦然,忆及往事并无悲伤。
当年战败伏地乞降,被迫离国为奴的耻辱一直铭刻在心,那时,他发誓,这样的事绝对绝对不会再发生。
现在吃这些苦,很安然。
三关,为兰陵关,八义关,郯城,位于齐燕边界,扼守两国边界咽喉之道,打通三关,进可以进攻齐国,退可以守住燕国,是非常重要的所在。
中军主营内,昭华紧盯着面前的沙盘,沙盘上高低起伏,大川险关历历在目。北边是齐国,南边是燕国,中间夹着小国卫国留国。
三关,是位于齐国燕国的重镇,每座城池均有超过一万兵马驻守,合起来共四万多,互相联通,随时可呼应支援,燕军当前动用的只有三万,对付如此强敌,难度可想而知。
昭华征求意见之前先鼓动战意:“此仗是对齐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不求消灭多少敌人,只求能树立我军将士的必胜信心,如此一场硬仗,诸位信心如何?”
“臣等愿誓死一战。”将士整齐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充满信心。
昭华满意地点头:“我们不是要拿命拼,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各位将士有何计策请畅所欲言。”
大将军南敬亭先开口:“我军兵力不足,臣以为等杨相国带两万后援兵马来了以后再出战比较妥当。”
“不必了,杨相国带那两万人要护卫都城,还要扫清赤龙江以南的齐国势力,不用他们过来。”
又一个将领说:“凤逸已经前往卫国请求卫国发军,我们等友军一到,共同发兵比较好。”
“不要痴心妄想。”昭华很不满地看着他,“打仗要抓住好时机,趁现在对方还没有防备,赶紧出手较好,总是瞻前顾后,怎么能成事?”
“臣只是想……”那将领想辩解。
“朕知道你的意思。你们是想保存实力,让卫国军队先承受攻击,你们想得美。”昭华冷笑一声,“你们这么想,人家也这么想,凤逸这一去,八成是带不来友军的。”
“什么?”容乾听了有些发急。“卫国也受齐国威胁,时刻有灭亡之虞,他们怎么会袖手旁观,看着我燕军一家和齐国斗呢?”
“容乾你真老实。”昭华一笑,“各国都是要保存实力的,我们赢了,那些骑墙的就会倒向我们,我们的力量就会倍增。若败了,他们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搞不好还会趁我们和齐国两败俱伤时在后方抢我们的土地。”
将领们听了十分失望,又生气又沮丧。
昭华很清楚地说明:“所以,我们不要想着靠别人,众将只要考虑如何靠这三万人拿下三关就可。”
众将拧着眉沉思着。
昭华鼓励道:“三关虽然总兵力比我们多,可是他们分守三城,而我们的三万精兵是集中在一起的,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不愁不能取胜。”
众将的信心重新被鼓动起来,纷纷出谋献策。
南敬亭说:“三座城池,都驻有强军,我军只三万兵马,应该集中军力,围点打援,分别各个击破之。当前我们要考虑的是先从哪座城池下手。”
“那么应该先打哪座城池呢?”
南敬亭说:“兰陵关妨守最弱,应该从它下手,拿下兰陵关,就可以据城而守,攻击另外两城。”
昭华不置可否,看向其他将军。
陈之武上前说:“臣以为应该先攻打最强硬的郯城,只要打下郯城,其他两城必心生惧怕,攻下另两城就容易了。”
“说得轻巧。”南敬亭不以为然,“郯城背山据险,城内兵精粮足,主帅又凶狠善战,如何拿下?就算拿下我军也伤亡惨重,如果拿不下,我大燕复国无望。我们就这些家底,输不起。”
“还没开始开仗,大将军就先谈失败,岂不是有失三军斗志?”陈之武反驳。
昭华制止两个将军的争执:“开战前向最好的结果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也是谨慎老成之道。总之,先求稳当是正理。”
又抬头望向岳青槐:“岳军师,你是朕亲自请来的军师,对此战有何妙策?怎么不说话?”
“陛下天纵英明,用兵求稳,这样是好的。只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一味求稳,并不是上策。当年你对抗齐军时,若是肯用险用奇,可能结果会好些。”
“岳军师有妙计,只管说就是,朕定会从善如流。”昭华明白他的意思,朝他一笑,表示支持。
岳青槐得到鼓励,说:“表面上我们的兵力不如对方,可是正如方才陛下所说,他们兵力虽多却是分散的,而我们的兵力是集中的,这就是优势。再者,陛下复生的消息已经在通向齐国的关道上全面封锁,同时,留驻在我国的齐吏也全被拿下,也就是说对方还没有防备,这对我们又是一个优势。”
“是啊,我们的优势很明显。”众将的信心和战意被鼓动得空气高涨。
“快说怎么打,快点。”急不可待的想要上阵立功。
“臣以为,应该先打八义关。”岳军师下了结论,看着帐中众人都有疑问的眼光看他,接着又说:“八义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又兵强马壮。但守将檀叔恭骄横自大,且好酒贪婪,素来傲视同僚,目中无人。他如果遇上麻烦,其他人对他不服,见他吃瘪,不一定会来救援他,要看他栽个跟头才甘心。所以先拿下八义关,比较容易些。”
昭华沉默一会儿,道:“我方兵马不多,要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初战务必要胜,必须聚力再聚力,出手就定要致敌死地。”
“我们不但要取胜,更要全歼敌人,还要减少我方伤亡。”岳青槐胸有成竹,“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敌。凭我方现在的优势,肯定会取胜。”
“臣愿为陛下打第一阵。”陈之武上前请膺。
“臣也愿往。”容乾也上前请战。
一队载满酒桶的车马行至八义关城下,领头之人身着燕国大夫服饰,对守关城门官说:“我是燕国送贡品的贡使,送两百桶美酒给上国,请开城门。”
“候着,等候通报。”城门官傲慢地回道。
“还有十小桶美酒是送给檀叔恭将军的。”
城门官报给檀叔恭,檀叔恭听说燕国贡使贡美酒入都,还有十小桶美酒是送给自己的,很是高兴。燕国的美酒以太湖水酿成,极是醇香醉人。每年春秋两季燕国都会贡酒入国都,每次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另外还有珍宝美女按例送来。
檀叔恭命人打开城门,五十辆马车,装着二百桶美酒缓缓入城,另外还有一车装着送给檀叔恭的礼物,还有一辆华丽的翠幄车坐着送来的美女。
每年檀叔恭都会索要燕国美女和财物,燕国方面也不敢拒绝,他府里的燕国美女已经有了十来个,当然美人是不嫌多的。檀叔恭收下礼物,命人将车队安置到城中驿馆,令人款待。自己则搂着新来的两名燕女,饮酒作乐不亦乐乎,两名美女打开美酒,殷勤劝酒,檀叔恭开怀畅饮,左拥右抱,共渡仙乡。
深夜,暗淡的月光洒向大地,八义关全城寂静无声,只有打更的和轮流守城的军士在巡逻。
驿馆内。五十二名车夫,和五十名押车,偷偷起身,轻手轻脚的走到放酒的院子,院落内摆放着二百个酒桶。打开酒桶,里面跳出二百名精壮勇士,从酒桶和车底部掏出藏好的兵器,陈之武打头,领着三百勇士,悄悄摸向城门。
八义关城三年没遇过战事,守城的巡逻兵也不大仔细,等发现有来历不明的人接近城门,被陈之武一箭穿喉,连叫都没来得及叫一声。
其他勇士敏捷地爬上城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掉守城门的军士,陈之武放出烟火信号,然后和几个人转动绞盘,守城兵发现,急忙敲钟示警,冲上来厮杀。陈之武拔剑拦住冲上城楼的齐兵。其它几个人转动绞盘,打开城门。
惊天动地的呐喊之声响起,成千上万燕国将士涌入城门,杀向来不及提防的齐军。
守城门的齐军裨将一看势头不对倒地装死,趁燕军占领城池之际,悄悄爬起,夺马而逃。
作者有话要说:小华挟雷霆之悲愤杀过来鸟,但系,要控制一下情绪呀
下章:突然袭击可以一时取胜,对方有了防备,后来的仗会越来越难打,小华再使不光明的招术
偶不大会渲染惨烈的战争气氛,也不大会细写场面,没写过。战术计谋方面,有学军事的老爸从小熏陶外加临时顾问,还能写一点。
喜欢看战争的读者亲可能会失望,要尽量适应呀!!!!不能适应也要轻点拍哦!!!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