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执

“许兄,这是何意?”张辽身形暴退,一脸不敢置信的问道。

许褚淡淡的道:“关云长左臂负伤,某恐胜之不武。”

全场哗然,张辽更是怒气勃发,愤然道:“看来许兄是有绝对的信心不受伤而打败张某了?”

“骑战,某不如张兄。但空手步战,某只会受些小伤。”许褚很诚实的回答道。张辽却是气的更狠了,怒道:“那就让张某看看,许兄如何只受小伤拿下张某。”

张辽奋力一记肘击打向许褚胸口,许褚也是微微凝神。虽然能看出张辽不怎么擅长步战搏斗,但其拥有巨大的力量却是毋庸置疑的,左臂的剧痛可是丝毫没有虚假,若是再像之前那样托大硬接,那受的就不只是小伤了。

许褚大喝一声,扬眉瞪目,神情变得无比凶厉,有如山林中的百兽之王。庞大的身躯做出灵敏的动作,侧身一闪。

张辽见状,变招收手,力贯于肩,如铁山一般侧身撞了过去。

许褚见避无可避,脚下扫向张辽小腿,出拳如电,一勾拳打在张辽胸口。张辽只觉一阵气血翻涌,原本庞大的劲道生生削去了三分。

许褚也是感觉一阵胸闷,强忍不适,眼中凶光一闪,硬生生一头撞向张辽。

两人额头顿时变得红肿,张辽顿时觉得头晕目眩,身上使不出力来。

许褚乘势以扫腿击倒张辽,单手托其腰部举起,然后往地上狠狠一摔,张辽生生吐出一口血来,昏死了过去。

·······

“这许仲康可真是……”李澈有些哭笑不得,虽然追求公平是好事,但做到像许褚这样的,可太少见了。

而且也不知他说了些什么,能把张辽气成这般模样。

“仲康性憨直,认死理。”曹操也是苦笑,许褚就没考虑过,这样做是对张辽的侮辱,他也向来不懂得考虑这些东西。

“如虎一般凶悍,却又如此痴于较技,不如称其为‘虎痴’,各位觉得如何?”李澈玩心大起,想了想,把许褚的绰号“创造”了出来。

荀攸见状,也凑趣的表示:“虎痴?痴者,不慧也;虎者,百兽之王也。不甚聪慧的百兽之王,攸以为恰合其意。”

李澈摇摇头,笑道:“公达啊,这里的‘痴’可不是不慧,而是‘执’的意思,固执而坚持。”

“庄子曰:‘将执而不化’,其言此为庸愚,吾却认为,成大事者不可缺了这‘执’。”曹操听完李澈的解释也是颔首赞同,继而表示对许褚行为的肯定。

李澈笑道:“执迷不悟谓之愚,悟而能执,贤也!”

“此言大善,悟而能执,确乃大贤。”几人眼睛一亮,纷纷颔首赞同。

刘备叹道:“虎痴之名,明远之言,自今日起,必将天下知名,一文一武,诚为盛事啊。”

……

吐血晕倒的张辽被抬了下去,观战的鲍信暗暗叹息。他和丁原还有几分交情,是希望张辽能获胜的。

但张辽武力本就差许褚一筹,又是进行不擅长的步战搏击,获胜的机会极其渺茫,而鲍信这个现场指挥,其实只是个高级观战员,因此也只是爱莫能助了。

鲍信摇摇头,驱散了无用的想法,大声道:“决战,河东关羽,对战沛国许褚。胜者将由天子亲自接见策问。”

按照原定计划,十六人都会进行策问,然而很明显,这个计划已经作废了。天子只需要接见第一名,后面十五名的策问,会在过后由大将军府组织。

擂台边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两名从千余勇士中脱颖而出的豪杰。

身高九尺,面如重枣,长髯及胸,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的关羽;和身高八尺七分,腰大十围,浓眉虎目狮鼻海口,如兽王一般的许褚。

一人如九天上神一般,凛然傲气;一人如万兽之王一般,凶威赫赫。

两拳相撞,两人都生生变了脸色,继而眼中燃起了炽热的战意。关羽伸出双手,按住许褚双肩,许褚亦然。

两人上身奋力角力,下身踢击不断,膝撞、扫腿、跺子、挂腿、鞭腿、勾踢、盘根,各路腿法尽数施展,卷起大片烟尘。场边的众人很快便看不清两人身形,只能听到沉闷的撞击声,和脚与地面的摩擦声。

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烟尘中飞出一个人影,长髯飘飘,正是关羽。

只见其胸口上印着一个硕大的脚印,那重枣般的面庞也更红了几分。眨眼间,关羽翻身而起,侧身一脚踢出。

而如奔牛一般从烟雾中冲出的许褚正好撞在这一脚上,来势顿止。关羽奋力在地上一踩,随即在空中连续踢出三脚,许褚也止不住的一晃。

落地之后,关羽俯身一记扫腿,许褚顿时脚下一空,仰面倒地。

关羽俯身,如猛虎扑食一般冲了上去,侧身一记下肘击打向许褚胸口。许褚勉力合双手于胸前,试图挡住这一击。

然而只觉一阵剧痛,双手生生失去了知觉,继而吐出一口鲜血。

血覆于面,关羽的脸色更红了几分,一拳打向许褚的脸颊。

与此同时,许褚也是勉力一掀,将关羽掀翻,拳势顿时削弱了几分。随即许褚一记膝撞踢在关羽腹部,生生将关羽也打的吐血。

关羽眼神一凌,不管不顾,继续拳击许褚脸颊,接连五拳,生生将许褚打的昏死了过去。

关羽奋力撑住身体,勉力站了起来,鲍信愕然的看着这两人,眼神中终于生出了一丝钦佩之意,大声道:“获胜者,河东关羽,字云长!天子特赐,准其觐见!”

话音刚落,却见关羽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轰然倒地,砸起了漫天尘埃。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许仲康应大将军何进召,于御前演武,其有如虎之勇,性刚直,痴而执。李澈赞曰:“执迷不悟谓之愚,悟而能执,贤也!许仲康真虎痴也!”

——《世说新语》

第四百九十八章 来使(下)第九十八章 比试(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断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六十五章 忠义无双十常侍第三章 抉择第一百二十四章 权力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决断(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废立(一)第五百零一章 逆转(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机关算尽与未雨绸缪第三百九十八章 内应(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杰之论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严刑慎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兴兵为国,安问袁卢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战(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与贼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动(一)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见曹操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东猛虎第四百五十六章 师出有名第八十五章 激进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关(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张闿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战(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乱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四百四十六章 开阳之战(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驾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五百三十章 关中动乱(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说(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变第四百六十二章 兖州初战(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渊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三百九十章 劝学(下)第二百六十章 谋权(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话第一百零五章 剑第二百零七章 整军备战第四十二章 仁义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七章 袁府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与贼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五百章 演(下)第六十三章 贾诩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变(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动(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队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变第一百三十八章 妥协第三百七十章 蓟侯(上)第八十五章 激进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阳县(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汉土第三百一十章 风水轮流转(中)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五百一十六章 论官(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亲(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话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虫不可以语冰第四百三十二章 弑君第一百零二章 济阴太守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二百三十一章 终变(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女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四十章 崩第三百四十六章 谶纬与神鬼(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战(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