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彪爷的家底

弟兄们将彪爷的家底都开了箱清点,这一清点,别说是老金头等人吓呆了,连宋彪都没有想到是如此之强悍。

俄国毛子这一次真是亏了,他们雇佣浑江马帮向沈阳运输的物资总计有马克沁机枪四挺,使用帆布链的枪弹六箱,每箱四千发,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四百支,16号口径弹药四万发,德国木柄手榴弹三百枚。

老金头所说的银圆确实是有的,非常杂乱的装了四个小麻袋,数量恰如老金头此前的预估约有四万多枚,有墨西哥银圆,也有俄国银圆,甚至还有日本明治二十年之前发行的大新一圆银币。还有一个麻袋里装着纸币卢布和金币卢布,约有二十万卢布,票额杂乱无章,明显也是应急性质临时筹集的。

这批物资中不乏绷带、止血粉之类的军需医药用品,以及注射吗啡,全部是从美国进口。

宋彪挺惊讶的,这批货里有马克沁机枪是他早就知道的,沙俄此次向沈阳运送的物资中也基本就是以它们为主,其余都不过是一些临时性的补充,相对于在沈阳周边驻扎的三十万俄国部队,二十万卢布和四万多银圆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每个月的薪俸都至少数百万卢布开支。

这些钱应该是临时补充给某些单位的应急款项,比如收买周边的土匪之类的,来自美国的医药用品则说明了另一件事,那就是远东铁路的运输能力确实很成问题,以至于沙俄必须依靠海参崴地区的外国商船来提供一部分补给。

真正的让宋彪惊讶的地方是沙俄居然购买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他还真是没有想到,因为俄国军官士兵可以自行购买额外的非制式武器,确实有可能一部分的士官想买温彻斯特,这种霰弹枪在战壕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针对敌军的刺刀冲锋,效果很强,而且极其廉价。

除了四挺马克沁机枪对沙俄来说是有点损失外,其余在沙俄帝国的庞大军需面前简直是九牛一毛,实在不值得一提,要知道在整个日俄战争期间,两国的军费开支都是以亿元美金来计算的,日本打了个惨胜之战,结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去还债,俄国则是主要通过国内征税来解决问题,也自此导致了国家的急剧不稳定性。

清点了自己的家底,宋彪说一不二,先让赵庭柱和老金头拿出四千个银圆分发下去,每个人先拿着这笔款子做安家费,平均每人一百银圆,这样一笔横财比大家的一年收入还多,自然是让每个兄弟都异常兴奋。

在大家兴致高昂的分钱时,宋彪却不得不去思索更多的问题。

俄国人最后并没有能够大规模的装备霰弹枪,至少在一些关键地区没有配备上,否则就不会有日军那些所谓的世界最大规模之刺刀攻势,温彻斯特M1897泵动式霰弹枪的近距离火力要比一战时期的冲锋枪还猛烈,只要在三公里长的阵地上布置两千支,日军的刺刀攻势就等于是自杀攻势。

可惜,沙俄的同志们没有将这个想法贯彻到底。

宋彪让大家自己推选出赵庭柱、杨铁生、张亚虎三名队长,再由他亲自带队,给每个人配备了新的日本三十步枪,重新教授每个人使用步枪的基础技术和规范,在对比两种枪械的不同之处后,安排大家使用三十式步枪进行射击训练,以节省莫辛纳甘步枪的弹药。

宋彪此前肯定没有操作过三十步枪,很有点好奇,他自己也身先士卒的先拿一支三十步枪,调整了表尺之后实施跪射,在五十米的距离射击一个木墩和一个钢制饭盒。

被称为金钩步枪的三十步枪是三八步枪的前身,作为一款旋转后拉式的前端闭锁步枪,它的设计定型是最晚的,枪机设计的也最为简洁,操作最方便,改型为三八大盖步枪后,除了增加一个防尘盖,枪机设计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也就是放弃了钩式设计。

单纯从枪机设计的角度来说,三十步枪和其后的三八步枪都是非常优秀的,因为减小的子弹口径,其后坐力相比莫辛纳甘步枪更小。

这一点只要开一枪就能明显的感觉到。

不过,三十步枪和三八步枪都采用了直拉枪栓设计,这算是一个败笔,整体操作稍显笨拙,后拉幅度较大则是前端闭锁步枪的统一问题。

这两个问题在此时的莫辛纳甘步枪上也是一样的。

宋彪连开两枪都非常精准的命中目标,和莫辛纳甘步枪的差别在于弹头浸透性较大,直接洞穿了饭盒,在饭盒上造成的破坏应力明显较小。

过了手瘾,宋彪就站起来将外置让给其他人,还是按照昨天的方式,每个人都在他眼前进行瞄准射击,他也逐一调整每个人的射击动作,教他们如何使用表尺和更为精确的瞄准。

大家都射完了五轮后,今天上午的训练就算是暂时结束了,各自按队出去做点事,先得想办法将洞口堵起来大半,昨天晚上的冷风吹的每个人都打哆嗦。

张亚虎和杨铁生都带队出去铲雪,收集树木和石头,用于堆砌雪门,其他人则跟着老金头继续将清点过的货物重新装箱。

乘着这个机会,赵庭柱和李二狗几个人就拿着三十步枪向宋彪讨教,弟兄们聊了片刻,赵庭柱就和宋彪问道:“彪爷,您说到底是水连珠好,还是小日本的金钩子好?”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宋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赵庭柱道:“你自己觉得呢?”

赵庭柱以前是接触过步枪的,只是没有经常练习过,当即道:“我觉得小日本的金钩子比较好,它这一枪打出来的声音更小,后坐力也更小,挺好的。”

宋彪察觉赵庭柱有提建议的想法,道:“小口径,高精度,这本身就是挺好的设计逻辑吧,问题是金钩步枪的威力恐怕有点低,穿透力太高,破坏力不足,这一点还是很致命的。如果只是讨论枪机设计的水平,金钩步枪毕竟是最晚出现的,充分总结和改良了前者的缺陷,相对来说要更高明一点。”

赵庭柱道:“大当家的,咱们手里的金钩步枪不少,子弹也充足,干脆就让弟兄们用这种步枪吧?”

宋彪并没有回答这个提议,只是拍着赵庭柱这个新兵蛋子的肩膀道:“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赵庭柱也急忙笑道:“大当家的懂得多,您一定有您的道理,咱就是瞎说的,您别放在心上!”

宋彪淡漠的回应道:“如果你比较喜欢用金钩步枪,那也可以先用着。”

赵庭柱不知该如何是好。

宋彪续道:“我是说真的,小日本的步枪有它独到的优点,实践出真知,你多用一段时间就明白两种步枪真正的优缺点。”

赵庭柱匆忙答应道:“那咱就听大当家的吩咐,用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宋彪嗯了一声,神情中有一种莫名的冷淡,他微微锁眉的凝视着二狼洞外的风雪,心中若有所思,仿佛是独立于这支小股部队高高在上,更像是这支小部队的某种神秘信仰和宗教般的特殊支柱,新的战友们因为他的存在而显得特别有热忱和信心。

人手有限,大家都积极忙碌的试图将二狼洞改造成一个小寨子,伤员肯定要有人专门照顾,宋彪听说杨三桂此前在通化县里的药材铺子做过几年学徒,就将他挑出来做军医,单独教一些简单的基本急救知识让他专心照顾伤员和老郭头。

外面的大雪和寒风越来越猛烈,有一匹被炸伤的挽马终究没有熬过去,虽然马帮的这些兄弟们很是难过,可还是将马宰杀了,剁肉烧汤,给老郭头补一补,看看能否帮老郭头熬过这道坎。

老郭头二儿子郭二冬的尸体早就冻硬了,要将尸体运回老家安葬也不太可能,问了老郭头的意见之后,大家就在洞外找了个地方将郭二冬给安葬了。

宋彪和李大憨在火堆旁烧马肉汤,基本都是李大憨一个人在忙活,此人不知道是否杀猪出身,这门屠宰牲口的技术活倒是极其拿手。

宋彪闲坐在火堆旁边退掉一支三十步枪和一支莫辛纳甘步枪的弹药,拆解开所有的零件研究枪机结构,其实他对这两个步枪还是非常好奇的,此前也都没有接触过。

莫辛纳甘步枪、毛瑟步枪、三八大盖步枪之中的哪一款更适合中国部队使用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如果要考虑生产和补给等因素,这里面的纠葛就更是多如牛毛。

第227章 尚武、光复、现代第29章 青木宣纯大佐(上)第168章 光复革命之炮轰山海关第126章 翻译体和张作霖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116章 汪兆铭第143章 立藩第160章 东北骑兵(一)第276章 盘古第343章 日本,请向左转第252章 201S第159章 辽西军马第145章 神奇的橡胶第127章第104章 东三省铁路第192章 一五计划第334章 可怕的德国第218章 婉婷第116章 汪兆铭第301章 视察东北(二)第127章第189章 图们江攻势第282章 海军,超越第182章 日韩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华儿女第77章 再战日军之决心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第166章 啼血之长沙起义第169章 非战而屈人之兵第104章 东三省总督第202章 中法军事合作一片光明第105章 咱们用实力说话第107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一)第224章 1890万平方公里第41章 去吧,黑沟台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80章 蜀道难第70章 日本的领导亚洲梦第278章 国会大厦第161章 东北骑兵(二)第330章 礼,国威也第164章 四大兵工厂第103章 手里有兵,谁怕谁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321章 机械之王第3章 制胜的科学第325章 亚盟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04章 东三省铁路第221章 致命一击第290章 时代已经变了第75章 蔡锷、蒋方震来投(下)第70章 日本的领导亚洲梦第10章 驳壳枪C96第64章 乱世出英雄第108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二)第94章 辽阳会战(三)第87章 三道沟夜袭战第144章 抚顺的刺痛第82章 新师团的豪华阵容(二)第137章 风格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09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三)第162章 第四步兵师第239章 玉溪与霞飞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181章 会党第144章 抚顺的刺痛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306章 导弹反击(一)第54章 战争财第124章 汉阳铁厂第95章 辽阳会战(四)第253章 蜀山剑侠传第190章 将星闪耀之全歼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321章 机械之王第83章 有炮无弹第185章 帝国总理的觉悟第20章 四万担粮食第232章 《伟大的爱情》第136章 秋瑾第292章 最富与最穷第63章 谁不想做军阀?第244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第351章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第147章 满人又怂了第155章 宣统元年第181章 会党第307章 导弹反击(二)第290章 时代已经变了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第162章 第四步兵师第304章 战争如棋第110章 奉天巡抚荫昌第344章 只要一个理由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国第300章 视察东北(一)第352章 核武第218章 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