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夜谈

随着天子回宫,喧闹了一整天的雒阳城终于重归宁静。但这只是表面的宁静,雒阳周边却乱成了一锅粥。

刘表与朱儁掌辖北军五营所余四千人,卢植领三千西园军,硬生生将牛辅与李傕所部逼回了孟津,此时的董卓麾下共有约一万兵马,却蜷缩于孟津不得动弹。

一则北军与西园军都是精锐的中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二则董卓对这一万人的掌控力远远不够,其中四千人为丁原所部,虽然吕布在丁原军中名望昭著,且有假袁隗之命,但要想如臂使指一般掌控这支部队,董卓还需要时间。

刘表且先不提,朱儁与卢植都是大汉朝数一数二的名将,牛辅与李傕比起这二人还差了不少,何进将西园军交予卢植,便是存了这方面的考虑。

而何进又分派出三千人大肆扫荡雒阳周边的残余白波贼与匈奴,雒阳城这一夜注定是血色之夜。

……

而雒阳城中,公卿府邸也都灯火通明,说是回府休息,却也没有哪位高官会心大到回家睡觉。明日便要论功、定罪、赏罚,还要对十常侍死后的利益进行洗牌,公卿们显然彻夜难眠,都在思索对策。

袁府卧雪堂内,袁绍跪在袁隗面前,默然不言,但紧握的拳头表现出其内心很不平静。

袁隗稍稍整理了下面前的情报,半晌后叹息道:“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解?”

袁绍抿了抿嘴唇,轻声道:“子曰:‘君子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君子身居上位而不骄傲,处下位而不忧虑,所以才能始终保持强健和警惕,纵然遭遇危险也不会酿成灾祸。

乾卦九三,通习六艺经传的袁绍又如何不知?可此时从口中说出,却又有了一番别样的感受。在自信满满的勾连董卓之时,自己可还记得经传的教诲?

想到此处,袁绍不由得生生将嘴唇咬出血来,被一名自家的故吏坑了,还只是区区一名边郡武夫。其父也不过蕞尔小官,自己却是“四世三公”的名门子弟,让袁绍高傲的内心如刀割一般难受。

“汝还是未曾明白。”袁隗叹息着摇摇头,语重心长的道:“《尚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汝背得经传,明晰先贤之意,然则日常所行却丝毫未从。便如此刻,汝心中仍然放不下骄傲,仍然认为董卓只是一时侥幸。居上位而不骄,何其难也。”

说道这里,袁隗缓缓起身转向,背对着袁绍,抬头看向“卧雪”牌匾,以及《袁安卧雪图》。

“尊贵、血统,这些都是笼络他人、震慑他人所用,汝却将自己都糊弄了进去,何其荒谬?曾祖出身也颇为贫寒,自县功曹而起,一步步走到三公之位,他困于雪中之时,可会自命尊贵?”袁隗声音越发沉重。

“本初啊,老夫惟愿此次之事能稍稍改变你的作法,一个董卓,老夫还能为你抗下。可老夫早就过了知天命之年,时日已经无多了。袁家的未来还需要你支撑。”

“叔父,绍知错了。”袁绍猛然伏地,重重叩首。

袁隗也不回头,幽幽道:“既已知错,可知该如何解开此局?”

“董贼已经与何苗勾结,若想给其定罪,就需抛出其擅自拿下丁原,纵白波贼寇过河之事,可此事……此事却是绍与其共为,绍只需在明日朝会之时认罪,董贼也必然……”

“荒谬!”袁隗一挥袍袖,愤然转身,怒道:“董卓何许人?也值得你与他同归于尽?居上位而不骄,却非是让你不自重,老夫还活着,何须汝赌上自己的前程?”

“可除此之外,还有何法可治董卓?”

“范雎受魏齐之辱,十年而报之。汝尚在壮年,何以不能忍一时之气?依老夫之见,董卓此人无法无天、性情凶厉,而何苗不过逐利小人,董卓安能久在其下?待二人乱起,自有可乘之机,何须急于一时?”

听完袁隗所言,袁绍若有所悟,轻轻颔首道:“叔父之意,绍已明晰。当务之急并非逞一时之快,而是要先修复与大将军的关系。”

“不错,如今大势在何遂高之手,然其人志大而才疏、仁和而寡断,非中兴之臣,其才能虽胜何苗,却不如董卓远矣。若不想董卓这等野心之辈篡权夺位,那只有与何遂高合作,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败,方虑可胜。”

袁隗终于点头赞同了袁绍之言,说到底袁家还是有底蕴的,但也不能任由自己意气用事去挥霍。董卓除不除并非当务之急,首要之事是先站队,如今十常侍虽已伏诛,新的对峙却又形成了。

何进与何苗的对峙,士人必然要选一方进行下注,若是坐而旁观,只会恶了双方。在董卓此次的出格行为之后,军权的威慑力大大加强,这两位军方巨头的争斗,恐怕不会温情脉脉太久,手无寸铁的士人终究得选择其中之一。

而何进不管是为人、处事、才能上都远迈何苗,董卓又是狼戾残忍之辈,素来为士人所厌弃,卢植等人必然会选择支持何进。袁家此次之事已然失了人望,自然要紧跟士人潮流。

“可此次绍鲁莽所为必然恶了大将军,如何能让大将军重新信任……”袁绍说着说着,看到袁隗的面色变淡,顺势停了下来,默然不语。

袁绍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他当然明白袁隗的意思,此时能让何进重新信任他的办法,只有帮助何进彻底掌控军队。

而袁绍当了一年的中军校尉,在西园军中安了不少钉子,这也是他未来准备翻盘的手段,袁隗显然是想让他放弃这些钉子,以此示好。

袁隗见状叹息道:“《易》曰:乘其墉,弗克攻。虽然做了,但还有回头的机会,左右都会失去,还不如主动些,那些钉子,都拔了吧。”

“绍……遵命。”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进惮卓,以朱儁、卢植、刘表等将兵七千围孟津。及十常侍伏诛,卓以兵从车骑将军何苗,苗纳之。

——《后汉书·董卓列传》

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虫不可以语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阳终局(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阳县(下)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应(下)第五百三十章 关中动乱(一)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须虑王莽(起名无能了)第三百零一章 战后杂事(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战(终)第四十二章 仁义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孙文台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辩第二百零七章 整军备战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梦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事将止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术势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梦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兖州初战(下)第三十七章 乱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谋其政第五百三十二章 关中动乱(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四章 吹捧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历阳之战(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变则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倾诉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三十九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九十二章 决斗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二百零九章 大复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谋其政第三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三百零九章 风水轮流转(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战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四百四十二章 托付第二百零二章 火并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与抚第七十五章 赏功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与子第一百三十章 诛杀不当辜关于剧情推进第五百零六章 决定(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梦(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宫变(中)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风水轮流转(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宫变(中)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内务(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端(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弑君第七十六章 铁头娃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关中(九)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关中(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动(六)第四百四十三章 释权第五百六十章 诱之以利(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七十五章 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