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

“威远城中怎么样?”张轩问道。

“可战的不足千余,不过所有士卒念及大人授田之恩,都愿意誓死报效大人。”阮进说道:“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威远城中士卒愿意为大人赴死。”

“不用了,好生休息一下便是了。”张轩说道:“剩下的人就交给临颍营与西平营便是了。”

“军功授田。”张轩心中暗道:“果然是最好的制度。”

张轩越发感觉商鞅是大才。他抓住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的要害所在,就是土地。

只要军功能给普通士卒带来土地,那么军队的战斗力一定超标。即便是本朝开国的时候,无数老电影中都有一句话反复出现,家里分了田。

无数战士未必懂的什么共产主义的大道理,都是为了那几亩田地,还拼了性命。

这个态度几乎古今如一。

只是土地从是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问题核心,任何问题,军事,财政,人口,文化,最后都能引申到土地上去。张轩不敢也不能轻举妄动。单单是打掉数个卫所而已。张轩已经弄得南京沸沸扬扬了。

如果他再多做一些,说不定江南士绅都要联合起来造反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想要再次给士卒授田,是想都不要想了。

不过,张轩也趁着这个机会,将汝宁徐州各军之中没有授田的士卒全部在宁波附近授了田,很长一段是,只要不大扩军,张轩对田地的需求并不会太大。

“大人,官军有动静。”张元初说道。

张轩立即拿出千里镜看过去,却见官军大队人马,已经陆陆续续上船了。一艘艘的船只,顺着姚江向大海里而去。

“好滑溜。”张轩说道。

郑芝龙的撤退,出乎张轩的预料之外,但是细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沿海水师最大的能力,是超强的机动能力。可以在海岸线之上,神出鬼没,与张轩所部力战,反而不是他所长。

一见落了下风,就脚底抹油。这分果决,也让张轩佩服。实实在在的海贼风格。

“大人,我们追吗?”邓和说道:“将士们还有力气,趁着他撤退的时候,咬住他的尾巴。”

张轩心中微微一动,随即摇摇头说道:“不必了。”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张轩害怕什么?害怕舰炮,张轩看着郑芝龙的座舰,后背微微冒汗,无他,他看见了成排的火炮,每一门火炮都比张轩所铸造的临颍炮要大了不知道多少,。甚至超过张轩在开封城下铸造的火炮一倍有余。

“这大概就是这个时代火器的巅峰之作,红衣大炮。”张轩心中暗道:“我居然忽略了这个。”

此刻去进攻郑氏在岸边的营地,立即让张轩想起一个古代的阵势,那就是偃月阵,不过是将床弩换成了火炮。

这样攻过去,能不能抓住郑氏的尾巴,张轩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一定伤亡惨重。而张轩本人就这一点机动兵力,不仅仅要照顾宁波,甚至温台的海岸线都在支援范围之内。

这样安排兵力已经相当不足了。

让张轩不得不将温州台州放在半放弃的地步之上,只要几个要点安置了人马,可以照应曹宗瑜的后路,至于其他地方,乃是乡下,都是以一种默认现状的态度。

损失的再多一点,张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他损失不起了。

这一场大战,相当虎头蛇尾。

在清晨的阳光之上,双方彼此遥遥相对收兵,除却被炮火打得半残的威远城,还有烧了一半的定海县城之外,好像这一场大战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张轩进驻定海城,看到大火依然没有熄灭,无数壮丁正在奋力灭火,而不少百姓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张轩。张轩看过去的时候,又干劲低下头去。

还有一些百姓,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或坐在,或站在街角之处,愣愣的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子。

似乎无法接受几十年,乃至父祖辈的积累就如此毁于一旦了。

不过,他们还不是最惨的。

最少他们的性命还在自己身上,而还有一些人,不,应该已经是焦尸了。就就地堆积在路边,没有棺材,没有担架,连蒙头的白布都没有,千奇百怪的焦尸保持他们临死时的摸样,但是大多都已经看不清楚本来面目,散发着一股股焦臭味。

张轩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惨的情景。一时间连这股难闻的焦臭味都忽略了。

他走到两具焦尸之前,似乎一大一小两具焦尸抱在一起,他们之前是父子,是母女,是母子?已经分辨不出来了。

“如果我当时立即下令救火就好了。”张轩心中暗暗自责。但是他再自责,但也知道当时决计不能这样做的。否则他能不能活着站在这里就不知道了。

“对不起。”张轩心中默念,伸手将自己身后的披风解下来,盖在两具焦尸身上,说道:“抽出两个哨来救火,其他人休息。”

即便张轩心中再不忍,但是他必须依靠现实的逻辑行事,郑芝龙虽然在撤退,毕竟还没有撤走,张轩要留有足够的兵力警戒,而且大军奔袭一夜,在凌晨又是一战,早已疲惫,让更多的士卒休息,恢复战斗力才是当务之急。

而不是救火。

两个哨一千人,是张轩能抽调出来的极限了。

也不知道军队的纪律性在普通民夫之上,还是烧了大半个时辰的火药,将能烧的大半都烧完了,在两个哨的士卒加入救火之中,火势慢慢的平息下来了。

当定海城中火焰全部熄灭的时候,郑芝龙的船队也撤出了姚江,来到了大海之上。

这个时候,郑芝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姚江毕竟不是一条大河,对于近千艘船只来说,更显得窘迫之极,如果张轩敢大手笔,铺满整个姚江的火船冲下来,对郑芝龙来说还真是一个 威胁。

郑芝龙一想到这里,也暗暗后悔。

他没有少用火船对付西洋人,如果今日栽在这火船之上,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报,大人,福建急报。”郑芝龙刚刚来道海上,就与一艘快船迎头撞上来了。

一个人换小船,从绳梯上登上郑芝龙的大船之上。

郑芝龙拿过来一看,顿时大吃一惊说道:“吴之屏是干什么吃的?”

郑芝龙手中拿着正是福宁失守的消息。估计今后一两日,就要打到福州城下了。

从舟山南下福建,是逆风,而从福建北上浙江却是顺风,故而顺风几乎一日千里,不过是昨天的事情,今天这消息就传到了郑芝龙的手中。

郑森听了之后,不由大吃一惊说道:“这样一来,岳父一家岂不是危险了?”

郑森的妻子董氏一家虽然是晋江人,但是常年往来于福州泉州之间,彼此诗文唱和。郑森算算时间,他的岳父大人估计就在福州城中,而且郑氏在福州的生意从来不小。

郑芝龙沉吟一会儿,眼睛微微一眯说道:“转向向南,这一次去温州。他不是想去福建吗?进去了就不要想出来了。”

郑芝龙此刻也鞭长莫及,对远在福建的战事使不上力气,大军即便到了福建,说不定就尘埃落定了。

威远城一战,郑芝龙见识了张轩的实力,决定避开张轩的主力,打曹营空虚的地方,温州此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虽然如此,郑芝龙还是叮嘱郑彩,再次与张轩开启谈判。

打是打,谈是谈,郑芝龙心中分得很清楚。最少一旦福州失陷,郑家的人可以从张轩那边个捞出来。

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三章 战长沙之交锋第十九章 敌袭第九十四章 困兽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许都的悔悟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七章 下萧县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威远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六十章 铸炮第十章 收兵第六章 明军的应对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三十一章 高杰之心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十章 绿帽子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胜第四章 郧阳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五十一章 贼营孤忠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七章 废奴策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三十章 王良谟二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二章 下书决战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七十九章 联姻之谋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四十八章 覆军杀将五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章 抢收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关之战落幕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五十六章 病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