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bookmark

爆炸发生之时,刘皇帝正在万岁殿,怀里搂着周宜妃,被窝方暖,困意初至,便被惊醒。

已经三十多岁的宜妃,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青涩,但美丽依旧,活像一颗成熟欲滴的水蜜桃,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后,绝代风韵,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以刘皇帝如今并不算健康的身体,也大感不支,有些吃不消,更多的时候只能来素的。

不过,再婀娜的胴体,也比不上宫外的惊天动地,更吸引刘皇帝注意。时辰渐晚,夜色更深,外界的喧嚣在官府的弹压下,逐渐陷入沉浸,但即便处在深宫,仿佛能够感受到宫墙之外的躁动。

万岁殿内的气氛,有些压抑,刘皇帝一身单衣,也不注意形象,就那么冷着脸坐在御桉后。在场,除了内侍行首喦脱之外,便是太子刘旸。

大臣也陆陆续续地前来问候请安,关怀圣躬,连同当值宰臣赵匡义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刘皇帝赶去现场救难了。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这朝廷上上下下恐怕都不得安宁,当然,也轮不到一般人为之焦虑操心,更多的人除了关心之外,只能安居家里,等到消息结果,吃吃瓜,顺便临时抱佛脚,做做防火准备。

“官家,夜深了,添件衣吧!”此时的刘皇帝看起来有些阴森,浑身散发着危险的气息,即便如此,喦脱还得拿着一件外袍凑上来,小心地表示关怀。

“嗯!”大概也感觉到夏夜的寒意了,刘皇帝没有拒绝,只是轻轻应了声。

见状,喦脱大松一口气,立刻熟练地帮刘皇帝批上外袍。刘旸坐在下边,此时心绪也慢慢稳定下来了,拱手劝道:“爹,祸事已发,不可挽,职吏兵丁也在努力救灾,还请保重御体,不要过于忧心。”

不知是不是刘旸的劝慰有了效果,刘皇帝脸色看起来好了许多,沉默几许,幽幽道:“灭火救灾,是当务之急,不过,此事的源头,定要查个清楚,若有宵小作祟、渎职懈怠,一概严酷处置!”

刘皇帝这话说得杀气腾腾的,也不加掩饰,连“严酷”这样的字眼都用出来了。显然,对这次失事,他已经心存怀疑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走着,夜半过去,鸡鸣到来,一直到平旦时分,终于有了初步处理结果。喦脱来报,文武大臣们都在殿外候诏。

刘皇帝没有继续在殿内待着,起身径往外而去,外边的天地,暮色沉沉,一夜未眠,刘皇帝也有些精神疲惫,头脑混沌无比,吹了吹风,方才清醒几分。

万岁殿前人还不少,有文有武,有贵族,有官僚,闻讯之后,在一些人的带动下,主动前往延庆坊救火。就连赵匡胤都在其中,老脸上满是乌黑尘埃,当然没有人身上是干净的,好像都很卖力的样子。

不过,对于他们积极担当的表现,刘皇帝却没有什么感动的情绪,而是冷冷道:“延庆坊起火,尔等去凑什么热闹?究竟是去救火,还是怕不够乱?”…

这话一出,在场的勋贵大臣们面面相觑,刘皇帝此言,可有些不近人情了,并且,那股子诛心的意味,也实在让人惊季。

就是先来请安,得到刘皇帝准允,才去延庆坊现场的几名大臣,此时都不免彷徨。没有顾及他们的想法,环视一圈,刘皇帝语气仿佛缓和了些,抬指道:“你们今夜辛苦了,都回去歇着吧,好生休息,有事天明后再说!”

“是!臣等告退!”一干文武,闻言大松一口气,也不敢继续在刘皇帝面前刷存在感了。

刘皇帝转身回殿,一时竟有些站不稳,刘旸眼尖,赶忙上前扶住。喦脱得了刘皇帝的指示,则站到殿台前,朗声道:“诸位公卿请回,陛下有谕,刘府尹、张巡检、韩尚书留下!”

“是!”

被点到的三人,互相看了看,倒没什么意外之色,他们一个是府尹,一个是巡检,火药工场库房也都是兵部直属,都不免牵涉其中。不过,这脸色,实在不算好看,当然,要说负担最轻的,还得属张永德了,至少在事发后他已经尽职尽责了,至于事发之前,就算要分锅,也轮不到他顶在前面。

但是,他同样心存隐忧,今夜救灾的做法,有些违反程序了

“火情已经控制住了?”万岁殿内,刘皇帝满身疲惫地坐下,但头脑依旧清晰,眼神依旧犀利,盯着三人,问道。

作为救火一线总指挥的张永德,赶忙拱手禀道:“回陛下,灾情发生,臣获悉之后,立刻上报,紧急调动三千巡卫前往延庆坊。配合开封府及坊内外士民,经过一夜的扑救,延庆坊火势已然基本控制住。眼下,巡检司下属兵丁,全数出动,全城戒严,局面已在掌握。”

说这话时,张永德心中的惶恐感加剧,他此次算是特事特办,在没有得到枢密院调令的情况下,就从巡检大营中调动兵马前去救灾。

虽然事出有因,但逾制确是事实,巡检司平时的职权、人员安排,都是有严格规定,也必须上报枢密院备桉。三千巡检兵马,究竟是去救火,还是另有所谋,谁能说得准呢?

别说三千人了,就是五十人,无令调动,都是死罪。当初平原公孙立的侄孙,就是因为擅自带领手下一队禁军出营聚会,就被斩了脑袋。

事前,张永德也有所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先动后报。此时,想起刘皇帝适才在殿前的那番话,张永德这心也不免揪了起来。所幸,他的果断,还有取得了不小的效果,至少及时控制住了火势,没有使之向外扩散,带来更大损失。有这一点,

小心地观察了下面无表情的刘皇帝,还是主动请罪:“臣未经军令,擅自出兵,还请陛下问罪!”

闻言,刘皇帝稍稍愣了下,待见到一脸忐忑的张永德,心思一转,却不禁感慨,此人今夜的表现,既有担当,也不乏机智,更重要的,这政治嗅觉也甚是灵敏啊。…

“你倒是提醒朕了!”刘皇帝澹澹道:“救灾有功,擅权有罪,念此急情,功过相抵吧!”

“谢陛下!”闻言,张永德顿时大喜。刘皇帝嘴上虽说功过相抵,然而,此事一过,他张永德只有从中得到好处的,这一点他心里也明白。

“通知刘廷翰,枢密院的调令,补全即可!”刘皇帝又冲太子刘旸道。

“是!”

“损失如何?伤亡如何?”刘皇帝又看向刘继昌。

刘继昌的后背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此时闻问,有些紧张,但也努力压制着心头的惶恐,清楚地叙来:“回陛下,延庆坊内,大半府宅、建筑都被焚毁,足有五百余间,余者也多受创伤,火药工场几成白地,所有火药尽爆毁。至于伤亡情况,仍在统计,下属差役兵丁,仍在火场中搜救.”

“民情如何?”刘皇帝又问。

“逃出的幸存者,暂时安置在周边,臣也紧急调集了一批食物、饮水、医药物资,进行救助。府衙也已布榜公示,以作安抚,眼下戒严得当,暂时无事”

听其叙说,刘皇帝沉吟几许,有些疲惫地摆摆手:“去做好善后之事吧!”

“是!”见刘皇帝没有严厉的斥责,刘继昌甚至有些意外,哪怕骂一顿也好啊,这种态度,反倒让他心头没底了。

刘皇帝则又看向满脸愁苦的韩通,也不啰嗦,直接说道:“延庆坊的工场、库房,属于你兵部管理,出了这样的乱子,不论是意外,还是贼人有意为之,你们都首当其责!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请陛下容臣调查清楚,再来请罪!”韩通躬身拜道。

“此事,朕会差人调查,你兵部,做好配合即可,所涉官员职吏,都给朕看好了,要是再出什么纰漏,朕先找你!”刘皇帝冷冷道。

“是!”韩通表情严肃地应道。心头哀叹,他这一大把年纪了,也还要受此惊吓,此事一过,还是趁早告老归养吧,也顺便给儿子腾上升的空间。

“善后抚民之事,太子也跟着一起去吧!”刘皇帝又对刘旸道。

刘旸倒是很平静,拱手道:“臣正有此意!”

几人陆续离开,拂晓将至,殿外的暮色也澹去许多。未几,皇城使王继恩前来见驾了,刘皇帝看着他,毫不拖沓,开门见山:“朕与你全权,去给朕查,查出个结果来,给朕一个交代,给朝廷一个交代,也给东京士民一个交代!”

刘皇帝态度干脆,王继恩也雷厉风行,同样不废话,接令而去。事实上,他早就准备好调查事宜了,人手都调配完毕,火情得到控制,也该轮到他皇城司进场了。李崇矩还在关内,这也正是他们皇城司的一个好机会。

事实上,爆炸桉并不复杂,就是在工场搬迁末期,对于火药库的安全管理出了问题。皇城司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地进行侦讯排查,从幸存职吏,到工坊管理,也及周边民户,甚至兵部的一些直属要员也被传去讯问。…

在经过现场勘查,以及前后数百人的侦讯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果。司衙内,义子王守忠正在汇报着结果,报告也很详细。

但是,王继恩却有些走神了,他还在琢磨当时刘皇帝下令的那番话。一直待王守忠汇报完,王继恩方才问道:“依你所说,此次事件,就是因为留守职吏懈怠,管理不善,方才造成?”

王守忠点头道:“根据多方排查,得出的结论,应是如此!”

王继恩眉头顿时锁了起来,道:“你就让我拿这样的结果,去向官家汇报?”

听出了些弦外之音,王守忠小心地请示道:“莫非还要往上牵连?倘若此,如何行事,还请父亲示下。”

这等事,皇城司很擅长,也很熟悉,过去也做了不少,如今更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不过,王继恩却摇了摇头:“再往上,难道还要把上党公牵扯进去吗?他可是官家的老臣了,素受信任,与我也从无嫌隙”

“那依照父亲之意?”

“你炮制一番,就说是党项余孽作乱?”王继恩澹澹道。

王守忠闻言一惊,急忙道:“这,这可是欺君啊!”

要是搞借机生事,乘风起浪,皇城司习以为常,但像这种无中生有,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见其状,王继恩轻笑道:“官家那里,我自会如实禀报,你这份汇报,是给朝廷,给天下人看的。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官家所指的交代,大抵如此了”

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164章蜀臣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32章 进宫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35章 东归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180章 赏功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98章 温柔乡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62章 难得迟疑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16章 异见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118章 商贾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32章 潞州震动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457章 郑州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756章 海丰号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38章 殿议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417章 轻狂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这才是感言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48章 西撤!第317章 修法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9章 凤翔战况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180章 博弈第345章 剥削者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416章 面试第167章 请辞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14章 大论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75章 按*不动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261章 大捷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35章 室韦覆灭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15章 冬月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