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

王英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

他刚刚还以为宫廷之中,有什么事端。

这个时代天下安危很多时候都系于紫禁城之中。紫禁城中一点小事,也能闹出天大的事情来。由不得王英不紧张。

不过,听张忠说起李时勉。他就放心了。

无他,他了解李时勉。

李时勉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的确是忠臣。即便是白刃加身,也不会有害于陛下的。

其中定然是有所误会。

“李古廉做什么了?”王英问道。古廉乃是李时勉的号。

张忠一五一十的将李时勉所做所为说了出来。

这其中并没有添油加醋。

王英听李时勉不到半年,就将四书讲完了,就眉头皱起,又听说朱祁镇每每学习到深夜,眉头之间更加不好看了。

说道这里,张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英此刻脸色已经严肃之极了,说道:“还有什么?”

张忠说道:“陛下身边的王振王公公,因为陛下之过,常被责罚。深恨李先生,每每在陛下面前说诋毁之言。而且陛下也怕李先生,见之入老鼠见猫一般。”

“陛下固然聪慧,小侄却担心,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王英已经忍不住说道:“混账,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

在王英看来,正统小皇帝而今不过十岁。这个时候的孩子,教三百千与对句,都差不多了。如果教论语也不是不行。

但是不足一年,将论语,中庸,大学,孟子都教完,这进度简直是太快了。

教孩子读书,不是这么来的。

更不要说这个孩子是皇帝。

而今你可以仗着太皇太后的势,严厉教授陛下,将来太皇太后仙去之后怎么办?小皇帝毕竟是皇帝,早晚要长大的。

或许李时勉年纪大了,不在乎这一件事情。恐怕将来皇帝对天下儒臣的印象就不好了。

王英看着张忠,说道:“少国公所言,我知道了。”

他深度怀疑张忠并非自己要对他说这些话的,他背后有人。

至于这背后的人是谁?是太皇太后?是英国公?或者是王振?一时间他弄不清楚。不过不要紧,先看看张忠所言是真是假。

王英自然不会因为一个人一面之词,就轻佻的下决定的。

那怕这个人是张忠,英国公嫡子。

李时勉为皇帝讲课题本都在翰林院有存档。王英作为翰林学士,又是老资格。想要看到并不是太难的。

但是教案与课堂之上,真正讲得东西还是有出入的。这些题本都是上课之前,先交给内阁的。

最少朱祁镇在课堂上的反应,是写不进去题本之中。

王英不看别的,仅仅看李时勉的教学进度。立即知道张忠没有给他说假话。

这就足够了。 ▪ ttκǎ n▪ ¢〇

有什么为谁传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传的话是不是事实。

王英决计不能允许李时勉如此祸害陛下。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背后,却是被他当成孩子的皇帝。当他知道之后,却不知道作何感想。

王英思来想去带着这些题本就去了内阁。

当着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张辅的面,将这一叠题本递给了他们。说道:“诸位大人,陛下而今不过十岁,如此苦读,一旦伤了圣体,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李古廉这一件事情恐怕做错了。”

杨士奇见了,也是皱眉,说道:“这一件事情,却是我做错了。”

李时勉的题本,刚刚开始杨士奇还是看了的,不过仅仅看了几天之后,就慢慢放下来了。

倒不是李时勉的题本不重要。

教育皇帝,是一等一的大事。毕竟天下兴亡有时候就系于人君一身。有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坏皇帝,对天下百姓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命运。

只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事务,都要汇总到这里。杨士奇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是有轻重缓急,李时勉的题本自然是轻,缓之中。

慢慢的就只是存档,而不是细细翻阅了。

杨士奇一发话,内阁之中也没有几个人反对。不过多少功夫,杨士奇的奏疏就到了太皇太后手中。

杨士奇等人与其他大臣不同。

有先帝所赐之绳愆纠缪银章,凡是盖了这个章的奏疏,可以直通大内,不经通政司。类似后世雍正的密折制度。

只是这封奏疏到了太皇太后手中的时候,朱祁镇就在身边。

太皇太后看了,轻轻一笑,将这封奏疏砸在朱祁镇身边,说道:“你做的好事。”

朱祁镇见太皇太后如此,心中吓了一跳,将奏疏打开一看,立即知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太皇太后。

连忙上前几步,搬了一个绣墩坐下,将太皇太后的腿放在膝盖之上,轻轻的拿捏,说道:“奶奶,不是李师不好,只是我实在觉得,孔孟之书虽然好,但是用来治国却没有头绪。格物致知,如果才能格物,它却没有说。”

“我私下想,这便是我将来要做千古一帝,我要所格的物,不是什么心了,理了,气了,而是大明的天下。”

“只有将大明天下看清楚,看明白,才能有所作为。”

“奶奶你就答应了吧。”

太皇太后听了朱祁镇所言,心中微微一动。她并不在乎朱祁镇所说是什么,却听朱祁镇所言,要做千古一帝。

心中微微一软。

在她看来,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吹牛,但是朱祁镇所言未必不能。

因为朱祁镇在她身边这半年,她深刻知道了朱祁镇如何早慧。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家长情怀,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真的假的,只能需要时间来验证了。既然他自己有了主意,也不好硬拦住。

“好,不过,李时勉你准备怎么办?”太皇太后问道。

朱祁镇说道:“多增补几个讲官,让他们一人负责一经即可,李先生而今教我孟子,以后还教我孟子便是了。”

朱祁镇还真不相信了,大明百官还能都如李时勉一样头铁。

太皇太后是何等人,只是听了一耳朵,就知道朱祁镇打得是什么主意,轻轻一叹说道:“好。不过要做千古一帝,不读书却是不成的。”

朱祁镇连连点头说道:“孙儿知道,定然好好读书。”

太皇太后说道:“别以为新讲官都好糊弄,我要是听他们说你功课不行,你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老老实实的过来上课。”

朱祁镇连忙点头,说道:“奶奶放心,这些事情难不倒我的。”

太皇太后轻笑一声,说道:“难不倒,那你的字如何?”

朱祁镇听了太皇太后的话,顿时有些讪讪。

或许前世用硬笔写字都习惯了,而今用毛笔写字,总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毛病改不过来。他日日练字,长进都不大。

所写的字,仅仅是能看而已。什么风骨姿态,一点也没有。

朱祁镇不敢多话,说道:“孙儿遵命。”只能在慈宁宫之中,研磨临帖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战局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镇的试探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三十章 死谏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三章 灾年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十四章 遗诏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亲?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八十九章 御前会议之余音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