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后勤

第五十七章 后勤

曹宗瑜说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竭力而为。”

张轩对曹宗瑜做事很是放心,他既然说竭力而为,大半是能够做到的,只是不敢将话说的太实了。留一些缓转的余地而已。

“还有一件事情。”张轩说道:“掌控洞庭湖以东,与江西连成一气。保证大军后方无忧,唯独如此,我在长沙城下,才能安心。”

凡事未虑胜,先虑败。此刻张轩是将自己的后背交给曹宗瑜了。

曹宗瑜做到了,张轩纵然在长沙城下,遇见了什么挫折,还有退路。但是曹宗瑜一旦出了问题,张轩很可能回不来了。

也正是因为,张轩对曹宗瑜最信任。所以当他冒险的时候,更愿意将后方,交给曹宗瑜。看似是后勤事务,干好是应该,干不好是罪过,很不容易立功的事情,却是张轩对曹宗瑜浓浓的信任之情。

江西与湖南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兵力对峙,除却章旷与张应元大军对峙之外,其他的地方大多都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南方多山,山势分割了赣江与湘江流域,也同样分割了两省。

不过,这些山峦,还没有到大军南下行进的地步。只是比较险要,大军通行不宜,对方只要在要点布置一点兵力,就能卡住江西方面的进军,反之亦然。所以双方在这一片山区之中,并没有多少兵力。曹宗瑜很容易清扫干净。

有江西方面的支撑,湖北方面的支撑,更容易将这一片地域给消化掉。

曹宗瑜说道:“有末将在一日,大军后勤辎重,就不会有一日断绝。 只是,有些事情却不是末将可以支撑下来的。”

张轩顿时有一些头疼。他知道曹宗瑜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就是能保证粮道畅通,也未必能保证后面一定有粮食运过来了。

张轩一路打到长沙城下,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因粮于敌。但是湖广虽然是大明最重要的产粮区,丰收的时候,一年粮食产量,数以千万石之多。但是大兵往复,重役频频,民间也没有多少粮食了。

而张轩胜战之余,军队规模也好像吃气球一样涨大,本来是一场先发制人的防御攻势。但是在张轩打成了一场决定隆武政权存亡的战事,如此一来,消耗也就越来越大了。

别的不说,张轩进攻岳阳之前,不过五六万人马。但是如今王龙的援军,各地受降的明军,林林总总有二十万上下了,如果再加上张应元所部。而明军各部加起来,数量也是不少。

是一场可以比拟襄阳之战的大战。

人数暴涨,军费开支就暴涨,粮食需求更是爆炸式增长。如果不是张轩从明军那边弄来并不少物资。战事根本支撑不到现在的了。

“大将军,湖北的粮仓几乎全部给搬空了。仅仅剩余各地官吏军队的口粮来了。”曹宗瑜说道:“而大军粮食缺口,却仅仅能支撑到秋收了。我们只能指望今日是一个好年景了。否则----”

湖北固然是粮食产区,甚至可以说湖广熟天下足。但是粮食再怎么多,也挡不住大肚汉啊。

别的不说,就说这几年湖广地区打了多少仗,来来去去往复厮杀,闯营,献营,明军,清军,夏军,天下各方势力都在这里一片土地上露了一脸。且不说打仗对地方的破坏。

单单是这么军队调度,粮食都是在本地支出。湖广都有些撑不住了。

休养生息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大片地方一到夏军手中,就变得生机盎然,富饶无比吧。

“我知道了。”张轩揉着脑袋,一时间有一种放弃长沙之战的感觉。

资金链绷紧,最多不过破产而已,但是粮食绷紧,三军无粮则散。到时候一国国势都能折进去了。

粮食绷紧到如此程度。张轩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了,负责此事的姚启圣早已跟他说过了。只是实实在在是机会难得。张轩说道:“姚先生已经给我说过这一件事情了。也给出很多办法,以姚先生的意思,大抵要就地征召了。这一件事情,你多给姚先生一些支持。”

从本质上,姚启圣也不是什么善人。他手腕硬的很,姚启圣对张轩说明这个的时候,并没有说具体怎么办,但是张轩却能猜出来一些。张轩在乱世之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早已不是当然刚刚穿越来的小白羊了。

他甚至能揣测出,这一批粮食之中的含血率。

或者说,这一批粮食之中,每一千石粮食里面有多少条人命。

毕竟被反复收刮过的地面,想要再收刮出粮食,不可能不带血。甚至明廷收刮的粮食,已经带血了。

不过,张轩也做暗示。他给姚启圣的回执之中,着重说两点,第一,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二,万不可激起民变。

姚启圣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恐怕湖南各地的书香门第,士绅大户就要遭殃了。张轩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在乱世之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事情太多了。

不过,此刻曹宗瑜再次提起来,张轩也不大放心。

他不敢将全军生死存亡之死,寄托在一人身上,哪怕他对这个很信任,他沉吟一会儿,让郑廉铺纸。亲笔给罗玉龙写了一封奏疏,将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明了,并向南京求粮食。

说实话,大夏的粮食也不宽裕。如果不是粮食不宽裕,大夏早就主动向南方进攻了。但是江南毕竟是大明的精华地带,大夏对江南的统治,又借助江南士绅。换句话说,大夏对江南的压榨,其实还有很多利润空间的。不过,这些都是江南士绅大族的利益所在。

甚至可以解释为统治成本。

罗玉龙借重江南士绅统治,不得不怀柔以待。但是而今兵危战急,想办法从江南敲一笔钱粮应急,却还是可能的。只是看罗玉龙的手腕与决心了。而且以张轩对罗玉龙的了解,罗玉龙一定会这样做的。

谁让他名义上是一个皇帝,但是骨子里却是一个将军。决计不会在战事拖前线的后腿。

张轩写完奏疏,立即命人快船发出,对曹宗瑜说道:“我已经向陛下求粮了,以陛下之圣明,定然派送粮草。到时候就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了,而且今年的收成大抵还不错。应该能支撑不过。不要光想我们困难,想想明军更困难了。而今这一口气,就看谁撑不住了。”

张轩所说的也不算错,明军屡战屡败,损失大量军队的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物资辎重。甚至也失去了半个洞庭湖平原,这可是湖南的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因为大量军队损失,又重新征召了不少士卒。又要费大量的钱粮。这个恶性循环都快运转不下去了。

的确要比张轩艰难的多。

张轩随即又与曹宗瑜商议如何善后。

曹宗瑜彻底的看清楚来了王龙部下的不堪,根本也没有多过指望他们,准备将王龙派来的援军,分别驻扎各处,成为各地守军。用以解放南征军的兵力。

曹宗瑜准备再战场往南一点的地方。有一处鹿角的地方安营扎寨,将俘虏转化为大夏士卒。不过,想让这些俘虏为张轩所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任用降将,张先壁是其一,曹宗瑜准备再从闯营残部之中,挑选一二与曹营有旧的将领,提拔重用。争取努力将俘虏转为己方的军力。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观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六章 王度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战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变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四章 张青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九章 罗玉娇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华之变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零二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二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四十四章 拷饷第十六章 李过的手段第十章 装备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十章 万石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一章 常国安三第三章 抢饭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袁时中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华四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阳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征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战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八十六章 湖口现状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五十四章 余波第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