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

第九十六章开海八

如果广泛到某一批人,朱祁镇还能说出来,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

朱祁镇反而说不清楚。

总不能将这些上书的朝臣都列为打击对象吗?如果这样一来,朝廷上非要出大问题不可。

太皇太后笑道:“怎么不清楚了,杨荣找过你了,杨荣建议你怎么做?”

朱祁镇说道:“先生建议孙儿,退一步,惩处王振。”

太皇太后说道:“你觉得如何?”

朱祁镇咬着牙,说道:“孙儿以为有理,只是不甘心。孙儿依旧坚持原来的想法。 ”

太皇太后轻轻一笑,说道:“不错。”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如果你听我的萧规曹随,与民休息,与天下安泰,这样的场面或许会少一点,所谓那些读书人所说的,圣天子垂拱而治天下。但是你真想做做你想做的事情,今日之事,方是一个小小的开局而已。”

“也是有我这个老太婆在,他们不敢过分。”

“大鱼都在水底,浮上来的都是小鱼小虾而已。”

“皇帝,做人不怕不聪明,就怕自以为聪明。不怕不明白,就怕自以为明白。而且聪明人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你知道吗?”

朱祁镇说道:“请娘娘示下。”

太皇太后说道:“聪明人多半无法坚持。因为他们知道多,想的多,脑袋转得快,一眼看前面无路,就换一条路。”

“却不知道,大道至简,用兵以迂为直,做事以直为迂。”

“这就是大智若愚。”

“今日这一件事情,你如果想到此为止。那就听杨荣的。这是仁宗皇帝的办法。不过,你想继续做下去,那就用太宗皇帝的办法。”

朱祁镇抬头说道:“太宗皇帝见今日情况,当用什么办法?”

太皇太后淡淡说道:“诛死李时勉。”

朱祁镇大吃一惊,说道:“娘娘,李讲官是好官。”

太皇太后说道:“汉昭烈帝说过,芝兰当门,不得不除,李时勉是硬骨头,是谏臣,是本朝的魏征。”

“但是既然挡了道,就只能有一个下场。”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也是悠悠一叹,说道:“如果是别人,还好一点,下狱论罪,大抵是会服软的,但是李时勉是一个宁死,不改其言的君子,就不要让他受这个苦了。”

朱祁镇说道:“娘娘,这不好。”

太皇太后说道:“怎么不好,人都说伴君如伴虎,都认为皇帝是老虎。但是,却不知道老虎这东西,决计不能让人拔虎须的。”

“老虎固然厉害,但是面对数十数百人,未必能胜,所以老虎必须向人展示自己的能力,什么能力,就是时不时的吃上一个人。”

“你不读韩非子吗?上下一日百战,这样小阵仗还是刚刚开始的。内阁的几位还没下场的。”

朱祁镇思索一阵子,说道:“李先生是无辜的。”

太皇太后笑道:“无辜,凡是朝廷之上,就没有无辜的。求名的,求利的,想立功的,想立言的,想做帝王师的,想做一代文宗的,想保全家业的,想光宗耀祖的。”

“李时勉不过求名而已。”

“你就来给他平反,将事情推到我头上,或者王振头上便是了。”

朱祁镇想了好一阵子,他终于想明白了。

这件事情或许不是李时勉主持,但是想处理这一件事情,却是绕不开李时勉了。

李时勉无辜也好,被人算计也好,是心甘情愿也好,被人当枪使了也好。做了这样的事情,总就要付出代价的。

太皇太后轻蔑的看着下面的奏疏。轻轻一脚将竹筐给踢翻,大片奏折倒了一地,她说道:“这些奏疏,我都不耐烦看,凡是这样群起而攻之,反而最容易对付,抓住主使,打一顿杀威棒。然后退上一步。就行了。”

“参与的人越多,彼此之间越是观望,越是不会出头的。”

“真的让人担心的,反而从不在民间上漏出一丝端倪的事情。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说道这里太皇太后眼色微微严肃,似乎想起了什么让他心有余悸的事情。

朱祁镇犹豫了一阵子,说道:“孙儿以为,李时勉杀不得。”

太皇太后说道:“哦。”

朱祁镇说道:“并非孙儿顾惜李讲官,只是孙儿听娘娘讲才明白其中关节,但是李时勉在士林之中,颇有名声。出了什么事情,恐怕激起轩然大波,反而不利于朝野稳定,不利于而今大局。”

太皇太后听了,笑着点点头,说道:“好。你算是想明白几分了。走吧,去内阁,今日已经给你说明白了,总要让你看看,诸位阁老的风采。”

朱祁镇还不知道什么事情。

太皇太后就下令,带着朱祁镇去了文渊阁。

而太皇太后没有到文渊阁,几个阁老早就在等候了。

一进内阁,太皇太后与皇帝并肩坐定,五位阁老与中书舍人行礼过后,太皇太后说道:“我老太婆本不想参与朝中事务。但是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出面一二。”

“几位阁老,我老太婆只问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外廷的人可以对内廷指手画脚了。宫里的奴婢们,不归我老太婆管,却让外廷的人插手,是不是觉得我老太婆,眼睛瞎了。”

几个阁老立即跪倒行礼,说道:“臣等不敢。”

朱祁镇听了太皇太后一开口,心中顿时击节叫好,暗道:“妙。”

太皇太后抓住一个关节所在,王振是太监。最少在管辖权上,是内廷的。是宫中的,外边御史言官,再厉害对宫中的事情,也不能指手画脚。

最少在程序上是有问题的。

杨士奇说道:“太皇太后英明,臣已经训斥过都察院了。只是而今有一案,就是兵部侍郎刘郁一案,与宫中有所交通,臣等不敢声张,却被言官所知,有太祖铁律在。言官不敢不言。”

太皇太后先发制人,杨士奇连消代打,还反击一记。

就杨士奇的本意来说,他不愿意与太皇太后有所冲突。但是有些事情,他不得不说话,他毕竟是天下文官之首,他不出面保护下面的人,恐怕会失天下之望。

当然了,这个时候明朝,还不是后世。

后世明朝大臣,宁可让皇帝失望,也不能,也不敢让士林失望。但是杨士奇仅仅不想让太皇太后在这一点上多纠缠。

所以一开口,就退了一步,而且这一步也就王振的处置权放弃了。

太皇太后说道:“李郁的案子怎么样了?”

杨溥听了,立即说道:“罪名确凿。正在拟判。”

太皇太后说道:“不用拟判了,以窥视大内,大不敬之罪,论死。不用等秋后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杨士奇。

朱祁镇心中暗道:“这是杀鸡儆猴?”他估计太皇太后在来之前,估计没有想过李郁的案子,此刻不过顺手为之。想要震慑百官。

至于杨士奇是怎么想的,朱祁镇直觉的认为,这李郁是被杨士奇抛出来当祭品的。

让太皇太后祭刀。

杨士奇说道:“臣遵旨。”

杨士奇这话一说,朱祁镇心中顿时一快,因为他确定了李郁的小命,是杨士奇送上来的。

太皇太后说道:“皇帝刚刚跟我说了,说下西洋之事,纯属莫须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弄得满朝文武沸沸扬扬的。怎么都不做事了。”

“李时勉非分言事,所查不明,更是言及大内,伤陛下名声,诸位说说,该怎么处置?”

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九章 刘定之与李贤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间的争执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五章 京卫改革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七十四章 三喜冲厄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六十章 明浪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九十章 贝琳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二十九章 兑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杀之计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决然第二章 外戚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八十二章 殿试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场大梦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动天下第二十六章 换讲官之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二十九章 武学开学第十九章 修德养望马性和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十五章 香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八十一章 钱家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