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

在韩萧二人为求而不得感到苦恼之时,突然自外边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响动,声如雷霆,惊天动地,此起彼伏,连房间内的桌椅似乎都不禁摇晃了几分。

两人俱是一惊,萧挞凛道:“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地震?”

“不像!”韩德让四下一扫,伸手一指:“出去看看!”

言罢二人便快步而出,欲作观察。被惊动可不只是他们,整个礼宾馆内已是一片人声鼎沸,探头探脑,东张西望,面面相觑,显然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韩德让与萧挞凛急步登上馆内的一栋观景楼阁,居高而望,动静传自东北方向,位置隔着约两个里坊,爆炸声仍在持续,此起彼伏,每一道爆炸都像是上天降下的霹雳一般。

火光冲天,几乎映红整个夜空,浓烟滚滚而起,火势也在蔓延,虽然难以看清楚,但其中的混乱肉眼可见,远处隐隐传来的哀嚎声,也让人心惊肉跳。

“这,大汉是犯了什么天谴,上天降此灾祸。”望着远处的动静与声势,萧挞凛不由感慨道。

韩德让也直出神,两眼中映照着火舌飞舞的影子,道:“该是他们的火药库炸了吧!”

在与大汉交锋的那些年里,汉军的各种利器契丹人也多少有些了解,比如那些火药武器。对此,萧挞凛也是有所接触的,之所以那般说,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礼宾馆隔得虽远,但以那爆炸的声势,蔓延的火势,未必安全,反应过来之后,馆内的使节宾客们,也不免躁动。

几名礼宾馆的官吏此时也都匆匆现身,带着差役,维持秩序,安抚使节,同时派人前去了解情况。一片惊慌忙碌中,韩德让摇了摇头,轻声道:“走吧,我们先回房,就别给他们添乱了!”

下楼之时,韩德让脚步一顿,再度苦笑道:“看那爆炸火势,不知有多少房屋焚毁,不知有多少百姓殒命,今夜会是个不眠夜,事急如此,汉廷又如何能顾得上我们.”

“韩相,以我之见,莫不如回国吧!”闻言,萧挞凛略显愤懑:“汉廷既无意纳诚,我们在这边苦苦等着,又有何意义?何况,你远离漠北若久,难保会生出变故!”

韩德让眉头一紧,脑海中又浮现出漠北契丹上层的那些反对派,那些时时刻刻想要把他拉下马来的贵族,一抹淡淡的隐忧被勾了出来。

微微摇头,韩德让清醒地道来:“此番南来交好,实则就是服软求和,乃是我力主之议,即便漠北贵族们大多也赞同,但我们若是无功而返,难免授人话柄。

漠北,有耶律枢密使主持大局,应当不会有大问题,你我大可放心。反倒是此刻,我们是万万不能离开开封的!”

“为何?”萧挞凛问。

韩德让指着爆炸方向,严肃地说道:“此事起因如何,尚不得知,究竟是意外导致,还是有人刻意为祸,还需调查。我们若是急匆匆地离开,岂不是招人怀疑?”

萧挞凛微惊,迅速严肃起来,应道:“韩相所言甚是,若是牵连进去,即便有理也难说清了,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韩德让点点头,吩咐道:“让随从人员,接下来都安居宾馆之中,不得外出!”

“是!”

和韩德让猜测的一般,出事的正是城中的火药库,地址在罗城东南延庆坊内,原本是兵器监的一处火药工场,也是城中最大的一处火药场。

这些年,随着火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的大规模运用,朝廷也投入巨资进行扩产。而随着规模越大,其管理、储放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尤其是安全问题。

火药工坊属于高度机密的军事单位,此前也正是为了保密,方才建在皇城内。但在后来,此事引起了朝中许多臣子的担忧与顾虑,那可是危险的东西,罗城内居住的,又多是权贵,怎么能让权贵们与之为伍,尤其是延庆坊内的人。

去年有人建议,将火药工坊搬出罗城,迁到外城,甚至迁到东京之外。经过一番细节讨论后上报,在太子刘旸的建议下,刘皇帝也同意,毕竟,把工坊开在市中心,确实不太合理。

火药工场外迁的事情,也就此定下,非但如此,一些原本建在内城的各类工坊,也陆续迁处。爆炸发生之前,延庆坊内的火药工场已基本全部外迁,只剩下几座火药库暂时没有清理。

然而,正是在这种收尾的时刻,出了问题。爆炸引发的原因,还犹待调查,但当务之急,却是要尽快救难,扑灭大火,恢复秩序。

延庆坊已成一片火海,灾难来得太突然,根本让人措手不及,即便火药库外设立了隔离防护,但终究没能挡住那些爆裂的火龙。

居其间的官员士民,都匆匆逃窜,反应慢的,基本都被火焰浓烟所害,成功逃离的,惊魂庆幸之时,也不免眼睁睁地看着房宅、财产被吞噬。

延庆坊内,几成一片烈火炼狱,甚至有朝北面延康坊扩散的趋势,所幸,被紧急赶来救难的巡检兵以及一些自发救火的士民百姓给阻挡住了。东京官府官兵在很多事情上反应稍显迟钝,但在这种大变面前,却格外效率。

没办法,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先别管事后追责,积极表现立功,是最划算也最必要的事。大量的巡检兵丁正扑救着烈火,这样的大火下,坊内常备的救火水缸根本不顶用。

很快,一只只军事专用水囊被调来,一桶桶河水也被搬到火线,也就是距离汴水不远,能够就近取调,方才节省了些工夫。

巡检使张永德亲自到救火前线,盯着扑火救灾事宜,在巡检兵快速有力的反应下,延庆坊向外蔓延的火势总算被控制住了。

甚至,已然沿着街道府宅,向里边推进,不断压缩火势,张永德顺着往里走,一栋栋宅邸,受焚有轻有重,但明显的是,倘若不及时扑灭,整座延庆坊被毁灭是必然的事。

坊内,烟火撩天,大量的巡检兵,架着梯子,通过水囊浇灭燃烧的房屋。见着这样的场景,张永德表情格外严肃,不怎么多话,但张口便是救灾调动。

开封府尹刘继昌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动了起来,派出差役,帮助救火,同时也命人准备救火的水、沙及工具。

等刘继昌赶到延庆坊时,也晚了些。目光一扫,注意到站在“前线”的张永德,赶忙跑了上去:“张巡检,情况如何?”

看了他一眼,张永德手一指,答道:“外围火势,基本已经控制住,正在逐步向里清理!”

闻言,刘继昌不由得松了口气,问:“可知是如何引发的?伤亡了多少士民?”

张永德一摊手,苦笑道:“尚不得知。不过,应当与火药库有关!”

一听这话,刘继昌表情立刻就苦了下来,空气中的火毒,烤得他满头大汗,刘继昌内心在哀嚎着,只觉自己在走霉运。

东京的粮价风波刚刚过去,民心稍定。前者太子出巡,发现市面乱象,他也费劲力气,进行一番整顿,甚至切割一部分小商税给财政司,方才勉强过关。

事情还未彻底消停,又发生这样大的爆炸与火灾,若是外城的平民黔首也就罢了,这延庆坊内的居民虽然不是什么高门贵户,但也在权贵之列,多少有些影响。

若是损失大了,死伤的人多了,他这个开封府尹,又岂能讨得了好。甚至于,都不用假设,火场的情形可都直观地映入眼帘,刘继昌几乎可以笃定,这一关不好过。

“我带来了一些人手与工具,全部听从张巡检调配,还请从速扑火,挽救性命!”刘继昌稳住心神,冲张永德道。

张永德也不客气,点点头,立刻安排去了。哭嚎声不绝,刘继昌扫了眼逃出来的一些延庆坊民,一个个哭天抢地,狼狈不已。

刘继昌心头,不禁再度哀叹:这如何向陛下交代啊.

第78章 火油弹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346章 底层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85章 少壮派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62章 奸宦昏主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41章 向钱看第29章 劝谏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148章 教诲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362章 分封?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98章 温柔乡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106章 诱惑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2053章 终章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179章 长教训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53章 有诗云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372章 封王第147章 德胜渡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20章 屯务废改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39章 百年大计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87章 兄弟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4章 大论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38章 回宫第111章 动心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07章 还京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41章 雌威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77章 小贤王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39章 长沙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