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

寄宿生和走读生,是当时学校常见的两种就读方式。寄宿生吃住在学校,早晨要按时起床,要早自习,晚上要按时就寝,还要晚自己。

走读生只要按时上课,按时下课,不用参加早自习和晚自习,相对而言,受管理受约束要少些,要自由一些,刚上初中,顽心未泯,更喜欢做走读生。

自打进入中学之后,越来越羡慕走读生,不但是因为走读生相对自由。更重要的是,寄宿生吃得太差,住得太差。

每个农村来的孩子,父母送到学校时,一般都是一个木箱子,一床被子,一张草席,被子各式各样,草席有好有坏,最好的当然是垫褥,其次是买的草席,再次是竹子作的凉席。

箱子一般都比较大,安上了锁,平时锁住,用时打开。里面放换洗衣物,一个米袋子,以及一两罐干菜。如果家里给了零用钱,一般也放在箱子里面。

寄宿生每人都有个饭盒,四四方方,用铝做成,上面有个盖子,专门用来蒸饭。也有些家里生活特别困难,用的是资瓷碗或者瓷缸。

我和姐姐,一人一个这样的饭盒,细心的父亲,在盒盖上用铁钉敲打出一个小圆点,分别组成我们两的名字,便于辨识,不会搞乱,也不容易丢失。

后来转学到澡下,那里的寄宿模式差不多,两个饭盒跟随我们过去,一直到初中毕业。现在它们应该都还在,被父亲留了下来,当作了盛鱼勾鱼线的盒子。

那时候的学校食堂,设备简陋,灶上架一口大锅,用杂木做成用一个很大的笼屉,蒸饭时锅中盛满水,将笼屉一层层叠在笼屉上,底下生起大火,就能将饭蒸熟。

到学校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从箱子里面取出家里带来的米,放在饭盒内,以水淘洗干净,然后放在食堂,由工作人员一个个的将饭盒放入笼屉内。

印象之中,饭盒都是随便放置的,每到开饭时间,一个个的笼屉摆出来,蜂拥而来的学生们,按照记号寻找自己的饭盒,每次都拥挤不堪。

几百上千个学生,场面有时候会很乱,常常出现前面的人拥挤着将其他人的饭盒打翻,也有拿错的,每每出现被拿错之人,哭哭啼啼的找到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回来。

农村孩子纯朴,自己拿自己的,一般都不会拿错,偶尔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要老师帮助寻找,都能够找到,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故意拿别人的饭盒。

这是为什么勤工俭学,交柴火是重要的内容,学生们蒸饭,那一口灶烧得全是柴火。不但是勤工俭学要交柴火,事实上每个学期报名,除了学费之外,另一个要交的就是柴火。

那时候经济搞活程度还不够,没人到学校卖菜,学校也不允许。食堂只负责给教职工炒菜,学生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一盒热饭,当然也有可能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到外面购买热菜。

拥挤着抢到自己的饭盒之后,学生们纷纷回到寝室,又从箱子中,找出家里带来的干菜,按照一个星期的量,小心夹出一点,放入饭盒,准备着自己的一顿饭。

那时候流行一种“梨水”罐头,罐子是玻璃的,上面用一个铁盖拧紧,铁盖中加了塑料垫圈,可以密封。形状各式各样,圆的扁的高的矮的,大小有些差别,但也差不了多少,与现在市面上见到的基本一致。

再大也大不到哪去,一个罐子最多一斤容量,要吃一个星期,可见学生们的生活有多艰辛,每次都不敢多夹,万一没控制好,最后几天就要吃白饭了。

能吃一星期而不坏,家里又能有充足的供应,也就那么几种干菜,最常见的是“霉豆腐”,其次是 “揉菜”,最后是“盐苴”,这是主旋律,是铁三样,三者必有其一。

“霉豆腐”最容易制作,农村田塍上种植的大豆,多是用来作豆腐。豆腐切开成小块,伴上辣椒粉,浸点油撒点盐,封入罐子之中,一段时间后,自然霉变,就成了“霉豆腐”。

“揉菜”直接从坛里捞出切碎,加入菜油和盐炒一炒就成。“盐苴”相对来说,是三个里面最高档的,因为要用猪油炒,有的还会放入一些肉。

长期需要,经常要带,农家生活不宽裕,其实放入的油是不多的,与其说是当成菜吃,不如说是蘸了点油星,品了点盐味,这样一吃就是一个星期。

三样之一为主,其它的也会带些,多是辣椒炒肉和辣椒炒鱼,不过这些都不能长时间保存,一两天就要吃掉,否则会变质。一般都是自己独自享用,除非是相当好的玩伴,才会相互分享。

山里人家带的干菜,品种比丘陵地区人家带的,品种要多些,除了以上三样,还有“葫芦干”、“笋干”、“茄子干”等等,也易保存,完全可以吃上一个星期。

我带到学校的,一般也是这三样,外婆曾给我做过一两罐“盐苴”,里面放了许多肥肉,猪油浸透了“盐苴”,吃起来特别香,每当绕道外婆家时,总希望能得到她做的一罐“盐苴”,不过常常失望。

左山的三伯父,他的第四个儿子比我大几岁,当时正与我同时在会埠中学读书,不过他是走读生,每天早晨到校,晚上回家,其它的事情都记不起来,唯独他给我带的一罐辣椒炒鱼,一直忘不掉。

满满的一大罐,鱼块很大,还很新鲜,我这样堂兄,在学校找到我,微笑的交到我手中时,感到特别意外,特别兴奋,那味道能比天下珍馐。

三伯父没有文化,对父亲很倚重,家里大小事,都找父亲商量。因为家住农村子女又多,家里生活条件一直不太好,三伯母跟着吃了不少苦。

他的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农忙时常被他赶到我家帮忙,我刚出生不久,父母没时间带我,三伯父的小女儿,曾在我家带过我很长时间,他们一家对我呵护有加。

打我记事起,父亲这一辈,包括各位堂兄堂姐,始终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浓浓的关怀和疼爱,在我开始能从别人身上感受到轻视的时候,他们身上的这种感情,始终没有一丝改变。

这一年的寒假,到老家拜年,八十多岁的奶奶,把她的铜手炉偷偷塞给了我,铜手炉很精致,里面装炭火,能放在怀中取暖,却不会烫到身体,听说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有,也不知道奶奶是怎么得到的。

不到还没来得及细细观察,就被父亲发现了,刚刚从老家回来,又拿着铜手炉,骑上自行车,给送了回去。后来再没机会得到,因为第二年过年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

二伯父打我从小就认为我才是宋家的“男人”,看到我就叫我“男人”,一直叫到去年他去世。最亲切的是五伯父、五伯母,甚至在我高中毕业后,还常常给我零花钱。

寄宿生的苦,还表现在住宿上。学校宿舍相当简陋,粗壮的杂木搭成一排架子,分成上下两层,架子上搁置一排木板,连在一起,学生住宿时,顺着一排挤过去,我们叫“通铺”。

有些木板钉得很牢,比较平整,有些可能时间太久,受潮或者干燥,木板开裂或者变形起伏,出现缝隙或者高低不平,有些缝隙还很大,上面露出丝丝木刺。

墙壁一般都用了白灰粉刷,但是常有脱落,一大片一大片的青砖直接露了出来,春季受潮,墙壁湿滑能渗出水来。窗户很少有玻璃,要么是报纸简单糊上,要么用塑料薄膜钉上。

很少有人带床垫的,一般都是用草席,当作垫褥垫上之后,再将被褥铺上,冬天是这床草席和被褥,夏天还是这床草席和被褥,特别是冬天,寒风常将窗户上的纸或者薄膜吹破,呼啸着卷进来,不知道有多冷。

第二十五章 一段历险第三十二章 田间劳作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军学院第八十三章 顺利毕业第三十五章 卖谷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三十二章 田间劳作第六十章 分兵下连第六十三章 驻训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间第三十九章 枫垅小学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九章 校园生活第六章 邻里乡亲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军学院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三十五章 卖谷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三十五章 卖谷第七十九章 军号嘹亮第十章 火之记忆第八十六章 任职排长第四十一章 忧郁少年第六十三章 驻训第六十九章 为梦而冲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七十四章 军校学员第八十六章 任职排长第九十四章 告别军营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九十章 新兵连连长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三十五章 卖谷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线第四十五章 教师宿舍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猎第二十六章 山里人家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六十一章 二龙头特号第十五章 动荡年代第五十九章 学习训练第九十三章 静在山头后记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间第七十九章 军号嘹亮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八十八章 低窝铺第七十一章 情感羁绊第十九章 山里照明第三十章 竹笋美味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七十四章 军校学员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猎第八十章 院墙内外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十一章 父辈亲情第六十三章 驻训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三十五章 卖谷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间第六十九章 为梦而冲第二十五章 一段历险第二十五章 一段历险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五十八章 内务管理第十八章 农场优越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队第三十二章 田间劳作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猎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线第七十章 战友战友后记第七十章 战友战友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猎第七十七章 行军拉练第七十九章 军号嘹亮第三十九章 枫垅小学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七十章 战友战友第八十六章 任职排长第八十八章 低窝铺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九十三章 静在山头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七十四章 军校学员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八十三章 顺利毕业第四十四章 为人师表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猎第十章 火之记忆第五十三章 待业一年第七十八章 实弹射击第四十六章 校园之觞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五十六章 踏入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