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决裂

中州失陷的消息不久便传到楚州,传到南平府,传到韩元耳中。

说实话,韩元乍闻此事,心中还是不敢相信的。尽管他早就知道朝廷已经病入膏肓,可如此一个庞然大物,说推倒就被人推倒,这世上的事还真是难以预料。

正在韩元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要不要奉吴王周宁为正统的时候,白俊武却抢先一步,代表楚州向周宁上表称臣。

白俊武的父亲白敬文已经投靠了周宁,白俊武自然只能选择归顺。

作为回报,周宁以新天子的名义,任命白俊武为楚州总督。总督这个官职是周宁新创的,相当于州牧和元帅的结合,总揽一州的军政大权。

周宁知道,自己这次造反,天下肯定有许多人不服,自己必须给他们一点甜头,才能让他们不反对自己。

周宁虽然任命白俊武为楚州总督,原先的州牧却也没有被罢免。周宁的意思,是在总督之下,仍然保持州牧和元帅的存在,只是两者统归总督节制。

就在韩元考虑要不要投靠周宁的时候,京城却来了一道圣旨。原来周宁为了拉拢他,决定任命他为楚州元帅,接替白俊武原来的职位,不过仍然从属于白俊武。

韩元对此十分不满,他不愿屈居人下,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白俊武,一直想害他的性命。可是不接受任命的话,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拒绝呢?

就在韩元头疼之际,刘志远在燕州扶持新帝登基的事也传到了楚州。韩元立刻以此为由,正式拒绝了周宁的任命,宣布奉燕州为正朔,认定吴王周宁是逆贼。

为了让各州将领响应自己,韩元还托弟弟写了一张讨伐周宁的檄文,传檄四方。

韩元这番动作,摆明了要和白俊武决裂,楚州三府的大小官员立刻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支持韩元,另一部分支持白俊武。

南平府现在是韩元的地盘,府下的各郡官员无不以韩元的命令是从。笑话,韩元手握三万兵马,手下官员哪个敢忤逆他的意思。

北安府和东宁府的大小官员则态度各异,有的支持韩元,有的反对。总体来说,支持白俊武的人要略多于韩元。

对于那些支持白俊武,支持周宁的人而言,谁占领了大夏国的京畿,谁就是天命所归,所以他们反对韩元,认为韩元的行为是逆天之举。

而那些支持韩元,反对白俊武和周宁的人,则是对先帝周承运心存同情的忠臣,在他们的心中,周宁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地逆贼。

白俊武在得知韩元发布讨逆檄文后,对他的恨意又加深了一层。他本想清点兵马,立刻杀向南平,不过在手下几个将官的规劝下,最后还是忍住了。

因为白俊武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手上的兵力居然比韩元少。韩元偷偷接纳了黄琅、王彪的三万逃兵,略做扩充后,如今的兵力已经接近四万。而他自己的手上仅仅有两万人不到。

虽说白俊武手下的兵马都是北方来的精锐,常年征战,战斗力肯定要比韩元这边的南方兵强,但白俊武有自己的顾虑。

他不能和韩元硬拼,现在这个世道,只有手上有兵说话才有力量,白俊武再怎么说也是世家出身,这点道理自然明白。

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只能一边暗暗地扩充实力,一边尽可能地稳住韩元。想通了这一点,他立刻下令,让麾下将士约束好自己的部众,不要和南平府的韩元军队发生冲突。

南平府。

韩元又一次将小圈子的众人聚在一起,这次却不是在密室里偷偷商议了,大家直接光明正大地坐在韩府的大堂下,开诚布公地交谈。

韩元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两边依次坐着李馗、马二憨,二毛等人。

韩元端起桌前的茶杯,往嘴边抿了抿,向众人道:“这茶叶不错,大家都尝尝。”

众人闻言,纷纷端起茶杯品尝,喝罢皆赞不绝口。

韩元轻轻放下茶杯,微笑着道:“列位,这茶叶明明又苦又涩,我就是随口说说,你们却都当真了?”

黄琅立刻道:“伯爷说是香的,哪怕是坨屎,那也是香的!”

众人闻言,皆暗暗鄙视。这个黄秃子还真是脸皮够厚,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

不过韩元闻言倒是十分受用,笑道:“黄副旅将这句话不错,诸位既然选择跟着我干,那么对于你们而言,我韩元说是香的,还就必须是香的。”

见众人若有所思,韩元接着又道:“我希望对于诸位而言,我韩元就是绝对不能反驳和质疑的权威。只有你们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意识,大家才不是一盘散沙,才能凝聚起来,取得最后的成功。”

这时,一直以来都没有说话的王彪突然插嘴道:“韩伯爷,若是我们当中,有谁发现您的决定是错的,或者是有自己不认可之处,我们又当如何?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大伙一步步地错下去?”

“问得好。”韩元眯着眼,盯着王彪冷冷道:“不过,你得记住一点,只要是我韩元下的命令,哪怕明知道是错的,也必须要执行。”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韩元也不是刚愎自用之人。我在宣布军令之前,一定会召集大家集思广益,你们有什么意见,不妨在那个时候说清楚。”

韩元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众人都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今后行事一定要注意,不要违背他的意思。

“伯爷,您现在决定奉燕州为正统,不怕中州率兵报复吗?”李馗有些担忧。

韩元道:“这件事我考虑过,我认为周宁根本不可能派兵过来。首先,中州初定,各地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周宁就是有心对付我,恐怕也抽不出精力;其次,燕州现在已经宣布反对周宁了,周宁就算真的抽得开身,只怕也要先对付刘志远吧。再次,九州之中,仍有许多州的将领没有表明态度,投鼠忌器,周宁必定不会出师楚州。”

马二憨听罢,忍不住拍手大赞:“啧啧,伯爷这眼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真是望尘莫及啊。”

胡大虎道:“马二憨,你还真是能说。看来俺真要找个先生教俺读书认字了,不然以后想说伯爷几句好话,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韩元笑着道:“你们也不要尽挑我爱听的说,否则废话说多了,难免让我对你们印象不佳,忠言逆耳这句话我还是知道的。当然,聪明人的忠言未必逆耳,要看你怎么说了。”

韩元话毕,又和众人讨论了一下接下来的动作。

“我的意思,是要争取东宁府和北安府的支持。先礼后兵,能用金钱美色收买的尽量收买,能晓以大义争取过来那更好,如果这些都没有用,那就少不得要用刀子说话了。”

众人闻言,无不精神一振。

第三十四章 冬临第四十一章 风云初起第十四章 开春第九章 休养第五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三十九章 有惊无险第三十章 大风起兮第二十四章 江府第二十章 追击第三十四章 冬临第三十一章 守城(一)第四十三章 棋局第二十八章 对策(一)第一章 回乡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一章 风云初起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六十七章 干他娘的第四十七章 决战前夕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第五十三章 局势第六十六章 后事第二十一章 封赏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十一章 贺寿第三十六章 战后第六十二章 战势第五十三章 局势第二十一章 封赏第三十五章 云开月明第十三章 新年第十六章 战起(一)第七章 裂痕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二章 打斗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三十四章 冬临第九章 休养第十六章 战起(一)第二十四章 江府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五十五章 拜访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四十八章 决战(一)第四十八章 决战(一)第五十三章 局势第三十五章 云开月明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十九章 意外第四十九章 决战(二)第十四章 开春第五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十四章 开春第三章 惊变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十一章 贺寿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三章 惊变第六十二章 战势第四十七章 决战前夕第三十章 大风起兮第六十八章 出征第三十四章 冬临第二十章 追击第十三章 新年第六十七章 干他娘的第四十七章 决战前夕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一章 回乡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变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四十七章 决战前夕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十章 孙氏父子第三十四章 冬临第十章 孙氏父子第二十一章 封赏第六十五章 撤军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三章 惊变第六十五章 撤军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五章 生机第十章 孙氏父子第四十三章 决裂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六十四章 转机第四十九章 决战(二)第十七章 战起(二)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三十六章 战后第六十五章 撤军第四十一章 风云初起第四十七章 决战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