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战起(一)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进入立夏之后,楚州的天气逐渐阴晴不定,各路官军的行军速度也变缓了许多。南平府的五郡兵马在耗费了五六日的时间后,总算都在郡城集合完毕。

南平府本就有三旅府兵,所辖五郡兵马到齐后,城中一下子有了八旅大军。

按照夏国武制,府下各郡原本只有三到四营郡兵。不过,因为西贼的到来,朝廷已经允许楚州各郡扩兵成旅,在郡守之外,特设了一个旅将,以便统制各营。

西贼还没有坐大,若是事态严重,朝廷也许会让府城增设将军,州城特设元帅。

开拨在即,各郡旅将有意让手下军人放松放松,因而府城各地的歌楼酒肆,一时间人满为患起来。到处都是吃酒宿娼、聚众闹事的军士。

正在府卿为这些丘八头疼不已的时候,州里终于传来了出师的命令。

楚州三府,分别为南平府、东宁府,北安府。

就地理位置看,东宁府西南与南平府接壤,东北与北安府交接,而西贼盘踞的荆阳郡则位于东宁府中部,距府城不远。

按州城将军制定的行军计划,南平府的八旅人马要迅速赶到东宁府城与东宁大军会合,将军本人也将带领一军人马尽快赶到。待南平军、州军与东宁军会和后便着手向荆阳发动进攻。至于北安府的大军,州城将军的意思是,让他们以偏师的身份由北而下,配合主力南北夹击。

一切似乎都有条不紊。

十日后,东宁府城。

两府大军已经会师。由于数日奔波,人马疲乏,州城将军令各军先做休养,待北安军有消息传来便开始攻城。

州城将军姓冯名石,四十岁上下,祖上几代都是世袭将军。按制,世袭将军每隔一代便要换州驻守,到冯石这一代,恰好分到楚州。

冯石高约六尺。虽是将门出身,但自幼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他平日里从不骑马,都是乘车坐轿。因而养得头胖身圆,看上去有些笨拙。

谋兵布阵,幕后指挥,冯石还是有些韬略的。至于马上杀敌、陷阵冲锋,那是莽夫才做的事,冯石自视为人上之人,从来不曾想过这些。所以他的武艺几乎一点也无。

大军在东宁府驻扎了三日,粮草消耗得惊人,却没有收到北安军南下的消息。

冯石估计北安军已在来的路上,同众将商议一番后,认为不能再等了。

于是大军稍做准备便匆匆誓师,浩浩荡荡地向荆阳开去。

十万官兵,满怀斗志、铺天盖地,声势浩大地向荆阳境内杀去,短短几日便接连收复数县。一路上,除了偶尔遇到过百十个出来侦查的贼人探马,官兵们几乎没有打过仗。

如此顺利的进展,让大多数官兵生出了轻敌的心理。不过身为全军指挥的冯石却越发警惕起来—他总有一种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或许是祖传的性格,越是一路无人,冯石越小心翼翼。行军途中,他一直收拢各部,不让任何人掉队。夜里扎营,他专门派出守夜官兵,手执金柝,四下巡逻,以防贼人偷袭。

众人行了十数天,眼看便要到荆阳城下了。冯石这才微微放松了些,他想,贼人应该把兵马都囤集在城中,等着官兵去进攻吧。

小满将至。

本来一直阴晴不定的天气,今日忽然放晴。十万官兵的头上是骄烈如火的太阳。

大军马上便到荆阳,诸将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起来。

冯石帐下,诸将聚在一起商议军情。

“将军,小将请率一旅兵马充当前锋,为将军探路。”

一个长脸汉子自荐道。此人是州城出身的旅将,名叫马力,跟在冯石身边多年。

另一个黑面大汉咧道:“将军,您可不能偏袒自己人。咱常山的兵马也不是吃素的,某家愿为将军杀开一条血路。”

黑面大汉名叫李馗,南平府常山郡人。此君是个猛人,西贼过境南平,肆虐诸郡,唯独对李馗镇守的常山郡城久攻不下,因而弃了常山郡城,转入东宁府。

冯石原本不想轻进,但诸将热情正盛,他不能打击大家的士气。

思索了一番,他决定派李馗做前军。

“李旅将,本将在州城就听说过你常山李老虎的大名。好!既然你自请长缨,本将就着你提本部人马,替十万大军开路。”

李馗大喜,领命退下。

食过午饭,李馗率领手下五千人马离开军营,沿小路朝荆阳城奔去。因为李馗一旅是探路前军,所以冯石特地将为数不多的马匹分给他们。

众人平安无事地在路上行了两个时辰。李馗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看起来威风凛凛。

“启禀旅将大人,探马来报,前方发现一片松林,恐有贼人埋伏。”一个传令官来报。

李馗道:“探马怕死,既疑有贼,怎不派几个人进去查探一下。急着回来做甚?”

其时正是午后,天气炎热,蝉噪鸟鸣。李馗解开水囊,喝了几口,对自己的副将道:“派一营人马充当前锋,再探。”

官军们小心翼翼地到林中一番搜索,却没有见到贼人的影子。

李馗得知后,气道:“这些探马,无端浪费本旅将的时间,待我扎下军营,非得打他们军棍!”

随后五千官兵又陆续穿过了两片高及人腰的荞麦地,皆无异样。

李馗举目望天,见日已倾西,担心大军天黑前不能到荆阳城下驻扎,于是下令全速前进,也不派前锋打探了。

此时,一片幽深的竹林之内。

数千名全副武装的西贼士兵一言不发地伏在地上,身上全都覆盖着竹叶。如果不走近,没有人能发现他们。

“威爷,前方的兄弟看到了大队骑马的官兵。”

一个传讯的小卒低声向一个大汉道。这大汉便是西贼的大将韩威。

韩威拍了他一巴掌,骂道:“大队是多少?”

小卒惧道:“前边的兄弟说,和咱们差不多。”

韩威吩咐道:“叫兄弟们不要打草惊蛇。”

韩威的心中是有些恼火的,孙富居然让他来这里埋伏官兵。他韩威再怎么说也是升天教里数一数二的人物,应该和官兵堂堂正正地野战才对。打伏击这么阴险的事,怎么能让他来做呢?

但是孙富认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韩威无法,只能应允下来。

他心里盘算着:现在自己有四千多弟兄,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手,人数上又和官兵差不多,再加上是打伏击,胜算怎么说也有七八成。

思毕,他便沉下心来,静静地等待官兵入网。

对面的李馗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踏进西贼的陷阱。

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十六章 战起(一)第五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一章 回乡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十五章 备战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三十六章 战后第六十五章 撤军第四十一章 风云初起第四十八章 决战(一)第三十五章 云开月明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二十章 追击第十二章 婚约第十一章 贺寿第十八章 战起 (三)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一章 回乡第六十五章 撤军第四十三章 棋局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十五章 备战第十一章 贺寿第五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五十五章 拜访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六十八章 出征第十六章 战起(一)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四章 活下去第九章 休养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五章 生机第六十六章 后事第十二章 婚约第十二章 婚约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四十三章 棋局第六十五章 撤军第四十八章 决战(一)第五十五章 拜访第二十四章 江府第二十章 追击第六十六章 后事第五十五章 拜访第七章 裂痕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三十五章 云开月明第二十五章 夜游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二十五章 夜游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变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十四章 开春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六十二章 战势第五十八章 购镯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七章 裂痕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六十八章 出征第三章 惊变第三章 惊变第十五章 备战第四十章 乱象再起第三十五章 云开月明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第三章 惊变第二章 打斗第十三章 新年第二十一章 封赏第四十七章 决战前夕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四十八章 决战(一)第四十三章 棋局第三十七章 阴谋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二章 战势第六十二章 战势第十六章 战起(一)第三章 惊变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六章 升官第十章 孙氏父子第五十四章 求贤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六十一章 博弈双方第十四章 开春第五十章 决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