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

真是典型的“人民主权论”,不仅实物充公,精神也要充公。在我看来,它至少疏忽了几点:首先,那份精神从来即“非公”的,根本谈不上回收,所谓的收,只能是征收、没收。其次,能被充公的只有物理的东西,精神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被易主的,除非想让那精神死掉。再者,它忽略了那精神依然活着,尚未断气,却急于以“烈士”和“遗物”的名义草草入殓、埋了。

说得专业点,它眼里只有废墟和石头,只有物质文化遗产,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最实际的馆藏角度看,把佘家剥离,等于流失了一支活的进行时态的精神资源,等于把园里最有魅力的景致给刨了。残剩的,只是两座僵硬的坟头,只是文化的历史段落和物质部分,其活性标本和当代章节没有了(仨故事变成了俩)。如此,这个生机勃勃的园子将成纯粹的遗址,将成“断脉”的风景,只有坟头,没有人生和炊烟。

这样的眼光和决策让人沮丧。它不懂得放养蝴蝶,只会订制标本——用来糊墙。

退一步讲,我宁愿看到佘家对精神领地的主动捐献或弃守(虽令人遗憾,但毕竟体现了主权和自由),而非公权理直气壮、毋庸置疑的收缴——这自信和傲慢吓我一跳。在“私”转“公”的整个过程中,我没看到充分的商榷和平等的谈判,面对佘幼芝的央求和叹息,公家似乎在做一件完全可控、毫无悬念的事,仿佛在宣布一项组织决定。彼此的“高姿态”和“低姿态”都刺痛了我。

没了体温和炊烟,生活馆变成了纪念馆。活的,成了死的。

纪念馆往往是炫耀馆,炫耀我们中间曾分娩过某类人物、某种精神。殊不知,那些人和精神,往往都是自己时代的反面,是人群中的另类、异端,不仅备受“民意”的排斥和奚落,甚至直接为其所害。

崇祯三年九月初七的刑场,“民意”是这样参与历史的——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张岱《石匮书后集》)

这等于说,袁崇焕有两重死:一是死于权力,一是死于民意。

假如历史再给人民群众一次同样的机会,又能怎样呢?

其实,鲁迅《药》里的“人血馒头”,已给出了答案。

特殊情势下,一个人要想做对一件事,须依赖几个条件:一是信息来源的可靠,二是独立判断的能力,三是承担风险和牺牲的勇气。

尤其后两者,最稀有。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在舆论黑夜里、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即使“摸黑”也能作出良知判断和选择。

佘义士的价值就在这儿。他凭的不仅是忠,不仅是对主公的旧情私谊,更有公共伦理的大义。在信息机会上,他和那些道听途说、迷信御告的百姓几乎平等,可贵的是,他使用了自己的见解,在群目失明之下,他有一种不盲从、不随众的判断力,可以说,他是史上第一个在精神上给袁崇焕平反的人。最难得的是,在独立判断之后,他还有一种决绝的行动能力,不仅想,更要做。要知道,聪明人从来不乏,思考者也总有些许,而愿担风险的勇为者就不多了,何况灭门诛族的大风险。

最缺少的,即独立思考之后的行动者。

所以说,佘义士做的不是一件私事,而是公事。这件事,多多少少替历史挽回了一点面子。即便如此,若说佘义士代表“我们”,代表群众的“大多数”,那也让人汗颜,说明“我们”的脸皮太厚了。既然风险是一个人的,荣誉也应是一个人的。

佘义士是寂寞的,其家族更是寂寞的,非主流的。像其人丁一样,数百年来,这支队伍没有被壮大和扩充过,孤苦伶仃,形单影只。

我们既不是它的同道和亲戚,更不是它的母体和孵化器。

唯一的可能是:我们是它的对立面。

问世间,义为何物

电视片《佘家故事》中,我加了这样一段点评——

“我们见过无数表白出来的忠诚,高呼出来的忠诚,但你见过三百年默守一座墓的忠诚吗?一个怎样的家族才能胜任这桩孤独而坚忍的事业?要知道,除了风险和无名的寂寞,命运和历史从未向他们许诺过什么;除了一份悄悄的心灵荣誉和自我器重,根本没什么犒劳在路边等着——任何事到了这份上,恐怕也就无人去做了。”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上几百年,难的是世世代代和一件事长在一起。何况袁崇焕不仅是旧朝罪人,更是新朝夙敌,替这样的人守墓,堪称刀尖上的事业,前景黑得一望无际,实无出头之希望……

我相信,单凭理念和信仰做不到这点,因为这最终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对生命秉性和行动力的检验。从认知到行动,有着漫长的路,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的思想和智慧越深刻、复杂,解释能力越强,其疑虑和犹豫即越多,做事所需理由和条件即越多,选择空间和弹性亦越大,反而难以生成定力。

我想,在这件事上,起决定作用的恐怕是性情和家族传统,即被称为“基因”的那种东西。佘家血脉里,应有这样一些元素:虔敬而专注的天性,不疑和务虚的气质,遵守规则的本能,自我定义的价值观,目不斜视的埋头精神……这是一种有“原则”的活法,它单纯而谦卑,对咬定的事不放弃,它需要荣誉和动力,但不是来自外界,而源于内心的自我肯定。或者说,它自身携带荣誉和动力,精神上自给自足。

相反,一个太务实、太**的人,一个东张西望、参照系太多的人,一个审时度势、算术力强的人,是很难做到这点的。他太容易变卦和易辙,太容易魂不守舍,太容易被诱惑和勾引。

几百年生涯里,你觉不出这个家族的焦虑,它在心理上是平静、安详的。你觉不出它在等什么、盼什么——连“平反”“翻案”似乎都不在其心思内(“眺望型”的做事,往往都是有条件、议价式的,一旦得不到满足,即会放弃、改道甚至背叛)。它的生存姿态不是“等”和“盼”,而是“守”和“护”,是一种稳定的秉持、保养、延续。不变,即它的使命,即它的福分和生活。几个世纪里,它似乎只对自己提要求,从未对世界提要求。

它唯一的要求,也是最后的要求,即请求权力别让自己离岗,别让先人的诺言毁在自己手里,别让祖祖辈辈的活法在今天结束。

佘家,一个弥漫着古意和苍凉的家族。

如今,这古意将被驱散,这苍凉将被现代的烈日蒸发。

我们失去了什么呢?

片子播出前,我给分集结尾添了这样的话:

“随着袁墓的交接,随着私人守墓的角色被公共职能取代,这个古老家族的使命就有了某种终结的意味。对于文物和遗址,时代有了更好的保养,但我也隐隐在想,是否我们就有了相应的守护能力呢?毕竟,修缮和守护、物质能力和精神能力是两回事。愿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再去拜谒袁公墓时,不会只看到一座死去的坟,不会只看到碑石上的美德,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濡以沫几个世纪的东西。

“若后世是公正的话,我想,任何时候,它都应该向那些参与过历史留存和延续的个体投去感激的一瞥。没有那些情谊的呵护,没有那些无名尘土的覆盖,再伟大的墓碑也会死掉的。”

这些,是我克制了个人情绪之后的话,算是媒体立场和个人立场的平衡。

2004年11月

(第十节告别与答谢——CCTV《社会记录》的谢幕词

四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额头碰在一起,他们得到了一次做事的机会。凭着青春,凭着人文气质和理想主义,发誓要打造中国最好的故事体新闻节目,要把深夜经营得和白天一样灿烂。他们琢磨深夜属性,观察深夜人群,探求深夜气质,他们为它做好了长期在深夜行走的打算……

他们缺少经验和厚厚的履历,像一群稚嫩的牛仔,几乎徒手而来。没有马匹,骑手就是马匹;没有榜样,自己就是榜样;没有地图,狂奔就是地图;他们唯一的资本就是兴趣,最大的生产力就是自由与野性,最大的前景就是一望无际。从选题到方法,他们选择了“丰富”和“斑斓”,把探索一切可能性作为了起点。

后来,它带着稍许遗憾离开了“深夜”——这个通常被认为贫瘠和荒凉的地方,奖励它的是一块水草丰美的良田。在新的领地上,自由少了些,但收成大大好转。也正是在这儿,它收获了瞩目和成熟,经受了挑剔和考验,完成了从丰富到选择、从试验到定型的理性之路。

四年之中,曾有百余张面孔投奔这支队伍。每个成员都带来了自己的才华、趣味和基因(事实证明,这才是最大的财富),宽松的气场,迅速的交融和默契,终于诞生了一份共同的基因,正是这份集体因子,滋养了它的栏目文化和价值观,繁殖了与众不同的千期节目。

在这一千多个夜晚,它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机警的壁虎,架好自己的天线和触角,它遵循自己一贯的注意力,秉持一贯的专注精神和出击方式,以捕捉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风吹草动”为使命……或许,它最大的野心,即以一己角色填补整个频道乃至电视新闻格局中的某个空位。

本来,它以为路会很长,甚至一切才刚刚开始。它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许多年后,在它的颁奖词上将被写道:“在一个注意力高度同化的时代,它贡献并恪守了自己独特的注意力,十年如一日。”

这是个安静的梦想,也注定是个寂寞的梦想。然而,它没有注意到时间。

就在每一片叶子埋头为大树努力的时候,冬天来了。

我们将不得不告别,在最枝繁叶茂的时候。

在飘零之前,请让我们对四年来守候栏目的人说声谢谢,也让我们彼此说声谢谢。最后,让我们为自己鼓一次掌吧,就像树叶聆听自己的哗哗声……

我们将远行,带着共同的基因,这是生活对我们最大的奖励,也是我们唯一的勋章和密码,凭着它,茫茫人海中,我们会远远地相认。

走远了,还是朋友,还是兄弟。

海明威说:这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

(本文为央视《社会记录》收藏纪念版的内页致辞,央视国际总公司发行。《社会记录》于2003年“”期间随CCTV新闻频道开播,止于2008年初。笔者时任《社会记录》栏目指导,应邀作此文)

(第十一节恰同学少年——一篇应邀写给大学新生的书序

1

在我心目中,人生有两个季节最值得怀念和审美:一个是童年,一个是青春——尤以“大学”为标志的青春。它们是人生流程中最唯美的两栋时空,人生最诗意的元素、最烂漫和绮丽的风光都寄宿其中。不夸张地说,它们的生命美学含量,占去了人生一大半。

童年是懵懂的清晨,像沾露的牵牛花,枝条鲜嫩、柔软,充满汁液和梦幻。而青春则是朝阳时分了,用政治家的话说,是“点钟的太阳”。尤其种植在大学里的青春,更犹如黄金般的向日葵,不仅意味着激情、昂扬、蓬勃,更重要的,它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

若赐我机会,让我在人生中选一个季节再来一遍,我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它:大学青春。

或许偏见吧,我一直觉得,“青春”只有借大学这块领地才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他舞台上的青春都是打折的。我说的“青春”,并非一个年龄符号,而是一种与“青春”匹配的生命状态和心灵风光:从自然性上讲,“青春”乃生命力最鲜活最旺盛之时,就像一枚能量充沛到峰值的电池,前后都是减量的了;从精神性上看,“青春”是最心旌摇荡的季节,情感枝叶最茂密,梦想天线架得最高,像夏日里的爬墙虎,疯长到一切可攀之处。而在我眼里,大学恰恰是“青春”的天堂,只有在校园如此纯粹和宁静的特区里,像“花样年华”之类的词才能得到真正的孕育和演绎。

如此美好的时节,怎样才不辜负它呢?

作为一个驶过了车站的人,一个妄想将它再来一遍的人,有什么要对你们说呢?想来想去,聊几点值得珍惜的细节吧。因为,这些细节正愈发成为我——一个远离校园者的羡慕与怀念。

2

珍惜“共栖”。

在我眼里,大学生活有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同窗共栖。

无论教室、餐厅、宿舍、礼堂、操场、夜自习、林荫道……你都不是形单影只,你都和孤独无缘,你的前后左右都是同窗(仔细想想,“同窗”是多美的一记汉语)……那种簇拥的热烈、被众多体温环绕着的感觉,那种平等而亲密的伙伴关系,那种无须周折即可缔结的友谊和情义……多年以后,置身成人社会后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单位”“科室”“同事”“级别”“职称”“头衔”这些词的含义,比起“班级”“宿舍”“课堂”“同窗”“室友”“闺蜜”们来不知复杂和深奥了多少倍,冷漠和乏味了多少倍!大学,它把你们的青春设定为天然的“连体”和“同盟”关系,它为每个人都预备了那么多的同类,你们应学会感激、珍惜,因为它不复再来。多年后,当你站在大街的茫茫人海中、坐在自家的居室里,你会深情地怀念操场上的挥汗如雨、赢球后的欢呼雀跃、夜自习的灯火阑珊,还有寝室里那些小小的风暴;当那曲《同桌的你》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悠然飘来,你会隐隐动容,微笑或惆怅……

前些日子,我所在的央视《社会记录》做过一期节目,用镜头记录了毕业前几所大学的日常生活,有一幕画面让我感动:2007年6月1日晚,北理工的操场上,几千名毕业生席地而坐,他们屏息静气,等待着某种诞生。对面宿舍楼的灯全熄了,很快,一间屋亮了,一连串的屋亮了,操场开始沸腾,最后,夜色中浮现了5个灯火缀成的大字——“再见,北理工”!面对那些热泪盈眶的青春,我的心也湿了。我知道,这是青春的告别,这是大学的童话。为了这一声“再见”,他们用了13个楼层、几百间宿舍,几千人参加了演出。再见了,朝夕相处的日子,同窗共栖的生活……他们用灯光完成了最后一次牵手和拥抱。

“同窗共栖”,这是大学送给你们的独家礼物,这是青春特有的生活图案和精神方阵。在我这个过路人眼里,它多像一片向日葵地,金黄、灿烂、碧绿、昂扬!好好守护,学会欣赏和迷恋吧。有报道说,现在一些大学生厌倦了宿舍,在外租房独居或与恋人同居,我听后有些黯然。说实话,我不认为这样做违反了什么纪律,我只觉得辜负了一份天然契约,辜负了生活的一份美意。要知道,你们有的是机会从伙伴身边溜走,有的是光阴躲在格子里享受私密,那是你们今后几十年的状态,漫长的成人岁月等着你们,而“宿舍”的风景将不复再来,成为永远的绝唱。我不想指责谁,只是为你们提前与伙伴失散而遗憾,这是青春的隐痛,这是校园的损失。

某次,有人让我评价一下易中天们的“百家讲坛”,我说:“它让千百万成年人又回到了教室,成为‘同学’。”这样说一点讥讽之意也没有,确是我对“百家讲坛”的观感。看电视时,我很留意现场“同学”的状态,尤其表情特写,你会看到,尚未开讲,那些大龄面孔、那些拿着小本子和钢笔的手指,就开始闪烁一种兴奋,无论台上讲得如何,那种幸福的光彩从未消失过……后来我明白了,这种坐在教室里的机会、这种饰演“同学”的体验,本身即很让成年人满足了。他们会想起什么呢?或许,会有一种恍惚,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又回到了济济一堂的青春……这算是一种情景美学吧。我想,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这种“回到教室”的幻觉也会有的。至少我有。

啰唆了这么多,我只是想传递一个信息:珍惜你们最后的教室时光吧!珍惜你们被唤作“同学”的每个春天吧!多年后你将发现,那是青春最美的徽章和证件。

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16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2)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14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5)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4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5)第21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7)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6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2)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6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6)第9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9)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14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5)第6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6)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21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7)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14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5)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9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9)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4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4)第24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0)第11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2)第23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9)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22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8)第20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6)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0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1)第1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13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4)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9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9)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5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1)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12章 饕餮时代,物理人生(3)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8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8)第19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5)第3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3)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2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第5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5)第18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4)第17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3)第16章 谁在批判,批判什么(2)第4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