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君子之泽

“南京江淮是一定要去的,他这段时间所作所为虽然僭越,但看在他确实全心为你谋事,我自不会与他计较。”

坐在高位,朱高煦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朱瞻壑,可他却也没办法。

朱瞻壑毕竟是自己两世为人的第一个孩子,况且也是他忙于政务没带好他。

倘若自己对他多用些心思,他未必不能成为自家那个大孙子般聪慧之人。

“他去了南京,也能为你挑选一些干才,方便你日后治国时使用。”

“倘若他日后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你有这小子在,我倒也不会担心。”

朱高煦特意提及了朱祁钺,朱祁钺也连忙陪笑,反倒是朱瞻壑低着头沉默不语。

“正因如此,天家必须要平衡好整体的社会财富,要不断的对社会进行分配,在硕鼠还未长成野兽时将其打掉,所得的钱粮主体则是要通过廉洁高效的吏治发到百姓手中。”

“你翻阅史书依稀可鉴,往往是外族人还没动手,我们便自己内斗起来了,最后外族人坐收渔翁之利。”

“行了,你们两父子退下吧,我也困乏了。”

朱高煦说罢,朱祁钺却担心道:“俺觉得俺挺聪明的,应该不会被蒙骗,俺会自己出去看看,没必要去当兵从吏的吃苦。”

“不过,今后却恐怕很难有吃不上饭的时候了,所以形势最终会发生改变。”

这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

“历朝历代走到这里,百姓便大多被盘剥的吃不上饭了,故此只能揭竿而起。”

话音落下,这对父子便牵着手走出了养心殿,而朱高煦也瞧着他们的背影怔怔发愣。

“可要是爷爷和父亲把这些事情做完了,那到俺和后世子孙那时又该怎么做?”

“所谓官商资本又可称为朋党资本、权贵资本。”

“汉太祖高皇帝虽说是魏国大夫之后,祖父亦是丰邑丰公,但到他父亲时,家中已然落魄,尽管能扶持他外出游学,后来家庭每况愈下,他这才在壮年时参加秦朝试补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

“若是他们团结一心,便是邻近的日本、朝鲜、暹罗等势力也不是他们对手。”

“我之所以让你的叔叔们当兵从吏,为的就是让他们了解朝廷这官僚班子的基层在干嘛,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示意朱祁钺离去,朱祁钺当即走下台阶,来到朱瞻壑身旁与朱瞻壑一起作揖。

“那《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是怎么说的?”

“我天家虽然坐拥九州万方,可大明朝疆域广袤,想要治理如此广袤疆域,非个人能力能控制。”

“到时候,我们的儿孙就会压榨百姓而不敢压榨商人和贪官污吏,而贪官污吏就有可能搞官商资本,把权力从天家手中一点点的夺走。”

“更会借着父辈的荣誉,什么都不懂却哇啦哇啦地乱发议论。”

见朱祁钺老实了点,朱高煦才开口说道:

“此三人若是要论,那项羽便是宁折不屈,韩信能屈能伸,但却不合群,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像项羽那般让人仰慕他而簇拥他。”

“爷爷现在不断修建铁路、官道和水渠、水堤,为的就是通过做工的方式把钱发到百姓手里。”

朱高煦目光看着朱祁钺,朱祁钺点了点头:“懂了,只要定期分配,让百姓手里一直有钱,百姓就不会造反。”

“呵呵,不与古人论长短。”朱高煦拍拍这小子的后背,让他别耍滑头。

“对臣子还是应当保佑警惕之心,别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还要调查他做的是不是像他说的那般完美无瑕。”

“自古以来,凡是朝廷国库亏空,无非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打商贾富户的主意,另一种是打百姓的主意。”

如今大明朝已经掌握了硫酸制磷肥的手段,只要把成本降下来,日后即便没有研发出各种杂交水稻,但只要化肥充足,大明朝的粮食产量还能单亩提升10%到30%不等。

“俺不喜欢这种僄悍滑贼,自视甚高的人。”说到这里,朱祁钺对朱高煦献媚道:

“你得记住你是君,他们是臣,他们可谏言,你却不可事事听他们的,全无半点主见。”

朱高煦虽然并不认为基因就能决定一切,但王回一家怎么看都是有长寿基因的人。

朱祁钺说着说着便说不下去了,朱高煦也笑呵呵的说道:

“你觉得你的经历,与这句话相匹配如何?”

“父亲您要对他们下手吗?”朱瞻壑总算说了一句话,只是对此朱高煦先是点头而后又摇头,看得人迷糊。

“长此以往,社会的财富就会被少数官商资本所占有,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损害社会整体上的公平性。”

算上北洲大平原的话,那就更多了。

“不论做人做事,首要学刘邦,最不可学韩信。”

即便粮食亩产无法提高,可随着农业机械不断改革创新,大明朝那些因为人力不足而无法开发的耕地也会成片的被开发。

“一家一族长期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便会借着自己的地位而飘飘然地忘乎所以。”

“你连作物和野草都分不清,如何敢说比这强呢?”朱高煦把朱祁钺说的尴尬挠头。

“因为寻这么做可以获得更多的暴利,所以会带来模仿,致使社会上更多的乡绅富户向官商资本转化,进一步降低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要造反又迟迟下不去决心,进退维谷,主动勾搭陈豨让造反,结果被萧何一句话就被骗去当了待宰的羔羊,堪称政治敏感度零分以下。

“俺就觉得俺与汉太祖高皇帝挺像的!”

朱高煦询问朱祁钺,朱祁钺见聊到了自己喜欢的,当即滔滔不绝道:

“韩信是王孙之后,识得文化,但自视甚高,所以有人折辱他,但即便遭遇胯下之辱,他也认为自己会一鸣惊人。”

“你若是不做代表,如何能说服你日后的儿孙?”

“中洲的事情,我自然会处理,必不会把事情都放到伱肩头。”

朱祁钺答道:“俺记得,好像是说“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朱祁钺知道自家爷爷想听什么,故此便将这评析诸侯没有一个子孙三世保持王位原因的话给说了出来。

“希望你诚实,而不是骗爷爷。”朱高煦对朱祁钺点头,同时目光看向了朱瞻壑。

朱高煦叹气的拍了拍朱祁钺的后背:“对于你来说当兵从吏是吃苦,可对于百姓来说,当兵从吏的日子反而是最好的。”

以大明朝当下的可开垦荒地数量来说,若是算上南、北、东三洲被大明占据的区域,那最少有三十亿亩耕地潜力。

放任这种人继续活着,对于大明朝来说是一个隐患。

大明朝当下只有七亿亩耕地,并非因为没有可开垦之耕地,而是一亿两千万人力加上畜力,只能管理好着七亿亩耕地。

当臣子却心高气傲,天天有事儿没事儿吐槽领导,怨恨朝廷,看不起同僚。

“人总是喜欢合群的人,你孤僻孤傲并不会让你更成功,反而会让你的路子更难走。”

朱高煦希望他们好好教导自己的儿孙,也不希望二人是口头上的承诺。

对于朱高煦这话,朱瞻壑点头表示已经听了进去,朱祁钺则是目光露出不一样的神采,似乎接触到了新的知识,不免询问道:

“爷爷,您总说官商勾结会形成官商资本,这个所谓资本是什么,历朝历代没有吗?”

“对内他们贿赂官员,官商勾结,恨不得整个江南都是为他们说话的人。”

“你喜欢看《史记》、《汉书》,那我且询问你,那韩信、项羽与刘邦是什么背景身份?”

“对这些硕鼠心慈手软,便是对你我后代心狠手辣。”

他父母六十五六俱全,哪怕在饭都吃不饱的至正年间,他爷爷也活到了洪武年间,以七十六岁的高龄去世。

朱祁钺似懂非懂的点头,朱高煦也继续解释道:

“陛下,您要准备复起王回了吗?”

“所以分配的问题,身为天下的君父,我们必须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时刻不能忘记,懂吗?”

朱高煦一边说,一边看向朱瞻壑与朱祁钺,叹气道:

朱高煦苦口婆心的劝导,朱祁钺见状虽心里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嗯,待俺长大了就去,但俺不去太久……”

对此朱高煦颔首:“王回这人不图钱财,那便是图名声,可他如今名声并不好,故此我担心他所图的不止是名声。”

“如果朝廷一直不解决,那百姓一定会想要将朝廷给推翻,创造出一种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新制度。”

“当然……”朱高煦又将目光投向了朱祁钺:“这小子你还是可以相信的。”

朱祁钺十分好奇,朱高煦见状也想到了自己没能好好带大朱瞻壑,故此对朱祁钺解释道:

“相比较历朝历代,本朝并不算作彻底压榨百姓的朝代,可若是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后代,那他们也会渐渐被养得变质。”

别说王回能不能活到八十,单说他万一活到七十,朱高煦也不一定敢保证自己活到七十八把他熬走。

朱祁钺乐呵呵的笑着,朱高煦见状开口道:“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

“你看看那些勋臣子弟和官员子弟,为何一门贤出三代便常被人夸赞?”

话音落下后,朱高煦又继续补充道:

“正因无二异,故此商贾富户们早就在经史典籍中学习到了保命的办法。”

朱高煦说出他的担心,当然他的担心还有一点,那就是王回比他年轻。

“在这三者之下才是平民,而到了平民这一阶层,具体细分已经毫无意义。”

“三人中,唯有刘邦兼具项羽的僄悍滑贼,又有足够豁达的气度,故此才能成就大业。”

“那儿臣(臣孙)告退,父亲(爷爷)好好休息。”

“天下财富若有一石,那历朝历代,财富便有七斗便聚集在权贵手中,而所谓权贵则是指勋臣与官员、宗室。”

“江东、浙西之地的商帮主要经营海外贸易,又在昆仑洲雇佣人手,训练家丁,虽是商帮,实为盗寇。”

亦失哈与胡季全程旁观,见太子和太孙离去,也走上前来为朱高煦添茶倒水。

如果没有朱祁钺,朱高煦还真不会将王回留给朱瞻壑,毕竟就王回表现得手段和他已经传播的名声,江淮这群人想要对付他还是太嫩了。

“爷爷,您是说官商资本勾结就会压榨百姓?”

百姓如果能吃上饭,朱高煦便很难想象未来情况会发生何种变化。

毕竟身为王孙之后,在识字率不高的秦代懂文识字却混得连饭都吃不起,可见平日里人缘之差。

一旦转为机械生产,一个人可以轻松种植十几亩上百亩的时候,大明百姓是绝不可能缺少粮食吃的。

“基建工程这种事情永远都做不完,当下所修建的铁路、水利、官道都有一定的时间性。”

“渐渐地,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就会累积,不安定的因素也会不断增加,进而危害社会稳定。”

朱祁钺虽说聪明,但终归是小孩子,心里不想去吃苦,所以才不愿意当兵从吏。

“不想让朝廷对自己动手,便只能联合朝廷对百姓动手。”

磷肥一旦制成,自己留下的诸如钾肥、氮肥、尿素等等课题也会被人着重研究,粮食亩产也会日渐走高。

“但是这样的人,小而言之,害了自己,大而言之,害国害民。”

在他看来,似乎只要有人把东西修好就行,而朱高煦则是笑道:

“是……”亦失哈与胡季作揖,而朱高煦之所以说“你们”,则是因为亦失哈最终还是受不住寂寞,在自家几个兄弟的儿孙中过继了一个孙儿。

即便是官商资本,他们也绝不会让百姓吃不上饭,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让百姓吃不上饭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朱高煦看着二人开口道:“刚才的话,你们也可以好好听进去。”

朱高煦毫不回避的揭露了大明朝的短处,毕竟他们爷孙三人没有不能谈的话。

“等到了时间,你自然要想办法修葺和推倒重来。”

他比朱高煦年轻六岁,另外朱高煦还调查了他的父母。

朱祁钺虽说懂了意思,但终究不知道应该如何长期维持基建。

“不过你小子生了个好儿子,有这小子在,王回你可以放心用,只是记得多听听这小子的建议。”

朱高煦的手拍了拍朱祁钺后背,朱祁钺虽然不记得王回是谁了,但见自家爷爷这么说,想必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俺……”朱祁钺略微尴尬,但还是厚脸皮否认道:“俺常常随太爷爷出巡,自然要比这强。”

“你身边的那几个人,王骥和高观、江淮我都放心,陆愈有些小心思,但无大害,他们四个你都可以放心用。”

“庙堂之上,大部分已经都是老臣,我先前也为此担忧,故此才会派江淮前往南京,希望他选出一批干才来辅佐你。”

见状,朱高煦这才拍拍他道:“看过《战国策》吗?”

“不过仅凭商贾富户自身的实力,他们并不能对百姓做出什么事情,所以他们只能去寻求政治上的帮手。”

朱高煦还在劝解朱祁钺,朱祁钺见状也只能垮着张脸点头道:“爷爷,日后俺一定去……”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答应了你就得一定要做到,能做主的只有你自己,能相信的也只有你自己。”

“天家兴许是最大的资本,但我们与其它官商资本形成的资本不同,一旦发生起义,那天家所遭遇的恐怕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了。”

“看过……”朱祁钺知道自家爷爷又要考自己了。

朱高煦感叹着,同时也略带几分迷茫。

叹气一声,朱高煦继续交代并询问道:“苏州府一事你无须担心,好好监察海外宣慰司便可。”

“便会借着手中的权势而目中无人,自以为了不起。”

“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其二是无论到哪里,都要团结,我们汉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团结,总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觉得外族人都愚笨,而把自己人视为最大的敌人。”

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

“官商资本占有了超过自己创造财富的其他团体的财富,而这种财富并非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有效财富,所以官商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必然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天家之下是这三者,三者之下又是富户、乡绅、大商贾。”

“到最后,官商为压榨百姓而获取利益来结成一体,慢慢的便难以分离。”

朱高煦很推崇韩信的军事能力,但却并不推崇韩信的性格和做人做事。

“你切记得为人三点,其一是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希望人家鼓掌,因为人捧人就会把人捧高,捧得越高,摔的越惨。”

“不过项羽虽勇却不爷爷多智谋,故此落了爷爷下乘。”

“其三,无论你到哪里,都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任何特殊。”

“现在的你,实际上并不了解百姓的痛苦在哪,所以我才想要让你前往基层了解这些事情。”“你只有了解了百姓的痛苦,了解了他们的忧愁,从此后你才知道如何解决,大明朝才会希望了。”

“你倒是聪明。”朱高煦满意看着朱祁钺,朱祁钺则是继续道:

“官商资本勾结一起后,既有了官员的权,还有了商人的钱,而其中追求暴利是人的天性,故此在有钱有权后,他们根本不会正常市场竞争,而是会直接垄断市场。”

“好”朱高煦点头,心里欣慰,只要大孙子肯去了解,他心里就十分高兴,故此不免多话道:

“大商贾、乡绅及富户虽然吃喝不愁,可是他们的家产在官员看来就是随意可取的财货。”

亦失哈胆子稍大,故此询问一声。

“如此势力即便我动手除掉,日后却还是会以各种方式不断冒出来。”

朱高煦看他与樊哙等人聊天的那段,简直气的气血上头,只觉得这种人要是有真心换命的朋友,那才是真的天理不容。

“汉太祖高皇帝气度豁达,俺觉得除本朝太祖高皇帝外,便数他最了不起!”

“一旦将市场和资源垄断,那他们便会进而获得暴利,而这种暴利既不是通过竞争来获取的,也不是因为官商资本创造了足够多的社会财富,本质上是对其他社会团体财富的掠夺。”

“对外他们掘金并开垦良田,放牧昆仑。”

“吉林城的王回,此前我觉得你驾驭不住他,即便到了当下你有这四人辅佐,我依旧十分担心。”

“俺觉得古今往来,要论兵家之勇,唯项羽与爷爷二人可称道。”

过了许久,直到他们的背影已经消失,朱高煦才回过神来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

“在这点上,本朝与历朝历代无二异。”

“硕鼠年年有,年年杀不尽,你我三代虽是人君,却要记得有国才有家。”

朱祁钺对刘邦评价很高,而提及项羽时却不高兴道:

“俺觉得项羽不行,他虽有万人敌之韬略,但为人自傲,便是连韩信这般王孙之后都被他轻视,可见其余部将平日里过得什么日子。”

“你觉得当兵从吏是吃苦,这让我很担心。”

“刚才那番话,既是说给钺儿听得,也是说给你听的。”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了一眼殿外乌黑的景象,叹了一声气道:

“给太上皇说一声,四月中旬出发漠北,另外让太子好好检查检查铁路沿边,别出什么事情。”

“是……”

第366章 此子类父第580章 洪熙始终第29章 二王相猜第44章 为天子笔160.第160章 哈达岭之战第472章 瓦剌西迁第595章 后记隆万天革新第383章 河中风云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125章 渡海登莱第396章 先甜后苦238.第238章 破阵胡儿181.第181章 关外尚安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第504章 各怀鬼胎140.第140章 建功立业第13章 大树营内第33章 金陵街坊281.第281章 螳臂当车者第599章 后记永历(2)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501章 天子点兵276.第276章 理清税制308.第308章 父不识子第445章 解缙案281.第281章 螳臂当车者233.第233章 解放辽南178.第178章 得寸进尺第373章 庙堂局势第40章 燕府三子271.第271章 兵围京师第397章 哀毁骨立第520章 与时俱进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第338章 朝贡外交体系第385章 试点江南第452章 永乐十五年第614章 地府伤风败俗朱厚照第543章 尧趋舜步第501章 天子点兵第444章 天家无情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第496章 枕戈待旦178.第178章 得寸进尺第477章 拉帮结派请假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394章 药石难医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第468章 漠北事变第61章 校台比试第337章 离经叛道212.第212章 搭台唱戏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296.第296章 改封诸藩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119章 心态转变第539章 君子之泽219.第219章 湘王自焚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41章 兄仁侄狠244.第244章第57章 入宫觐见第479章 传统手艺160.第160章 哈达岭之战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350章 朝日孝子276.第276章 理清税制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72章 色厉内茬第116章 末路尽忠第477章 拉帮结派第361章 轻敌冒进第469章 建元洪熙210.第210章 风雨前奏第102章 西南欲乱192.第192章 兵者诡道第411章 喜上加喜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417章 京都保卫战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103章 乱我家者第380章 白手起家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45章 吕宋宣慰司第336章 未竟之业第463章 永乐十七年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93章 谨言慎行第40章 燕府三子第421章 坝上江南第515章 天家无情第119章 心态转变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555章 狐假虎威第18章 小子野望第520章 与时俱进163.第163章 归家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