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

当林哲对今天的御前战略会议作出了决定后,详细的计划安排自然是由统帅部各部协商制定(清末枭雄380章)。

所以御前战略会议之后,陈云陶、李秉同、魏铎立等统帅部的高层又是开了数个小时的会议,最后才是初步拿出来一个计划安排。

不过这并不是作战计划安排,而是一份军需物资分配,后勤供应的计划。

这个计划书严格的遵照了林哲的圣谕,即依旧以北伐为核心,但是也适当增加对江西方面的物资投入(清末枭雄380章)。

具体下来就是统帅部凑集一部分物资,足够让赣北方向大约两万人的兵力支撑连续一个月作战的物资,在广东方向,则是为第三军补充至少一个月作战作物物资。

为了凑出这些作战物资来,统帅部这边可谓是四处调集,减少了对皖北、苏北、福建的剿匪作战物资,同时决定展缓第二军继续西进广西的战役,腾出物资来供应第三军。

同时由于补给线实在过长,除了弹药必须从上海、南京调运外,其他作战物资,尤其是生活类武器,比如粮食、被服等物资则是尽可能就地采购,以减缓后勤方面的运输压力。

统帅部那边怎么凑集物资石琅翼管不着,也不知道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的文职军官们是怎么凑集到这些物资,石琅翼只关心一点,那就是他谋划多时的江战略已经走上了正规,不用多久就能够彻底发动起来。

就当统帅部的后勤部、军需部、军械部等部门为了给即将参与江西战役的部队凑集物资的时候,联合参谋部的诸多参谋们也是经过紧张的讨论,从诸多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了最终的战略方案,并提交林哲圣裁。

等林哲批准了后,中华军方面的江西战略也就宣布正式启动了。

该战略的核心目标有两点,一个是夺取九江,为后续西进湖北取得前进的桥头堡,同时避免镇胡军或者湘军利用九江为前出基地,继而威胁到中华军的西部安全。

第二目标则是夺取南昌、赣州等江西的重要城市,占领江西全省。

为了达成上述战略目标,统帅部决议增加了第四军的军力,调集第五师、第二混成旅、第一独立野炮团加入第四军的作战序列。

使得第四军的主力部队增强到辖有第四师、第五师、第二混成旅、第一独立野炮团。

此外近卫军里的第一近卫混成旅也会加入江西的战事中来,不过该混成旅不同于普通的皇家陆军或者协防军以及地方守备部队,近卫军在中华军里地位是特殊而独立的,尽管近卫军没有设立单独的指挥机构,但是其指挥权并不归属统帅部,而是直接归属皇帝本身,所以第一近卫混成旅的指挥官也不归属第四军,而是直接归属皇帝林哲本身。

简单说,第一近卫混成旅在后续作战里,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统帅部或者第四军没有权力指挥他们。

广东方面,则是抽调第二军为主的兵力从韶关等方向北上赣州,考虑到广东地区也需要不少部队弹压,而目前南方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队,即第三军既要弹压广州等广东大部分地区,同时又要驻防梧州和广西方向的清军作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统帅部拟定从第二军所属的两个师中抽调了共三个步兵营,然后加上广州守备司令部的新招募并编练的广州守备团一千五百人一起组建皇家陆军第三混成旅,并加入第三军的作战序列,该混成旅将会驻防广州以及广东其他重要城市,和广州守备司令部所属的另外四个守备营一起肩负广东地区的主要防务。

第三混成旅的组建,也就是首次体现出了地方守备部队作为主力部队后备部队的作用,广州守备司令部新招募士兵组建的广州守备团,虽然整体素质上可能略有不如主力野战军,但是关键时刻却是能够直接补入或者成编制改编为皇家陆军,然后参与前线战斗,而这是以往的协防师不可能做到的。

福建方向,第一混成旅留下一个步兵团驻防福州后,其旅部以及另外一个步兵团从福建邵武府西进江西,兵力较少,大约在两千五百人左右。

也就是说,上述计划里,中华军是打算从广东、福建、赣北同时进军江西!

当然了受限于粤北、赣南、福建西部地区的复杂地形,实际上这南边两个方向的进攻只能算是伴攻,哪怕是从粤北发起进攻的第二军拥有两个皇家陆军步兵师的实力也无法改变其次要的地位。

进攻江西的真正主力,乃是石琅翼统帅的第四军。

为了配合陆军的江西战役,嗯,主要是为了配合第四军的作战,海军方面以第二炮舰支队为核心,又是临时增调了部分船只,使得第二炮舰支队拥有蒸汽内河炮舰十六艘之多,另有半武装蒸汽运输船、半武装的中式硬帆船等一百余艘船只。

此外,尽管目前是冬季长江航道水深有所下降,但是海军部还是冒险从第一巡洋舰队里抽调了三艘吃水较浅的中型战舰前往长江中游的赣北九江段支援陆军作战。

除了上述海陆军主力部队外,赣北以及安徽地区也有诸多的协防师部队参与其中,之所以广东和福建、浙江等第的协防军没有参与其中,是因为上述地区的协防师已经是进行裁撤当中,广东的现有四个守备营就是从协防师中改编而来,福建也是改编有了三个守备营,浙江那边也有改编成功的三个守备营。

不过赣北和安徽地区的协防师却是尚未进入改编计划,所以部署在这一地区的协防师也是有相当多一部分会参与江西战役。

其中归属第四军直接指挥的协防师就有五个师,另外尚有归属安庆守备司令部指挥的八个协防师会驻防在临近湖北、赣北等地,主要担任后勤维护、警戒湖北方面的异动。

从参与江西战役的各部兵力数量来看,其实比进攻北平的第六军还要多!

但是数量有时候并不代表作战能力强,这里头还有着战斗力强弱之分,更有着作战物资充分与否之分。

从战斗力来说,施清瑄敢说自己的第六军能够击败两倍甚至三倍以上的使用米尼步枪的其他中华军部队,但是石琅翼绝对不敢说自己的第四军能够胜过施清瑄的第六军。

毕竟上海和聊城以及济南三战,已经是充分说明了采用后装步枪、新式步兵战术的第六军战力之强。

除非换装新式步枪,采用新式战术训练,要不然的话,如今中华军内的其他部队是很难和第六军比肩的。

武器性能和战术思想都差了整整一代,这是将士的勇武或者将领的指挥才华很难弥补的。

一月六号,重新回到了安庆的石琅翼是满面红光,而一些熟悉石琅翼的人都知道,这石琅翼已经是很久没有这么耀眼过了。

自从1856年时期因为一时的犹豫,石琅翼被林哲猜忌并防备,甚至当时如果林哲不是怜惜他的过人才华,估计1856年底举旗造反的时候,林哲就不是软禁他,而是会直接杀掉他了。

要知道1856年底林哲被麾下拥立举旗造反的时候,可是对当时的余胜军进行了极为血腥的大规模清洗,尽管没有留下任何的书面记载,但是当时至少有超过五十军官不愿意从反而被诛杀,另外有超过五百名士兵被诛杀。要知道当时的余胜军一共也就万把人,而军官不过数百人而已。

不客气的说,当时被诛杀的军官至少也有十分之一。

而当时的石琅翼没有被诛杀,而是被林哲软禁了起来,这单纯是因为林哲欣赏他的才华,不愿意就这么把他杀掉了。

后来石琅翼也算是想开了,因为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已经上了中华军这条船,而且是下不来的那种,所以当时也是很干脆的剃了头,并宣布对林哲效忠。

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坐了好久的冷板凳,先是担任第一师的参谋长,然后担任参谋部总长,值得注意的是,石琅翼担任参谋长的时候,中华军的参谋制度并不完善,而当时中华军规模并不大,很多战略都是林哲亲自制定的,没有参谋部什么事。

也就是说,当时的石琅翼其实并不具备什么实权,顶多就是充当了‘谋士’这个角色,论起实权以及重要性而言,甚至都不如当时的汉特?威廉,人家威廉当时不仅仅是军训部总长全权负责新兵招募,训练,军官培训等事宜,他还同样是林哲的私人军事顾问,每次战略会议都会参加的。

这种情况一直到去年年底才发生改变,通过了将近一年的考察后,石琅翼才是初步让林哲恢复了对他的信任,并把他调任到第四军担任军长。

但是这个第四军军长却不是石琅翼所期待的,当时中华军面临极大的麻烦,英法联军随时都会登陆苏南,所以当时有三个方向的军事主官位置才是真正的权重之位,一个是北伐战役的统帅,也就是第一军的军长,然后就是第七军的军长,这是负责上海防务准备和英法联军决战的,再过来就是广东那边的第三军军长,别看广东只是次要战线,但是一样重要。

哪怕是后来的第二军、第五军等部队,也都是先后增援上海,唯独第四军一直留在赣北和苏南一带坐在小板凳上看戏。

如此又是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后,现在石琅翼终于等来了春天。

江西战役的发动,让他获得了指挥第四军攻略整个江西的权力,而且如果江西战略顺利的话,后续西进湖广、四川等地区,那么他石琅翼依旧有极大的可能性担任整个西征统帅,和现在的施清瑄负责北伐一样负责整个西征作战。

而西征和北伐,一直都是中华帝国的两大战略,如果石琅翼能够主持西征的话,那么他重回中华军内的第一梯队指日可待。

带着这种希望,石琅翼于一月八号在安庆举行了出征仪式,并当天率领第四军主力西进赣北。

而在这之前,驻防在前线的第四师已经是先行一步和镇胡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

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700章 战争,起!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337章 继承人第118章 扩军再扩军!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1章 余姚林家第43章 惨胜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71章 穷教育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03章 倾销地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85章 大婚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654章 火药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69章 江海关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391章 进城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91章 攻城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66章 许乃钊之邀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308章 胜了吗?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20章 伤亡悬殊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173章 冯宝才第618章 阅舰式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441章 铁甲舰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441章 铁甲舰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