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女帝师五(75)

不多时启卉进来侍疾,才坐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泫然欲泣。我问她,他们的意思都很清楚了,你呢?启卉一呆,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扁起嘴,埋下头,又哭了起来。这也是这些日子的常态了。我挥手令她退下。

殿中复又静了下来,举目四望,再无一个可与之携手相商的人,只有无穷无尽的劝说与逼迫。将死的为在生的两难,在生的却只想要将死的一个决定。谁说事死如生?不过是演示给生者的把戏而已。

黄昏时,我的长子髙朠来了。他扶我坐起来,问,母后今日可好些了么?

我苦笑,老样子。皇帝有些日子没来了,近来在忙些什么?

髙朠说,汴城尹出缺,百官荐了人上来,朕正在挑选。

挑中了谁?

母后看黄智如何?

我笑笑,那是出了名的酷吏。

髙朠也笑,母后谬矣,那只是强项令,并非酷吏。

我无话可说,只得佯装咳嗽。

当夜,我又梦见了文皇后,我年少时的玉机妹妹。倘若她在,又会如何行事?她会怎样对待她的兄弟子侄?她会像我一样陷入两难的境地么?

据说事情是因我而起的。我姓朱,名晓晓,生于明道三年。我的母亲是顺阳大长公主,先帝的亲妹妹。我十六岁时,嫁入刘家为妇。自小祖母和母亲便教导我,女子无才便是德,嫁一个好夫君,安安稳稳一辈子,比什么都好。千万不要学我的姑母,一生心力交瘁,终至郁郁而亡。

母亲说,你姑母从未真心实意喜欢过先帝。

我问,母亲怎么知道?

母亲说,若真心爱重,怎忍心早早离去?我的姑母——文皇后朱氏崩逝时,我还只有六岁,母亲的话我不能明白。母亲又说,我对你没有别的指望,只望你与夫君相敬相爱,白头到老。你千万不要学你的姑母那般任性。之后的十年,祖母和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成为一个温柔端庄的贤妻良母。可惜我终究令她们失望了。

嫁入刘家不到一年,我的丈夫便在外眠花宿柳。我劝他好生做官,若在瓦舍勾栏里被人撞见,必是要去御史台吃官司的,到时不但前程没了,还令宗族蒙羞。

他宿醉未醒,忽然跳起身子,嘿嘿冷笑,不错,是我令宗族蒙羞。你可知我因何令宗族蒙羞?就是因为你!你这个通奸弑君的逆贼孽种!若不是我家道中落,何须冲你老娘的颜面来娶你?若不是我,这满京城的公子王孙,又有哪一个肯娶你?说罢将我一脚踢倒,复又蒙头大睡。

我呆了,连疼痛也觉不出。我只身回了顺阳大长公主府,我问母亲,父亲真的是通奸弑君的逆贼么?

母亲神色淡漠,认真回忆了好一会儿,方才说,是的。又说,你若不问我,我险些想不起来了。这么早便回娘家,不用服侍夫君,也不向翁姑请安了么?

我掀起衣裳,请母亲看我腰间的淤青。这就是母亲千挑万选,为我选定的夫君。他嫌弃我是逆贼之后,女儿还如何与她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母亲却看也不看,他喝醉了而已。回去吧。你若忍耐些,将来未必不得封诰,你若像你姑母一般任性,一辈子都是通奸弑君的逆贼之后,我也只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

出了大长公主府,我茫然四顾,竟无处可去。呆了片刻,我才想起我原来还有一位姑母——太宗的婉妃朱玉枢,现与她的儿子高晆住在城外的一座农庄之中。于是我雇车出了城。

姑母正在教孙儿认字。虽然我们姑侄很少见面,但她见我忽然来到却也毫不惊奇。她随意招呼我坐下,又命人上了茶。我掀起衣衫,请她看我腰间的淤青。

姑母一笑,原来你母亲这样恨你父亲和你二姑母,我也是今日才知道。我不解,亦不敢回话。姑母又说,她从前不是这样的,如今竟变成一个老顽固了。

我仓惶不安地问,姑母,我究竟应该怎么办?

姑母说,若是你二姑母,她是不会再回那个家了。

我又问,那母亲呢?母亲也不要了么?

姑母说,对啊,连母亲她也不要了。你二姑母,一向是这么任性的。你母亲难道没有告诉你么?

与其说事情是因朱晓晓而起,倒不如说是因为我。先帝病危,是我力主立已经成年的髙朠为太子。髙朠虽不是我所生,但名义上却是嫡长子,一向沉稳干练,又在朝为官多年。先帝欲言又止,终是支撑病体,御笔拟诏,封髙朠为皇太子。

我知道,他想立我们的亲生儿子高朎为太子。然而他知道自己得国不正,高朎只有十二岁,又素无功绩,恐弹压不住群臣。而髙朠其时已二十四岁,颇有令名,又娶了我的内侄女启卉为妻。于太平年间的酷烈之后,躬行仁政,国政庶几可平,江山或可千秋万代。

髙朠即位,尊我为皇太后,封启卉为皇后。启卉善妒,两个宠妃贬的贬,死的死。髙朠碍于我和启家,未加苛责。后虽不再纳宠,然而待启卉,终是敬而远之。

启卉向我哭诉,为何他待我不能像先帝待姑母一般专心一意?我又到底哪里不好了?

我哭笑不得。髙朠怎同先帝?启卉又如何与我相较?我与先帝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正在西南吃苦,哪比得他们,年纪轻轻便富有四海。哪里不好?便是哪里都太好,才觉不出当前的安逸与可贵。

自先帝去后,我日益病重。启卉不过是我的堂侄女,我也无心去应付她。她哭了一会儿,见我无语,只得悻悻而退。

我的堂兄启章时任参知政事,自新帝即位,他仗着启家是前朝重臣,于新帝有定策之功,他又是皇太后的从父兄长,皇后的父亲,因此权势日盛,所用皆启家亲党。我一再告诫,奈何一病再病,无力约束。我又令髙朠秉公执正,他却说,舅父行事向循国法,并无出格之处。即便有那么一星半点,朕也当宽宥,都是骨肉至亲,朕不忍心令母后伤心。我见他纯孝,一时也无话可说。谁知启章日渐跋扈,同僚下属,稍有不如意者,睚眦必报,这两年已在京城闹出不少人命案子。髙朠属意“强项令”黄智为汴城尹,分明是要待我死后,待启家恶贯满盈,一举剪除,明正典刑。

原来这两年,他亦在耍“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的老把戏。我却被他的恭顺柔弱所蒙蔽,待得醒悟,已然太迟。

不多日,启章进宫探病,提起髙朠对女儿的不公和冷落。我叹息,夫妇之间,由他们自己去好了,哥哥这又何必——

他不待我说完,他反驳道,我只有这一个女儿,难道我不管?况且,他薄待我的女儿,便是不将你这位皇太后,不将启家放在眼中。

我不耐烦,皇帝对皇后向来礼敬,何来薄待?哥哥这话我听不懂。哥哥总不能管到夫妻的闺房中去吧。

启章冷笑,夫妻之间,不看床笫之事,看那些虚文礼敬做什么?!太后还是趁早拿个主意吧。

我不解,什么主意?

启章说,我儿自幼不曾受过什么委屈,与其将来被废,不如先废了他!太后现有亲生儿子在,那才是我们启家的至亲骨肉,髙朠算得什么?!

我父亲诚然是通奸弑君的逆贼,然而这一切又与我何干?我清清白白,勤勤恳恳,我的兄弟尚可以建功立业,我却只能靠夫家的封诰来洗雪自出生就萦绕周身的污秽与恶名。只因我是女子。

我不想回城,于是姑母安排我住进了白云庵。晨钟暮鼓,早晚功课,听经参禅,吃斋茹素,这一住便是月余。刘家和大长公主府都派人来寻过,奈何我立志出家,刘家百般致歉无果,只得休妻。母亲叹道,出家也好,出家也是本本分分地过一辈子,好过夫妻不和,闹出丑事来。你就在这里好生反省,无事不必回京了。

姑母却说,你是不愿回刘家方才出家,如今刘家既已休妻,你还出个什么家?况且你母亲也不要你了,你乐得自在。我出钱为你建一个道观,去祠部为你讨一张度牒,你便在观中自在修行,养两个小徒,衣食自有香火供奉,天皇老子也管不着你,不是比剃了头发做女比丘好一万倍?日后遇见可心如意的,自己做主嫁了,好歹是自己选的夫君,生死无憾了。

我迟疑,如此,是不是太过任性?

姑母大笑,你若不任性,又何必反出刘家?人生苦短,贵在惬意。从不从随你。

太平十四年春,我在仁和屯东面起了一所道观,置了几亩田地,收了两位女徒。虽粗茶淡饭,却安宁自在。诵经炼丹,呼吸吐纳,莳花弄草,游河赏景。春去秋来,香客渐多,竟又添了两处房舍,收了好些知客居士。到了治平二年,我已全然不必待客,每日悠游,无所事事。

在汴河上游荡多了,渐有文人墨客过船来赏景吟哦。虽不免有轻佻之徒,终是止步于道门之外。风言风语,对我来说亦不过清风过耳。别说我整日游荡,便是循规蹈矩安居观内,风言风语亦不曾止息。这本是世人借以自娱的不二法宝,我又何必在意?

这一日,船上忽然多了一个新面孔。他也不与众人聚饮赋诗,只坐在船尾呆呆望着我。我在船头向他颔首致意,他亦还礼。如此三日,他方过来行礼,道,小生高朗,字伯通,这厢有礼了。

我笑,公子姓高,莫非是宗室?

高朗摇头,非也。说来也巧,我本名叫做高英,只因犯了当今圣上的讳,因此改作高朗。

我指着我那为众人誊抄诗作的小徒,公子怎么不过去饮酒?

高朗说,小生此来,本不为饮酒,更不擅作诗。在此安坐片刻,得瞻道长仙姿,于愿足矣。

从此以后,高朗便时常随我游河,众人散尽,只有他日日送我回道观。他总是在道门外数丈停下脚步,施礼目送我回观。久而久之,我的心竟也不足起来。这一日,我挽留他,公子何不进来歇歇脚?

他笑笑,观中都是女子,进去不便。道长请。

我进了门,又回身目送他离开。这一刻,我深恨这一身青丝道袍,是如此的不解风情。

当天深夜,观中起了大火。我被浓烟熏倒,不省人事。待醒来时,却见一中年女子正坐在床沿倾身望着我。这不是我的房间,也不是我的道观。眼前女子似曾相识,我想了好一会儿,方开口唤道,银杏姑姑。

那一日,我饮过药正准备歇息,启章进宫来告诉我,他派人烧了仁和屯外的那座道观。

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哥哥为何要去烧一座道观?

启章说,这就要问一问你的好儿子了。宫里那么多美貌的女子,他偏偏要去宠幸一个道姑!

我这才明白。两个宠妃一死一逐,你让皇帝还如何宠幸宫中的女子?一个道姑而已,哥哥竟连一个民女也容不下么?

启章冷笑,这女子如同蝼蚁,我何曾放在心上。只是说起这样不检点的出家人,妹妹就没想起别的什么人来么?他痴恋此女,就没有点别的意思么?

谁?

他的生母,蓝山城的艳尼智妃。他早已看不惯我们启家,这我知道。可如今,他连妹妹也不放在眼中了,难道妹妹还要姑息他?让一个贱尼的孽种坐在龙椅上,就不怕他将来害你儿子么?

我叹息,皇帝向来对舅父恭敬,哥哥很会给皇帝安罪名。

启章说,恭敬?他心里怎么想的,我不信妹妹不知道。事已至此,妹妹还是打定主意要紧。

启章走后,我连忙唤人去前面打探消息,回说皇帝已得知观主朱晓晓正是自己的表妹、顺阳大长公主的独女,因此龙颜震怒,降旨汴城府、大理寺一起调查道观纵火、烧杀人命之事。顺阳大长公主亦进宫来哭诉,说自己的女儿独居观中,无故惹来这等祸事,请朝廷务必彻查,还朱氏一个公道。

顺阳大长公主是有功之人,又素与先帝亲近,向来连启家也要避忌三分。不想启章竟烧杀了她的女儿,我便是想息事宁人,也张不开这个口。髙朠任命黄智为汴城府尹,主持调查道观失火之事。可惜这黄智刚直有余,智力不足,查来查去也分辨不出众多的焦尸之中究竟哪一具才是朱晓晓的,更查不出究竟是何人烧了道观。

三日后,髙朠过来问安,侍药过后,他突然问道,母后知道庐陵王府的银杏是何许人么?

我心中一沉,仿佛还记得些,皇帝问她做什么?

髙朠说,朕命黄府尹去查道观纵火的案子,只是查不出个眉目。今日他提议,从前文皇后的侍女银杏曾随文皇后断案无数,也曾独力为汴城府和大理寺办过几桩悬案。再过几日就要下雨,趁着火场初情还在,请她来验看,说不定能查出些端倪。母后以为如何?

当年我将文皇后困在王府中十数日,银杏一直不见。我试探她,却被她遮掩过去。“独力办过好几桩悬案”,恐怕这最要紧的“悬案”,便是朱云刺杀仁宗一案。可恨我竟寻不到她们主仆半点破绽。她在庐陵王府安分守己多年,不想今日又撞上来。

本宫以为甚好。只是她多年未曾断案,也不知当年的眼力还在不在了。

髙朠笑,多一个人看,总是多一分希望。母后既然也说好,那朕明日便命她去现场勘验。早日查出真相,也早日还姑母一个安心。母后说,是不是?

银杏姑姑说,我的房门被人从外面锁死,若不是她派人将我救出,我必葬身火海。她又问,你可知自己得罪了什么人,竟惹来如此杀身之祸?

我茫然摇头,又问,姑姑既能救我,想必知道原委。

银杏姑姑说,我不但知道是谁要害你,还知道他为什么要害你。

我苦笑,我不过是个出家人,最与世无争的,能结下什么仇家?

银杏姑姑笑了,那都是因为那个髙朠啊。我不解,哪个高英?想了想,这才恍然,姑姑说的是高朗高公子?

银杏姑姑说,他根本不叫高朗,他就是当今的高官家,髙朠。

母亲来到庐陵王府,见我安然无恙,顿时抱住我大哭起来。她说,她便知道朱家的女儿一个个都过不了安生日子,婚姻不谐,出家也就罢了,不想连出家也能得罪贵戚,偏偏我又没有姑母的智谋胆识,这该如何是好?

银杏姑姑劝道,殿下既知小姐无恙,还请宽心。眼下却有一件难事,须得殿下相助。

母亲擦了眼泪,何事?

银杏姑姑说,启家一日不除,小姐便一日不得安宁。未知殿下意下如何?

第131章 女帝师二(60)第300章 女帝师五(25)第126章 女帝师二(55)第216章 女帝师四(10)第153章 女帝师三(15)第181章 女帝师三(43)第175章 女帝师三(37)第143章 女帝师三(5)第301章 女帝师五(26)第208章 女帝师四(2)第101章 女帝师二(30)第228章 女帝师四(22)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181章 女帝师三(43)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227章 女帝师四(21)第13章 女帝师一(13)第209章 女帝师四(3)第283章 女帝师五(8)第316章 女帝师五(41)第338章 女帝师五(63)第39章 女帝师一(39)第23章 女帝师一(23)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88章 女帝师二(17)第133章 女帝师二(62)第249章 女帝师四(43)第332章 女帝师五(57)第112章 女帝师二(41)第89章 女帝师二(18)第88章 女帝师二(17)第101章 女帝师二(30)第329章 女帝师五(54)第201章 女帝师三(63)第335章 女帝师五(60)第177章 女帝师三(39)第2章 女帝师一(2)第335章 女帝师五(60)第291章 女帝师五(16)第16章 女帝师一(16)第333章 女帝师五(58)第39章 女帝师一(39)第180章 女帝师三(42)第145章 女帝师三(7)第252章 女帝师四(46)第149章 女帝师三(11)第226章 女帝师四(20)第225章 女帝师四(19)第229章 女帝师四(23)第351章 女帝师五(76)第169章 女帝师三(31)第250章 女帝师四(44)第350章 女帝师五(75)第284章 女帝师五(9)第330章 女帝师五(55)第149章 女帝师三(11)第119章 女帝师二(48)第189章 女帝师三(51)第314章 女帝师五(39)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333章 女帝师五(58)第225章 女帝师四(19)第33章 女帝师一(33)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235章 女帝师四(29)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56章 女帝师一(56)第195章 女帝师三(57)第216章 女帝师四(10)第333章 女帝师五(58)第53章 女帝师一(53)第173章 女帝师三(35)第58章 女帝师一(58)第161章 女帝师三(23)第218章 女帝师四(12)第158章 女帝师三(20)第321章 女帝师五(46)第309章 女帝师五(34)第159章 女帝师三(21)第189章 女帝师三(51)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249章 女帝师四(43)第308章 女帝师五(33)第291章 女帝师五(16)第1章 女帝师一(1)第280章 女帝师五(5)第253章 女帝师四(47)第227章 女帝师四(21)第226章 女帝师四(20)第222章 女帝师四(16)第34章 女帝师一(34)第309章 女帝师五(34)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346章 女帝师五(71)第255章 女帝师四(49)第341章 女帝师五(66)第51章 女帝师一(51)第60章 女帝师一(60)第181章 女帝师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