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

饮食上的“无法无天”,背后不正是精神上的“无法无天”吗?

2002年

(第四节大地伦理(四章)

毁灭物种就像从一本尚未读过的书中撕掉一些书页,而这是用一种人类很难读懂的语言写成的关于人类生存之地的书。

——(美)霍·罗尔斯顿

天使之举

电视新闻里,每看到那些“绿色和平”分子、那些民间志愿人士、那些无名小卒,在风浪中划着舢板,不知畏惧地,拼命挡在捕鲸船或核潜艇前……他们皆那么小,那么孤单,那么三三两两、稀稀拉拉,却抗拒着那么气势汹汹的庞然大物,甚至是国家机器……

我总忍不住久久地感动。我清楚:这些都是真正的人,真正有尊严和爱自由的人,他们在保卫生命,在表达信仰和理想,在抗议同类对家园的剥削。

据报载: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红杉树,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该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放弃砍伐。

希尔是阿肯色州一位牧师的女儿,为呼吁保护森林,她于1997年12月10日攀上了这棵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原打算呆上3周,不料木材公司的冷漠却把她足足搁置了两年。当冬季来临,她只有一块蓝帆布遮挡,无法洗澡,就以湿海绵擦身。

当双足再次踏上大地时,希尔喜极而泣。

我留意到,这则消息是被某晚报排在“世间奇相”栏中编发的,与之毗邻的是“少年坐着睡觉11年”。显然,在编辑眼里,这事儿不外乎一种“异人怪招”,算是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一种诠释。可以想象,无论于编辑心态还是看客的阅读体验,都很难找到“感动”“审美”之类的痕迹,只是猎奇,只是娱乐与戏谑。

我为一位少女的心灵纤细和行动能力所震颤,为这样一场生命行为所包含的朴素信仰和巨大关怀力而惊叹,也忍不住为同胞的粗糙而遗憾。

这不仅仅是迟钝,更是麻痹和昏迷。

对大树漠不关心算什么人呢?只能算“植物人”罢。

我们有数不清的黄河探险、长江漂流、雪山攀登、海峡泅渡……甚者竟不惜性命。目的不外乎:或为国争光,别让洋人抢了先;或时尚一点说,“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可我们几乎从未有过像希尔那样默默的私人之举,那样日常意义上的“举手之劳”。

显然,双方对自然的态度有别:希尔拥抱大树显示的是一种爱的决心,一种厮守的愿望;我们那些“壮举”设计的是一种比试,一种对抗。二者的实践方式亦有别:前者接近一种日常的梦想表达和自由生活方式,后者像一场众目睽睽下的卖力表演和作秀。

即使某位中国少女扮演了希尔的角色,又会怎样?她的同胞、亲人会作何想?社会舆论和职能部门会作何反应?

她会不会被视为疯子?梦游者?妄想狂?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坚定地做信仰之事!我们也缺乏这样的常态:尊重、维护别人(包括子女、眷属)做信仰之事的权利!

父母会干预,朋友会劝阻,组织会帮教,舆论会起哄,有关部门会制止……用熟悉的话说,叫“摆平”。即使你勉强爬上了那棵树,呆不过3天,就会被像乌鸦一样轰下来,对付一个丫头片子的撒野,招多着呢。说到底,此事休想做成。

于是,也就成了无人来做的事。

她不属于我们。因为她是天使。

树,树,树

有位老先生,教弟子识字:何为“树”呢?木,对也!就是说,先人造该字是为了告诫后人凡“木”必“对”,不可伤之。

或许,此解释不免强说之嫌,但在我眼里,它却包含着惊人的美学和精神含量,它比任何权威都令我钦敬。对一个在母语中浸泡几千年的群体来说,看不见这个字的神奇,确属遗憾。

提起瑞典,眼前就会浮现出一道宁静、典雅、恬淡的风景:白雪、木屋、蓝湖、青山、郁金香……而斯德哥尔摩,更是一弯美丽的月牙之城,每个到过她的人,都会为其旖旎风光所打动,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虽有现代设施之便捷,却无现代都市之弊端,尤其完好的古城风貌。游客也往往会从导游嘴里获得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60年代,现代化浪潮冲向这座古城。市政当局雄心勃勃推行旧城改造计划,“百万工程”即其一,旨在每年递增10万套新住宅……当轰隆隆的铲车逼近“国王花园”时,斯德哥尔摩人警觉了:这样下去,自己的家园会沦为什么样子?未来的她与世界各地有何二致?

疑问渐渐拢成一股公共舆论和团结的理性。人们开始表达愤怒,在露天里发出声音。终于,一场保卫斯德哥尔摩的运动开始了——

1971年,市政决定在“国王花园”建一个地铁站,它意味着这片古老的绿地大难临头。于是,一群勇敢的年轻人率先发起了“城市的选择”行动,擎着标语,走上街头,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口号。开始政府不以为然,派出电锯工人,欲强行伐树,公众用身体组成人墙,挡在树前……骑警来了,但慑于众怒,败下阵去。为防止当局耍花招,市民们干脆搭起帐篷,日夜守候,誓与古树共存亡。

终于,政府作出了让步,地铁线绕道而行,虽多花了数倍纳税人的钱,但历史悠久的“国王花园”留了下来。

那群百年古树是幸运的。在她盛大荫凉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终于有机会回报那片慈母般的葱茏了。或许愈难得就愈珍惜吧,如今的“国王花园”更是斯德哥尔摩的胜地,每年都有数不清的集会和演出在此举行。

那些护树青年,也成了大众心目中的英雄。新生的瑞典公民和外国游客,很容易在瑞典教材、斯德哥尔摩旅游手册里读到他们的事迹。

还有一事也令我难忘。如果说“拯救斯德哥尔摩”的主体力量来自民间,那这一次却是精英们的决策功劳了——

20世纪中期,美国的田纳西州曾投资1.16亿美元建一处名叫“特里哥坝”的水坝,当施工进入关键阶段时,忽接美国最高法院的通知,令其停工,理由是这儿生活着一种体长不过3英寸的蜗鲈(北美淡水鱼,体小,需在浅而湍急的水中产卵)。其后,“濒危物种委员会”也对该工程加以阻止……眼瞅着这座已具雏形的庞然大物,其时的田纳西州州长叹道:“这等于给世上最小的鱼建造了最大的纪念碑!”

3英寸——1.16亿美元,怎样的悬殊比例,怎样的不可思议!

这是大地的胜利。

一切取决于人的素质,大地喂养出的人的素质。

一群古树挫败了一条现代地铁线,一尾3英寸小鱼掀翻了一座超级水坝……我们身边会发生这等事吗?

我常常抑制不住地想:如今的北京,假如没有那场毁灭性的旧城改造,而是像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的那样:完整地保留旧貌,另辟新城……今日北京会是一番什么气象?据说,当年梁先生将提案递呈后,得到了这样的呵斥:“谁反对拆城墙,是党员就开除党籍!”显然,问题是不可讨论的。正是这种不可讨论,使得几十年来知识者早早养成了沉默的习惯,使我们在和平时期失陷了一座又一座辉煌城池。至今,偌大华夏竟无一座古城是以“城”为单位留存下来的,所谓的古迹,只是稀稀拉拉的“点”,铺不成“面”,构不成“群”。

“拆掉北京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一块肉。扒掉北京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一层皮!”正像徽因墓在“文革”中被铁砣砸得稀烂一样,梁先生的惨叫又何尝不是文明之呻吟、知识之哀鸣?

我又获悉:二战结束前,身在重庆的梁先生,曾写信给美方,望轰炸日本本土时,能对奈良和京都两座古城手下留情。

不知美方是否收到了这封信,不知这一外国人的请求是否被采纳,但我由衷地感到:若没有梁先生这些人类文化的知音和保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会破败成什么样子?而其本人及那些诤言的遭遇,恰恰折射出了文明的处境、良知的艰辛和成本。

笼文化和望鸟镜

同胞在其旅行见闻中说:欧洲的一些公园,常见一种架在草坪上的望远镜,一打听,方知是为观鸟而设,它们准确的名字叫“望鸟镜”,凑上去,游客能仔细欣赏远处树上的一举一动,对鸟雀毫无惊扰……

“望鸟镜”,一个多么柔情和诗意的词啊,那距离多么美、多么温暖和恬静、多么沁人心脾!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何以没诞生如此“遥望”的冲动呢?我想起了身边的另一番景象:花鸟鱼虫市场,寓翁闲叟们的膝下,太极晨练的路边,随处可见一种国粹——鸟笼,一盏盏材质优良、工艺精湛的“小号”。

有多少盏这样的“小号”,便意味着有多少双翅膀被从天上剪下来。

我们发明的是栅栏,是囚牢。我们总喜欢把爱变成虐,把欣赏变成占有,把“吻”变成“咬”。

读过一组故事:在澳洲,当局不惜斥巨资,在一条高速道上留出了众多的横向路带,供袋鼠们自由穿梭……一对志愿者夫妇,为救一条被渔网困住的白鲨,冒着生命危险,跳下海,亲手去解绳扣……纽约一次火灾中,消防员理查·麦托尼解下自己的输氧器,让给一只被浓烟呛昏的猫……一位女科学家,为考察和保护非洲狮,在原始森林中风餐露宿,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去世……

这和我们那些身穿羚羊毛、大嚼鲨鱼翅的饕餮客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这区别,也正是“望鸟镜”与“鸟笼”的距离。

还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2001年10月6日,一对游客在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乘车游览,嬉戏中,一只两岁的小狮子突然将利爪探进车窗,抓伤了她们。20日,动物园向市林业公安处提出申请,要求击毙这只闯祸的小畜生。后经当地市民的再三抗议,园方才撤回死刑起诉,改判“无期徒刑”。从此,这只小狮子将在铁笼里孤单一生,不能再享受群居和放养生活。

显然在人眼里,它是有罪的,因为它对人产生了敌意,并制造了伤害。但我要问:谁先有罪?谁先侵犯了对方利益?谁先发动了挑衅和攻击?在大自然的法庭上,人类难道不已被控诉亿万次了吗?按自然法和生命平等的天条,此刻,它压根不该出现在人的车窗前,它的家是非洲大草原,这会儿,它应该随母亲散步、和姊妹玩耍……

是谁剥夺了其自由和天伦之乐?是谁把它发配到与人近在咫尺的地方?毁其家园,杀其父母,夺其自由,如今却呵斥起它的过失来了,这公平吗?

更让人疑惑的是,有识之士不大声疾呼要恢复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吗?不正为野兽不野而忧心忡忡、寝食不安吗?为何现在却要对一只偶露峥嵘的小兽怒目而视、睚眦必报?莫非希望兽中王像巴儿狗一样乖巧?

我替这只小狮子难过,更为自己的同类悲哀。

生命和平

在同一物种内,一个生命杀害自己的同类,比如一个人杀害另一个人,甚至一只狼咬死另一只狼皆被视为罪孽,哪怕动物间的自相残杀,也会激起人心理上的强烈厌恶。那么,不同物类之间呢?

当我们堂皇地把大自然视为盘中餐、袖中物时,何以再也寻不到羞愧感了呢?“人类中心论”“人本位”“人类利己主义”天然即合理吗?人欲膨胀到几何都不受怀疑和指控吗?

当初,上帝曾给予人类怎样的权限?现代人履行的是神旨还是自我授权或达尔文式的刀俎路线?

曾有报道:辽宁,一座林子里,一个头戴兔皮帽子、手提猎枪的男子,突遭一只凶鹰袭击,它朝猎物俯冲下来,死命将利爪钉进对方头皮,想将之叼起……若非同伴及时赶到,该男子很可能呜呼了。

猎人被猎,咄咄怪事。报道人的语气里,竟毫无责鹰之意。人背叛人,也属罕见。

我在想,那位猎人,在天上的那双眼看来,是一只怎样的东西呢?据说,鹰眼向来锐利,视程和分辨率极高,总不致把人和兔子搅混吧?按常识,鹰也从不袭人啊。这究竟怎么啦?

只有一种解释:人,变成了非人!变成了荒诞的东西!

脑袋像兔子,猫腰拾枪,蹑手蹑脚……难怪眼神极好的鹰,也不认得它素来敬畏的人了。怪谁呢?

想起史蒂文森在《尘与影》中给“人”下的一场定义——

“人是多么怪异的一种幽灵啊……他是这大地上的疾病,忽而用双脚走路,忽而像服了麻药一样呼呼大睡。他杀戮着、吃喝着、生长着,还为自己复制若干小小的拷贝。他长着乱草般的头发,头上装了一双眼睛,不停地转动和忽闪着。这是一个小孩看了会被吓得大叫的东西,但如果走近点看,他就是他的同伴所知道的那个他。”

我想,那个倒霉的猎人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再戴那顶兔皮帽了。

自然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发生一种生命形式威胁着这么多别的生命形式的情形,也从未面临过这样一场由一个超级杀手制造的超级杀戮……人类不管是以其行动促成了某一物种的灭绝,还是以其漠然让该物种走向灭绝,都是阻断了一道有着生命活力的历史性的遗传信息流……让一个物种灭绝就是终止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霍·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

20世纪最后一年里,每天午间,某电视频道用几分钟讲述一个发生在“历史上的今天”的悲剧,它告诉世人:许多年前的今日,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曾有一种生存伙伴,比如一只美洲旅鸽或一头安哥拉红羚,发出了它在地球上最后一丝哀鸣……

每看这节目,我正在进食的胃都会莫名地一阵**。

我甚至怀疑,现在的胃病莫非就是那时落下的。

2003年

(第五节我们拿什么送给孩子

大地的礼物

丹麦日德兰半岛的一个山谷里,住着一位林务员和他7岁的女儿。这本是一个幸福之家,可自从年轻的主妇去世后,笑声便失踪了。

这年夏天,汉斯·安徒生来这儿度假。很快,小女孩的黯然,那双漂亮眸子里过早闪烁的忧郁,深深刺疼了诗人。他痛苦不安,为命运的残酷而伤感,甚至自责:“原谅生活吧,亲爱的孩子,我们没能把足够的欢乐和幸福交给你……”

一天,他在林子里散步,发现草地上有许多蘑菇,不禁心中一动。翌日,诗人邀请自己的小朋友去那片树林。突然,女孩尖叫起来,兴奋得脸通红,因为每簇蘑菇下都藏着一件奇妙的小玩意儿:一颗银纸包的糖、一朵蜡花、一条缎带……红枣不见了,大概给乌鸦叼走了吧,诗人心想。他微笑地看着这一切,女孩欢快得像一只小鸟,蹦蹦跳跳,眼里燃着惊喜……诗人骄傲地宣布:这些都是“地精”爷爷藏在那儿的,是他送给每个善良人的礼物,你获得了,因为你是个好孩子啊!

后来,在一辆夜驿车上,安徒生给旅客说起了这桩往事。“您欺骗了天真的孩子。”穿黑袍的神父气愤道,“这是大罪孽!”诗人也激动了:“不,这不是欺骗!我坚信,无论任何时候,她的心都决不会像没经历过此事的人那样冷酷无情!”

不错,这正是童话的价值和美德。

它将善良、温情、爱意、公正、信任、种种美好的元素和生活逻辑,将我们不慎迷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对命运的缺憾和心灵的亏损施以弥补。它尤其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活着为了什么,美好的人生应该有什么,如何发现、壮大自己的梦想……

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7岁时知道了什么是美,他就会用一生去寻找美!

许多年后,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重新回到那片草地上。

他没再见到那个小女孩。但他确信,那一定是位美丽的姑娘了。

当他蹒跚着低头找什么时,一个小丫头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她好奇地眨着眼,柔声问:

“老爷爷,您丢失了什么?我可以帮您找回来吗?”

老人眼睛湿了。

没什么比这更能抚慰一颗孤独的心了。在这个天真的新人身上,他已找到了要找的东西:快乐、自由、善良和美。

森林被杀害,童话被杀害

森林,这大地最美丽的皮肤。

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21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7)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21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7)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6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2)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21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7)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4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4)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6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6)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9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9)第4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4)第6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6)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21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7)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6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6)第14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5)第9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9)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4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4)第16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2)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6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2)第3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3)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6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6)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