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读者

在每一家大型的出版社里,都会有一些年轻的助理编辑。

这些年轻人或者刚从学校毕业,或者从出版社底层一步步来到这个位置,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邮寄来的书稿进行初选。

这份工作繁琐而无聊,每天就是看稿子,而且都是新人的书稿。

稍微有些名气的作家都不会采用这种投稿方式,而是有相对应的编辑负责。

助理编辑就是要在新人中发现值得出版的书稿,然后附上自己的意见交给主编审核。

这极为考验助理编辑的眼光和水平。

如果一位助理编辑能够推荐几本被市场验证为畅销书籍的新人书稿,那就证明了自己对图书市场的把握,会被提升为正式编辑。

每一位编辑和主编刚进出版社的时候大多都是从助理编辑开始做起。

所以说,这份工作虽然无聊,却很重要,关系到能否晋升的问题。

如果因为一时大意让一部优质的书稿从手中流失,而其他出版社却出版发行,并获得成功,那这位助理编辑会成为业界的笑柄,甚至会从此退出出版行业。

但工作时间久了,助理编辑难免会失去信心。

因为新人书稿的质量实在是不堪入目,想要从其中选出让主编满意的作品无疑是大海捞针,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科尔就是纽约一家大型出版社的助理编辑,出版社越大意味着竞争越激烈。

他在三年的时间内提交了数十部书稿,全部被主编否决了,和他同一时期的助理编辑要么升职了,要么转行离开。

经过无数的打击,他决定下个月辞职,到金融行业闯荡一番。

此时美国的经济已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复苏过来,金融行业异常的活跃,报纸上经常有一夜暴富的神话,惹得不少美国人都想要到股市上捞一把快钱。

科尔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这几天他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能偷懒就偷懒。

出版社的信件收发部门会准时把最新的信件送到各个部门,其中就有一批新的书稿。

一般而言,装有书稿的信件上会有投稿的字样,很容易和普通信件区分开来。

这时候几位助理编辑无精打采的从中挑挑拣拣,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也期望自己能碰到一位文笔和创意都不错的新人作家。

他们一般是看信封上的字迹和地址。

按照以往的经验,字迹工整的作者往往创作比较认真,写出来的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

地址在大城市里的作者他们会优先选择,这说明作者的生活环境不错,有很大可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不是中学生水平。

对于那种地址是打字机打出来的信件他们很少去碰,这种人太懒,连在信封上写字都不愿意,可见不是那种努力的人。

等到其他助理编辑挑选过后,科尔才走上前把剩下的十几份书稿拿到自己的办公桌上。

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说实话,他对这些被挑剩下的书稿没什么期待,只期望赶紧完工,到华尔街碰碰运气。

果不其然,这些书稿的质量都不高,有些稿子连语句都不通顺,更别说有什么新意了,大多都是模仿之作。

这时候,科尔看到一份来自洛杉矶的信件,上面的地址是打字机打出来的。

这让他没什么阅读的**,但工作就是工作,他打开信封,拿出书稿。

他一摸就发现这份书稿和其他书稿不同,纸张不是那种普通商店里出售的纸,而是来自印刷厂,是印刷出来的。

他毕竟在出版社工作过三年,一些常识还是了解的。

这说明作者用心准备了,他拿出来一看,书名是《一个高城堡里的男人》。

作者的名字叫做神秘医生或者神秘博士。

这是林子轩借用了英国电视剧《神秘博士》的名字,在那部长寿的英剧中神秘博士是一位时间领主,有一个时间机器可以穿越时空,到处冒险。

科尔并不知道这些,只觉得书名和作者名字都很奇怪。

他翻开书稿,惊奇的发现这竟然是一部科幻小说。

在这个时代,写科幻小说的作家并不多,能写好的则更少,新人作家一般会选择现实题材,这样比较有生活,科幻小说需要极强的想象力。

这引起了科尔的兴趣,他对科幻小说一向情有独钟。

故事发生在1962年8月的一天,居住在旧金山的女主角朱莉安娜在日本的道馆里练习合气道,打败了日本男人。

然后,她来到日本的商店购买了东方的药茶,并在店铺里遇到了她的妹妹楚蒂。

看到这里,科尔觉得很奇怪。

怎么旧金山到处都是日本的东西,难道在未来的1962年日本商品在美国如此畅销么?

他接着朝下看,从女主角朱莉安娜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大问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和日本人脱离不了关系。

随后,朱莉安娜在一个夜晚再次遇到了妹妹楚蒂,妹妹交给她一卷电影胶片,并告诉她把胶片送给高堡奇人,这是反抗组织的任务。

朱莉安娜接过胶片,妹妹则跑向远处,在一条巷子里,被追上来的日本宪兵枪杀。

朱莉安娜亲眼看到妹妹被日本人打死,心中震动,她回到家中,用放映机播放那部胶片。

她看到这盘电影胶片上竟然是美国人在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画面很真实,美国士兵和宣传标语都像是真的。

她不由得愣住了,电影胶片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看到这里,科尔也愣住了,他能理解这部小说中提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未来的一次战争,难道美国失败了?

作为一名美国人,他对小说的这种设定有点不爽。

果然,透过女主角的回忆,这个世界逐渐展现在科尔的面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攻陷了欧洲大陆,日本占领了远东地区,随后两个国家进攻美国,把美国分成东西两部分。

1947年,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共同统治美国的和平协议》,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从此美国成为了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

科尔再次回想女主角的日常生活,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完全被奴役了。

这个未来让他不寒而栗,美国有一天也会成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么?

他看了看周围,发现其他同事仍然在无精打采的看着书稿,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好这只是一部科幻小说,科尔暗自庆幸。

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团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谓知己第二百四十六章 文坛是非多第二百四十四章 要不要改变这个世界?第十章 对文艺女青年的攻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学家和大文学家第三百五十二章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第七十六章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第三百二十八章 珍惜眼前人第二十章 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第四十四章 真相不忍直视第二百零七章 女性的权益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争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位诺奖获得者在中国的不同遭遇第二百零七章 女性的权益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仅仅是文学第一百二十七章 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尔在上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诗歌的话题第六十四章 勇闯好莱坞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十三章 劣币驱除良币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第二百三十章 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学之我见》第一百六十四章 笔名第三百六十八章 世界级的骂战第三十三章 一个歌星的诞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个人的舞台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倾销战略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礼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读者第十二章 文学和白话文第七十九章 生活更像是一出戏剧第一百八十章 文学真正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虚构的传奇故事第二百零九章 采访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二百八十二章 书稿的不同命运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闹天宫》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十九章 新诗兴起之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错,便是一生第十一章 一场通俗小说之间的内斗第一百八十三章 逼我出绝招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司缠身第二百八十三章 寻找失落的世界第一百零四章 人生的转折点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第五十八章 美国第一位华人律师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载的文化第一百三十章 未来显赫一时的家族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第二百四十六章 文坛是非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个人的舞台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联合国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月社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第三十一章 电影圈的那些事儿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坛新势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三百三十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黄昏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第三百六十四章与半个世界为敌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学之我见》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错,便是一生第三十五章 那些年,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为人父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北平的是是非非第一百章 话剧的专业化之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会风俗大调查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走寻常路第十九章 新诗兴起之日第六章 未来的路第三百六十五章这一刻,他是焦点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争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第二百八十四章 谍影重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个时代离开家庭的女青年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式英雄第一百四十二章 旁听生第二百九十二章 戏梦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