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会风俗大调查

和这个时代的进步女青年一样,丁灵喜欢绘画,后来还考过美术学校,可惜没被录取,她喜欢文学,也喜欢表演,是一名文艺积极分子。

就算是冯程程有段时间也热衷于话剧表演,还好现在不提了。

可若是让她一直呆在家里又不现实。

这些经过新思潮洗礼后的女青年们不再满足于相夫教子的生活,而是想参与社会活动,展现自身的价值。

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这个社会的交际原则,有独立的思想,也有独立的能力。

林子轩认真思考过冯程程未来的职业规划,到女校教书对时间限制过严,肯定不行,要找一份时间上较为宽松的工作。

既不会太累,也不会太过抛头露面。

他想到了女装店,专门经营从巴黎和纽约进口来的时尚女装。

这种女装的客户大多是上海滩的阔太太和富家小姐,和这些女人交往问题不大,还能趁机扩大社交的圈子,不想做的时候交给店员即可。

如今,冯程程和宋家三小姐交往密切,朝着社会活动方面发展,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林子轩不希望家里出现一位社会活动家,他本身对这种事情没什么兴趣,偶尔参与可以,但作为职业就免谈了。

女装店的事情要尽快进行了,在庐山避暑的时候可以和程程详细谈谈。

丁灵还在等着林子轩的回答,她不知道林子轩的思绪早已飘到了万里之外。

相对于拍摄电影,在书局实习真的没什么意思。

万象书局出版的书籍大多是畅销小说,也就是说以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为主,还有一些翻译的国外书籍。

丁灵的工作是校对这些小说,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或者语句是否通顺等等。

对于一名追求进步的青年,每天看鸳鸯蝴蝶派这类旧派小说,简直是一种煎熬,所以她就想着转到电影部门。

“先生,我真的喜欢表演。”丁灵再次强调道。

“好吧,我答应了。”林子轩无奈的说道,“不过拍电影很辛苦,你刚开始只能扮演配角,到时候可别叫苦。”

“谢谢先生。”丁灵兴奋道。

林子轩摇了摇头,他担心自己造就了一位电影女明星,却让中国少了一位女文学家。

“别忘了写作,你有写作天赋,别荒废了。”林子轩提醒道。

“好的,先生。”丁灵答应着离开了。

这时候,平禁亚走了进来,他听到了林子轩和丁灵的对话。

“你这么看好她,不如收做弟子好了。”平禁亚打趣道。

林子轩想了想,这个弟子可不是学校里的学生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师徒关系。

在学校里,凡是听过林子轩讲课的都可以称为林子轩的学生,但弟子更多的是继承衣钵的意思,不是什么关系都能称为弟子的。

徐至摩拜了梁启朝为师,这才算是弟子,是真的要广邀宾朋,行拜师礼之后才算入门。

这和武侠小说中的外门弟子和亲传弟子是一个意思。

如果林子轩收了丁灵做弟子,那以后丁灵在文坛就有了后台,不说可以横着走,至少前途一片光明。

可一旦林子轩出事,作为弟子的丁灵也会遭殃,两者有着连带的关系。

林子轩想到了丁灵以后要走的道路,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收一名未来的文学家做弟子固然很有成就感,但将来的事情很难说的清楚。

平禁亚向林子轩说了万象书局正在进行的“中国百县行计划”。

这个计划是和世界书局联手打造的,在中国选择一百个县城发展销售网点,把发行渠道深入中国的基层中去。

万象书局负责其中的五十个县城,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

林子轩没有犹豫,这是关系到万象书局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步,就算是暂时亏本,也可以从其他部门补充资金。

当林子轩还在为冯程程抛头露面的问题而苦恼的时候,在北平,一场更为开放的大调查正在进行之中。

这次的调查被称为社会风俗大调查。

1923年5月,北大国学门成立“风俗调查会”,张京生被推举为主席。

在拟定风俗调查表时,张京生列出了30多项,其中一项便是“性史”。

张京生于188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村。

1910年张京生来到上海,先进由法国天主教主办的上海复旦学校。

由于革命的需要,半年后入北京法文高等学校,后又考入京师大学,以学生的身份从事京津保同盟会反清活动。

1912年12月至1915年就读巴黎大学,1916年至1919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21年10月至1926年,接受北大校长蔡元赔的聘请任北大哲学教授,专门开设性心理和爱情问题讲座。

在北京大学的这五年,是他大放光彩的五年。

在法国留学期间,由于受法国提倡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文化背景的熏染,强化了张京生性学研究的兴趣。

1923年1月,北大教授谭熙虹在妻子死后娶了妻妹陈淑珺,已有婚约在身的陈淑珺的未婚夫沈厚赔从广州赶至北平,在《晨报副刊》上大打笔墨官司。

一时间,经各方媒体炒作,闹的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这时候,张京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爱情观。

他的爱情定则有四:一是爱情是有条件的;二是爱情是可比较的;三是爱情是可变迁的;四是夫妻为朋友的一种。

公开为陈淑珺辩护,他还宣称:“主婚既凭自己,解约安待他人!凭一己的自由,要订婚即订婚,要改约即解约。”

这在包办婚姻为主流的时代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从而在北平引发了一场爱情观的大讨论,鲁讯等社会名流都参与其中。

鲁讯甚至说这种爱情观“25世纪或能通行”。

这可比林子轩引起的那场在上海的爱情大讨论轰动的多,因为张京生什么话都敢说,他不怕社会舆论的抨击。

对于张京生而言,爱情大讨论只是一道开胃菜。

他在5月份提出的“性史”大调查更是挑战国人的神经,他还在北大的课堂讲授“性史”。

在后世,这就是生理卫生课。

可就算是后世的老师讲生理卫生课的时候都是遮遮掩掩,可以想象,在民国时期,张京生的所作所为有多么的大胆,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的中国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科学和玄学的大论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位女演员第二百七十九章 钻法律的空子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黄昏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第七十四章 经典不需要续作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神之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学杂志第一百九十九章 那些书写时代的女作家们第三百五十七章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第五章 再见,康桥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个时代离开家庭的女青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红色第三十章 理想主义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第十二章 文学和白话文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闹天宫》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滩风云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第一百零五章 和自己的过去告别第三百四十章 一场电影行业的战争第三十三章 一个歌星的诞生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一个奠基人第六十二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六十七章 如何逍遥法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第三百五十四章舆论战争第二百零四章 电影的产业链第三百六十章大买卖第二百零九章 采访第五十四章 断更引发的大猜想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战争爆发前的上海第六十一章 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边新闻第二百四十三章 战争与和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失败者第一百章 话剧的专业化之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一百二十章 踢皮球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见,我的爱人第二百三十章 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第一百九十章 小说改编热潮第三百一十章 前来苏联的参观者们第二百九十二章 戏梦巴黎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统文化的美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错,便是一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一百二十章 踢皮球第二百七十一章 给世界一个警告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开花的树第一百七十章 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司缠身第二百零七章 女性的权益第二百六十三章 这一刻的上海第二十三章 为艺术而献身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为人父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只是我用的笔名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跟风第四十章 文坛论战的兴起第三百零二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一百三十一章 童星第六十八章 他是个喜欢做梦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三百五十五章黑名单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见,我的爱人第三章 大预言家第十七章 少女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第二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操守第十章 对文艺女青年的攻略第七十章 一场来自南方的旋风第二百七十六章 随便挑第一百零八章 不会剪掉的剧情第三十七章 诗坛风波第八十八章 百花齐放,良性竞争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统文化的美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骂就要骂的尽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五十一章 这一日,属于上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小说家第六十五章 敲门砖和交学费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学家和大文学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诗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