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创造社的困境

平禁亚按照林子轩的嘱咐,决不泄露作者的真实信息,只是找人把小说翻译成日文。

在上海精通日语的人不少,但精通日文又具备一定文学修养的人并不多。

再说,想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完美表达川端康城小说的韵味更是困难,因为川端康城的文字太过精致和优美了。

这人要懂得日本传统文学,要具有写作能力,还要有文采。

平禁亚想起林子轩说的话,不由得苦笑起来,这种人还真不好找。

林子轩认为以周作仁的文学素养和文笔可以翻译《雪国》,不过他一旦把稿子寄给周作仁,那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但和周作仁一个等级的中国作家本来就不多。

平禁亚考虑了一番,最后把目光放到了创造社上面。

创造社的成员基本上都有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文学素养都不错,关键是创造社目前的处境不怎么乐观,或者说极为窘迫。

1923年4月,郭沫偌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带着日本老婆和孩子回到上海,接手《创造季刊》的编辑工作。

他虽然因为诗集《女神》在文坛上小有名气,但他低估了国内残酷的文学环境。

就连林子轩的新文学书籍都卖不动,更别说他办的杂志了,新文学书籍一直都是叫好不叫座,赔本赚吆喝。

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杂志销量不好,他便写文章到报刊投稿。

依靠卖文为生的郭沫偌陷入了困顿之中,发现国内的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

他幻想中那种被人高高举起,受到万千学生崇拜的场景没有出现,反而每天都要为了生活而奔波,甚至连坐电车的钱都没有。

“我的日本老婆自从回到上海以后,她便很少有开朗的日子,生活自然是和她所想象的‘幸福’完全背驰。”

这是郭沫偌后来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他甚至用“过着奴隶加讨口子的生活”来形容。

其他创造社成员的处境同样堪忧。

张资评1922年6月回广州,任焦岭铅矿经理兼技师。

此人虽然还在从事文学创作,但为了生计明显是兼职了。

郁达浮1922年3月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安庆法政专校教授英语。

成仿伍在上海和郭沫偌一起编辑《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

他于1923年5月20日在《创造周报》第2号上发表了《新文学之使命》一文,是创造社的中坚力量。

但两人的日子真的不怎么好,他们挤在公共租界哈同路民厚南里泰东图书局的编辑所内。

后来郁达浮也搬了进来,三人怀着满腔热情的办杂志,写稿子,希望能把创造社发扬光大,在新文学的领域内争得一席之地。

然而,事与愿违。

到了1923年下半年,成仿伍便去了广州。为了生计,郁达浮则到北京大学教授会计学。郭沫偌坚持到了1924年4月,也黯然回到了日本。

创造社的前期活动就这样结束了。

从这件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转行不容易,年轻人一定要以此为戒。

郭沫偌学的是医学,又毕业于日本名牌大学,如果是在上海行医的话,绝不会落魄到如此地步,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郁达浮学的是经济学,上海是金融中心,随便找份银行的差事也能谋生。

成仿伍学的是法语专业,在法租界的洋行绝对能找到高薪的工作。

可他们就死抱住文学不放了,完全没有想过用其他方式赚钱,这就是文学青年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原本的专业学的不好。

平禁亚看重的是创造社的郁达浮。

郁达浮在1921年出版了白话文小说集《沉沦》,在中国文坛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而且他的日语特别好,文字风格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带着点颓废和感伤。

他的小说中有一种诗意的美,这或许和他诗人的身份有关系。

郁达浮于1896年出生在浙江富阳市满州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1913年随同兄长一起留学日本,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1917年11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

他在日本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对于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知之甚详,也了解日本文学,是最佳的翻译人选。

平禁亚把这件事告诉了林子轩,林子轩认可了这个选择。

他虽然和创造社有点小矛盾,但早就过去了,他不是个记仇的人,而且郁达浮的文笔出色,在精神层面上和《雪国》有相通之处。

《雪国》这样的小说也只有同等级的小说家翻译才有质量上的保障。

于是,处在困顿中的创造社接到了一笔大生意。

有人用高价请郁达浮翻译一部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是在日本,却是用中文写成的。

郁达浮看罢小说,沉思不语。

他觉得这本小说深得日本传统文学的精髓,把日本文学中的悲剧色彩表现的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着婉约和优美。

可以说,即便在日本也没有几位作家能写出如此精彩的小说来。

这篇小说中还借鉴了一些西方文学的写作方式,把西方文学和日本传统文学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这到底是哪位大师的手笔?

创造社的三人都熟悉日本文学,纷纷猜测这位村上春术是何许人也。

如果他是日本人,为什么要用中文写作?如果他是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懂得日本文化?如果他懂得日本文化,为什么不用日文写作?

讨论了半天,他们也不得要领。

给他们这份工作的人是一位中间人,整个过程透着神秘,弄的郁达浮有点担心,怀疑这是不是一个阴谋。

然而,面对如此丰厚的酬劳,他无法拒绝,便翻译起来

五月底,郁达浮翻译完了小说,平禁亚把小说印刷出来,交给林子轩。

那三位被林子轩骗进来的美院学生也完成了漫画的第一个故事,他们现在才明白林子轩为什么找他们做这份工作了。

因为画这种漫画的确不需要太高深的绘画功底,有时候更像是练习的涂鸦之作。

他们很担心这种叫做漫画的东西能不能被人接受,会不会被人直接丢进垃圾桶里。

三位美院的学生觉得他们的前途一片黑暗。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路向北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坛新势力第三百五十三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读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话剧的热潮第一百五十一章 既然要战,那就战吧!第四十二章 符合时代的节拍第十章 对文艺女青年的攻略第九十章 两种不同的道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拒绝长大的霍尔顿第四十七章 一念之间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一百二十八章 诗歌的艺术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五十二章 电影行业的暴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科学和玄学的大论战第一百六十七章 创造社的困境第一百零九章 入戏太深第二百八十三章 寻找失落的世界第二百四十六章 文坛是非多第七十六章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第四十一章 鸡犬之争,渔翁得利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种哀伤第三百四十三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壮海军威第六十章 彼得逊律师的日记第一百八十章 文学真正的作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义第三百零四章 滚滚红尘中,有幸遇到你第二百零一章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第三百零六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第三百六十四章与半个世界为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化沙龙第二百六十三章 这一刻的上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头条第二百六十四章 5月30日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风云第二百零四章 电影的产业链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化沙龙第七章 新派武侠小说第九十章 两种不同的道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谓知己第三百零三章 家国情怀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边新闻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十三章 劣币驱除良币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第六十五章 敲门砖和交学费第三百二十章 泾渭分明的阵营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第二百六十章 超级英雄的新伙伴第六十二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第二十五章 开启流行音乐的新时代第三百二十章 泾渭分明的阵营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写作的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声电影的时代来临了!第三百一十章 前来苏联的参观者们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说家的想象力第八十一章 文坛琐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失败者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具一格的证婚词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谍影重重第十一章 一场通俗小说之间的内斗第二百七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二十七章 穿越时光的歌声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这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第三百章 未来已经改变第一百九十章 小说改编热潮第一百四十二章 旁听生第九十七章 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学家和大文学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寻找失落的世界第一百零四章 人生的转折点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讲明白第三百六十章大买卖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国文坛的怪现状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两百四十章 真相只有一个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容不下的泰戈尔第一百五十七章 科学和玄学的大论战第一百六十章 大规模写作计划第二百六十四章 5月30日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话剧的热潮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第二十章 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第三百二十章 泾渭分明的阵营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第三百一十九章 动荡之年第十二章 文学和白话文第三十三章 一个歌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