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

人心齐泰山移,此话不假。

除了董长青母子之外,其他流民并不知道秦浩明要帮他们盖房子。协议签完的第三天,等工匠进场了才知道。

老老少少顿时沸腾起来。东家秦秀才不富裕他们是知道的,重阳节那天大家听得很清楚,家财被夺妻家悔婚。

但即使这样,事情却做得非常漂亮,居然供应他们一日三餐,虽然是两稀一干。

在大明朝太平年间,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第二顿饭叫哺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人的习惯。

至于说一些高官或者大富人家,人家想吃多少顿都可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现在大明朝最真实的写照。

只是虽然三餐吃饱了有力气,人也有精神头,可是有些人心里都吃没底了。

王大贵就曾暗自嘀咕,还是一日两餐好一点,这样日子可以过长久一点。真怕重新当回流民,那样别说一日三餐,三日一餐都未必有啊!

不仅如此,秋老虎过后,天气渐凉。

秦东家还请了裁缝帮他们大大小小都赶制了两套过冬的衣服,款式是大明最流行的直裰,要知道这可是可以出场的衣服啊!

现在居然又要帮他们盖房子,甚至还请专业工匠过来,让他们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这不是东家,是恩公啊!当场就有几个老人直接跪下磕头,其它男子、妇人多有抹泪道谢,让秦浩明很是感慨。

说句实在话,秦浩明觉得这么做其实很正常。

总不能让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还要进行体力劳动吧?那自己成什么人了?

既然雇佣人家,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是最基本条件!自己还因为受限于银两不多,可花钱的地方多,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呢。

地不用钱,到处是无主之地;木头漫山遍野,他没有付出一分辛劳;现在盖房子都是用泥土筑墙,同样没有他什么事情。他提供的只不过是这些人的口粮和匠户工钱而已。

其实造成一方感恩戴德,另一方觉得理所当然,主要还是两者观念不一样所导致。

你做得只要比当代标准稍高一点,对比之下,人们自然有察觉,所以说:公道在人心。

仅用半个月时间,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加上秦浩明请的十几个匠户将近五十人,大家玩命干活。

毕竟是帮自己盖房子,那高涨的积极性,恨不得挑灯夜干。六户人家就搬进新房的那天,无一例外,大家都流下激动的泪水。

在这乱世颠沛流离的日子,自己都不知道那天就躺在路边再也爬不起,谁敢想到这些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对秦浩明的感恩之心,深深的埋在众人内心。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只有经历苦难才知道幸福。

众人大干特干建设自己的新家,秦浩明也没有闲着。

虽然是一个落魄少爷,穷酸秀才,可是有福伯和张云在,我们的秦大公子在十九岁以前只有三件大事需要亲力亲为,读书、吃饭、如厕。

现在则又增加了两样,习武、花钱。书也读得有所不同,不是道德文章,而是什么《武备志》、戚继光《辛酉刀法》、以及俞大猷《单刀法选》等等。

大明对弓弩、火枪有所管制,但是对刀具则完全开放。许多私人护院,家族家丁使用的刀具都好过正规部队。

这里讲刀的好坏,取决于锻造刀的原材料。大明钢材不多,产能有限。

普通精铁铸造的刀每把三两纹银,而全部用百炼钢的刀则要十二两左右。如果要更好原材料又是名家打造,造价还要翻一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后世作为特战人员,秦浩明对武器的要求无疑更高。

他使用的是绣春刀,这个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外形上综合了唐刀和少林梅花刀、单刀的特点。

主要是轻巧,同时狭长略弯,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攻击,所以外观风格上和苗刀、唐刀较相似。

但是绣春刀只有刀脊是直的而刀刃略有弧度,不像唐刀是全直的。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双手使用,不仅利于步战,而且还适用于马战,一刀砍下,犀利无比的刀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另外为了适应将来的骑兵作战方式,秦浩明做了一些改进。那就是打造一节铁棍,在骑兵作战时可以把刀柄加长,更有利于砍劈。

当然,刀法讲究大开大合,有利于正面战场作战。但是对于执行一些特殊任务和狭小场所使用,却不是太方便。

所以秦浩明在打造绣春刀的同时,也把自己设计的三棱军刺顺便打造出来。

独有的血槽放血功能,让余佑汉这个精与行伍之人也不经倒吸一口凉气,这要是被它戳中,不死也得剩下半条命。如果要是关键部位,那结果都不用想。

绣春刀和三棱军刺都用精钢层层锻造,细细打磨而成。

当然造价也不菲,一把绣春刀十八两白花花的纹银,三棱军刺一把十两纹银。而秦浩明同时分别打造了五把,共耗费140两纹银。

所以说,穷文富武,真是没错。

除了一套留作备用,其他四套已经有主。

张云、董长青、余佑汉加上秦浩明自己,每日都在后山训练场里比来画去,汗如雨下不亦乐乎。

说实话,后世秦浩明很少用冷兵器作战,但他对军刺的使用比较内行。

他是结合中记载了对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然后再向余佑汉和董长青请教,针对实战自己创造出一套刀法,充分利用刀法中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特点,取名血战八势。

“余百户,咱们再切磋切磋。”

在四处打探没有什么武功秘籍、内功心法之后,秦浩明就选择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的锻炼身体反应速度和力量,这是没有任何可以取巧的地方。

“找长青去,他皮实肉厚,抗击打能力比我强。让我歇一会,不是谁都像你般变态、疯子。”

余佑汉丝毫不给面子没好气说道。

好友完全变了一个人,跟一个狼崽子一样,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酸痛的,估计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岂不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你是做大事的人,怎可如此轻言懈怠?”

请将不成,开始激将。

“高山之所以让人敬畏,是因为它有包容之心,而不是因为它险峻;燕雀没有鸿鹄飞得高远,不是它们志向不高远,而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翅膀不够硬朗。”

说完这话,余佑汉索性躺在草地上,头枕双手,居然准备见周公。

眼角看见秦浩明愣住那里回味他的话,心里暗自偷笑,小样的,看你还如何忽悠我。

“要不麻烦你忽悠张云去,他年纪小,估计效果好。我先眯一会,你站在那里影响我入眠,谢谢。”

余佑汉适应能力很强,秦浩明的言语、口头禅现在已经基本学会。

“唉!算你言之有理。让开一点,我也躺一会,全身都跟散架一样。”

欲速则不达,这幅躯体没有原来的强壮,急不得啊!

————

本书从下周一开始封推,再次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厚爱,让我走到今天。

封推期间尽量保证每天两章,上午10点前和下午6点前分别一章。

恳请书友们继续支持,点击、收藏、推荐票!

走过路过不要空手而过,留下只言片语,显示你们来过。如有票票留下,阿弥陀佛!故土难离敬上!

第二百八十八节 首辅之言第三百六十五节 敌迹初现第七十三节 碰撞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四百一十五节 沧海桑田第六百四十四节 国战无英雄第五百四十八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第六百四十二节 咸鱼翻身第五百九十七节 活捉多铎第二百七十四节 分赃我做主第三百二十八节 军事会议第四百一十节 定南军第三百二十二节 护卫队第一百二十节 趁势出击,舍我其谁第四百六十三节 年底总结第四百八十七节 开花结果第三百零八节 有情有义第二百七十一节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二十一节 骑兵训练第四百二十五节 胆大妄为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第三十五节 秦淮河畔第四百七十一节 男人最怕有心无力第二百四十四节 改变第十一节 各有算计第四百一十七节 科学研究院第四百九十节 斩草除根第九十八节 帝王心术第六百五十六节 徐徐图谋第三百四十五节 此生无憾第四百三十一节 醉红楼第六百零八节 下辈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一百七十四节 豺狼饿虎第一百五十六节 两面三刀第五百五十八节 碾压鞑虏第二百八十四节 空话、套话、屁话!第六节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四百七十一节 男人最怕有心无力第一百八十七节 逃之夭夭第三百九十九节 好戏开场第一百七十九节 万事俱备第八节 忍无可忍第三百五十二节 血色草原第五百四十五节 海军大都督第六百六十二节 援兵抵达第一百九十五节 给郑家下套第八十节 不妥协不留情第二百七十四节 分赃我做主第一百七十四节 豺狼饿虎第六十二节 考察第二百四十七节 招募私兵第二百四十七节 招募私兵第五百五十八节 碾压鞑虏第三百九十六节 宁德府第五节 大明的骨气第四百六十二节 处理汉奸的方法第四百五十九节 哪有那么多证据第二百五十节 悔之晚矣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五百七十九节 小试牛刀(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第三百一十三节 邵武路第六百一十四节 建奴白甲第四百九十六节 以退为进第二百一十四节 谋夺牧场第五百五十一节 雄军风采第十六节 别样苦练第六百六十九节 攻陷马尼拉第三百一十六节 佳人风情第五百六十九节 太子朱慈烺(感谢书友阿杰阿轩阿心六万大赏!)第五百九十九节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第一百五十五节 无妄之灾第五百九十三节 伏击圈第五百三十四节 内外有别第五百七十二节 豫亲王多铎第七十六节 崇祯心思第四十四节 发酵第四百五十一节 铁血柔情第三百七十八节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三百六十五节 敌迹初现第四百七十四节 弯弯绕绕第六百六十七节 炮灰第二百八十节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一百五十七节 耐心不好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第三百五十一节 惨烈屠杀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三百零一节 朝堂闹剧第一百零六节 争锋第一百九十四节 被激将的崇祯第二百二十七节 伤残纪要第一百零三节 尘埃落定第六百一十八节 终成军第四百四十五节 聪慧之女第三百一十八节 秦家族人第五十三节 对策第六百五十五节 海上形势第五百一十节 突袭第六百一十八节 终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