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一十一章衮冕之下的皇帝

越是在重要的时候越能感觉到时间过的飞快,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但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准备好,王安石已经在催促范仲淹等人,希望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眼下还未处理完的事情,而他已经在考虑大典的细节了。

时间越紧办事的效率越快越高,这是一种悖论,但确确实实如此,人在高度紧张的时候注意力相反会更加集中,犯错的几率也更小。

赵祯并不认为王安石规划的时间过于紧迫,相反他觉得刚刚好,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已经被完美的安排好并且开始通知各部准备。

官家传位的事情是不可能瞒住所有人的,最近已经逐渐有消息开始散播出去,即便如此赵祯也并不在意,与其突然爆发的事情还不如早早的泄露消息便好。

只要朝堂中的相公们不乱,只要后宫不乱,朝堂和民间稍稍发生一点动荡还是可以忍受的,毕竟一旦动荡都没有反倒是让自己有些失落。

赵祯和赵旭三日没有上朝,这已经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再加上从礼部传出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眼下朝堂中的臣子们已经能够猜测到一些原因。

这是个巨大的变动,朝野上下开始出现了动荡,对于赵祯作为大宋最无双的君王退位一事,许多人都不能接受。

这和赵祯猜想的一样,再加上三日没有上朝,朝中的相公们也未曾出现,于是检察院的那些御史和朝中仅次于相公的朝臣们便一起上疏,毕竟他们有权直接上疏官家的,便是宫中的内侍和禁军也不敢阻止他们上疏或是觐见的请求。

谁都知道,若是在这个时候阻止朝臣面圣,无异于隔绝内外,这样的罪责谁人能够承担?

于是赵祯给了范仲淹等人最好的办法,亲自上朝来阐述他的观点,并且让范仲淹等人继续筹备传位大典。

赵祯自从归朝之后便没有上过早朝,为的就是给赵旭以自尊,让他明白自己做的很好,得到了父亲的肯定,也是给朝臣们以大宋未来还会这样的感觉。

这么做显然是成功的,大宋的朝堂上下因为赵祯的决定而大加赞赏皇帝的开明,认为皇帝在回朝之后还在加强太子的权威是值得肯定的明君之举。

华夏历史不止一次的证明过,太子在皇帝在位期间太过贤明不一定是好事,甚至会引来皇帝的嫉妒和愤怒,但在大宋却没有出现这一情况。

官家不光力捧太子,而且还主动的深居简出,至少在外臣看来是如此的,但眼下突然出现的事情却让他们措手不及,谁也不会想到官家居然在这个时候打算传位太子。

肯定和扶持太子是一回事,传位太子又是另一回事啊!

朝臣们当然是希望官家继续坐在皇位上,而不是把大宋的权利交给太子,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宫中的内侍陈彤带着官家的口谕来了,宣布明日便会上朝,这对于朝臣们来说终于让他们稍稍紧张的心放松了一点。

最少官家从原先闭宫不出改为上朝,这是打算和朝臣们对话的样子,朝臣们自然心中踏实了一些,最少他们觐见官家还是有作用的。

赵祯当然打算和朝臣们说清楚,这件事不能拖,越是拖下去造成的动荡便越大,而现在他自己在大宋有着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自然要把其中的利害和朝臣们说清楚。

咚咚咚…………

随着神都城皇宫角楼上的晨钟响起,赵祯起床开始了洗漱,并且准备今日的早朝,和赵祯同时书苏醒的还有整个神都城。

宫中的钟声提醒了所有人时间的变化,也提醒了人们该做什么,早上卯时的晨钟和酉时的暮鼓乃是最为重要,一个表示白天的开始,一个表示白天的结束。

稍稍洗漱之后,赵祯也更已完毕,今日虽然不是每月的正朔大朝会,但赵祯依旧穿上了最为华丽的衮冕,这是天子服饰,亦是规格最高的礼服。

三才有些颤抖,这是官家为数不多的穿上如此华丽的衣服,无论是冠上的金饰,垂白珠十二旒,还是玄衣,纁裳,十二章,这些都是最为华丽和隆重的象征。

“官家,这玉簪导可扎紧了些?”

看了看赵祯的眉角有些上扬,三才立刻调整冠上的玉簪,完毕后又给赵祯理了理白纱中单以及前面的大带,一达到中规中矩的模样。

赵祯无奈的笑了笑:“不过是身衣服而已,你跟随朕这么多年,也知晓朕最不喜欢的便是这套衮冕,若是重大,朕也不会这么穿着。”

三才立刻道:“官家,衮冕冠服乃是天子服饰,中规中矩应当应分,奴婢可不敢怠慢,官家也不该怠慢。”

赵祯知道三才的意思,笑道:“朕只是觉得繁琐罢了,既然穿了就该穿的体面些,把早膳端过来吧!朕今日还不知何时能够吃午膳嘞!”

三才应道:“奴婢遵旨!”

一碗珍珠米饭配上点时蔬小炒便是赵祯的早膳,一大早本应该吃些馒头稀粥之类,或是汤饼更为舒服,但身穿衮冕的赵祯却不能吃这些拖汤带水的食物,一来会把衮冕弄脏,二来用三才的话说便是不吉利,拖拖拉拉。

待用过早膳后,赵祯便向乾宇殿走去,走的时候还不忘吩咐边上的宫人给崇文院以及后苑送去羊汤,这段时间中枢各部的相公们幸苦了,而身在后苑的赵旭同样也是幸苦。

乾宇乃是天界的意思,同时也代表天下,这名字可比大庆要恢宏的多,乾宇殿前的广场也是大庆殿的数倍有余,毕竟整个神都城就是扩大了的东京城。

当初在建造的时候蔡伯俙就在辽朝析津府的城池上加以扩建,乾宇殿要恢宏的多,就如同一个巨兽匍匐在大地之上。

在这个“巨兽”的两边是两座高高的缺口,手持盾牌和横刀的甲士持刀而立,仿佛在是保护大殿之中的皇帝。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东进的恶魔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萧挞里的大辽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线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七百二十四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第五百三十四章宋军突至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灾民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辽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无罪……我蛮夷也!第九百一十七章克夫?旺夫!第两千三百零五章仁青东“求学”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宫中的一场火第三百九十四章乌骨部的叛变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丽人眼中的大宋第八百五十五章捷报飞至第十九章太子的反击!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责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两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张第一百八十二章报复第两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门的衰落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笼的恶魔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还是不回第一百零五章与尔同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强宋不需要解释第两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万贯第六百六十五章这一战没有赢家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战(下)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赐乐业人的“银行业”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敌第九百三十九章断尾求生的法则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国监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杀令第二百零三章大医救国第两千四百二十一章华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锁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说客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归,难归……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将换新天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汉人的史书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与角厮罗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厮罗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与塞尔柱第两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脱的噶日哒措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万事俱备第两千零九十章被吓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贾禁绝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汇集东京第一百三十三章仙术?戏法!神仙?凡人!第两千五百四十二章赵仁的未来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苏子瞻哪里走?!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无奈的平衡第两千三百四十三章西边的异动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四百六十二章爱惜羽毛第三百二十章雪灾中的柳三变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赵祯的“礼物”第一百零五章与尔同食第两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渊源第八百五十五章捷报飞至第九百七十六章拨云见日,如梦初醒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诛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两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两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将星升起第二百四十八章寇准的背叛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云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养出的怪物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尧与舜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为贼!第三十四章父与子第两千零八十二章问题所在第三十章赵祯的试验田第两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丝绸之路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变成活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百二十八章东京城的暗流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钱袋子第两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约!第两千二百二十六章敌人还是朋友?第六百七十六章张俭的担心第两千三百一十二章松口?还不到时候!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东坡肉与东坡先生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阴谋”第一千三百章困兽之斗第两千三百二十四章战争的序幕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愿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