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

最近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无非就是对美国股市进行抄底,在专注于对银行股的渗透的同时,也可以根据JP摩根的要求,一起对钢铁、运输等股票进行收购。

1882年2月15曰。

胡楚元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和伍淑珍一起去纽约中央公园游玩,在露天的草场上野餐,享受着世界所给予他们的这份宁静和独特的生命。

今天不算是特别冷,太阳又好,胡楚元也是难得休息,就很放松的靠着树干休息,闭上眼睛享受大自然的气息和拥抱。

他现在才明白,这种自然原野的宁静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伍淑珍也靠着树干午休,不一会儿,便悄悄侧倚着他的肩膀,将那洁白无瑕的脸颊贴在他的肩膀上,鼻息间流露的芬芳,不免有些撩逗男人的心弦。

在这明媚的阳光下,看着这张精致漂亮的脸蛋,看着她那幽长的睫毛,怀念着她那优雅隽永的笑意,胡楚元不免有些动心。

他不得不说,这一路走过来,伍淑珍帮了他很多。

亲一下吧……!

他很坏的笑着,可没有真付诸行动。

几天之后,胡楚元还是给伍淑珍送了一个很不错的礼物,他买下了纽约和费城的两家广告公司,再以一美元的价格转入捷达洋行名下,在美国成立一家捷达广告公司。

随后的一些天,JP摩根明显加强了和胡楚元的联系,在取得胡楚元的同意后,JP摩根开始对美国铁路、钢铁两大行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成立了美国联合铁路公司、美国联合钢铁公司。

在这两家公司中,胡楚元的北美富国投资银行分别持有19.55%和11.42%的股份,仅次于德雷克赛尔-摩根公司。

胡楚元心里很清楚,此时的他,在美国市场只是一个过客,只是一股国际游资,不是真正的主人,他只是等待合适的机会将这些股份都转手。

按照市值计算,这几个月里,他带来的9750万美金已经变成了2.3亿美金,目前的纽约股市才恢复到原有的5成水准,再等几个月,他才会选择大规模的套现。

这时候,赚钱早已不是胡楚元的第一任务,他开始考虑军火的问题。

中法战争的已不再遥远,他必须抢先在广州和香港囤积大量的军火,等到战争爆发时再急着买军火,那岂不是等着被宰?

美国的军事工业有一个特别的好处……产能大,虽然并不先进。

就在纽约的这段时间,他也去了曼彻斯特和纽黑文等四枪械公司,以及两家火炮生产商,订购了价值一千二百万美金的军火,要求在两年内完成供货。

胡楚元注意到一个细节,美国的枪械公司很多,火炮公司却很少,能制造和制造过火炮的公司虽然多,可绝大多数都处于停产状态。

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目前在国防装备上还处于一个不是很重视的阶段。

胡楚元决定在奥克兰重新投资一家大型的综合军工厂,类似于阿姆斯特朗公司,以钢铁制造为基础和核心。重点当然是利用美国的人力、资源和生产能力,为中国提供最为方便的武器系统。

商人有商人的方式。

他首先还是按照计划,先由万旗洋行和北美富国投资银行合股成立旧金山海湾投资公司,再通过海湾投资公司寻找合适的合作者。

差不多快办好这件事的时候,切斯特-阿瑟总统宣布了事先商量好的决定,正式成立华工管理局,由卫廉士担任局长,以发行国债募集资金的方式承担华工赔偿,并在国会通过新的《华人移民管理法案》。

新法案要比原有的《排华法案》宽松很多,基本情况是允许华人通过暂时居留、永久居留权的方式在美国生活,暂时居留达到五年,在满足其他条件后,可以续签为永久居留权。

华工管理局每年会单独在拥有永久居留权的华工中批准3750人次的移民申请,而家属移民、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在这一名额的限制内,另外向移民局申请移民。

至此,美国的排华运动告一段落。

《华人移民管理法案》通过之后,在切斯特-阿瑟总统的邀请下,胡楚元和陈兰彬大使前往美国白宫进行商务会晤,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

美方将中国生丝、茶叶、中药材、瓷器、麻及相关制品、草帽、其他传统手工艺制造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而中方给予的回报是降低美国部分机械、化工制品、钢铁、铁矿石及其他金属矿石、石油衍生产品的进口关税。

双方对等给予部分最惠国待遇,并将该待遇延续至1895年。

美方在原有留学方案上做出新的拓展,允许华人入读美[***]事院校。

美方将会向中方出售新型的巡洋舰四艘,于1884年开始制造,在此之前,美国海军会在双方共同认可的船厂先行制造两艘同类型巡洋舰,以确保新技术的运用是成熟的。

新的贸易协定中,美方允许中国商人投资——具体取决于各州立法院的自行决策,中方出于传统政策的限制,目前仍然维持原有协议,只能允许美商在租界居住和投资。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双方愿对天津租界的面积进行新的洽谈。

至此,胡楚元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完成了他的钦差任务,没有让大清国丢了脸面。

他就此前往欧洲,在德国和英国订购了价值一千四百万美元的军火,到了1882年的4月,他返回美国,受新的中美贸易协定的影响,纽约股市已经基本恢复到金融风波之前的水准。

胡楚元选择开始套现。

由于他总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大,短时间套现必然会使得股市大幅波动,反而不利于套现,所以,他选择直接和几家金融机构交易,优先套利5500万美金,其余约合3.4亿美金的资产则留在北美富国投资银行,慢慢套现。

0.9亿美金入市,目前增值至3.95亿美金。

这个投资回报率足够厉害了。

还是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在大洪水中仍有一艘巨轮的人。

如果你能在股灾发生之后,手里还握着9750万美金,只要抓准机会入市,一样可以从中牟取暴利。

单纯的比较资本,胡楚元已经不比JP摩根差多少,他差的是自己身在美国,注定只是过客。

虽然不甘心,但他也只能接受现实,悄然乘坐腾冲号返回中国和朝廷复命。

离行之时,他更没有想到,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来美国完诚仁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回途就不用来时那么匆忙,他中途在大阪停靠,前往京都查看西阵会社的经营情况,顺道看一看曰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以便于曰后的决策。

因此稍有耽搁,在1882年4月21曰,腾冲号才抵达天津。

天津一直都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只不过,它的租界并不像上海那么热闹,英法美三国都没有特别关注天津租界的发展,直到天津教案的发生,原先凌乱住在天津老城区的外国人才陆续退回租界,带动了租界的发展。

只比地价就可以看出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的差别,前者只相当于后者平均价位的1/7。

腾冲号的吨位有些太大,只能停在天津口,胡楚元是乘坐腾冲号的柴油机小木船进入天津,时间正值正午,农历谷雨刚过,四月的阳光温和无比。

胡楚元就坐在船头的长凳上,和伍淑珍坐在一起,傻傻的看着海河两岸的景色。

有钱啦。

他确实是有钱啦,世界上能难住他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他显得特别放松,甚至有点傻,傻傻呵呵的笑着。

见他越笑越傻,像是脑子烧坏了,随从们都挺古怪的窥视着他,伍淑珍忍不住轻笑出声,推了推他,问道:“傻笑什么呢?”

胡楚元还是呵呵的笑着,道:“不告诉你。”

伍淑珍一时不忍,忽然掐了他一下。

掐就掐呗。

胡楚元依然呵呵笑着。

他想,白痴才不笑呢,我现在可是有四亿美钞的爷们,距离一亿英镑的目标也不遥远啦。

他这辈子何尝想过会有今天,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

玩股票……这还真是太赚钱了。

他就说嘛,为什么华尔街的那些金融寡头一门心思就在玩股票,原来真的很赚。

他忽然想起来什么,和伍淑珍问道:“唉,你说你这么一天到晚跟着我跑来跑去的,你觉不觉得累,或者说烦之类的?”

伍淑珍还挺认真的想了一下,却笑道:“那怎么办呢,谁让你就是这样的男人啊。你要是不给朝廷办事,只安心做自己的生意,那不知道会有多悠闲,我也能跟着沾光嘛。”

胡楚元笑道:“那你放心,以后真的会轻松很多。”

这一点,他绝对有保证。

有了现在的基础,以后就算是有再麻烦的事,他也会让别人去做,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玩玩自己想玩的事,犯不着继续拼命。

小汽轮慢慢驶进了租界,果真是和上海租界不能比。

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租界这种东西,其实在眼下对中国是利大于弊,不过就是脸面上的问题,实际好处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上。

真要把租界都收回去,在哪里能建厂子,在哪里能建西学馆、工学馆、商学馆,今天建起来,朝廷明天就能给你拆了。

早期的中国革命者,绝大多数都掩藏在租界里活动,这才避免被清朝廷一网打尽。

船靠在英租界的码头,搭了一条舢板,胡楚元就在陈善元等人的陪同中上了岸,英租界的情况比法租界和美租界好很多,但也远不如上海租界,想租一辆马车都得等半天。

还好,事先已经发了电报,位于英租界的中信银行早已派了几辆马车在海河右岸码头等着,郑锡泰正好在天津办事,就亲自前来接人。

隔着几十米远,胡楚元就看到他了,穿着一身西装,辫子也剪掉了,理着平头,活脱脱就是一个假洋鬼子。

一看到胡楚元,郑锡泰就匆忙指挥马队的人跟上,自己一溜小跑冲过来。

可不等他跑过来,冷不丁突然从码头里冲出一群人。

啪。

有人开了一枪。

码头上登时一团慌乱,陈善元等人也大吃一惊,匆匆忙忙的围住胡楚元和伍淑珍,将他们推往对面的马车。

这时候,颜士璋、缪荃孙等人还在第二艘小汽轮上,正等着搭板下码头,忽然遇到这种事,也是一团乱,船上的几名护院立刻掏出枪,对着冲过来那群人开枪还击。

啪啪啪。

枪林弹雨一瞬间爆发了。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战(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华案风波(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二百三十三章 稳定国内一切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业的根基第七十章 江南盐祸案的终结第二百五十章 胡维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银战争第一百四十五章 飘在南洋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亲王的大事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万两银子的贿赂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缄元的教训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视厅流之祖第四十五章 容闳来了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抚(上)第二十九章 旅居长崎的潘先生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国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钱第四十七章 上海滩不是他的世界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二百七十九章 伦敦会议第二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青花瓷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云贵总督和滇军第六十四章 顾家的二爷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满清赌一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军的最后之力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欧洲采购战舰的道路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润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军的最后之力第六十四章 顾家的二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一百三章 新民党太招摇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来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岛战役(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胜利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九十三章 裁员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永福和天地会第一百六十六章 颐和园的真相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结盟的基础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变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华案风波(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续沉睡吧,日本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礼第八十五章 中信国泰第六十四章 顾家的二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丽洋行和押田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击战(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党和工党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七十五章 美国来的客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苏门答腊的杨宗砺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国,终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垄断主义的精髓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乱了第八十一章 这样的结果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绅(二)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礼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岛战役(四)第二十一章 传世之宝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财团的开局第七十二章 梅启照的政绩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万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第八十八章 钮玉庚和缪荃孙第六十三章 顾家的古董第八十四章 梅谭之别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六章 落魄进士颜士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