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前军尽覆

“砰砰砰砰!……”

数十步外,震耳欲聋的连绵爆炸声响成一片,刺目的金黄火光,在大团涌起的哨烟中时隐时现,空中碎肢与鲜血四处迸飞,惨叫声此起彼伏,场面如同地狱。

唐军这番出其不意的震天雷轰炸,可谓是对流寇军兵的致命一击。

这些破片杀伤半径多达十多步的单兵震天雷,给流寇军兵造成的杀伤效果十分可怕。

这上千枚单兵手掷震天雷密集投出,共有八百多枚顺利爆炸,致少让两千多名密集冲锋的流寇瞬间毙命,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很多人耳朵已被震至失聪,他们呆呆地怔在原地,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办。

一时间,流寇阵型大乱,士气更是降至谷底。

而这时,唐军辅兵的第二轮单兵震天雷投掷,又开始了。

“砰砰砰砰!……”

数十步外,又是一番连绵的剧烈爆炸,又是人体残肢与鲜血内脏四处横飞,又是多达上千名来不及后退的流寇军兵瞬间被杀。

紧接着,又是第三轮投掷开始了。

而在震天雷大逞淫威之际,那二千杆燧发鲁密铳又齐齐打响,城头的重型龙击炮,更是炮声隆隆,未有稍歇。

在唐军这样强横的火器攻击面前,在这近乎绝对死亡的暴力屠杀面前,以血肉之躯冲阵的流寇,在离濠沟只有二十余步的地方,终于彻底崩溃了。

其实战到现在,已然不是战斗,而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流寇们纷纷扔了武器,嚎哭着转身溃逃,有如一群顾不顾腚的猪,再谈不上任何组织与纪律,每个人都是拼命后撤奔跑,唯恐落在后面,就会成为唐军的刀下鬼与枪下魂。

想跑,没那么容易!

见到黑压压一片冲阵的流寇终于在自家火器的沉重打击下彻底崩溃,全军仓皇溃逃,唐军的濠沟阵中,响起了连绵而响亮的欢呼。

与此同时,大批甲胄齐全手持锋利精钢长枪的唐军枪兵,从濠沟中一跃而出,急走疾行,朝着溃逃而去的流寇军兵,尾随追杀而去。

一俟追近,那一杆杆4米长的精钢长枪,那锋利可怕的三棱血槽枪头,便有如长了眼睛一般,狠狠地朝着亡命奔逃的流寇军兵捅刺而去。

被那刻了深深血槽的三棱精钢枪头刺到,便有如中了毒蛇之吻,可谓触之即死,沾之即亡。在唐军枪兵的凶狠捅刺下,流寇们惨叫连连,不断挣扎倒下而亡。

唐军枪兵奋力出击,勇杀溃兵,一直养精蓄锐按兵不动的唐军骑兵,又岂甘人后。

一直静静呆在山海关东门处的大批唐军骑兵,包括满州骑兵在内,总共4千余人,他们在得到命令后,立即发出野兽般的啸叫,有如猛虎出山,有如宝剑出匣,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从山海关东门蜂拥而去。

他们有潮水般汹涌出城,随即掉头径直南下,全军兜过城墙角后,便有如离弦之箭一般,朝溃逃的流寇军兵,扑杀而去。

绵绵大雨中,这四千余名甲胄森森杀气凛冽的唐军骑兵,有如死神出动,马蹄隆隆,枪指刀横,对奔逃不及的流寇大砍大杀,刀光过处,头颅纷飞,血肉横溅,惨叫连连。

这样单方面的无情屠杀,不要太爽。

一时间,唐军枪兵与骑兵在战场上形成了良性互动,枪兵尾追溃兵,骑兵包抄其侧翼,两个兵种齐力合击,大股大股地消灭溃逃的流寇,给仓皇逃命的他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眼望去,整个平旷的南门外的空郊,有如一个人类屠宰场,地上遍布了流寇军兵的尸骸,横七竖八,触目惊心,遍地溢流的鲜血,混合着雨水,竟哗哗地汇成一条殷红的血河。

血河蜿蜒长流,令人心悸胆寒,足见这场杀戮,有多么地残酷。

而在流寇阵中,一直押后监督的副将刘芳亮,见到这三万先锋精锐,竟然连濠沟都未碰到,就被唐军彻底击溃再难收拾,他心下的愤怒与沮丧,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操,这他娘的打的甚鸟仗,简直能把人给憋屈死!

而在看到,唐军的枪兵与骑兵,有如追命死神一般,依然对这些可怜的逃兵追杀不止之时,他的心下,更是有如刀割。

可恨啊,三万精锐,一朝荡尽,这简直是大顺起兵以来,最大的耻辱与败仗!

现在前锋尽挫,军兵损失殆尽,纵然中军与后军未动,但在现在先锋溃散,士气崩溃的情况下,还再想去夺下唐军的濠沟,根本就不可能了。

刘芳亮不愧是沙场老将,面对如此不利局面,他紧咬牙关,努力控制住内心的波澜起伏,沉声下达了撤退命令。

“传本将军令,立即鸣金,令全军后撤,再令后备的五千骑兵,即刻出阵,迎战敌军,一定要挡住那些该死的唐军骑兵,对我军溃兵的疯狂追击。”

“得令!”

大雨滂沱中,刺耳尖锐的鸣金声穿透雨幕,让正在战场上四下溃逃的流寇军兵,如闻大赦,每个人的脸上,满是对活下去的渴望,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撒开脚丫尽力奔逃,朝自家军阵中狂奔而去。

在他们身后,唐军枪兵与骑兵,依然如影随形,追杀不止。

这时,那五千名流寇老营骑兵,不敢稍怠,他们纷纷猛磕马肚,奋力出击,向正杀红了眼的唐军骑兵,猛冲而去。

只不过,他们才刚奔行不远,就立即大受阻碍。

因为战到此时,三万溃逃的流寇军兵,已然约有近两万人被杀死砍伤,只剩约一万余人总算命大,依然还能夺命狂逃,他们有如潮水般的疯狂逃命,正好挡在前行的流寇骑兵面前,让这五千骑兵,前行速度大大受阻,根本无法正常的前进突击。

军情紧急,生死攸关,流寇骑兵们见此情形,亦是十分无奈,他们一边大声咒骂,一边奋力拔马从人流缝隙中前进,更有一些心急的骑兵,等不及就拔出砍刀,对两边溃逃的人流用力砍杀,在不断响起的惨叫声中,生生从中挤出一条通道。

只不过,这样的迟滞,倒也没有影响太久,因为很快地,那些甲胄齐全刀枪锋利的唐军骑兵,便有如死神追命一般,一路尾追着那些溃兵,冲到了犹然组不成战斗阵型的流寇骑兵面前。

唐军的到来,可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这一众流寇骑兵顿时十分被动。

一路高速冲来的唐军骑兵,整体阵形呈半圆状,有如一只凶猛的拳头,以十分凌厉之势,撞飞了挡在前面的溃兵,瞬间冲入流寇军阵之中。

这一凌厉冲击,把原本散乱的流寇骑兵阵型冲得愈发散乱不堪,大批毫无防备的流寇骑兵,被狂冲而来的唐军骑兵一击致杀。

他们或是惨叫着掉下马来,或是胸口被锋利的骑枪捅了个对穿,还有许多被唐军骑枪或骑刀,连人带马捅成对穿,死状十分骇人。

这人数稍占劣势的唐军骑兵,反而先给了人数稍多的流寇骑兵,来了一记结结实实的凶猛重击。

随即,两只骑兵队伍,立即绞杀在一起。

刀剑相砍的叮当声,砍断骨头令人牙酸的卟卟声,捅入人体马身的沉闷噗噗声,人濒死的惨叫与马临终的悲鸣,顿时响起一片。

看上去,这场骑兵之间的胶着对战,可能会持续很久,但随着后面的唐军枪兵快步赶来,战局瞬间明朗化。

一名名手持4米精钢长枪的唐军枪兵,一路奔路到此,已是人人气喘吁吁,却犹是精神百倍,士气如虹。他们呐喊着快步冲来,把流寇骑兵的后路彻底截断,把他们完全包抄,让这一众流寇骑兵,陷入了被彻底包围的绝境。

一柄柄锋利的精钢长枪,有如飞翔的毒龙,呼啸着狠狠地捅刺过来,流寇骑兵或人或马,纷纷被长枪捅中要害,一名又一名骑兵惨叫着掉下马来,一匹又一匹战马嘶鸣着倒地。

战况激烈,厮杀不止,这场突如其来的围歼战,唐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彻底地占了上风,整个战斗,已然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

腹背受敌的流寇骑兵,极其艰难地抵抗了一阵后,终于彻底崩溃了。

大批的流寇骑兵,开始不惜代价地奋力突围。另有极多的流寇骑兵大声地嚎哭着,就地扔了武器,高举双手乞求饶命,模样十分可怜。

只不过,在这大雨滂沱的战场上,因为担心流寇会继续派出援兵,唐军根本就没有能力与时间来收拢俘虏。故那些杀红了眼的唐军骑兵与枪兵,依然有如野兽一般吼叫着,毫不留情地要将剩余的流寇骑兵,全部杀光。

最终,仅有不足千骑的流寇骑兵,拼却一死杀出重围,极其侥幸地保全性命,逃出生天。而其余的三千余名流寇骑兵,则全部在这大雨茫茫的战场上,被唐军干脆利落地杀掉。

当然,流寇骑兵的这次突击战斗,也没有没有半点价值。

毕竟,在他们拼死作战之际,为大批的溃兵争取了十分宝贵的逃命时间。这些溃兵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仓皇逃命回到阵中,总算得以保全性命。

而战至此时,唐军枪兵与骑兵,已然大获全胜,为免节外生枝,他们亦无继续追击之意,而是纷纷后撤退回。

而令人可笑的是,在他们退回时,已然胆裂心惊的的流寇军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撤走,却再无一人复敢出击作战。

看着唐军从容撤退,一直沉默押阵观战的刘芳亮,内心有如刀绞,他紧绷着脸,强忍着内心痛苦,向那一众劫后余生的手下军兵,下达了一道声音颤抖的命令。

“全军听令,按序退回本阵,与中军汇合,再作计较。”

“得令!”

说完这句话,他自已拔马先走,率先赶回中军之处,前去面见刘宗敏。

刘芳亮纵马行来,透过飘泊的雨幕,他远远地看到,刘宗敏一身甲胄,手按腰刀,有如塑像一般地站在大雨中时,见刘宗敏这般模样,刘芳亮内心顿是无限悲凉。

他缓缓地纵马行近,在离刘宗敏数步开外,滚鞍下马,跪伏于地,颤声禀道:“在下刘芳亮,统军无能,折损军兵近两万,未能拿下唐军濠沟,请汝侯责罚。”

刘宗敏的目光,根本就没有看他,而是透过重重雨幕,看向极远的地方,许久才沉声回道:“磁侯,你起身吧。咱们多年的老兄弟了,不来这一套。以俺看来,此仗之败,归根结底,非你之罪责,而是我等太过轻敌之故。”

刘芳亮闻言一怔,心下却稍觉安慰,他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地站起身来。

“说起来,与唐军作战,竟是这般结果,实实大出乎俺原本预料。”刘宗敏的话语,满含无可言说的痛苦与苦涩。“俺真没有想到,他那些停泊在海面的水师舰船,竟是如此厉害,以舷炮攻击,竟是生生地压缩了我军的作战空间,逼得我军不得不偏仄一侧,真是端的可恨!”

“因引,我军为躲避炮火,不得不进行密集攻击,结果反而让唐军的火器充分发挥了优势。唐军火炮、枪铳、震天雷轮番攻击,如此密集强悍的火力,任谁也抗不住啊。”

刘宗敏说到这里,忍不住一声长长叹息,一脸说不出的落寞。

“刘帅,现在我军已败,复当如何?另外,现在北边的清军,现在状况又是怎样?”刘芳亮低声询问了一句。

刘宗敏冷笑一声,沉声道:“我军经此大败,焉可再战,只能暂且退回营中,重作休整,再作计较了。至于北面的清军么?”

他略停顿一下,便又冷笑着回道:“本帅敢料定,清军此战,本是助战,战斗意愿十分有限。到现在为止,他们定然只是虚张声势,绝对没有开始进攻。而且,在听到我军的鸣金声后,清军定然亦是再无斗志,而想要退兵了。那精明狡诈的多尔衮,定会下令全军后撤,绝不敢进攻山海关一步。”

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忧思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战不归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运获救第五百四十章 两头押注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萨克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陈情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济州岛第五十一章 斗将第七百四十六章 唇亡齿寒 重兵往救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六百七十章 前军尽覆第五百九十三章 杀俘迫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八十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锦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机弩第一百四十八章 铁龙城之战(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两县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汤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主求降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八百八十章 奇耻大辱的议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铁模铸炮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战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调兵,北求援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难辨第一百章 到达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谋逆弑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第五百三十八章 树倒猢狲散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结姻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贼氛大炽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为重,北面为辅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师第八十九章 机会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与扩军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汤城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十章 门第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议和第四百二十三章 马京达努之挫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杀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变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两端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陆合围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对决第三十二章 拜访第九百一十四章 横行西域,两国震怖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吕宋第八百零五章 清顺合力,共抗李啸第十二章 抢马第四十四章 暗计第七百三十二章 残军立溃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开眼界第二十一章 追杀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遗嘱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二百九十九章 掳民卖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六百三十章 南迁不了了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九百一十一章 准军齐至,胶着大战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访客第八百一十四章 东取庄河,西攻岫岩第四百零五章 龙之复仇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亲巧遇第一百四十章 鲁王之邀第三百二十五章 标志性工程第七百九十章 横扫云南,进逼广西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陆合围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亲子劝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奈之降第二十一章 追杀第八百六十章 清顺合攻 三方对决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顺和议 改土归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亲子劝降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广既定,复图大西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进营囗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参崴堡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总督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