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象兵

第五十八章 象兵

“我等拜见大将军。”以许都为首的各级将领,纷纷拜倒在栈桥之上。

张轩冷哼一声,大步在他们面前走过,火红的披风下,铁靴敲击着木板,发出咚咚的声音,随即就离开了,根本没有正眼看他们一眼。

等张轩走远了。郑廉才说道:“大将军让你们过去。”

许都等人这才起身。彼此相视苦笑一声,不敢说什么,老老实实的跟上去。

打败仗的人待遇就是这样。张轩南下以来,仅仅在岳阳城下,为李过小挫,但是那一战也谈不上败仗,唯独许都打的这一战,才算是彻彻底底的败仗,甚至逼迫许都将,已经展开对长沙城的攻势,不得不退过来,失去了湘江以东的所有控制权。

张轩如果不是看在许都的战略任务完成了。有力的牵制了长沙守军。让长沙守军,从头到尾都没有能力干涉他与李过的决战,张轩对许都的处罚,就不仅仅是如此了。

等他们到了大帐之中的时候,很多将领都已经落座了。

张轩坐在正位上,说道:“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都深吸一口气,缓缓的将当时的情况说了出来,先是说了他虚张声势,决水灌城的策略。

张轩听了之后,心中暗暗点头。觉得许都的办法不错。随即继续听了下,结果他忍不住打断了许都,说道:“等等,陈荩所部入长沙城,你居然不知道?”

许都低头说道:“是。”

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甚至是他战败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一直与长沙守军做战,猛地换了一个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对手,有些措手不及也是自然的。

但是之所以如此,也不能全怪许都。

毕竟张轩带走了主力人马。许都要营造出大军的样子,恨不得将牛皮吹破,很多地方的斥候都变得稀疏起来。而且长沙守军之中,也有不少好手。双方的斥候战,很激烈。

许都的重点都在长沙西边,北边。而陈荩却是在东南方向进城的。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毕竟陈荩是三万人马,不是三只耗子,进城这么大的动静,居然一点也没有察觉。这也说不过去。

“继续。”张轩没有说什么,而是单单的说道。

许都说道:“三日前,明军忽然北上,我与马将军,黄将军在浏阳河西南列战,与明军交战。明军屡次进攻,都为所败,马将军,与黄将军大举反攻。结果。明军驱使象兵。”

“象兵。”张轩说道:“大象?”

许都说道:“正是。当时双方陷入混战之中,阵势不全,象兵突然出现,大概有四五百头之多,每头大象身上都安放平台,上面有三四个人,有人用长矛向下刺,有人用弓箭射击。不过这些象兵的威胁并不算大。真正不可抵挡的,还是大象本身。”

“大象奔来,无人能挡,凡是敢挡着,皆为肉泥。末将调集亲兵,诛杀三头大象,但也无法挽回局面,两侧先崩溃,末将只能先退兵,退到河岸之上,以火炮击之,震慑大象,这才撤退到了大营之中。”

“属下,识敌不明,指挥失措,伤及大军军威,还请大将军处罚。”

张轩说道:“起来吧。此战虽败。但却牵制住了长沙守军,只是你伤及大军锐气,此战功过相抵。”

许都说道:“谢大将军。”

张轩之所以不处罚许都,却觉得许都之败,并不是许都自己的原因。他固然有错,最大的错误,就是敌情不明,陈荩的象兵都冲到面前了,他才知道。但是仅仅是这样,许都未必会败。

原因无他,象兵的局限性太大了。

象作为一种很聪明的动物,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即便是再训练,也是如此。所以大象很容易受惊。因为大象看来,什么东西都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威胁到自己的小命,他才不管谁是谁。

而且自古到今,大破象兵的战例,可谓史不绝书。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许都决计不会不知道的。许都能在文人士大夫口中,得到江南将种的评价,只能说明他纸上谈兵的水准,恐怕还在他指挥打仗之上。

概因江南士子,或许上阵不行,但是谈兵的本事未必差了。

从许都的讲述之中,也可以看出来,许都其实已经找到了如何破象兵的办法,却阻挡不了大军崩溃。

如果仅仅是许都的金华军,是决计不会崩溃如此之快,金华军承浙军衣钵,即便不战斗到一兵一卒,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崩溃的,先他崩溃的,自然是黄朝宣与马光玉的人马了。

这两部人马战斗力如何,张轩也是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张轩仅仅让他们壮个声势而已。没有想过让他们承担主力做战。如果这一战承担两翼作战的,是张轩麾下任何两部,都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归根到底,还是张轩给许都留的人马少了。

不过,张轩也没有让许都与长沙城中守军决战。

张轩也无心多扣细节,反正打了败仗的人,都统统一份战后总结是少不了了,战术细节上的问题,他有时间再细细看。说道:“许将军,可有办法破象兵。”

“有。”许都说道:“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将军破象兵。”

许都回来之后,也是悔恨之极。象兵的出现其实仅仅打他一个冷不防,如果他事先知道这些象兵,决计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的。他无时无刻不想找回场子。

“许将军有此心不错。”张轩说道:“不过,一时半会儿,是顾不了长沙城了。因为高一功来了。高一功,长沙城,陈荩,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如今我们这个局面,不能仅看长沙城一处了,大家说说,高一功,长沙城两处,先拿那一处?”

“自然是高一功了。”胡澹说道:“长沙有坚城可依,隆武又每日巡城,与士卒同甘苦,长沙决计不可骤下,此其一也。我猛攻长沙城,高一功定然来援,但是我猛攻高一功,长沙城未必来援,此其二也,有此两端,事可决矣。”

张轩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胡澹说的有道理。但是他心中却不太满意。

“大将军,以末将之见,当先攻长沙,后下高一功。”许都说道:“长沙城有隆武伪帝在,长沙一陷,则南明社稷易主。隆武帝得位已然不正,又没有太子,隆武一死,残明恐怕要再乱一番了。而高一功何许人也,不过亡贼而已。”

“杀高一功,不过夺数府之地。而高一功亦为宿将。败之易,杀之却不易。一旦大军牵扯到高一功,然明军大兵云集长沙,恐怕大将军只能无功而返了。”

“孰轻孰重。还请大将军善思之。”

张轩暗道:“许都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高一功与长沙城之间的价值相差太大了,高一功放一放也没有什么事情,但是长沙城放一放,援兵只会越来越多。多到一定程度,张轩也只能望而兴叹,乖乖的退兵,等待下一次机会。

只是下一次机会在什么时候?

张轩自己都不知道。

胡澹说道:“如今长沙城守军最少在五六万之上,又有坚城,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吗?长沙价值再大,攻不下来,也是无稽之谈。”

“胡先生这番说辞,之前或许对。”许都说道:“而今却未必了。”

“为什么?”胡澹问道。

许都说道:“因为李过所部不在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杰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七十六章 决心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七十六章 决心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六十五章 清室诸王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十四章 再战陈洪范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七章 行军第七十九章 联姻之谋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四十章 夺门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战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二十七章 夜袭南津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五章 取士第四章 郧阳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四章 郧阳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八十一章 汝宁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七十七章 右营统领张轩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袁时中三第五十二章 马踏开封城第八十章 在临颍二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十三章 腊八宴邀请第五十章 兵压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