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党校调研组

过几天就是2010年两会了,本以为会提前结业,好让自己回去带队参加两会的滇南省委常委、明昆市市委书记张岚,突然接到一纸通知,要求他立即收拾行李,与其他省部级培训班学员们一起赶赴名不经正传的临海省临水市调研。

校领导亲自带队,这样的集体活动自然不能请假。张岚不得不给在家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打了个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后,才跟其他学员们一起登上了飞机。

“老张,要不是去临水调研,我还真没注意到这期学员中竟然没有临海的干部。现在倒好,两眼一抹黑,连调研什么都不知道?”飞机刚冲上云霄,张岚还没来得及解下安全带,同学兼室友李光明就侧过头来,一脸苦笑着说道。

临海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刚评选出来的百强县中他们就占了近三分之一。可问题是起点决定高度,人家是沿海省份,民营经济本来就很发达,别说自己这个远在大西南的不发达省份,就算李光明任职的北河省,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张岚可不认为中央首长安排他们这些副省级干部去一个县级市旅游观光,应该有着他们的深意,但一时半会儿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摇头苦笑道:“老李,连你这位直隶官员都整不明白,我们这些来自穷山僻壤的干部就更不用说了。”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时间能冲淡一切。曾经赫赫有名的田大书记,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默默无闻。尽管临水这几年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其不可复制姓,省市两级以及国家级媒体,对临水的宣传选择姓失声。以至于张岚这些省部级高官们接到通知后,不得不翻看地图,查早此行的目的地临水在哪里。

他俩消息不灵通,不等于其他学员对此一无所知。张岚的话音刚落,商务部王副部长突然回过头来,呵呵笑道:“我说二位,没听说过临水很正常,但没听说过临水的市委书记就不正常了。”

李光明糊涂了,一脸疑惑地问道:“临水不是县级市嘛,县级市的市委书记撑死了也就是个副处级。离我们那十万八千里的,我怎么知道他是谁?”

“是啊,有个姓的干部我听说过很多,好像没一个能跟临水沾上边。”张岚重重的点了下头,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

到底是地方官员,消息还真不是一般的闭塞。王副部长暗叹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看四周,随即低声说道:“还记得六年前的县级干部轮训班吗?就是加强新农村建设那一次。”

“记得,那时我还是市委副书记,可这跟县级干部培训又有什么关系?”

“把县级干部骂了个遍的中央党校教授、中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就是他。”

王副部长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不知道为什么,县级干部培训一结束,他就被空降到临海担任花州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兼临水市委书记。这一干就是六年,锅不动瓢不响的,如果不是刻意打听了一下,还真把这个人给忘了。”

张岚这才反应了过来,想了好一会后,若有所思地说道:“该不会又是廉政教育吧?虽然我对他不是很了解,甚至都没见过面,可听说那次的声势搞得很大,连省部级干部培训班的学员都照骂不误。”

“应该不是。”

不等李光明开口,王副部长便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当了六年县官,他早就不是中纪委的人了。就算要搞廉政教育,也用不着劳师动众的跑那儿去。”

千里迢迢的跑过去,被一个级别比自己低很多的县官训斥一通,那样的滋味绝对不好受。李光明这才松下了一口气,但还是一脸疑惑地问道:“王部长,那你说咱们去干什么?”

“这我还真不知道。”王副部长回过头去,指着坐在前面的党校陈副校长,一脸坏笑着说道:“不过他肯定知道,要不你俩去问问?”

张岚乐了,顿时笑骂道:“好你个王侍郎,居然想把我们当枪使!要问也是你问,我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说说笑笑间,飞机很快就降落在临海机场上。刚上任的省委刘书记,亲自赶到停机坪迎接远道而来的众人。一番简单的寒暄后,陈副校长便与刘书记握手道别,带领近三十位学员登上省委派来的两辆豪华客车,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站临水。

封疆大吏亲自迎接很正常,毕竟大家都是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副省级官员,陈副校长更是兼任着中组部副部长。但对此行的目的地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就让众人感觉有些怪异了。更何况如此强大的调研阵容,居然连一个记者都没有。

“……花州南接闽省的平南,西连西江景德镇,北邻黄山,是三省边际的中心城市。居临江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封疆大吏没有来,但还是派来了省委常委、省委丁秘书长给大家作向导。车队刚驶出机场,丁秘书就向导游一样抓起副驾驶边的话筒,眉飞色舞的介绍了起来。

要说历史,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历史。县有县志,地方有地方志,只要你愿意,就能挖掘出一大堆典故来。北河省常务副省长李光明可没兴趣听这些,见陈副校长好像睡着了,便忍不住地笑问道:“丁秘书长,我们是来参观学习的,不是来旅游的。您还是介绍下临水市委市政斧的有关情况吧,比如经济建设、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什么的。”

“是啊,是啊,还是麻烦您说说吧。”

丁秘书长乐了,一屁股坐了下来,一边给众人散烟,一边苦笑着说道:“各位领导,这个问题有点大,一时间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张岚接过香烟,哈哈大笑道:“中央首长既然让我们来,那就表明临水肯定有什么与众不同,甚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丁秘书长,我们可是带着诚意来的,眼看就要到地头了,您可不能再敝帚自珍了。”

“张书记说得对,再藏着腋着就不够朋友啦!”

不得不承认,临水与众不同之处的确有很多。看着众人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丁秘书长不得不微笑着说道:“临水市委书记田文建同志,想必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哈佛大学博士、中央党校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如假包换的学者型官员啊。

作为国务院和省委省政斧指定的试点,临水市委市政斧在田文建同志的带领下,这些年来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务员社保并轨改革,二是政斧机构改革,三是社会保障、医疗等一系列的民生改革……”

丁秘书长一番介绍让众人大吃一惊,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县级市,居然只有二十六个局。而吃财政饭的人数,由六年前的九千多人,在田大书记的苦心经营下仅剩下了现在的三千多人,其中近一半还都是教师。

公车改革就不用说了,从市委书记到乡镇干部通通不配专车。据说他上任前公款购买的手机,都折旧后卖给了干部个人。除了公检法、工商、税务、卫生和环保之外,任何单位和部门都没有执法权。

像烟草专卖局的烟草缉查、盐业公司的盐业执法等职权,全部转移到了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合并后的教育、文化与卫生局。而食品药品监督局在这里只是教育、文化与卫生局下面的一个处。

劳动局是大局,可并没有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与人事部的合并而成为劳动人事局。反而来了个党政不分,让人事局、编制委员会跟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搞得省市两级部门下发什么文件,都得先问清楚这事到底谁管?

部门不对口,临水都成他田文建的读力王国了!张岚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愣了好一会后,才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丁秘书长,照这么说临水已经完成了乡镇干部的‘改流归土’。上升通道被堵住了,那干部们还能有积极姓?”

“这一点他们早就考虑了,所以在社保并轨的同时,还进行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实上就算上升通道没被堵住,基层一线的很多同志干几十年也熬不上个正科。临水市委市政斧干脆取消了职务与工资挂钩,单独建立级别工资,不管职务高低,一律执行级别工资。给干部一种公平待遇,逐步消除了和尚多了没水喝,龙多不下雨的现象。”

李光明是从基层上来的干部,当然能理解基层干部们的苦衷,便重重的点了下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倒是条思路,看来这个田书记还真有两把刷子。”

“没两把刷子社保并轨能推行的下去吗?”丁秘书长轻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精兵简政的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可也把临水搞得‘官不聊生’。还好他考虑的比较全面,方式方法相对来说也比较温和,这才没惹出什么乱子。”

抵达临水市区已经是下午一点,一路看来,除了企业比较多之外,跟其他经济发达县市并没有太大区别。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反而显得有些陈旧。

早接到通知的田大书记,正带领着一干平均年龄偏大的市委常委,等候在市委大楼门口。还没等田文建开口问好,带队调研的陈副校长就指着大院里近百辆豪车,淡淡地问道:“田文建同志,我好像记得你们市五年前就推行了公车改革,怎么还有这么多车?”

田文建乐了,一边跟众人点头致意,一边若无其事地解释道:“这几年不是没搞市政建设吗?街道不是很宽,停车也成了一个问题,经过一番研究,干脆把市委市政斧在内的政斧部门大院都开放了,成了现在这免费停车场。”

“政斧部门院大庭深,改成停车场倒是个好主意。恩……不错,这个经验值得推广。”

陈副校长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转过身去,指着市委大楼笑问道:“田文建同志,来得匆忙,到现在还没有吃饭,你准备怎么招待我们这帮不速之客啊?”

“怎么能让首长饿着呢?午饭早就准备好,陈校长请,丁秘书长请。”

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周义的头发都熬白了。是好是坏,上面一直没给个说法。本以为去年换届能挪一挪,没想到还是原地踏步,再次高票当选为临水市人民政斧市长。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时,中央党校居然派来了一个由省部级学员组成的调研组。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机会,田大书记的话音刚落,立马走上前来,指着市委大院边的小食堂,小心翼翼地说道:“各位首长,这边请。”

“周义同志吧,早就听说过你了。怎么着?我大老远的跑来,你就在市委食堂招待我?”陈副校长一反对待学员们的态度,紧握着周义的右手,和声细语的笑问道。

周义有些尴尬,同时又有几分紧张,连说话都变得语无伦次,看了一眼笑而不语的田大书记,不好意思地说道:“报告首长,市委招待所三年前就卖掉了,市委市政斧的招待费又有预算,只能在小食堂招待您。不过您放心,饭菜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丁秘书长乐了,禁不住的插了进来,哈哈大笑道:“陈校长,刘书记上次来时他们也是这么打发的。正儿八经的四菜一汤,连吃完了去个洗手间都得排队,害的刘书记憋了近半个小时。”

“吃什么倒无所谓,可去洗手间都得排队,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呀?”陈副校长糊涂了,一脸疑惑不解的表情。

田文建连忙转过身去,指着人民路上的一块招牌,呵呵笑道:“除了停车场开放之外,市直委办的洗手间也都开放了。不但解决了如厕难的问题,也节省了一大笔市政经费。”

“还拉近了老百姓跟政斧的关系。”陈副校长反应了过来,扫一眼身后的那些省部级学员,意味深长地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田文建同志,从这两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你们在服务上下的确了一番功夫,不容易呀。”

“陈校长见笑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实还有很多应该做的事还没做,不过您放心,我们会再接再厉的。”

小食堂也承包给了个人,就算市委书记请客也得刷卡付账。还好已经过了午饭时间,餐厅里并没有多少人。吃惯山珍海味的省部级高官们,不得不在田大书记等县官们的热情招呼下,围坐到拼凑起来的大桌子边,很难得的用起了四菜一汤。

到底是学者型官员,菜虽然不怎么样,但说道却一点都不少。一道普普通通的清蒸草鱼,田大书记居然把鱼眼给了领导,叫高看一眼;鱼樑给贵客,叫中流砥柱;鱼嘴给好友,叫唇齿相依;鱼尾给作陪的其他市委常委,叫委以重任;鱼肚给周义,叫推心置腹!

真不知道如果有一个晚辈在,他会不会再来个展翅高飞什么的,把众人搞得啼笑皆非。不过话又说回来,经过他这么一番说道,这顿普普通通的接风宴,倒也吃的谈笑风生,宾主尽欢。

“田书记,公务员队伍精简了一大半,这就意味着能节省下大笔的财政开支。临水市的民营经济这么发达,财政收入应该少不了吧?”吃饱喝足的李光明刚放下筷子,便指着窗外略显寒酸的街道,似笑非笑地问道。

田文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回过头去,指着身边的周大市长,呵呵笑道:“不怕各位首长笑话,政斧那边的事我一直很少过问,这个问题还是由周市长回答吧。”

周义哪能不知道田文建这是在给他机会,连忙清了清嗓子,如数家珍地说道:“报告首长,别看临水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但财政收入并没有各位想象中的那么多。一是因为我们清理了近300项收费,二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企业减免了一部分地税。

这两斧子砍下来,去年的财政总收入还不足三十七亿。拿出一大部分补足社保账户的亏空后,政斧的可支配收入就所剩无几了。”

他的话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加大民生投入,把绝大部分财政收入都用作于社保。令众人倍感震惊的是,周义还很隐晦的告诉他们,临水现在是无债一身轻,没有一分钱的财政赤字。

这就意味着临水市委市政斧,无需像其他地方政斧那样依赖于房地产业,更用不着通过卖地的方式来维持。

张岚惊呆了,楞了好一会儿后,突然抬起头来,急切地问道:“田书记,田教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田文建笑了笑,指着桌上所剩无几的残羹剩菜,意味深长地说道:“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省一点罢了。”

“说易行难那!”

陈副校长长叹了一口气,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凝重地说道:“据说深圳一天要吃掉数十吨蛇。如果说深圳吃蛇已成标志的话,那南海则流行吃鸟。多年下来,原本丰饶的南海翼族已被杀得片羽无几。

各大酒店的菜单上,你尽可以找到猴脑、熊掌、蛇胆、鹿血、穿山甲、大蜥蜴、扬子鳄……正像顺口溜说的,‘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水里游的除了轮船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板凳不吃……在外国人眼里,这简直疯了,简直是饮食恐怖主义。甚至说咱们这些中国官员,拥有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胃!同志们,临水市委市政斧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个榜样,希望这顿饭能让诸位有所感触。”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运筹帷幄第六十四章 生命的价值(求推荐票)第二百六十章 功成身退第一百四十章 拉开帷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冰释前嫌第九十二章 负责到底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心无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山寨银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维持会长第七十九章 跟时间赛跑(求推荐票)第十八章 荒诞不经第九章 果不其然(求推荐票!)第二百零七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五十二章 我是一个兵(泣血求票)第七十九章 跟时间赛跑(求推荐票)第四十八章 外场偶遇(求推荐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口无遮拦第三百一十三章 没来的请举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田博士的尴尬第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求推荐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恍然大悟第二百二十六章 主要矛盾第五十八章 省军区的定性(求推荐票)第二百五十八章 资源共享第三百一十五章 势在必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第六十章 田大院长(求推荐票)第二百三十一章 草台班子第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二百八十八章 党校教授第十七章 吹灯拔蜡第九十一章 正面典型第一百二十四章 做一个什么样的医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动员大会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去营空第六十一章 王牌军烈属(求推荐票)第一百零四章 三国演义第六十四章 生命的价值(求推荐票)第一百六十章 未知的风暴第一百五章 不算小账第二百九十五章 初为人父第三百零九章 开会不吵架,那你来干啥?第一百七十章 开赴前线第二百五十一章 贝尔格莱德的噩耗第一百零七章 一样分别两样情第二百零七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三百一十六章 势在必行(二)第五十一章 军人待遇(泣血求票)第二百零八章 全线飘红第一百零八章 老军医!!第一百三十三章 卖身契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第一百三十章 危机重重第二百五十六章 田副教授第三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抉择第三百二十章 新春团拜会第二百一十五章 囊中羞涩第二百零五章 蓝天工程建设费第一百一十六章 晋升渠道第一百六十章 未知的风暴第一百四十九章 眼见为实第二百一十五章 囊中羞涩第一百五十八章 信任谁,谁倒霉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心插柳柳成阴第二百五十八章 资源共享第四十二章 冤家对头(求推荐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一轮资产重组第二百零四章 老干部“上访团”第一百八十五章 干部交流第一百九十章 区别对待第二百三十八章 田县长的单口相声第六十二章 “世界第三”(求推荐票)第三十章 下不为例(求推荐票)第二十八章 未雨绸缪(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设置障碍第二百九十六章 谋官之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按既定方针办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乡见老乡(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一轮资产重组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第九章 果不其然(求推荐票!)第二百二十六章 主要矛盾第一百零七章 一样分别两样情第一百零七章 一样分别两样情第九十六章 名声在外第二百九十八章 马桶理论第一百三十七章 革命的一块砖第三十九章 新的任命(求推荐票)第四十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零七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无奈的撤离第一百一十七章 动员大会第六十一章 王牌军烈属(求推荐票)第八十四章 重获自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后一班岗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三十五章 峰回路转第二十四章 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