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盐价

江苏巡抚谭钟麟的话让胡楚元暗暗吃惊,心中也陡然醒悟,这才明白整件事的目的。

他匆忙道:“我疏忽了,回去就立刻让人部署此事!”

左宗棠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道:“你还年轻,又不熟知官场的事情,没有防备是很正常,文卿已经早就有所提防,已经让江淮各盐场加大人力产盐,并用兵丁调运到各地。浙江那里,他也和梅巡抚关照了,必定也有囤盐。”

胡楚元又和谭钟麟道:“多谢巡抚大人!”

谭钟麟隐约还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这些事本该是胡楚元自己去办理,他道:“我早在上海商人中布下眼线,秘密查探,此事怕是就在眼前,你这个年关是过不踏实了,千万要小心。我和中堂定策,索姓就来个将计就计,你不要出声,我和梅大人暗中囤盐于各地。先让那些盐商炒价,炒到一定程度,你在突然倾销,让这些盐商悉数吃个哑巴亏。”

左宗棠则和胡楚元问道:“这一次,别人的来头是很大的,好几个人的实力都不比你差多少,我怕你是卖多少盐,别人就吃你多少盐。你有没有办法,悄不作声的从其他地方购买一些盐囤积着?”

谭钟麟道:“中堂,别人算计他在前,国内五大盐场,京津和东莱两地的盐是买不到的,新上任的两广总督张树声也是淮系重臣,更别指望他来救济。至于洋人那里,别人也早就联系好了,恐怕眼下是只有他自己不知道!”

左宗棠面露不喜,在他心中,胡楚元之才足以济世强国,只是年纪尚轻,欠缺经验,假以时曰,必定比胡雪岩更加厉害几倍,甚至比他还有过之而不及。

这样的话,他重来没有对别人说过,只是他心里知道,想要慢慢磨砺胡楚元,从长计议。

他道:“文卿,你不用苛责楚元,你在他这个年纪,哪里有他一半精明?”

谭钟麟拱手道:“中堂教训的是,下官只是急躁了点,毕竟此事关系重大。若是此事一败,湘军在疆省的军饷必定也大受重创,李合肥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了。”

左宗棠默默颔首,神色也愈发森严。

胡楚元的下棋水平确实还是业余级,可他是个有急智的人,越是紧张的时刻却容易想出奇诡的办法,而他的“见识”更是奇特的。

转念之间,他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和左宗棠道:“中堂,洋人那里,对方确实是打了招呼,怕是秘密联手对付我一个,可我也有办法应对。”

“哦?”深知他是个不世出的奇才,左宗棠颇为重视的问道:“那你快说说看!”

胡楚元道:“可以由两江总督衙门下文,在统销法之下定一个售盐证法,由江南商行负责派发售盐公证,但凡有证的商家才能从事食盐的运输和销售。如此一来,他们是可以囤盐,却只能买,不能卖,更不能运。”

左宗棠微吸了一口气,道:“这个法子很好……不过?”

谭钟麟接着左宗棠不好说下去的话,继续说道:“这个法子治标治本,却不能治敌!”

左宗棠微微颔首。

听他们这么一说,胡楚元就彻底明白了,这些精明世故的强人早就预估到会有这一天,正想乘机将江浙的盐商一网打尽,所以才放出漏洞让商人们钻去。

他又想了想,道:“那我还可以派人去曰本、朝鲜买盐,只不知道可能姓有多大,价格有多高,数量又有多少。”

左宗棠道:“尽管一试。越是寒冬腊月,百姓越要腌制肉菜,耗盐颇大,历年在此时的盐价都是最高的。再加上那些商人的炒买,怕是要涨几倍!”

胡楚元点着头,随即就起身告辞,先去办理。

他将胡荣喊过来,让他连夜包船去上海找谭义云,正好潘丽美和那几个船政学员都还在上海等船,谭义云就和潘丽美一起去曰本,通过潘容和中村浩司想办法,在曰本多购买一大批盐来应急。

如果朝鲜也有盐可卖,那就连朝鲜的盐也买。

曰本、朝鲜的盐价一直很低廉,它们没有广大的内陆地,环海一圈都是产盐地,私盐量极大,想要实行盐业官营都做不到。

等安排了这些事,他才返回兰雪堂,和左宗棠道:“我已经派人前往曰朝两国买盐,如果可行的话,应该能抵挡一下!”

左宗棠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段时间,你也要悄悄注意,一旦盐业销售过快,就要注意提防。商场上的事情,我们也不是很懂,具体要怎么艹作是你的事情,也要看你的本事。我给你一个底线,盐价超出多少倍都没有关系,但一定要在过年前,将盐价压回70文一斤。”

胡楚元默默点头,心里忍不住的盘思起来。

左宗棠却道:“至于你说的丝业之事,我和文卿谈过,暂时确实无法有所调整,先让江苏和浙江两省筹建桑学馆,未雨绸缪,等到疆省的军饷债务还清,我们再想办法调低丝税和厘金。”

胡楚元道:“我已经让人到处联系既通文字,又精通桑事的人,筹办一家江南丝业合作社,在各县各村培养精通桑丝业的人,称为丝头或者桑倌。由他们负责在地方筹建桑社,商行和桑社相互配合,相互协商议价,共同提高产量和品质。”

谭钟麟不由得点头称赞道:“这个法子很好,朝廷官办的桑学馆也得搞,但主要的事情还是得靠商人来做。楚元,本官必定是全力支持你。另外,我也和中堂大人商量了,想在上海道台的位置上换一个人选。此后,江南商行在上海出入时,就可以免掉一些杂税厘金。”

胡楚元笑道:“多谢巡抚大人!”

Wшw✿t tkan✿C O

左宗棠却在这时长叹一声,和胡楚元道:“你这段时间确实是受了些罪,一心为国,却要遭小人暗算,想兴办教育,振兴丝业,别人却处处和你过不去。我知道你心中肯定是酸痛的,可也别太在意。我以前有过类似的遭遇,熬过这一关就好了!”

胡楚元道:“多谢中堂大人体谅。”

左宗棠道:“我若是长期坐镇苏州,别人反而有所忌惮,既然你已经开始准备了,我明天就要返回江宁。别人不想让你留在上海,就因为上海是五省盐业的统销地,逼你离开,等盐价炒翻天,你再知道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回天乏术。明天先高调一点回杭州,然后再悄悄返回苏州。苏州和上海来去不过一个时辰,调度起来也容易的多。”

胡楚元称是。

左宗棠还想和胡楚元谈一谈曰本的事情,谈一谈和李鸿章争抢营运电报的事情,可眼下这个时刻太重要,他不想让胡楚元分心,就让胡楚元早点去准备。

胡楚元住在拙政东园的浮翠阁,左宗棠已经做了安排,以后他来苏州就一直都可以住在这里。

回到浮翠阁,胡楚元心里凌乱,一时也睡不着,正好颜士璋也被左宗棠派人请过来,两人好久未见,就在浮翠阁里下下棋,谈一谈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胡楚元的棋艺不是一般的差,心里又乱,半炷香的时间里就被颜士璋杀的片甲不留。

胡楚元唉唉的哼着,叹道:“好嘛,你也不让让我!”

颜士璋呵呵笑道:“东家,您啊,还是年轻,涵养的功夫不够。您想想啊,对于疆省之事而言,陕西巡抚的位置何等重要,何等艰辛?中堂大人却让谭钟麟谭大人在那里坐镇三年。江淮盐政这些事非同小可,一步错,步步错,中堂大人放着几个湘派的大佬不用,却推荐他调任江苏巡抚,由此可见,谭大人的能力绝对不一般。”

胡楚元默默点头。

颜士璋续道:“所以呢,你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么大的事情,中堂也未必就放心让你一个扛着,中堂纵横官场这么多年,和李鸿章也斗了半辈子,肯定是留有后招杀手。只要您别早早落败,撑到关键时刻,谭大人肯定会出手。这一出手就绝对不得了,可咱们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听他这么一说,胡楚元心中顿时落了一块大石,安稳了很多,道:“希望如此吧。”

颜士璋又道:“另外啊,我还要和东家推荐一个人,必定是东家眼下急需的。”

胡楚元重新摆好棋盘,问道:“谁?”

颜士璋道:“东家前些天写信给我和柳掌柜,让我们筹备桑业,我不懂这些事,就让柳掌柜给我派几个懂行的人。在柳掌柜派来的人中,我见一个叫陆三元的人很不错。此人虽然没有功名,书读的却不少,南浔人士,自幼在家从事桑务,精通丝桑两业的大小事,为人精明机警,话不多,却真的很实干,而且是特别心细!”

胡楚元好奇的问道:“多大年纪?”

颜士璋道:“二十六岁而已,只在商行里做一个主事,未免是有点可惜。我建议东家不妨破格提拔任用,让他给柳掌柜搭个副手主持江南丝业合作社的事情。”

胡楚元道:“可以试一试,回杭州的时候,咱们就把这个事情办一办!”

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绅(一)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三十八章 注定失败的那些人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么个东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国威胁论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马尾海战的序曲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华案风波(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十七章 实务派的起源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绅(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第一百八章 刘步蟾的决定第九十章 任职福州船政提调第六十九章 钱向哪里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门的私款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二十一章 联营制和徽商第三十章 中日生丝战争的起点第十四章 江淮盐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第六十四章 见利不忘义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绅(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员长蔡锷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国1922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产的机会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岛战役(三)第九十三章 裁员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业的根基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岛战役(三)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来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战(一)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么个东西第十七章 实务派的起源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群英第五十四 疯狂的盐价第四十八章 新来的四个法语人才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欧洲采购战舰的道路第二百零二章 龙川战役——大山岩之死第十四章 江淮盐案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胜利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国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复出的阴影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员长第九十章 任职福州船政提调第五十四 疯狂的盐价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岛战役(三)第五十一章 梅启照的配合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与死第五十七章 密帐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第四十三章 徐润的劝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国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门的私款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八十章 这一年的生丝收购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冲案之后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国第二十二章 雌雄龙骨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万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岛战役(四)第六十九章 钱向哪里去?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新时代第二百零三章 胜利凯旋和中日旅顺条约第一百六十一章 马尾海战(二)第四十九章 拙政园的密会第三章 胡雪岩的丧事和最赚钱的买卖第一百九十四章 亚洲终究是中国的第七十八章 一个条件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十一章 传世之宝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来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岛战役(二)第六十六章 荣宝斋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胁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银战争第八十七章 江南国学馆的附带属性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华第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