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章 粮食武器

牛弘的教育改革方案是打造强大帝国的又一力作,涉及面广。一是普惠意义,通过帝国和豪族出钱办基础教育,使更多的下层民众的子弟能读书识字。二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育真正取到把前人积累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的使命。教育不再是飘浮在天上的云彩,而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事流传到社会,引起了种种议论。下层百姓当然最开心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有书读了。在大汉帝国,私熟先生的收费也不高,秋收的时侯给一石粮,年底的时侯送一挂肉。就是这样一点东西,很多穷人多给不起。现在由帝国和豪族大户负担了,他们的孩子就可以上学念书了。这可是穷人以前梦里才会出现的事情,眼见能变为现实,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洛阳的大户豪族却在考虑怎么花钱不多就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有钱人自古就有攀比心态,既然天子说要办学校,那肯定是要办的,跟天子作对没有好下场。当然,很多豪族与其说是为社会办学,到不如说是为自己家里下人佃户办,因为帝国时兴基础教育,那些人的子弟肯定想上学,还是肉烂在锅里。

对帝国的高官子弟,教育新政有一定的约束。以前他们很快活,既使德行有亏,举不了孝廉,就可以到洛阳太学里去混。还可以通过关系弄个食秩,混日子还有工资拿,天下的好事都让他们占尽了。以后可不行了,初学不合格,连太学都不让进,舒服的日子过到头了。

牛弘却在考虑将来后宫里也要办稚学和初学。自己已经有三位皇子,五位公主了,还有三位在嫔妃的肚子里,年底前后就要出生,以后可能还会更多。如果每个给请个先生,不仅浪费资源,还不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增强兄弟秭妹之间的感情。不过后宫里的事情好办,借用赵本山的话,真是不差钱。

最让牛弘感到意外的是张让的一席话。他对牛弘说:“子曰诗云只是一家之言,陛下还本归源,才是教育的正道。”

牛弘知道,因为太学生和党人常常跟宦官过不去,使得宦官对儒学主导帝国文化生态的做法比较反感。要不是牛弘穿越扰乱了历史的进程,六年后张让他们一帮宦官会出资在洛阳的鸿都门附近办一所学校,专门研究文学艺术。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研究诗词歌赋之类的学校。

可见宦官不是史学家笔下,只会贪钱和依附主子的人,他们也会有深层次的思考。

七月底,田丰他们科教府拿出了一个帝国教育改革的方案。还有稚学和初学教学大纲的方案。

牛弘再一次召集帝国高官就这一方案进行商议。

因为方案很具体,就需要考虑与实际操作的衔接。议论也主要集中在三千亩田产办一所稚学这一议题上。有些郡县大户集中,一个亭甚至村就有几个符合条件的大户。分开办几所学校还不如归并办一所学校。新政的目的是为了让想读书的孩子有地方读书,没有必要追求学校的数量。

田丰略加修改后,方案就通过了。

牛弘就下诏,在大汉帝国进行教改。要求今年下半年筹备,明年春天第一批稚童就要入学。

按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的任务就交给了洛阳太学,时间很紧,编写完后还要交帝国书局刻印。

八月初,帝国征北大军主力四万人马在云中集结完毕。朱隽的二万策应牵制大军也在辽西完成集结。大汉帝国为解决檀石槐问题而采取的军事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东部鲜卑人方面,阙机、素利和弥加部族经历了近半个月的混战,元气大伤,却谁也灭不掉谁。而紧接着的食物短缺危机却让三个部族都不能动弹。杀羊杀牛吃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再杀下去,既使水草更茂盛,牛羊的生长已不可能给部族提供食物了。有点相当于农耕民族吃作物种子,没了种子,明年吃什么。

阙机尽管以前跟大汉帝国有过联络,那个时侯还有很多选择,所以不免有些架子。现在到了部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侯,自然不能谈身份,谈平等了。阙机找到朱隽,愿意归顺大汉帝国,请求大汉帝国给予救助。

到了这个时侯,朱隽也不能讲仁慈之心,而是狠狠地敲了阙机一笔。用战马换粮食,一匹战马换五十石粮食。

战马难以培养,是很贵的。一批马喂大后,有二成以上成为战马就不错了,其它的只能作驽马使用。长期以来,战马的价值都在五千钱以上,贵的时侯曾达到八千钱。五十石粮食,按帝国的平价只值三千钱。既使按去年帝国供给边境附近投靠大汉的鲜卑小部族的价格,粮食也只有八十钱一石。五十石粮食也只值四千钱。

现在的战马也值钱,但离开了大汉帝国这个买主,别人谁也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

阙机也想得开,自己的部众人都活不下去了,还要战马有什么用。一狠心就拿出五百匹中上等战马,从帝国换了两万五千石粮食回去。这可是部族的核心战力,游牧部族离开了良马,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但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样就可以让部族不再杀牛杀羊,尽管部众面有饥色,但整个部族还可以有再生能力。

看到阙机弄来了粮食,弥加和素利也老着脸,派心腹来见朱隽。这两个部族以前在檀石槐强盛时很凶悍,时常劫掠骚扰大汉边郡。所以朱隽更不客气,时隔二天,粮食又涨了。一匹战马只能换四十石粮食了。

弥加尽管缺粮,却相对富裕一点。弥加部族想用钱从大汉买粮食,也用战马换一点。朱隽说,大汉帝国不差钱,现在要打檀石槐,战马到是需要。弥加要是舍不得战马,就算了,都让他自己留着吧。

人被逼到这个时侯,还有什么办法。这两个部族也只有乖乖地各拿出五百匹战马,换粮食渡粮荒。

弥加和素利还会想些,他们认为大汉帝国算是仁慈的。这个时侯要是出兵攻打,他们根本不堪一击,把马抢跑了,粮食还是没有着落。

现在朱隽才充分认识到天子说的,粮食也可以作武器的话。不费一兵一卒,就把这三大部族的实力大大削弱。

宇文莫槐攻击阙地盐池不克后,怕檀石槐报复,退回原部族聚集地。他也不好意思来跟朱隽要另外一半粮食。开始雄心勃勃,以为只要出兵突然,攻克阙地盐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在这样的突然打击下,还是攻不下,宇文莫槐有点气馁。游牧部族凶悍,硬气,自认为没有给檀石槐重创,就不来要粮食。只是把战事情况派人通报了朱隽。

不过有了先给的三万石粮食,部族的粮荒程度已经有所缓解。

看到另外三大部族因自相残杀,而被大大削弱,宇文莫槐只有苦笑。尽管现在宇文莫槐是当之无愧的鲜卑东部的老大,但他知道朱隽是绝对不允许他顺势吞并其它三大部族的。大汉帝国希望他们去攻击檀石槐,也就不会容忍再出现一个檀石槐的。这样一来,东部鲜卑人的整体实力下降很多,自己独木难支,反而势孤了。

原先宇文莫槐归顺大汉只是权宜之计,这样发展下去怕是要弄假成真了。

帝国北征檀石槐的计划下达到朱隽大营后,朱隽派人主动与宇文莫槐联络。要求宇文莫槐与朱隽一起策应帝国对檀石槐的决定性打击,朱隽只要宇文莫槐卖力,灭了檀石槐后,阙地盐池归他所有。以后大汉帝国恢复对鲜卑人的正常贸易,粮食就不是问题。

宇文莫槐欣然从命,与朱隽率领的帝国大军合兵一处,向北进发。

第八十七章 新政还得新动力第三十四章 新兴学科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肃第二章 初入汉末第五十章 因势利导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三十四章 新兴学科第六十四章 低调发兵一三三章 定心丸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乱观一四八章 竟赛的逻辑一一五章 电的问世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选择第三十章 内忧既平外患又起第九章 风箱效应一一五章 电的问世第四十一章 机关研究作坊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军第七十六章 传说中的女儿国一二二章 又要让豪族放血一四九章 梦想成真第十六章 堵与疏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第十九章 冰火两重天一零二章 境外蛮荒大穿越一一二章 丧妃 又一个童养媳一五一章 两个倭人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一三五章 双季稻第四十二章 靖边策一二零章 二轮转第七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第九十四章 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第三十五章 卢植与董卓第十四章 日食阴影下的倒霉蛋第六十一章 纳妃第十二章 甘于平淡的学者第五十九章 华陀无奈小虫何一四二章 公主钟情第三十五章 卢植与董卓第十四章 日食阴影下的倒霉蛋第二章 初入汉末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第十五章 虚幻的胜利一零三章 陈规卢随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敌 还怕弄不死你第二章 初入汉末第九十章 大獒牵回来养不家第七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一四八章 竟赛的逻辑第六十三章 帝国男儿都尚武一零一章 没有帝师的日子里一三二章 顶级运动场第六十四章 低调发兵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一一零章 解约后的失落第九十七章 四郡平复 潘岳解套一三三章 定心丸第六章 太傅陈蕃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发户第八十五章 季布后人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热第七十七章 女儿国中的汉家男儿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乱观一五四章 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赶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敌 还怕弄不死你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约一一三章 父子亲情一四二章 公主钟情一三一章 平常心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约第四十三章 豫章有嘉禾?第八十一章 偏不打 急死你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赶一百章 不听话的老家伙第八十七章 新政还得新动力一五一章 两个倭人一五五章 董家服饰第六十三章 帝国男儿都尚武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发户第十一章 张奂将军第四十二章 靖边策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约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一四七章 分鱼妙招一四二章 公主钟情第四章 太庙里的牛氏宣言一零一章 没有帝师的日子里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约一五一章 两个倭人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第二十七章 刘氏摆钟和马钧定律一零二章 境外蛮荒大穿越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点——教育第二十三章 亲政 新的开始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