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这一刻,他是焦点

1927年5月12日,邮轮来到伦敦。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英国文化部的官员和国际笔会的负责人。

那位负责人在见到林子轩的时候提醒他事情或许会有变化,林子轩有点莫名其妙,但很快他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苏联的反应太快了吧!

他原本以为即便《1984》在美国出版,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才能引起反响。

然而,他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美国的影响力,小说的热销,美国评论界的推波助澜,这些因素导致苏联的强烈反弹。

高尔基的声明更是火上浇油,把整件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加上国际笔会大会召开在即,伦敦聚集着大批的著名作家,他们对《1984》的评论无形中提高了林子轩的知名度。

继美国文学评论家之后,英国文学评论家接着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他们越是解读,越发现这部小说丰富的内涵,似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

有评论家把《1984》奉为神作,认为林子轩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有评论家则嗤之以鼻,指责这是一本邪恶的小说,作家之所以能够写出这部小说,是因为作家同样有这种邪恶的思想。

无论是赞誉还是贬低,都离不开林子轩这个名字。

可以说,林子轩虽然不在伦敦,却成为伦敦文学界,甚至是世界文坛的一个焦点。

围绕着林子轩和《1984》的一切都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

这是一场媒体的狂欢。

如果说以前林子轩在世界文坛是崭露头角的话,现在则是声名远扬了,他的知名度和此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不相上下。

这部《1984》的确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知名度,不过却是毁誉参半。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争议的作品是出名的捷径,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林子轩刚刚安排好住处,就有多家英国媒体前来采访,包括《泰晤士报》这种大报。

在港口的时候就有记者拍照和采访,那时林子轩还不了解内情,以为英国媒体实在是太热情了,他没想到自己已经成为世界文坛的大作家了。

他没有贸然接受采访,而是让人把市面上的报纸和杂志都买回来,了解具体的情况。

看罢报纸,他心情沉重。

由于苏联施加的压力,导致国际笔会的下属分会意见不一,分歧严重,这对中国加入国际笔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国际笔会相当于作家的联合国,每个国家的笔会中心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态度。

作家有国籍,也有个人的倾向,他们追求写作的自由,也要维护国家的立场,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握。

林子轩理解这一点,作为中国作家,他同样会维护中国的利益。

苏联发动了很大的力量来阻止和诋毁林子轩和《1984》这本书,不可避免的牵连到中国加入国际笔会的表决。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事件,而是牵扯到更深的东西。

从高尔基的声明,到各国作家的看法,英国评论家的评论等等,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笔会以英国和法国的作家为主,他们具有主导权,其他欧洲国家的存在感不强,基本上以这两个国家为标杆。

现在,英国的态度模糊不清,法国持反对态度,其他国家大部分都是中立,不发表意见。

好在美国、德国和捷克等国支持中国,让局面不是那么悲观。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和苏联接壤的国家能看到苏联的真实状况,支持林子轩,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作家们反而诋毁林子轩。

或许很多年后,他们会因为这件事而后悔,但在此时此刻,给林子轩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有意思的是国际笔会的宗旨是为言论自由而奋斗,并积极保护作家免受政治的压迫。

然而,现实中不可能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遭遇这件事,徐至摩和郁达浮有点措手不及,面对国际舆论的抨击,压力太大了。

他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扭转局面。

三人都是年轻人,没有退缩的情绪,反而斗志昂扬,书展的事情暂且放下,他们要对各国的作家们展开公关和游说。

商量之后,林子轩负责应对记者,徐至摩和郁达浮拜访其他国家的作家。

他们的游说策略是把林子轩和中国加入国际笔会分割开来,不能把两件事混为一谈。

面对记者,林子轩畅谈了写作《1984》的初衷,灵感来自于在莫斯科和扎米亚京的谈话。

他不认为这部小说是在讽刺苏联,而是描写了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民主和极权的界限在哪里,世界未来会不会走向小说中描写的社会。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很多人却把它当作了现实主义作品来读。

林子轩表示很无奈,他觉得苏联太敏感了,作为一个大国没有相应的气度。

英国记者做了不少功课,他们询问林子轩对苏联的看法,并引用了林子轩在中国报纸上的段落,以此证明林子轩批判过苏联。

对此,林子轩直言不讳,那的确是他的真实看法。

媒体就是这个样子,想要报道大新闻,英国记者显然想把林子轩塑造成一个反抗苏联的英雄形象,而高尔基是苏联的保卫者。

两位大文豪之间的激烈交锋才是读者的最爱。

于是,他们询问林子轩对高尔基的看法。

林子轩想了想,这样回答,他敬佩以前的高尔基,而不是现在的高尔基。

英国记者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用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导致报纸的销量大增。

“林认为高尔基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他的时代。”

这显然是断章取义,林子轩极为无语,他没时间和记者打嘴仗,而是不停的和不同国家的作家会面交谈,其中就包括国际笔会的主席约翰高尔斯华绥。

高尔斯华绥是小说家和剧作家,是英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代表作是《福尔赛世家》。

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出身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态度中立,不偏不倚,他支持中国加入国际笔会,但他没办法左右其他作家的想法。

他给林子轩提供了一个机会。

在国际笔会各分会成员投票之前,林子轩能够在所有与会者面前进行一次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他最后的游说机会。

第六十五章 敲门砖和交学费第七十三章 剧院里的新闻发布会第三百二十八章 珍惜眼前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炒作第三百六十五章这一刻,他是焦点第二百七十九章 钻法律的空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滩的一道风景第五章 再见,康桥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第三十一章 电影圈的那些事儿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本小说引发的风暴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学之我见》第六十八章 他是个喜欢做梦的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创造社的困境第三百五十二章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第二十一章 上海滩的明珠三江感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微观世界第一百一十八章 乡土小说的新方向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头条第一百八十章 文学真正的作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祭祖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讲明白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六十九章 有声电影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二百六十二章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话剧的热潮第七十二章 法庭之外的手段第六十章 彼得逊律师的日记第二百四十八章 试映会第一百五十一章 既然要战,那就战吧!第一百一十三章 这一切都是为了电影艺术第三百六十六章无声的中国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三百五十七章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么是新文学?第六十一章 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第一百二十九章 妇女之友第七十一章 陪审团制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宁观潮三江感言第一百九十章 小说改编热潮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见,我的爱人第三十七章 诗坛风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独霸贺岁档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影第三百五十五章黑名单第三百六十二章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一百五十章 来者不善第三百一十六章 做一只有坏习惯的公鸡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这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第十八章 《雷雨》第二百九十五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第一百二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个凡是第二百八十五章 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式英雄第三十九章 诗霸是怎么炼成的第三百五十六章收获的季节第三百一十六章 做一只有坏习惯的公鸡第三百四十章 一场电影行业的战争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第五十九章 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遭遇第二章 将剽窃进行到底第二百零六章 过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月社第二百六十九章 微观世界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北平的是是非非第一百四十九章 独霸贺岁档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学杂志第一百七十九章 关东大地震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影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司缠身第六十八章 他是个喜欢做梦的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操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容不下的泰戈尔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炒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第八十九章 一个有益于中国电影事业的人第五十三章 这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义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重要的一场演讲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看来你已经有了灵魂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阂第六十八章 他是个喜欢做梦的人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