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节 所获颇丰

密密麻麻的几十页纸,记满黄家遍布全国的大小产业。有些产业连黄永发本人都不知晓,还是几个管事补充,再加上账册方才得以完善。

不说别的,单是太原城的窖藏,就不知凡几。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其地燥,故不腐,其土坚,故不崩。

山西富商多利用地窖藏其物资或银两。黄永发藏粟数百万石,皆窖而封之,大大小小有几百处之多。

黄永发似乎也认命,连私藏的三千具铠甲及大量兵器弓弩都没有隐瞒,一五一十交代清楚。

单凭此一条,就坐实他的罪行,依大明律令,说是谋逆都不为过。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些财物你们黄家便是几代人也吃喝不完,何苦与建奴眉来眼去,遭此灭门之灾?”

张松荣望着满脸灰败的黄永发,手里拿着他招供的财物清单,慨然而叹!

只是一晚的功夫,在太原城里盘踞了上百年的黄家,就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烟消云散,不复之前的辉煌。

虽然现在没有统计出具体财物有多少,但粗略估算,近千万是有的。

应该说,像黄家这种大商贾,现银并不多,大多用于周转。

通过适才负责查抄黄府的账房和银库的书办汇报,只有一百三十万多两白银和一万多两黄金,其余的金银细软还未清点完毕。

真正让张松荣动容的是黄家的物资,仅粮食一项,就有上百万石,一千多万斤。

相较于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金银细软等阿堵物,在乱世中,这些粮食不知要救活多少大明子民?

至于说其它像硝石、绸缎、牛筋、上好木料等战略物资,有固然欢喜,但反倒没有粮食让张松荣来得如此震撼!

“麻五,这里的事情你不要管,立刻带领四百名将士在城里维护治安,若有人煽动或领人作乱,一律格杀勿论!”

黄家在太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今满门被擒,张松荣怕有动乱发生,故而未雨绸缪。

“诺!”

亲卫麻五迅速领命离去。

“洪赞画,你留在黄府细细清点商铺田产,登记造册,呈送秦督。”

“张通判,还要劳烦当地衙门征召脚夫,这些物资要赶紧运到宣府,秦督可是盼眼欲穿呐!”

“李千户,押着黄府管事辨认粮窖具体位置,派将士们把守。”

“赶紧让快马向秦督奏捷,咨询具体处置意见。”

……

张松荣马不停蹄,一一妥善做出安排。

黄府的物资实在太多,没有十天半个月多次往返,根本无法完全清空。

若是加上大同、介休、临汾同时行动的其他几户晋商,张松荣担心宣府根本没有如此大的仓库盛放物资。

唔,此乃快乐的烦恼,留给秦督头疼。

张松荣乐滋滋的拍拍脑门,洒然一笑。

斜阳高照,落日的余晖依旧肆虐宣府大地,今年的干旱几成定局。

巍峨高耸的总督府,在太阳的炙烤下,愈发显得高大威严。

府衙门房处,断了一脚的李少军,躲在阴暗的角落摇着蒲扇,躺在摇椅上气定神闲望着十几位坐立不安,等待秦督接见的千户、把总、守备,无声的笑了笑。

他是追随秦督阵斩阿巴泰的那场战役,坠马受伤,左腿被战马踩烂。

九死一生之下,军医把断腿截肢,侥幸存活下来。

原本认为此生已废,等待他的将是生不如死的日子。哪知峰回路转,秦督仁义,对他们妥善加以安排。

受伤越重,安排越好。

譬如自己和前任李彪,一个断手,一个断腿,皆是残疾之身,百无是处。

不要说是在堂堂的总督府,便是在乡野村道做那护卫之事,怕也是遭人嫌弃?

可是秦督愣是不以为意,说他们是天残地缺,古之恶来,有他们在,睡觉安宁。

这不,李彪听说看守更重要的地方去,此处,便全权委托自己看守。

时常,秦督入门而过,若是没有紧急事情,都会和他唠叨两句,基本上会说老李辛苦之类的话语,让人暖心。

其家人亲眷也是第一批安排进入水泥厂,今后可谓衣食无忧。

诚如秦督所言,这一切都是靠他拿命换得。

如今,见宣府边镇各路千户把总因为贪腐,四处托人求关系要求见秦督,他心里觉得过往的一切俱都有所值。

“军哥,你腿脚不便,无需如此!”

正自得间,李少军见秦督身边的书办许杰大步流星走过来,急忙挣扎着要站起来行礼,却被对方所阻。

“无妨,谢过许大人,礼不可废!”

纵使如此,李少军还是站起身,端重向许杰行礼。

今日一切大不易,万不可因此骄傲自满,让人嫌弃,致使秦督为难。

“诸位将军,秦督今日无暇在身,不方便接见各位。有什么话,大家不妨对我明言,许某一定转告。”

回过李少军的军礼,许杰转身对忐忑不安正在等待的十几位大小将官说道。

他们的来意,许杰心知肚明,无非是来探探口风,早做安排。

“那……那秦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方便,或者我等改日再来。”

说话的是大同边关的守备林区,平日里和晋商走得比较近,最是担忧。

他原本是戚纲的下属,好不容易求得戚纲手书一封,不意却连秦督的面都见不着,不免有些着急。

“就是,就是。”

其他人见状,纷纷附和。

“诸位,请稍安勿躁!秦督已知诸位来意,并有言,请大家细听。”

许杰见此,脸色一寒,大声喝道。

“请许先生指点。”

林区急忙躬身行礼,同时示意众人禁声。

事关身家性命,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大气不敢喘。

“秦督言,过去事情,诸位或有不当之处,然俱是军中同袍,不想深究。”

许杰把秦浩明的话复述一遍,见众人有轻松之色,蓦地脸色一寒,提高语气继续说道: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秦督有两条路供诸位选择,一,降职使用。二,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时间紧迫,何去何从,请诸位认真抉择,告辞!”

第六百六十一节 流民安置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三百四十二节 入彀矣第四百九十三节 就看你们愿不愿意第五百零一节 首重军功第二十四节 男儿行,当暴戾第五百二十九节 变化第一百九十九节 崇祯的步骤第二百五十六节 水师革新第三百二十一节 承包到户第三百九十六节 宁德府第二十七节 我的地盘听我的第四百七十二节 冲突开始第一百二十二节 战法第六百五十三节 辽东渐定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第三百七十七节 崇祯召见第六百三十节 王师何在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二百七十九节 琉球使者第五百七十二节 豫亲王多铎第四百八十四节 请秦督见谅第七十八节 秦浩明的杀手锏第四百零七节 私盐泛滥第四百七十六节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六十五节 部署第四百三十四节 形势大好第四百九十九节 前因后果第六百三十二节 改造朝臣第三十一节 行军路上第六百零九节 狂妄的警告第三百七十二节 首战告捷第四百四十三节 突发事件第五百一十五节 战前第六百四十二节 咸鱼翻身第一百三十五节 暴戾第四百七十七节 欺人太甚第六百三十五节 什么人带什么兵第三百五十四节 难忘今宵第三百二十四节 招募浙兵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百零三节 宣府防卫第六百六十一节 流民安置第五百五十三节 还有什么依靠第一百八十八节 这钱必须给第六百二十二节 罪名第一百二十一节 较量第六百零八节 下辈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一百六十节 成人之美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五百五十节 忧心第四百七十二节 冲突开始第二百七十九节 琉球使者第二百五十八节 无敌水师第四百九十三节 就看你们愿不愿意第四百八十九节 三件大事第一百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五百二十三节 巧了第三百九十八节 不要折腾第五百二十三节 巧了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四百六十四节 银币的作用第一百九十八节 颜继祖的作用第五节 大明的骨气第六十节 困局第五百八十七节 华夏英烈第一百零五节 秦家村第三百九十五节 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八节 后宫第八十八节 进京献俘第一百一十八节 杀鞑灭虏,唯我汉人!第六百五十三节 辽东渐定第四百四十一节 见好就收第六百零八节 下辈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四节 悔不当初第三百三十四节 全套班子第四百二十四节 忍一时风平浪静第五百二十二节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六节 辽东汉人第五百一十三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三百三十一节 大明无敌第五百六十五节 鳌拜怎么逃的第二百七十九节 琉球使者第二百六十四节 大明海军威武第九十四节 君臣相宜第五百九十六节 多铎的眼泪第一百一十五节 预备礼物第六百四十四节 国战无英雄第七十节 筹备第五百五十节 忧心第六十九节 防御部署第五百九十八节 十五弟,糊涂第一百五十七节 耐心不好第四百五十八节 华夏一式第四百八十三节 汉人要变成虎第五十三节 对策第五百九十二节 总攻之前