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八章 苏湖熟

世家白送给李荩忱这么大的好处,倒是颇有几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感觉。

如果不是因为这批粮食让李荩忱的底气增加了很多,李荩忱是绝对不会贸然在这个时候发动南征之战。而新一年的屯田,效果也非常明显,源源不断的粮食正在从南向北运输,足够支撑汉军至少发动半年的进攻,这也是李荩忱明年向北发动进攻的底气。

当然了,只是凭藉江南一处,李荩忱的底气可没有那么厚。

大汉现在的粮食主要来源于三个地方,江南只是其一,还有荆湖和巴蜀,这两个也都是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粮食产地,前者是历史上宋代主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南宋北伐所用的粮食多来源于荆湖屯田;而后者自然也不用说,秦之所以能吞没天下,和巴蜀天府之国的供给有很大的关係。

李荩忱入蜀之后,屯田的事情就从来没有放鬆,因此巴蜀之地以及现在更南方的南中已经成为大汉最主要的粮食产地之一,之前大汉的西北之战以及北伐关中,巴蜀就曾经出了大力。

荆湖屯田发展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底子也不薄,荆湖西线长期以来都是南陈和北周对峙的前线,因此湘州、赣州等西线后方鱼米之乡,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毕竟这些地方也是不错的耕作之地,南陈不可能只依靠江南支撑起来西线和东线的所有军队。

只不过长期以来南陈在西线都处于守势,所以屯田的範围不算非常广罢了,李荩忱入建康府之后,极力推广屯田,荆湖就是主要的开荒区域,尤其是大汉当时已经拿下了襄阳,湘州到江陵一带彻底变成了大后方,自然就可以安心屯田了。

尤其是随着武陵蛮等等蛮族下山逐渐融入大汉的体系之中,大汉的屯田效果越来越好。

另外大汉在淮南、淮西、南阳、岭南等等前线,也都通过军民结合的方式进行屯田,受到军事上的限制,这些屯田的範围虽然都不算大,但是也足够支撑军队日常消耗。

毕竟有总比没有好,在粮食上,就算是一根蚊子腿李荩忱也不想浪费。

而要说大汉现在最主要的屯田之地,终究还是江南。

苏湖熟,天下足,李荩忱作为一个后世人,当然很清楚这六个字意味着什么。后世从宋代末年开始,到明清,江南凭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大运河这条南北商贸命脉,一直都是天下最富足之地,从江南来的粮食和漕银甚至在清朝已经成了国家之命脉,江南丢则国家危在旦夕。

所以江南的潜力,李荩忱是很清楚的。

只要人手足够,这片土地的确可以培育出滋养整个大汉的粮食和财富,因此新修的官道和运河都优先照顾江南地区,就是李荩忱期望江南能够儘快发挥出来其潜力,成为大汉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也正是因此,在北上之前,李荩忱必然要先下江南看看,这是谁都拦不住的。

一来江南不算远,甚至可以说就在建康府门外,而且李荩忱下江南绝对不至于和隋炀帝、正德皇帝那样劳民伤财,他也是轻车简从前去,二来之后李荩忱必然要御驾亲征的,也必须要先让朝堂上的这些年轻官员们历练历练,感受一下陛下不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换句话说就是一次皇帝不在的演习,这让李荩忱不由得想起来后世某国某位七十年的女王,因为在位时间太长,导致全国上下已经不止一次演练女王去世之后的应急方案,可惜就是用不上,不过真的应该可怜的,还是那位七十年的太子啊······

如果自己在皇位上坐七十年,应该已经烦的透顶了吧。

话说回来,好在李荩忱这次下江南,去去就回,时间尚短,如果这些家伙们真的捅出来什么篓子,也能够及时跑回来给他们擦屁股,可是如果他们什么经验都没有的话,到时候李荩忱北上,难道冲到了黄河边,还要再跑回来给他们擦屁股么?

那李荩忱岂不是成了刘裕第二了?

刘裕北伐失败,并不是因为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后方作妖,李荩忱可得吸取教训。

此时李荩忱虽然人站在船头上,看着水流滚滚,但是心里想的却还是背后越去越远的建康府的事。

希望这些家伙不要让那个自己失望。

运河两侧已经出现了大片的田野,覆盖着高低起伏的山丘。江南多丘陵,而正是在这高高低低的小山丘之间,孕育了天下粮仓。

“再往前从晋陵入太湖,顺风顺水的话不日就到吴郡。”沈婺华站在李荩忱的身后,微笑着说道。

这一次李荩忱南下固然也是轻车简从,后宫之中只有沈婺华陪着自己,之所以让沈婺华前来,主要还是因为后宫之中要说和江南世家们关係最密切的,也就只有沈婺华了。

沈家那是江南世家之中一等一的豪门,虽然在沈君理去世、身为皇后的沈婺华也跟着被打入冷宫之后,沈家只剩下沈君高独立支撑,颇有几分独木难支的感觉,但是这么多年打下的家底终究还是在的。更重要的是沈君高最终站对了队伍,李荩忱自然也就没有打算和他清算之前的账。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所谓瘸子里面拔将军,形容现在的沈家倒是再合适不过,沈家不管再怎么狼狈,也比你们那些因为叛乱被朝廷给抄了底的家族强,作为紧跟着朝廷脚步的贵族,只要沈家还能够有人才崭露头角,那么沈家依旧还是沈家。

沈婺华跟在身边,能给李荩忱壮声势不说,李荩忱这一次下江南肯定也要召见本地的世家——虽然这些世家已经七零八落,但是终归还是有一些大小世家能够在之前的动荡之中倖存下来的。

世家的体制已经被推翻,但是李荩忱不可否认的是,到现在世家依然是大汉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批人,这一次大汉秋闱之中崭露头角的也有一多半都是世家子弟,大汉想要凭藉书院培养出来更多的寒门乃至平常百姓家的子弟,还需要时间。

刚刚结束的秋闱也是李荩忱这一次下江南不会太久的原因之一。

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将之选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罚他请自己吃酒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风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栈桥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九百三十章 钱庄第一八一四章 调动第一四零八章 误会,都是误会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见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须做第一五一四章 李询聚将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进一步第二二一七章 此时,必须有牺牲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三三二章 没有都督的样子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墙头草的典型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二九二章 没得选第一八九二章 华夏的民族精神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门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严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贪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见到阿爹的时候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边的清晨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变主攻第六百七十六章 风雨愈急第一八五二章 惊回首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战,狼尾滩!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一零三章 亲守此地共存亡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九百一十三章 归汉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如风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九百二十二章 风入松间飒飒寒第一二七七章 时间就是命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将之选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础上第一六一八章殿试题目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么意思章节修改情况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一二四七章 父业子承第八百零三章 主动撤退?第一三七二章 朕给过机会第九百七十一章 两线作战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无情第一二零五章 隔墙有耳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八百零五章 诱饵第一六九五章 将军,带我们守住这里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二零零章 华夏的文艺复兴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负罪名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二三五八章 针砭时弊第一二一六章 枢密院第二二五三章 宁静的晨曦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二三三章 郡县与分封第三百四十八章 过三峡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么?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一五七二章 背后的百姓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胆就够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风口浪尖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二二一一章 难得的赌第一六五二章 城头战场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