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色未央

汉五十年,甲申。

六月,汉帝刘恒崩殂,享寿四十七载,谥曰孝文皇帝。

自高祖立朝,大汉律法礼制多承袭秦制,居丧之礼亦不例外,储君即位后,当率天下为天子修服三年。

孝文皇帝却觉居丧旧制不可久行,端是劳民伤财,故而特意留下遗诏,命太子刘启即位后,居丧从简,以日易月,将三年易为三十六日,并垂为定制,以为后人依循。

大汉以孝道治天下,太子刘启即位后,虽是奉诏,只让臣民居丧三十六日,但自身却只肯以月易年,足足服衰三月,以表孝心。

刘启出得丧期,方才临幸宫中妃嫔。

不日,美人王娡梦得骄阳入怀中,待到隔年六月初九,便即为汉帝刘启诞下第十位皇子。

汉帝刘启自是龙颜大悦,下旨将王娡从美人晋为夫人,又唯恐生就不凡的皇十子不易养大,便是赐了他个卑贱的丑名,唤做刘彘。

彘者,豕也。

刘彘,在市井俗语中,便是刘家的猪崽子。

汉帝刘启自是出于拳拳爱子之心,偏生他家的猪崽子可丝毫不领情。

“妹的猪崽子?怎么不索性叫狗蛋子?”

襁褓中的小婴儿愤怒的挥舞着拳头,想要向皇帝老爹出言抗议,却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哭嚎声。

声带都没长好么?

在两千多年后的华夏,老子好歹是声名赫赫的国际佣兵,又是机械和化工的双料硕士,端的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四有好青年,怎的竟魂穿到个小奶娃的身体里?

小奶娃也就罢了,偏生还是汉帝刘启的皇十子。

可不正是未来的太子刘彻,后世史籍中毁誉参半的汉武帝么?

能魂穿成为汉武帝,是多少宅男美梦以求之事,但他半点都兴奋不起来。

难保他的穿越不会引发蝴蝶效应,使得历史的进程产生变化。

后世史籍可记载得清清楚楚,汉景帝刘启即位之初,不管是朝堂还是后/宫,皆是纷扰不休,波澜诡谲。

两年后,随着吴楚之乱爆发,中原七大诸侯举兵谋反,除却被冤杀的晁错,周亚夫,窦婴,梁王刘武,都将因平叛立下大功,却也使得汉帝刘启对之更为忌惮;

三年后,随着皇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窦太后,长公主刘嫖,刘荣的生母栗夫人,刘彘的生母王夫人(王娡),也将展开残酷阴损的惨烈宫斗。

烛光斧影的背后隐着多少阴私算计,掩着多少血腥杀伐?

若是历史出现偏差,他这小奶娃先遑论日后能否君临天下,如何保住性命都是个大问题。

故而,他必得彻底融入此时身份,暂且做个老实安分的小奶娃。在拥有自保能力前,万不能显露出半点异常,免得遭人惦记,引来杀身之祸。

诶,刘彘就刘彘吧,反正过不了几年就能改作刘彻了。

只不过,脑海里的那个诡异的书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赫然发现,每当自己陷入沉睡,意识便会进入到那个拥有数千万册的藏书的偌大书库,不少书籍上还贴着“京城图书馆”的藏书编码。

难不成那个叛徒为了杀老子,连带着将整个京城图书馆的书库都炸了?

穿越前,他的搭档发来的秘密邮件,通知他到京城图书馆接头,谁知竟是个陷阱。

那家伙背叛了组织,将他引入书库后,便即引爆了事先安置好的炸药,将他生生炸到了这两千多年前的煌煌大汉。

(为了避免本书再次被屏蔽,就修改成这么简略了,只求稍微能说得过去,又不影响后面的情节,大家多理解。)

刘彘颇为嫌弃自家皇帝老爹,却不知多少人日日苦盼,却终不可见。

巍峨的宫城在淡淡月光下显得空旷而深幽,唯有巡夜的禁卫会偶尔打破静谧的夜色。

北宫正门,一袭青衫的小宫女正提着灯笼,候在朱红色的厚重宫门边。

她向着远处张望,小脸蕴着几分焦急,还不时跺跺小脚,似是在等什么人。

许是时间有些久了,灯笼里的蜡烛显然即将燃尽,烛光渐渐愈发昏暗下来。

值守宫门的禁卫见得灯笼上的“昭阳”二字,此时亦未到宫城宵禁的时辰,便也没有上前盘问,任她在那站在。

北宫昭阳殿,栗夫人直挺挺的危坐于侧席,无视食案上的美味佳肴,只是看着殿上空无一人的主座,眉头紧锁,眼中隐隐露出一丝憎恨和埋怨的神色。

坐在她正对面的一个俊逸少年连忙起身,上前劝慰道:“阿母,想是父皇要陪皇祖母和皇叔多说些话,不妨再多等片刻。”

栗夫人刚要张嘴说话,却闻得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可是陛下来了?”

抬眸瞧见青衫小宫女疾步趋行而入,她不禁面露喜色,出言问道。

小宫女垂着脑袋,颤声道:“……陛下的龙辇适才经过北宫门前,却没有停留,而是……”

“而是甚么?快说!”

栗夫人一掌拍到食案上,柳眉倒竖,呵斥道。

小宫女唯恐受到迁怒,身子不禁有些颤抖:“而是继续往前,似是往桂宫去了。”

咣当!

栗夫人猛地站起身来,将身前的食案一脚踹翻,酒菜飞溅了一地,顿时整个正殿弥漫着酒菜混合在一起的特殊香气。

栗夫人闭上散发着骇人凶光的双眼,不断颤动的睫毛和起伏不定的胸脯,显示出她内心的燥郁。

她银牙紧咬,从薄薄的双唇恶狠狠的挤出几个字:“竟又是去找那两只骚狐狸!”

王娡和王兒姁乃是同胞姊妹,王娡刚刚诞下皇十子刘彘,王兒姁又即有孕,皇帝自是对两人恩宠有加,近些日子几乎都宿在桂宫。

呼!

良久之后,栗夫人徐徐吐气,勉力抑制住满腹妒火。

“柳絮,你且带荣儿下去歇息吧。”

她抬手阻止了还想上前说些什么的皇长子刘荣,对瑟瑟发抖的小宫女吩咐了一句,随即独自朝内殿走去。

尽数摒退内殿宫人,栗夫人看着空荡荡的寝帐,本是怒气难已的面容竟换上了阴冷的微笑。她掀开臥榻上厚厚的锦被,扳动床榻中间那块一尺见方的活动木板,露出数个写着名字的巴掌大布偶。

栗夫人取出其中的两个,上面分别写着“王娡”和“王兒姁”。她趴在卧榻上,拿起身边盒子里的绣花针,不断的在这两个布偶上用力扎着。原本清丽娟秀的俏脸此时苍白得渗人,语气中带着从九幽深处冒出的寒气:“老狗!你竟偏宠若斯,我定教她们不得好死!”

她肆意的笑着,蚕豆大的眼泪不住洒落在身下锦被上。待得后来,洁白的被面上竟隐隐出现了丝丝的血迹。

俭朴但不失大气的龙辇上,汉帝刘启眼睑微阖,脑海中浮现出刚才在长乐宫中的那场家宴。

此番家宴,乃是为刘启的同胞弟弟梁王刘武送行,明日他将要离京,回到自己的封地梁国。

窦太后一直都偏爱幼子梁王,曾经数次暗示刘启,想为梁王谋求储君之位。此番不舍幼子又要远离,不能常常承欢膝下,席间不由又重提此事。

酒宴过半,刘启故作微醺,假意道:“千秋之后,传位于梁王。”

窦太后闻言,自是大喜。梁王刘武虽然表面上辞谢,但任谁能瞧出他内心的狂喜。

倒是窦太后的娘家侄子窦婴出言反对道:“父传子,祖宗之制,不可改。”

窦太后一时无言以对,脸色阴沉,梁王也是面露不悦。

一时间,整个酒宴的气氛变得无比压抑。

汉帝刘启将每个人的表现收入眼底,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微眯着细长的双眼,饶有趣味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耿直的愣头青表哥。

片刻后,刘启借口不胜酒力,向太后告退而出。

坐在龙辇上,刘启的面庞微微有些酡红,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意味难明的微笑。

“陛下,桂宫鸿宁殿到了。”

宦官尖细的声音响起,龙辇停了下来。

刘启下得龙辇,便即迈着大步朝前来接驾的王娡行去。

“爱妃不必多礼。”

他一把搂住正欲屈膝行礼的王美人,柔声问道:“彘儿可是睡了?”

王娡嫣然一笑,臻首轻点:“早已睡下了,这孩子最是贪睡,每日比寻常婴孩要多睡上不少时辰。”

刘启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自家这儿子平日除了吃喝拉撒,便是睡觉,鲜少哭闹玩耍,端是异于寻常婴孩。

“朕去看看。”

搂着柔若无骨的王娡,刘启来到小刘彘的卧房,蹑手蹑脚走了进去,轻轻坐在床榻上,生怕吵醒了熟睡中的爱子。

噗呲!

王娡看他贼头贼脑的模样,不禁娇声轻笑:“陛下莫不是忘了,彘儿一旦睡熟,可雷打不动的。”

景帝哑然,却也不恼,伸出大手,轻轻摩挲着小刘彘粉嫩的小脸,缓声道:“爱妃,当初你曾告诉朕,乃是梦见骄阳入怀,方才有孕,可还记得么?”

王娡娇躯微颤,待见他的目光一直落在刘彘身上,并未察觉她的异样,方松了口气,忙是故作娇嗔道:“陛下又拿此事打趣臣妾。”

刘启闻言不语,沉默良久。

王娡本就极为聪慧,又深悉皇帝性情,自然明白该如何应对。

却见她哭丧着俏脸,缓缓跪坐塌下,剪水双眸中尽是委屈和担忧,轻轻扯着刘启的衣袖,颤声道:“当日臣妾得知有孕,喜不自禁下方才胡言乱语,还望陛下……”

“莫要多想!”

刘启淡淡一笑,抬手抚了抚她的小脑袋,眸中尽是宠溺。

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