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赏功

除了许相,还有一大批官员瑟瑟发抖,许多站着的小虾米却没有许相那般“风度”,身子摇摆不定,仿佛下一秒就要摔倒了。

“臣等附议!”

朝中九成的官员齐声附议,那一成阉党脸色愈发苍白了。从灵帝驾崩那天开始,虽然何太后屡屡回护十常侍,却并不在乎外朝这些阉党。

当何进与袁隗两名辅政大臣站在一条阵线之时,外朝官员迅速遭到清洗,所留下的不是小虾米、就是如许相这般身份较为特殊的“名士”。

如今十常侍倒了,两位领头人也该为下面的人谋福利了,自然要腾出一些位置用以赏功。

一个九卿之位,加上数十个六百石以上的朝官位置,由不得百官不心动。

刘辩当然知道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他对张让还有感情,但对这些阉党可没有感情,张让临终也没有拜托他照应,是以刘辩顺水推舟道:“此事交由大将军与太傅主持,三府协同。”

“陛下圣明!”

这可真是发自内心的,如今的百官,除了阉党,要么是一直被打压,何进近些日子才提拔起来的,要么是一直战战兢兢、当透明人的,从未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阉党倒台,士人被碾压了二十年,终于翻身了一回。

当然,许相等人已经彻底瘫软,几名站在后列的芝麻官直接晕倒,被殿前侍卫拖了出去。

这时,何进也缓过神来,想了想还有事要做,奏道:“陛下,夫圣王赏罚之道,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阉宦之恶既罚,臣以为有功之臣不可以不赏。

黄门侍郎李澈、荀攸,不避艰险,山中救驾,足称忠义,且诛杀阉宦,功在社稷。

城门校尉朱儁、北军中候刘表等,临阵不乱,挥军御敌,堪称名将。

典军校尉曹操、议郎刘备等,收拢溃军,剿贼护主,实为能臣。此皆乃社稷栋梁,臣以为当加重赏,以慰天下人忠义之心。”

“众卿以为当如何赏赐?”刘辩饶有兴趣的问道。

百官面面相觑,这个肯定无法反对,何进现在已经在爆发的临界点,他不能对车骑将军怎么样,但是要拿下其他人,哪怕是九卿之位,也没什么难度。何必去触这屠夫的霉头?

不过李澈、刘备属于透明人,朱儁性格傲气,素来不亲同僚,曹操又勉强算是阉党,在朝中关系都不怎么样。是以也没人为他们说话。

“大将军所言甚是,赏中,则人知劝。但国之威柄,在于赏罚,非天子不可定夺。如何赏赐,还需陛下圣断。”司徒丁宫举笏板奏道。

皮球又踢回给了刘辩,赏中,则人知劝,赏不中又如何?丁宫显然是想看看这位少年天子能做到何种地步。

“昨日,朕与渤海王遭劫持,子夜之时尚在荒山野岭穿行,自朕降生以来,未有如此之耻。”

“臣等有罪!”刘辩话说到这份上了,百官纷纷举着笏板低头请罪。让天子沦落荒郊,本也是他们这些臣子的罪过。

“众卿无需如此,朕并非怪责众卿,事发突然,谁又能料到呢?但正是李侍郎三人将朕救出,而又是刘议郎与曹校尉一路护送,朱校尉剿贼得力,朕方能安然回宫。朕以为其功于朕而言非小,不知众卿认为于社稷而言大否?”

诛心之言,一群大臣顿时冷汗涔涔,若是说于社稷而言功绩不大。且不说昧不昧良心,没了脑子倒是真的。

君轻于社稷,孟子的话倒是都知道。但谁会闲着没事在朝廷上这么来一句?

“臣以为此功于社稷而言,亦是大功,不可不赏。”袁太傅也坐不住了,因为他看见何进在瞅他,只能随之请功。

“既然众卿都认为当赏,朕便依众卿之意。黄门侍郎李澈、荀攸,救驾有功,进太中大夫,赐爵都亭侯。

城门校尉朱儁,剿贼有力,进后将军,增邑千户。

北军中候刘表,治军有方,赐爵都亭侯。

典军校尉曹操,护驾有功,拜奋武将军。

议郎刘备,护驾有功,进太中大夫,赐都亭侯。众卿以为如何?”

公卿们顿时面色复杂,并非觉得不好,而是这个赏赐恰好卡在了他们心理承受线上,再高的话恐怕就要群起反对了。

救驾之功给个亭侯不为过,再加上诛杀十常侍,若非二人都是入朝不久,为两千石都没什么问题,岂会只是秩千石的太中大夫?

朱儁自不必说,老资格了,当过车骑将军,虽然现在只是个城门校尉,但身上还有食邑几千户的钱塘县侯爵位,且被赐“特进”,朝会中的位置位次三公,还在九卿之前,中二千石后将军毫无问题。

曹操是比二千石的典军校尉,进位为秩二千石的杂号奋武将军,不算超擢。刘备和刘表是宗亲,都知道近些年宗亲们吃香,不至于为了个都亭侯和太中大夫去得罪他们。

这么一想,都把怀疑的目光撇向何太后,都知道刘辩没怎么受过帝王教育,以前连官职都搞不大清楚,这莫不是何太后的意思?

“老臣并无异议,陛下圣明。”袁隗索性破罐子破摔,都走到这一步了,为了点芝麻小官爵得罪何进不值得,还不如借此缓和与何进的关系。

“臣等附议。”程序启动,百官纷纷附议,何进如寒冰般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不少,微微颔首道:“陛下圣明。”

“那便宣旨吧。”刘辩对着侍立在旁的小黄门说道。

袁隗讶异的看向刘辩,竟然连旨意都准备好了?他就这么肯定百官都会赞同?何苗面色诡异,默然不语。

何进却是一脸欣慰的看向刘辩,何太后余光瞅到众人脸色,也是心情复杂。

所有人满腹心事的状况下宣旨赏赐完毕,李澈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列侯,虽然只是最低档次的亭侯。

但也是彻底步入腐败的特权阶级了,汉法,大县侯位视三公,小县侯位视上卿,乡侯、亭侯视中二千石。而且只有封侯了,死后才有谥号,这是真正的鲤鱼跃龙门。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帝以澈等救驾有功,拜澈太中大夫,加都亭侯。

——《季汉书·列传第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传攻势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九十章 猛士云集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阙上(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四百零四章 争论第五百三十五章 关中动乱(六)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七十章 迎驾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二百零三章 城门第三百五十七章 蔡邕(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东猛虎第三百二十五章 赏罚(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断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忆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二百章 陷锋突陈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八十章 宗室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七十章 迎驾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废立(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三十章 三荀第三百七十一章 蓟侯(下)第五百八十章 和亲(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六十一章 人之将死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惊变(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阳县(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许女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终变(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惊变(上)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谈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胜之书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阳之战(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梦(一)第五百零三章 议功善后(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斗第三百八十六章 决断(上)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游说(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关中(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开端第七章 袁府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书第二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二百零二章 火并第四百三十八章 开端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殇(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试探(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对错(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殇(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张闿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战(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终变(一)第五十三章 刎颈之交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战端(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变(下)第三十八章 兵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