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虏策

bookmark

正所谓,危险和机遇并存。

疾风骤雨忽至。李东阳提醒张昭小心应对。李幽劝张昭退一步海阔天空。

只是,张昭的“退让”程度远比李幽想的更大。当然,他是假退让。报业里搞公平竞争,真理报最终肯定会一枝独秀。

从长远来看,这肯定不行。非政府控制的新闻机构,绝对不能允许其独占新闻市场。但那是将来的事。当前阶段,张昭需要真理报为他的改革发声。

当前,张昭“退”一步,在弘治皇帝面前再次得分。

所以,弘治皇帝有此问。

不要误会。弘治皇帝把张昭从京师中调到边关,并非是“流放”。而是想要补偿张昭。

这是明朝武勋“升级”的常用流程。

明朝的武勋子弟一般是先世袭取得“爵位”,然后到京营或者团营的坐营,接着就是外放领兵。有功劳后调会京师,在五军都督府任职,掌管一部分军队。

张昭现在就已经处在这个阶段。他本来就是军功封爵。

接下来,武勋们就可以通过协助整治运河、代天子祭祀等等务虚的事务来立功加官。譬如加太子太保,太傅之类的官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z地位。

以明朝的爵位体系,张昭这个食禄五百户且不能世袭的二等伯其实在最底层。

假设英国公张懋现在去世,张昭以这个爵位想要接管明朝的军队,基本不可能。和成国公朱辅根本没得争。声望不足啊!

当然,弘治皇帝只是单纯的想要补偿张昭而已。没想那么远。估计想到这么远,弘治皇帝也不会把兵权都集中在张昭身上。这是皇帝的基本修养。

弘治皇帝是打算等张昭把边贸城修筑起来,等银子运到国库,他给张昭把这个二等伯提升为一等伯。

张昭对明朝武勋集团提升的那一套流程并不熟悉,但他知道弘治皇帝并非要“流放”他。应该是有补偿的成分在里面。

但是,修筑边贸城这种小功劳,他要着有什么用?边贸城自有税务司和工部的官员去操心。

张昭脑海中想起接任后军都督府后,在家中沉思时的计划:复大宁卫。

弘治皇帝见张昭沉思,温和的笑一笑,道:“朕与卿君臣私下里闲谈,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说出来。”

随着弘治皇帝的话音落下,正好窗外有闷雷声传来。此时的召见,弘治皇帝将身边的大小太监都打发出去。这也是表示亲密、信任的一种方式。

张昭拱手行礼,歉然的道:“臣刚刚走神了。臣蒙陛下恩典,掌后军都督府事。北直隶诸卫所尽在臣管辖之中。臣斗胆询问陛下,北直隶诸卫所废除后,这些人口流往何处,边墙内的防务应当如此处理?”

弘治皇帝走回到铺着黄绸的书桌后,坐下来,不动神色的道:“卿说说看。”

弘治皇帝当然不会关注这些细枝末节。他只知道张昭和王承裕两人曾提出废除卫所要因地制宜。但当然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应对自如。

张昭一边整理着思路,一边道:“陛下,北直隶所辖的卫所约数百万人。这些人口都是宝贵的资源。在废除卫所后,不能让他们往中原而去。中原可耕种的土地基本开发殆尽。朝廷应当引导他们前往辽东开垦、定居。

另,去年七月泰宁卫犯境。臣有心复大宁卫旧地,往北剿灭朵颜三卫。削减鞑靼人的羽翼。”

关外的黑土地有多么的肥沃,这基本不用说。而中原之地早就被占满。这些卫所士卒和其家属,去中原也没有活路。让他们卖身豪门、地主为奴,更非张昭所愿。

就像张昭在顺天府和天津卫两地的试点,先挑选一部分士卒当兵,再分流,最后组建建筑公司兜底,将这些多出的人口转为工人。京城目前的繁华,和这些多出来的人口有关。

张昭正要接着介绍在北直隶各地卫所废除后,保障动员能力的都司(省)、卫所(府)两级军分区架构时,

弘治皇帝笑着打断张昭的话,“卿想要打朵颜三卫?朵颜三卫和鞑靼人关系并不紧密。”

张昭推动废除卫所制度,又掌管着后军都督府,直接负责这一块。弘治皇帝并不关注张昭改革的细节。他相信张昭能处理好。他关注的是张昭新想法。

张昭不急不徐的阐述道:“陛下,鞑靼拥有骑兵十万。可谓当世大国。大明与鞑靼的较量不会一蹴而就。臣之前提出的大方略是一方面。具体的操作,就是如大汉当年。

不管朵颜三卫是否和鞑靼关系密切。他只要有犯境之意,就会牵制大明在辽东、蓟州两镇数十万兵马。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而,大明往东,先灭掉朵颜三卫。保障京师、辽东这里的安全。更应该移民辽东,充实边地,不许女真诸部作乱。

往西,西征西域诸国,断掉鞑靼一臂。

如此,臣率王师出塞,北征大漠,则定可灭此朝食。”

如何灭掉草原诸部,汉、唐都曾作出示范。西汉先把西域诸国搞定,断匈奴一臂,最终由陈汤出兵灭掉北匈奴。即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位。终结这场百年大战。

唐王朝占据河西,先把朔方郡打下来作为反击基地(就是河套地区)。兵精粮足之后,由名将李靖统兵十万北伐,灭掉了东突厥。

以新军营的战力,张昭其实完全可以采取唐朝的做法,先把河套打下来,继而出塞灭掉鞑靼。

或者,走明成祖朱棣的路线,直接由宣府出塞,经兴和城一线,横扫小王子在漠南的汗庭。

但是,打赢战役和灭掉草原诸部,占据其地是两回事。唐王朝统治草原的时期,同样是把西域收入囊中的。否则,仅靠安北都护府是不顶用的。

所以,欲占草原,必先得西域。因为西域有大片的地区适合种地,拥有大量的人口。可以给中原王朝提供很大的补充。

当然,如果科技发展起来,把铁路一修,那很轻松的可以让鞑靼人跪着唱征服。不用管地形。

弘治皇帝还是信任张昭的军事水平的。毕竟韦州大捷是土木堡之变后唯一斩首过万的胜利啊!

张昭的逻辑非常清晰。

弘治皇帝认可,但是他对灭掉鞑靼不感兴趣。

这并非他怂。而是张昭在他面前陈述战略,看似很轻松。但作为皇帝,他很清楚要调动多少人力、物力。大明的国力会被损耗一空。多少人的日子没法过?

这并非他所想要的大明!

弘治皇帝道:“卿所言有理。但朕恐怕难以给你更多的支持。国库中的粮食、布匹、银子已经被消耗殆尽。”

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响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第六百二十一章 冲突(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七十七章 尾声(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决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缕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三百八十九章 达成基本目标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两百七十一章 封爵,实至名归!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八十三章 初见太子(下)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脸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两百九十六章 京师半日(下)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五百三十五章 将要结束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吓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五百七十五章 终章(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两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议封爵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荡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锋(四)-刘大夏的反击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胜之后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七十七章 尾声(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闲半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态(二)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六百二十六章 谈一谈的方式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五百零九章 轻松击破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后日常第两百九十六章 京师半日(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愿意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谓名士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昭的方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鸣惊人(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宫(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第九十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变故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中)第一章 难题第四百六十九章 树大招风第四百四十章 胜利之甘美(求收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