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与贼

从进来开始,邯郸胜与刘乐便闭目静思,生怕自己忍不住笑出声引起赵瑾的怀疑。如今定眼望去,只见这些人大多畏畏缩缩,衣衫褴褛,但可以看出其体态并非贫民。

族长们显然不可能认识这些人,其身后侍立的族人连忙低声解说,邯郸胜等人顿时面色大变。

看到邯郸胜等人变了脸色,李澈冷笑道:“没错!他们就是被黑山贼毁了家计,然后被赵氏没了良田之人!”

赵瑾闻言面色一变,转头望向自家族人,那些被架住的年轻人只是苦笑着摇摇头,他们是族中后辈,并不了解这些事,今天也是跟赵瑾来开眼界的。

他转头又对那些百姓说道:“你们可知赵氏为何一直不愿还你们田地?因为正是赵氏与黑山贼达成了合作,他们放纵黑山贼搜刮周边百姓,黑山贼则依约不攻打邯郸城!”

人群顿时一片哗然,这些百姓都是住在城外的中小地主与少数自耕农,在黑山贼扫荡的过程中躲入邯郸城,郡兵“击退”了黑山,然而他们的家计与田地却被没收,以缴获之名赏赐给了赵氏。

赵氏把持了邯郸县与赵国的督盗贼史,在赵国缺少中尉的情况下,掌控着赵国的兵卒,负责剿灭盗匪之事。

而这也是赵氏与赵王合作的根基。赵王不想跟黑山贼打仗,于是暗许赵氏与黑山贼合作,达成了肮脏的交易,出卖了城外的民众——黑山贼不会抢夺大家族的良田。

因而其他大族纷纷默许,赵氏也在这年余时光里势力突飞猛进,甚至能拿出数万亩良田来酬谢这些大族。

如今得知事情真相,本以为赵氏只是贪墨土地的百姓们顿时愤怒了,他们并非真正底层的贫民,大多是有些家计的中小地主,这些人联合起来的怒火足以将赵氏吞噬殆尽。

赵瑾手脚冰凉,只觉再无希望,怒吼道:“若非与刘三刀达成协议,邯郸怎能安稳这么长时间?尔等长居京师,自然不知黑山贼之凶恶。朝廷剿匪不力,又怎能怪到我赵氏身上?”

“朝廷剿匪不力,是朝廷之过。可尔等掌一国之兵,却怯战不前,与贼寇蝇营狗苟,狼狈为奸,又是何道理?”李澈踏前一步,揪起赵瑾的衣领痛骂道。

“你……”赵瑾怔怔的说不出话,只能指着李澈颤抖。

“尔等食汉禄,为汉臣,一不能杀贼立功,二不能保境安民;出卖国中百姓倒是得心应手,本侯倒是想问问,夜深人静之时,尔等眼前可有那些被贼寇残害的百姓鬼魂?”

闻听此言,门前的那些百姓大多开始啜泣,贼寇掳掠了他们的财物,杀害了他们的亲人。最后仅剩的田地又被赵氏吃干抹净,李澈这番话倒是让他们又想起了这段悲惨的时光。

邯郸胜等人本想上前劝住李澈,然而王越眼神冷冷扫过,他们顿时驻足不前,只是苦口婆心的劝道:“县君,冷静,且先冷静。”

“先审判了这些国之蠹虫,本侯才能冷静!”李澈松开赵瑾,坐回主位,冷笑道:“待你赵氏众人收押过来,本侯便还这邯郸一片青天。”

……

就在县衙开审的同时,吕韵领了五十甲士与两百邯郸氏私兵直扑赵氏府邸。而韩浩则带了剩下的甲士与五百私兵,向城外的赵氏庄园扑去。

赵氏众人早早的便收到了消息,府门紧闭,墙头上露出十来个持弓的宾客。

“县君有令,放下武器出降,随本官前往县衙受审,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杀气四溢的话语,让门内的赵氏众人心惊胆战。

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府内根本没有太多私兵,只有数十名门客与卫士,豪强们的私兵事实上大多是隶属于他们的佃农,这些人都在城外。

吕韵以二百私兵分别把守几个小门,自己带着五十甲士准备从大门冲锋。

“尊驾,敢问是否有误会?我家大人素与县君交好,如何会闹到这种程度?”门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难掩惊恐的询问道。

“赵氏勾结黑山贼刘三刀,意图谋刺国相,罪证确凿,本官奉命收押尔等,莫要负隅顽抗!”明明是很清脆的少女声音,府内之人却只觉得一阵胆寒。

见赵氏迟迟不做回应,不耐烦的吕韵一挥手道:“跟我冲阵!”

吕韵一身黑光玄铠,是何进当日所赠,比起身后的甲士还要精良的多,手持一面大盾,硬生生顶着那稀疏的弓箭冲到了门前。

大盾立在身前,吕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飞起一脚踹在赵氏府门上,府内的宾客顿觉大门一阵摇晃。

几名甲士也随着一起撞击,连续十余下,仿佛被攻城槌撞击一般,赵氏的大门轰然倒塌,甲士们蜂拥而入,随后便是一阵鸡飞狗跳。

吕韵皱皱眉,想起来李澈的叮嘱,大声道:“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蹲下,否则格杀勿论!这是最后的机会。”

赵氏的宾客本已被这些重甲怪物追的到处跑,闻言连忙照做,见这些着环首铠的凶人竟然真的没有追击,只是盔甲之间露出的眼神却好似有几分遗憾。

“真是一群土鸡瓦狗。”站在吕韵身边护卫的一名甲士不屑的讥讽道。

却见吕韵大步向后院走去,边走边说道:“一群拿钱吃饭的流寇游侠,难道指望他们有什么忠义之心?这赵府本就是软柿子,韩史去的那边才是硬骨头。”

走到后院,见后门涌入的私兵们开始劫掠,吕韵皱了皱眉,但总要给邯郸氏一些甜头,这摆在府内的,多是一些没什么大用的奢侈物,给他们也无妨。只是……

吕韵想了想,唤来私兵的首领冷声道:“交代下去,正事要紧,先拿下主要人物送往县衙。不准对赵氏家眷动手动脚!还有,书籍一概不准乱动,否则本官代邯郸氏处置了你们!”

“遵命!”那人看了看重甲士兵的凶相,再看看面前这人那一身黑光玄铠,想到邯郸胜的交代,识趣的点头应是。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澈迁邯郸令,邯郸大姓赵瑾反,韵与督盗贼史韩浩带兵击之。

——《季汉书·列传第八》

第三百零九章 风水轮流转(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废立(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说(下)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二十章 包头吕布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谈(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废立(一)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三百八十四章 边市(下)第二十六章 卧雪堂关于剧情推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价第二百七十六章 选择(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关中(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谋算第三百五十七章 蔡邕(上)第四百零二章 关靖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战(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论官(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阙上(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乱起(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四百零六章 说服(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阙上(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离第二十八章 征召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阳终局(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财物(第四更,求首订)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雳弦惊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动荡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赵子龙(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战(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官第四十二章 仁义第一百四十六章 断其一臂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八十三章 赠剑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汤与细作(下)第一百二十章 赵瑾第三百三十章 算计(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杰之论第三百一十二章 谋划(上)第三十章 三荀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来使(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乱起(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县衙第一百四十五章 财物(第四更,求首订)第二百七十六章 选择(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汤与细作(下)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关中(九)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赏(下)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雳弦惊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话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斗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十六章 整理收获第三百四十八章 兖州乱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东猛虎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执第三百四十八章 兖州乱第一百六十四章 战端(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兖州初战(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关中(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动(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二百四十四章 兴兵为国,安问袁卢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敌必救(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关中(五)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