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冬季攻势(28)

“如此行事,吾赵国便胜,怕也是惨胜啊!”

沮授拧着眉头,感慨一声,可也无反驳之语。若是能够一举歼灭晋汉,损失大一点也就大一点。反正兖州都已经放弃了,更何况区区数郡之地糜烂。

田丰亦是长叹一声,说道:“王子师非同常人,胆略过之。更兼其地坐拥形胜,具有人和之便。若不是周楚二国,一欲下巴蜀,一欲夺荆扬,扩充实力。吾等又何必如此心急,大可徐徐图之。只可惜,时间不待吾等。比周、楚,慢上一步,那就会一直慢下去。”

“田公,小子有一不明之处。”

司马懿突然插口言道,田丰转目相视,说来:“仲达,旦言无妨。”

“田公布略,南北相应,可为何不在常山设伏,先灭吕布所部,而后再图之?”

这一点是司马懿最疑惑的地方,田丰的战略部署自己说不上一清二楚,可也猜测的七七八八。在常山设伏,无疑能顺势解决了威胁最大的吕布骑兵。没了并州狼骑,汉军仅仗地形,必败无疑。

“仲达莫非小觑王允,小觑绣衣使否?南北相攻,自是良策。然汉有上艾、雁门、箕城等地扼守咽喉要道,攻之乏力,费时日久,反倒不如给王允一丝机会。”

“其若破势,其若击北,吾则攻南。其若击南,吾则攻北。首尾难应之下,王允必会择常山以攻,一来断吾南北大军联络,二来杀入冀州腹地,补以辎重。所以,诱敌便要摆的像一点。晋汉的绣衣使,可比国朝的刺奸司强上不少。国朝各之兵马所在,其皆明了。非是如此,王允可不会上当。”

田丰缓了口气,再言道:“所以,老夫的计划从始至终都没有变。纵其东攻西取,吾只为并州而来。莫说失了常山,纵是中山、河间、安平等诸郡皆失,其也不过是冢中枯骨。”

说到这里,司马懿也不禁感慨田丰的胆大心细。这针对晋汉,针对王允的计策很简单,可却最难破。

如此阳谋,逼得王允不得不入瓮。

若晋汉一味坚守,便陷入田丰三面相攻的局面,兵力不如人,粮秣不如人,拖下去早晚有一天撑不住。而正如田丰所言,其击北吾则攻南,其击南吾则攻北。王允想要博一线生机的话,只能望眼常山国。

甚至田丰都给王允这个机会了,王允也只能走进这常山国。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并州地形的优势。

当然,这计划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且不说最严重的后果,只要吕布率领精骑,截断南北任何一路大军的粮道,那局势就不一样了。如果赵军没有在第一时间攻破晋阳,回援冀州。

说不定邺城或者蓟县就有被破的危险,二者任一失守,大势便倒向了晋汉。

这一仗,胜则袁赵据四州之地,虎视中原。败则晋汉,成就霸业,中兴可望。

一场对于王允极具诱惑力的豪赌!

而王允没得选!

“汉军实力并不弱,其若是盘踞冀州数郡,再联合鲜卑,控指幽州,便又是一个公孙瓒,甚至犹有过之啊!”

担心不能说没有,当年公孙瓒强势之际,跨海连以幽青。若非其布略有失,赵国想要攻灭燕国少说也要再增几载。

沮授现在不担心计划的成功与否,这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唯独担心,在此天下微妙之际,赵国与晋汉耗时良久,只会给予其余势力发展的空间。

尤其数周国、曹操……

周国不用说,肯定一门心思伐蜀。而曹操,刚刚叛变之际,正值虚弱之时。若是北方战场迁延日久,其稳定根基,据河而守,尚有一战之力。最关键的是,放任曹操不管,赵国威望势必一落千丈。

青州刺史臧洪手下不过两三万众,能阻挡曹军主力至今已是不易,恐其早晚有失啊!

“公与放心,高元才与踏顿已经在路上了。”

……

上艾县城。

本是冀州县邑,却一直被晋汉所掌握。而今的上艾,与上一次战争中的上艾,却要高大上许多。守将也并非无名之辈,正是晋汉大将郭蕴。

不过,郭蕴的表情可一点都不显好。

看着身旁伫立的高顺,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些粗鲁鄙夫,竟然敢使此般龌龊之事,真非君子也!

对于郭蕴无声的控诉,高顺心中一清二楚,但那又如何?

郭氏嫡子郭淮在晋阳,他郭蕴还想着左右逢源,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看着城外开始后退的赵军,高顺那始终未变的表情,也不禁出现一丝松动。应该是大将军已经率狼骑南下了,否则文丑当不会退兵。

不能翦灭文丑所部,那王司徒的战略部署很可能就彻底失败了啊。

井陉关虽非雄关,可也是盘踞崇山峻岭之间,轻易不得破。有文丑两万精锐在,晋中兵马想要与大将军会师,难啊!

破不了井陉,说不定会被赵军逐个击破!

“镇北将军,不住斥候可曾打探出袁谭所部到了何地?”

高顺凝眉看向郭蕴,态度仍是恭顺,上艾城内都是雁门兵,此外就只有自己本部的八百陷陈兵。

郭蕴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这让高顺有些不爽,劫持汝子的又不是自己,是绣衣使。

“镇北将军,国事兹重,还望将军不吝告之。”

高顺再度拱手一言。

“哼,高校尉的陷陈营如此骁锐,何不往其一探究竟?”

丢下一句话,郭蕴转身便走。

留下的高顺不由嘴角一苦,罢了罢了,任谁被劫了独子受挟,恐怕都不会有啥好心情。更别提一直坐镇雁门,想要就势而择的镇北将军了。

不过,军事之要,不得不重视。

太尉已经率军北上,整个晋中都是空虚至极。周军主力尚在离石,等待粮秣。但其偏师周瑜所部已在中都县城外,第八军声名不显,可好歹也有一万六七千人。

除此外,便是赵军袁谭所部了。

信报言其有五万之众,其若是发现太尉大军早已不在壶关,必然直取涅县,以图攻入晋中。可现在涅县至始至终都没发现袁谭的身影,说不定其军在来上艾的路上。

“传令下去,严加防范!”

高顺冲着身旁的亲卫叮嘱了一声,随后自己亦是下了城楼,追上郭蕴。

第210章 回归冀城第116章 夜袭第567章 礼、家、义、存第805章 赵兵西进第914章 定略(中)第67章 袁家嫡子第925章 行阵入江河,截水断流!第274章 大业第490章 狼骑南下第625章 甘泉宫破第317章 虢亭会战(3)第663章 援兵第173章 美阳之战(13)第275章 入洛第69章 泄愤踏营第614章 下阳城第57章 退保长社第708章 犍为之战(16)第535章 铁骑交锋第347章 上林苑第418章 天下纷争第232章 煮酒论天下第202章 溃兵百里第781章 冬季攻势(7)第129章 城破第296章 传国玉玺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931章 兵无常形第872章 予兵归乡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554章 诸事第670章 丰年第40章 京观第471章 话馨语第228章 君入瓮矣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320章 虢亭会战(6)第79章 攻灭赵宏,韩忠上位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696章 犍为之战(5)第395章 军民九例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422章 夕阳亭叙第311章 江东猛虎第645章 王氏第269章 袭营(下)第427章 缘起第357章 军第584章 战起第57章 退保长社第193章 变局,兵动第324章 虢亭会战(10)第217章 甜秫杆第365章 送礼赔罪第645章 王氏第241章 撤离第461章 聚众大议第592章 应对第707章 犍为之战(16)第768章 借卒第262章 孟津会盟第317章 虢亭会战(3)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370章 合纵连横(3)臆想第851章 乱第346章 布置第472章 子衿第719章 犍为之战(28)第915章 定略(下)第553章 平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306章 围堵孙坚第285章 过武关第606章 骁骑校尉第609章 甘泉宫第191章 独掌军权第468章 长安城内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389章 界桥之战(下)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454章 仓廪实第354章 姜纾训弟第338章 黄雀在后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158章 周慎惨败(上)第361章 被打惨了第617章 无题第851章 乱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889章 决议第31章 危局第657章 强弱之势第778章 冬季攻势(4)第884章 进军(下)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199章 两驷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